正在阅读:

见不得好片被低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见不得好片被低估

《星际探索》是那种会让人有极大落差的电影。落差在于,观众在预期中看的是《星际穿越》《地心引力》,是宇宙奇观、人类冒险,但《星际探索》提供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文|dsfysweixin 子戈 

上映三天,《星际探索》的票房仅有1758.1万。

远不及同期上映的《勇敢者的游戏2:再战巅峰》(1.31亿)和《南方车站的聚会》(1.03亿),甚至还不如《吹哨人》(2116.2万)。

这个结果,其实可以预见。

因为《星际探索》是那种会让人有极大落差的电影。

落差在于,观众在预期中看的是《星际穿越》《地心引力》,是宇宙奇观、人类冒险,但《星际探索》提供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这种体验,并不是一目了然的。它是一种更精神、更内化的存在,需要观众主动走进去,而不是等着被邀请。

而一旦你走进去了,你就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感受。

那种对于心灵的冲击,比宇宙飞船的碰撞、陨石碎片的坠落,还要更猛烈。

它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电影,乃至于当下世界已经很难看到的这“类”电影,究竟魅力何在。

01

詹姆斯·格雷,一个陌生的名字。

中国观众应该很少有人知道他吧。

尽管他生于1969年,已年满50岁;尽管他已拍过7部长片,还拿过威尼斯银狮奖,并四次提名金棕榈;但他的名字,就如同他的电影一样,仍然鲜为人知。

暗暗替他不平。

倒不是因为个人的偏爱,而是因为在我心里,他代表一类导演,他们在电影已全面向商业靠拢的今天,还愿意凭一己执念,把它稍稍向艺术拉近一点。

这需要热忱,更需要勇气。

这类导演看似很多,其实很少。

诺兰算吗?

很像,但不是。

人们总爱形容诺兰自如地游走于商业与艺术之间,仿佛在说一个“走钢索的人”。

但其实诺兰是很安全的。

他不过是在浓浓的商业片氛围上,加上了一点点的艺术思考。

他给观众提供的是一种意淫式的自足,仿佛他们也看懂了深刻、抵达了高妙,但其实不过是精致的讨好。

与他相比,詹姆斯·格雷要更大胆。

他不会给自己划定一个安全区域,然后在大众的仰视下踏上那根不存在的锁链。相反,他真的走上了钢索,至于有没有人喝彩,还要看缘分。

很显然,这种缘分,不容易碰见。

从豆瓣评分上,我们就能看到这点。

詹姆斯·格雷的六部前作,除了处女作《小奥德萨》评分略高,达到7.5分,其余五部都只有6点几分。

如果只看评分的话,他甚至可以被挂上“烂片导演”的头衔。

为何如此?

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格雷的影片节奏缓慢。

也就是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闷片。

其实我很反感这种说法,闷不闷,完全是主观感受,而用一种“纯主观感受”来给一部作品扣帽子,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其次,格雷的慢节奏,自有其道理。

他不是故作深沉,也不是慢性子,而是为了给观众留下空间。

什么空间?

漫游的空间。

如果一味求快的话,这种空间就消失了。观众只能被带着走,盲目地接受眼前的一切。

但如果慢下来,情况就不同了。这时观众得以变被动为主动,他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审视荧幕上的“客观世界”,并徜徉其中。

这就是格雷想要的效果。

也只有在这种慢节奏中,我们才能看到他铺陈的大量细节。

比如《迷失Z城》的结尾,主人公的妻子走下楼梯,离开,只见镜子中她消失在一片“丛林”里。

尽管她一生不曾踏入丛林,但她的心始终与丈夫同在,从未离开过那片丛林。

再比如《星际探索》里,布拉德·皮特一觉醒来,景深处的妻子缓缓消失。预示着他已从美梦中醒来,必须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这些细节,唯有慢,才能看得清。

