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互联网与美发店,两大“头衔通胀”重灾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互联网与美发店,两大“头衔通胀”重灾区

头衔能带来的价值在不断被稀释。

文|脉脉数据研究院

1993年,冯巩在小品《心愿》里,对扮演他媳妇的吕丽萍说:“以后可不能让咱们孩子当总经理,现在总经理遍地都是。前两天掉下来一块砖头,砸到六个人,五个是总经理,剩下一个,还是副总经理。”

一晃26年过去,总经理已然过气,但这个梗却坚挺异常。

只不过,现在转头掉下来砸到的是“XX经理”、“XX总监”、“首席XX官”…

您来个什么价位的?

躺在理发店洗头的床上,助理发型师一边给你洗头一边介绍:高级发型师、创意总监、技术总监、品牌总监,您来哪个价位的?

技术总监?品牌总监?我这进的到底是理发店,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想一想,品牌总监亲自为你理发,呸,做发型设计,跟小龙手把手帮你注册微信,Jack坐在身旁陪你逛淘宝,感觉差不多,这是多大的福气啊!

当你从理发店出来,福气依然常伴你左右。早上给你发微信介绍房子的,是房产中介的“区域总监“;下午跟你开会的,是供应商的”CEO“;晚上收到公司邮件晋升你为”高级经理“,薪资没提。

半夜躺在床上,仔细琢磨琢磨,好像哪里不太对。

发型总监算总监吗?

灵魂拷问。

头衔通胀

有管理学家为岗位头衔与岗位职权不相符的现象起的名字,是头衔通胀(Title Inflation)。

其实,词不是新词,事也不是新事。

93年冯巩吕丽萍的小品《心愿》,94年黄宏侯耀文的小品《打扑克》,接连提到 “遍地是经理“的现象。

19世纪,“经理“首先普及于美国。随着股份制在美国企业中逐渐铺开,老板和管理者的角色区分更加明晰,职业经理人开始成为主流,manager(经理)一词流行开来,随后蔓延全球。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理“逐渐泛滥,以及和国际接轨的需求,CXO开始取代前者,成为当时最“时髦”的头衔。最先出圈的是CEO,紧随其后的是COO、CTO、CFO等首席辈领导。

头衔通胀并非中国企业的创新,放眼全球,其实谁也没躲过。据外媒2015年的一篇文章,全球知名投行高盛共有约34000名员工,超过12000名是VP(Vice President,副总裁),粗略一算接近三分之一。别惊讶,这在国际投行中是常态。问问你身边在投行工作的朋友,说不定他就是个VP呢。

在VP变得不那么“值钱”之后,人类的想象力再次迸发,在前面加上各种形容词,“大中华”、“泛亚太”、“常务”、“执行”等等,能把人唬的一愣一愣的。

那句话咋说的,名字要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才霸气。

大家为啥吃这一套呢?

从古至今,似乎头衔通胀这件事一直就很吃得开。其中的原因还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讨论的。

1、大多数需要高大上头衔的岗位,都是对外的。

头衔高,好办事。所以很多需要频繁接触陌生人的岗位,都需要一些头衔给与自己光环加持。

拜访客户时,销售代表和客户总监,大家潜意识会觉得后者代表着了更大的诚意。谈判时,那边是一个总监,这边也派一个总监,职级对等好说话。最不济,过年回家的时候,二姨问你是什么工作,一个总监总是能让人面上有光。

2、罗森塔尔效应

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或者“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一些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说的更加直白些,一个高大上的头衔,能抵得上一管鸡血。2017年,《儿童发展》杂志发布了一项研究结果:穿着蝙蝠侠服装的孩子们,在面对艰巨的任务时,会更加努力地完成。

根据某大厂HR,不负责任的统计:职级晋升一级,效果约等于涨薪10%。

鱼龙混杂,不代表没有真龙

头衔通胀带来的破坏显而易见,头衔能带来的价值在不断被稀释。

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头衔通胀不代表我们可以忽视它,恰恰相反,我们需要更大的智慧,分辨他们。

在脉脉上,有大厂总监针对“为什么我总觉得有些专员比总监强”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很有借鉴意义,节选与大家分享。

1. 总监的价值,有时候并不在具体某个技能比专员强,而在于能够把一帮厉害的专员团结起来做事情;

2. 除开官僚威权系统,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管理体制里的领导不好当,要有领导力。要做策略决策以及承担风险,有种职业伦理叫“问责制”。

3. 总监难在如何对上获得赋权,对下有赋能。如果用考核专员的标准考核总监,那总监更不敢放手和放权了,更谈不上赋能了。不然,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怎么办?我很愿意赋能,但请大家一起鼓励赋能。

4.如果你觉得一个行业你两三年就掌握透了,那你应该更有危机感,要不就是你认知太局限,要不就是这个行业门槛太低。那你过几年一样不值钱。

尾声

我们总爱用“职场上最终拼的还是实力”来解释一些问题。有的时候,这句话确实略显苍白,但确实没有什么能代替它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互联网与美发店,两大“头衔通胀”重灾区

头衔能带来的价值在不断被稀释。

文|脉脉数据研究院

1993年,冯巩在小品《心愿》里,对扮演他媳妇的吕丽萍说:“以后可不能让咱们孩子当总经理,现在总经理遍地都是。前两天掉下来一块砖头,砸到六个人,五个是总经理,剩下一个,还是副总经理。”

一晃26年过去,总经理已然过气,但这个梗却坚挺异常。

只不过,现在转头掉下来砸到的是“XX经理”、“XX总监”、“首席XX官”…

您来个什么价位的?

躺在理发