而看得越清,那个“虚构的世界”才可能一点点照进现实。

接下来说原因二。

它比第一个原因更关键。

表面看,格雷拍的都是“类型片”,但实际上,他始终都在跟观众的预期较劲。

就拿处女作《小奥德萨》来说,原本是部杀手电影,但在片中,你根本看不到杀手的

酷和杀人的爽,相反,你更多看到的是杀手作为一个人的无力,背后是“暴力”也无法与之抗衡的命运。

《我们拥有夜晚》是黑帮题材,片中的主人公是个黑帮份子,而父亲、弟弟都是警察。

影片一反《教父》建立的宿命套路,即一个男人为家族情仇加入黑帮,改为一个黑帮份子,为复仇而做起警察,他放弃掉原本的浪漫生活,转而在另一侧的刀尖上求存。

这种反转,以一种巨大的荒谬感,诉说着关于宿命的故事。

《两个情人》是部爱情片,却不见爱情的甜蜜,讲的是一个“渣男”在两个情人间徘徊,最终求上不得,取乎其下。

“退而求其次”也许是爱情的常态,更可能是爱情滑向婚姻的必经过程。

詹姆斯·格雷用这部电影,向所有爱情的信徒们发起了挑战。

无需更多举例,你一定已经看出来了,詹姆斯·格雷从来都和大众趣味对着干。

他在影像上是精致的古典主义,但骨子里,实际是个叛逆者。

他特别像班里面那种蔫儿坏的好学生,看着特老实,脑子里全是鬼主意。

与此同时,他的叛逆也并不是任性,而是一种“质疑”,他对所有主流价值都抱有天然的怀疑:

爱情必然是纯美的吗?

家庭是人唯一的归宿吗?

未知的世界一定值得探索吗?

一场无果的追寻,注定是失败的吗?

有了这些疑问,才有了格雷的电影。

也只有抱持着相似的疑问,我们才能走进《星际探索》的世界。

02

《星际探索》是一部科幻片。

可詹姆斯·格雷来拍,就得打个问号。

它是部科幻片吗?

你如果抱着科幻片的期待去看,一定会落空。

诚然,影片确实是科幻设定,不远的未来,人类已经可以在太阳系自由穿梭,月球、火星都成了“殖民地”。

影片的主人公罗伊(由布拉德·皮特饰演)接到任务,要飞往火星基地与海王星的一艘飞船联系,解除一场能量波危机。

而更令他惊讶的是,已经失踪了20年的父亲,很可能就在那艘飞船上。

于是罗伊启程,一路上他经历了太空海盗、神秘生物的袭击,又接连遇险,终于抵达海王星,抵达了最后的真相。

这么听起来,是不是还挺刺激的。

可放到詹姆斯·格雷手里,第一件事就是“去奇观化”、“去戏剧化”,我以上通过语言构建的危机感,在格雷的影像里,几乎荡然无存。

他无意消费宇宙的馈赠和紧张的情绪,他想做的是比“探索星际”更重要也更困难的事:探索人类的心灵。

正如他钟爱的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在《泰坦的海妖》一书的开篇所写:

人类简直是把自己扔进了太空,“像扔石头一样”,但最终,他们发现那里一切只是空洞、滑稽、毫无意义的空虚,而真正的未知领域是人的灵魂。

是的,所有向外的探索,最终都将回归内心。

从这个意义上讲,《星际探索》更像一部公路片。

它讲述的是这样一段旅程:罗伊怀抱着巨大的不解和期待,从地球飞往月球、火星,一路到达海王星,他期望在与父亲的重逢中,解答自己的终极疑问。

这个疑问,涵盖两个层面:一个更私人、更具体,一个更普世、更抽象。

先说私人的部分:父亲为什么要抛弃他?

33年前,罗伊16岁,父亲加入“利马计划”,远赴太阳系的边缘寻找外星生命的存在,此后一去不返。

这给年幼的罗伊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长大后,他变得孤僻、寡言,对亲密关系不再有期待,乃至于自我封闭。

影片通过大量镜头,为我们呈现了这个情感障碍者的精神世界。

比如,浅焦摄影。突出人物,模糊环境,强化疏离感。

再比如,对宇航员头盔的展示,贯穿始终。

这个头盔,有两层面罩,一层透明,一层是金属反光材质。前者像是罗伊的伪装,他看似与外界无障碍沟通,但实际有一道看不见的隔膜正横在其中;后者更是决绝,它将外部环境完全反射回去,将罗伊彻底隔绝在自己的世界里。

正如罗伊的自我描述:“我格外冷静、专注,不会被身外之事侵扰。”

这当然是一种冷漠。

但另一方面,对宇航员来说,“冷漠”反而成了一种难得的天赋。

它使得罗伊无论身处何种险境,都能泰然自若,处变不惊。

不过细想想,这又是何等讽刺。

恰恰是父爱的缺失,造就了罗伊的冷漠,最终这份冷漠又牵引着他追随父亲的脚步,成了一名天才宇航员。

唉,还真的是“遗传厄运”。

然而这种命运,并不是罗伊想要的。

看着妻子因自己的冷漠而离开,他万分痛苦,又无从挽回。他不想活成父亲那样“自私”,抛妻弃子,孤独终老。

于是,带着这种“俄狄浦斯”式的宿命意味,他踏上了寻找父亲的旅程。

换句话讲,与其说是“寻找”,不如说是“摆脱”:摆脱父亲的阴影,重新寻回自己与现实世界的羁绊。

于是我们看罗伊的整段旅程,实际就是一个孤独症患者的自愈过程。

而诊断报告,就是一次次的心理评估。

其中,我们也能看到格雷对于“机器”的嘲讽:它凭借着脉搏、心跳等数据来评估一个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却无法真的读懂真心和谎言。

影片中对罗伊的心理评估,共有五次。

前三次都发生在罗伊遭遇心理创伤之后,且创伤程度,由小变大。

第一次,仅仅是一个噩梦;

第二次,是没有勇气向妻子告别;

第三次,是经历了同伴的死亡。

然而,这三次的心理评估,罗伊全都通过了。

那时的他,还能轻易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受外在刺激的干扰。

可是,到了第四次,他已经无法再掩饰了。

因为此前他刚刚得知:失踪了20年的父亲,竟然真的还活着。

于是面对评估,他情难自抑,心跳加速,而机器也给了他否定的结果:评估不合格!

想想,这不是很吊诡的事情吗?

当一个人极力掩饰内心的波澜时,总能骗过机器,通过评估,而当一个人真情流露时,反而会被定义为“失常”。

那么,究竟何为正常?

最终,在海王星的飞船上,罗伊如愿见到了父亲。他终于可以当面问出那句话:“当年,你为什么抛弃了我?”

而父亲的回答,伤透了所有人的心。

还记得格雷在前作《迷失Z城》里,同样刻画了一对父子。

片中的父亲为了寻找传说中的黄金国,一次次抛下妻儿,前往亚马逊丛林。影片的最后,儿子不但没有埋怨父亲,反而和他一起去冒险,最终两人消失无踪。

正如前文所述,格雷从来都有反主流价值的倾向。

在《迷失Z城》里,他并没有让主人公回归家庭,相反,他让主人公的儿子也离开了家庭,踏上冒险之旅。

那是对于人类冒险精神的一次极大的肯定。

到了《星际探索》,同样如此。

罗伊的父亲也没有回归家庭,相反,他还对罗伊说出了那段很残忍的话:“回家?哪里是家?我的家就在这里。

地球上没有任何值得我留恋的东西,我也从未在乎过你和你的妈妈。”

相信看到这里,所有人的心都为之一紧。

罗伊穿越茫茫宇宙,历经33年的等待,不想等来的却是父亲的这样一段“真心话”。

可是,这段自愈历程的最关键时刻,也在于此。

它道出了一个核心问题:自愈,如何实现?

一个很残忍的真相是:自愈,最终只能通过自我释然来消解。解铃还须系铃人,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奢望。

也正是在这一“领悟”之上,罗伊对父亲说出了那句:“嗯,我知道,但我依然爱你。”

那一刻,父亲的脸上前所未有地露出了一丝愧疚,而罗伊却无比坦然,因为他很清楚,尽管自己最终没有找回父亲,但却找回了久违的爱的能力。

于是,在最后一次心理评估时,他终于可以坦诚说出:“我会依赖那些与我亲密的人,正如他们也同样依赖我。我会好好生活,好好去爱。”

这一次,他终于摘下了头盔,赤裸裸地与世界相拥。

03

下面说说那个更普世也更抽象的问题。

是什么?

是罗伊决定独自回到地球时,自问的那句话:Why go on?Why keep trying?

“为什么还要继续?为什么还要不断尝试?”

何出此问?

这就要看清整部电影的终极命题,到底是什么。

还是先说罗伊的父亲。

他当初加入“利马计划”,是为了寻找外星生命,以证明人类并不孤独。为此,他执着前进,不断向宇宙边界探索,甚至不惜杀害无辜的生命,只为继续向前。

然而,种种证据表明,地球以外,并无其他的生命存在。

罗伊的父亲由憧憬到一步步幻灭,他已走出太远,无法回头,只得悬在远方,将继续寻找当作唯一的依托,以逃避无意义的现实。

由此,我们再看罗伊。

他实际走了父亲的老路,他也一步步向那远方的虚无靠近。

这一路上,由月球到火星再到海王星,格雷用色彩上的白、红、蓝,清晰地为我们标示出一条“期望”光谱。

罗伊的期望,由冷到暖,直到火星,当他联系到父亲时,达到最高潮,并最终在海王星上,再次遇冷,堕入无尽的幽暗。

不止如此,这一路他还看见了人类的种种“恶念”,在宇宙间不断蔓延。

在月球,他遭遇了“贪婪”,被海盗袭击;

在火星上,他被“欺骗”,航天局的人骗他联系父亲,实际是想杀死父亲,以保存一个未被玷污的英雄神话。

在海王星,他看见了人类的“自大”,父亲对他说:“我们作为人类,有时必须挑战那些不可能,去追寻那些科学上已证明不存在的东西。”

这就是人类,无论征服了哪里,本性从未变过。他们会把月球、火星、海王星……变成一个个地球,然后像蚂蚁一样,繁殖、爬满。

这是令人绝望的破败的现实。

而更令人绝望的,是无望的远方。

罗伊一路奔波,飞往海王星,他同父亲一样,没有看见期望中的“地外文明”,他们看到的只是一片虚无。

这是一次颇具象征意义的旅程。

所有人都以为,我们原本可以找到什么终极意义,但很可惜,什么都没有,只有更缥缈的远方。

于是,在这太阳系的尽头,罗伊和父亲共享了同一种幻灭。

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甚至在加缪看来,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突然浮现:是自杀,还是活下去。

罗伊的父亲选择了自杀。

他消融在太空里,成了那虚无的一部分。

而罗伊同样问自己:Why go on?Why keep trying?

这时,他看到了远方的一处光亮。

那是极偶然的一线光,像是上帝的手指。

正是这一线光,让罗伊重整精神,决定回到地球,回到人类中去。

于是极富寓意的一幕上演,在不停旋转的装置上,罗伊像是陷入迷茫的鸟,最终,他看准方向,朝着远方的航天船飞去。

那是他在看透了人世的虚无后,为自己的未来定下的方向。

最终,他回到了地球。

在这趟旅程的终点,他没有找到外星人,而是重新看见了人类自己。

而与此同时,影片所讲述的真意,也开始浮现。

它在向我们诉说一种真正的勇敢。

真正的勇敢就是:在你最有勇气去死的时刻,却选择了活下去。

真正的勇敢就是:在看尽了人世悲凉后,依然保持乐观,保有希望。

正如《星际探索》的原名:Ad Astra。

它源自著名的拉丁谚语:per aspera ad astra。

翻译过来就是:循此苦旅,以达天际。

人生本是一场苦旅,终点都是天际。

但重点在于,如何反抗这段旅程的苦,让它焕发出新的意义,乃至于通往幸福。

该怎么做?

没人能回答。

但起点是:我选择在这虚无中勇敢地活下去。

然后,才有一切可能——那充满着不确定性却依然闪着微光的未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见不得好片被低估

《星际探索》是那种会让人有极大落差的电影。落差在于,观众在预期中看的是《星际穿越》《地心引力》,是宇宙奇观、人类冒险,但《星际探索》提供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文|dsfysweixin 子戈 

上映三天,《星际探索》的票房仅有1758.1万。

远不及同期上映的《勇敢者的游戏2:再战巅峰》(1.31亿)和《南方车站的聚会》(1.03亿),甚至还不如《吹哨人》(2116.2万)。

这个结果,其实可以预见。

因为《星际探索》是那种会让人有极大落差的电影。

落差在于,观众在预期中看的是《星际穿越》《地心引力》,是宇宙奇观、人类冒险,但《星际探索》提供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这种体验,并不是一目了然的。它是一种更精神、更内化的存在,需要观众主动走进去,而不是等着被邀请。

而一旦你走进去了,你就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感受。

那种对于心灵的冲击,比宇宙飞船的碰撞、陨石碎片的坠落,还要更猛烈。

它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电影,乃至于当下世界已经很难看到的这“类”电影,究竟魅力何在。

01

詹姆斯·格雷,一个陌生的名字。

中国观众应该很少有人知道他吧。

尽管他生于1969年,已年满50岁;尽管他已拍过7部长片,还拿过威尼斯银狮奖,并四次提名金棕榈;但他的名字,就如同他的电影一样,仍然鲜为人知。

暗暗替他不平。

倒不是因为个人的偏爱,而是因为在我心里,他代表一类导演,他们在电影已全面向商业靠拢的今天,还愿意凭一己执念,把它稍稍向艺术拉近一点。

这需要热忱,更需要勇气。

这类导演看似很多,其实很少。

诺兰算吗?

很像,但不是。

人们总爱形容诺兰自如地游走于商业与艺术之间,仿佛在说一个“走钢索的人”。

但其实诺兰是很安全的。

他不过是在浓浓的商业片氛围上,加上了一点点的艺术思考。

他给观众提供的是一种意淫式的自足,仿佛他们也看懂了深刻、抵达了高妙,但其实不过是精致的讨好。

与他相比,詹姆斯·格雷要更大胆。

他不会给自己划定一个安全区域,然后在大众的仰视下踏上那根不存在的锁链。相反,他真的走上了钢索,至于有没有人喝彩,还要看缘分。

很显然,这种缘分,不容易碰见。

从豆瓣评分上,我们就能看到这点。

詹姆斯·格雷的六部前作,除了处女作《小奥德萨》评分略高,达到7.5分,其余五部都只有6点几分。

如果只看评分的话,他甚至可以被挂上“烂片导演”的头衔。

为何如此?

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格雷的影片节奏缓慢。

也就是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闷片。

其实我很反感这种说法,闷不闷,完全是主观感受,而用一种“纯主观感受”来给一部作品扣帽子,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其次,格雷的慢节奏,自有其道理。

他不是故作深沉,也不是慢性子,而是为了给观众留下空间。

什么空间?

漫游的空间。

如果一味求快的话,这种空间就消失了。观众只能被带着走,盲目地接受眼前的一切。

但如果慢下来,情况就不同了。这时观众得以变被动为主动,他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审视荧幕上的“客观世界”,并徜徉其中。

这就是格雷想要的效果。

也只有在这种慢节奏中,我们才能看到他铺陈的大量细节。

比如《迷失Z城》的结尾,主人公的妻子走下楼梯,离开,只见镜子中她消失在一片“丛林”里。

尽管她一生不曾踏入丛林,但她的心始终与丈夫同在,从未离开过那片丛林。

再比如《星际探索》里,布拉德·皮特一觉醒来,景深处的妻子缓缓消失。预示着他已从美梦中醒来,必须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这些细节,唯有慢,才能看得清。

而看得越清,那个“虚构的世界”才可能一点点照进现实。

接下来说原因二。

它比第一个原因更关键。

表面看,格雷拍的都是“类型片”,但实际上,他始终都在跟观众的预期较劲。

就拿处女作《小奥德萨》来说,原本是部杀手电影,但在片中,你根本看不到杀手的

酷和杀人的爽,相反,你更多看到的是杀手作为一个人的无力,背后是“暴力”也无法与之抗衡的命运。

《我们拥有夜晚》是黑帮题材,片中的主人公是个黑帮份子,而父亲、弟弟都是警察。

影片一反《教父》建立的宿命套路,即一个男人为家族情仇加入黑帮,改为一个黑帮份子,为复仇而做起警察,他放弃掉原本的浪漫生活,转而在另一侧的刀尖上求存。

这种反转,以一种巨大的荒谬感,诉说着关于宿命的故事。

《两个情人》是部爱情片,却不见爱情的甜蜜,讲的是一个“渣男”在两个情人间徘徊,最终求上不得,取乎其下。

“退而求其次”也许是爱情的常态,更可能是爱情滑向婚姻的必经过程。

詹姆斯·格雷用这部电影,向所有爱情的信徒们发起了挑战。

无需更多举例,你一定已经看出来了,詹姆斯·格雷从来都和大众趣味对着干。

他在影像上是精致的古典主义,但骨子里,实际是个叛逆者。

他特别像班里面那种蔫儿坏的好学生,看着特老实,脑子里全是鬼主意。

与此同时,他的叛逆也并不是任性,而是一种“质疑”,他对所有主流价值都抱有天然的怀疑:

爱情必然是纯美的吗?

家庭是人唯一的归宿吗?

未知的世界一定值得探索吗?

一场无果的追寻,注定是失败的吗?

有了这些疑问,才有了格雷的电影。

也只有抱持着相似的疑问,我们才能走进《星际探索》的世界。

02

《星际探索》是一部科幻片。

可詹姆斯·格雷来拍,就得打个问号。

它是部科幻片吗?

你如果抱着科幻片的期待去看,一定会落空。

诚然,影片确实是科幻设定,不远的未来,人类已经可以在太阳系自由穿梭,月球、火星都成了“殖民地”。

影片的主人公罗伊(由布拉德·皮特饰演)接到任务,要飞往火星基地与海王星的一艘飞船联系,解除一场能量波危机。

而更令他惊讶的是,已经失踪了20年的父亲,很可能就在那艘飞船上。

于是罗伊启程,一路上他经历了太空海盗、神秘生物的袭击,又接连遇险,终于抵达海王星,抵达了最后的真相。

这么听起来,是不是还挺刺激的。

可放到詹姆斯·格雷手里,第一件事就是“去奇观化”、“去戏剧化”,我以上通过语言构建的危机感,在格雷的影像里,几乎荡然无存。

他无意消费宇宙的馈赠和紧张的情绪,他想做的是比“探索星际”更重要也更困难的事:探索人类的心灵。

正如他钟爱的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在《泰坦的海妖》一书的开篇所写:

人类简直是把自己扔进了太空,“像扔石头一样”,但最终,他们发现那里一切只是空洞、滑稽、毫无意义的空虚,而真正的未知领域是人的灵魂。

是的,所有向外的探索,最终都将回归内心。

从这个意义上讲,《星际探索》更像一部公路片。

它讲述的是这样一段旅程:罗伊怀抱着巨大的不解和期待,从地球飞往月球、火星,一路到达海王星,他期望在与父亲的重逢中,解答自己的终极疑问。

这个疑问,涵盖两个层面:一个更私人、更具体,一个更普世、更抽象。

先说私人的部分:父亲为什么要抛弃他?

33年前,罗伊16岁,父亲加入“利马计划”,远赴太阳系的边缘寻找外星生命的存在,此后一去不返。

这给年幼的罗伊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长大后,他变得孤僻、寡言,对亲密关系不再有期待,乃至于自我封闭。

影片通过大量镜头,为我们呈现了这个情感障碍者的精神世界。

比如,浅焦摄影。突出人物,模糊环境,强化疏离感。

再比如,对宇航员头盔的展示,贯穿始终。

这个头盔,有两层面罩,一层透明,一层是金属反光材质。前者像是罗伊的伪装,他看似与外界无障碍沟通,但实际有一道看不见的隔膜正横在其中;后者更是决绝,它将外部环境完全反射回去,将罗伊彻底隔绝在自己的世界里。

正如罗伊的自我描述:“我格外冷静、专注,不会被身外之事侵扰。”

这当然是一种冷漠。

但另一方面,对宇航员来说,“冷漠”反而成了一种难得的天赋。

它使得罗伊无论身处何种险境,都能泰然自若,处变不惊。

不过细想想,这又是何等讽刺。

恰恰是父爱的缺失,造就了罗伊的冷漠,最终这份冷漠又牵引着他追随父亲的脚步,成了一名天才宇航员。

唉,还真的是“遗传厄运”。

然而这种命运,并不是罗伊想要的。

看着妻子因自己的冷漠而离开,他万分痛苦,又无从挽回。他不想活成父亲那样“自私”,抛妻弃子,孤独终老。

于是,带着这种“俄狄浦斯”式的宿命意味,他踏上了寻找父亲的旅程。

换句话讲,与其说是“寻找”,不如说是“摆脱”:摆脱父亲的阴影,重新寻回自己与现实世界的羁绊。

于是我们看罗伊的整段旅程,实际就是一个孤独症患者的自愈过程。

而诊断报告,就是一次次的心理评估。

其中,我们也能看到格雷对于“机器”的嘲讽:它凭借着脉搏、心跳等数据来评估一个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却无法真的读懂真心和谎言。

影片中对罗伊的心理评估,共有五次。

前三次都发生在罗伊遭遇心理创伤之后,且创伤程度,由小变大。

第一次,仅仅是一个噩梦;

第二次,是没有勇气向妻子告别;

第三次,是经历了同伴的死亡。

然而,这三次的心理评估,罗伊全都通过了。

那时的他,还能轻易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受外在刺激的干扰。

可是,到了第四次,他已经无法再掩饰了。

因为此前他刚刚得知:失踪了20年的父亲,竟然真的还活着。

于是面对评估,他情难自抑,心跳加速,而机器也给了他否定的结果:评估不合格!

想想,这不是很吊诡的事情吗?

当一个人极力掩饰内心的波澜时,总能骗过机器,通过评估,而当一个人真情流露时,反而会被定义为“失常”。

那么,究竟何为正常?

最终,在海王星的飞船上,罗伊如愿见到了父亲。他终于可以当面问出那句话:“当年,你为什么抛弃了我?”

而父亲的回答,伤透了所有人的心。

还记得格雷在前作《迷失Z城》里,同样刻画了一对父子。

片中的父亲为了寻找传说中的黄金国,一次次抛下妻儿,前往亚马逊丛林。影片的最后,儿子不但没有埋怨父亲,反而和他一起去冒险,最终两人消失无踪。

正如前文所述,格雷从来都有反主流价值的倾向。

在《迷失Z城》里,他并没有让主人公回归家庭,相反,他让主人公的儿子也离开了家庭,踏上冒险之旅。

那是对于人类冒险精神的一次极大的肯定。

到了《星际探索》,同样如此。

罗伊的父亲也没有回归家庭,相反,他还对罗伊说出了那段很残忍的话:“回家?哪里是家?我的家就在这里。

地球上没有任何值得我留恋的东西,我也从未在乎过你和你的妈妈。”

相信看到这里,所有人的心都为之一紧。

罗伊穿越茫茫宇宙,历经33年的等待,不想等来的却是父亲的这样一段“真心话”。

可是,这段自愈历程的最关键时刻,也在于此。

它道出了一个核心问题:自愈,如何实现?

一个很残忍的真相是:自愈,最终只能通过自我释然来消解。解铃还须系铃人,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奢望。

也正是在这一“领悟”之上,罗伊对父亲说出了那句:“嗯,我知道,但我依然爱你。”

那一刻,父亲的脸上前所未有地露出了一丝愧疚,而罗伊却无比坦然,因为他很清楚,尽管自己最终没有找回父亲,但却找回了久违的爱的能力。

于是,在最后一次心理评估时,他终于可以坦诚说出:“我会依赖那些与我亲密的人,正如他们也同样依赖我。我会好好生活,好好去爱。”

这一次,他终于摘下了头盔,赤裸裸地与世界相拥。

03

下面说说那个更普世也更抽象的问题。

是什么?

是罗伊决定独自回到地球时,自问的那句话:Why go on?Why keep trying?

“为什么还要继续?为什么还要不断尝试?”

何出此问?

这就要看清整部电影的终极命题,到底是什么。

还是先说罗伊的父亲。

他当初加入“利马计划”,是为了寻找外星生命,以证明人类并不孤独。为此,他执着前进,不断向宇宙边界探索,甚至不惜杀害无辜的生命,只为继续向前。

然而,种种证据表明,地球以外,并无其他的生命存在。

罗伊的父亲由憧憬到一步步幻灭,他已走出太远,无法回头,只得悬在远方,将继续寻找当作唯一的依托,以逃避无意义的现实。

由此,我们再看罗伊。

他实际走了父亲的老路,他也一步步向那远方的虚无靠近。

这一路上,由月球到火星再到海王星,格雷用色彩上的白、红、蓝,清晰地为我们标示出一条“期望”光谱。

罗伊的期望,由冷到暖,直到火星,当他联系到父亲时,达到最高潮,并最终在海王星上,再次遇冷,堕入无尽的幽暗。

不止如此,这一路他还看见了人类的种种“恶念”,在宇宙间不断蔓延。

在月球,他遭遇了“贪婪”,被海盗袭击;

在火星上,他被“欺骗”,航天局的人骗他联系父亲,实际是想杀死父亲,以保存一个未被玷污的英雄神话。

在海王星,他看见了人类的“自大”,父亲对他说:“我们作为人类,有时必须挑战那些不可能,去追寻那些科学上已证明不存在的东西。”

这就是人类,无论征服了哪里,本性从未变过。他们会把月球、火星、海王星……变成一个个地球,然后像蚂蚁一样,繁殖、爬满。

这是令人绝望的破败的现实。

而更令人绝望的,是无望的远方。

罗伊一路奔波,飞往海王星,他同父亲一样,没有看见期望中的“地外文明”,他们看到的只是一片虚无。

这是一次颇具象征意义的旅程。

所有人都以为,我们原本可以找到什么终极意义,但很可惜,什么都没有,只有更缥缈的远方。

于是,在这太阳系的尽头,罗伊和父亲共享了同一种幻灭。

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甚至在加缪看来,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突然浮现:是自杀,还是活下去。

罗伊的父亲选择了自杀。

他消融在太空里,成了那虚无的一部分。

而罗伊同样问自己:Why go on?Why keep trying?

这时,他看到了远方的一处光亮。

那是极偶然的一线光,像是上帝的手指。

正是这一线光,让罗伊重整精神,决定回到地球,回到人类中去。

于是极富寓意的一幕上演,在不停旋转的装置上,罗伊像是陷入迷茫的鸟,最终,他看准方向,朝着远方的航天船飞去。

那是他在看透了人世的虚无后,为自己的未来定下的方向。

最终,他回到了地球。

在这趟旅程的终点,他没有找到外星人,而是重新看见了人类自己。

而与此同时,影片所讲述的真意,也开始浮现。

它在向我们诉说一种真正的勇敢。

真正的勇敢就是:在你最有勇气去死的时刻,却选择了活下去。

真正的勇敢就是:在看尽了人世悲凉后,依然保持乐观,保有希望。

正如《星际探索》的原名:Ad Astra。

它源自著名的拉丁谚语:per aspera ad astra。

翻译过来就是:循此苦旅,以达天际。

人生本是一场苦旅,终点都是天际。

但重点在于,如何反抗这段旅程的苦,让它焕发出新的意义,乃至于通往幸福。

该怎么做?

没人能回答。

但起点是:我选择在这虚无中勇敢地活下去。

然后,才有一切可能——那充满着不确定性却依然闪着微光的未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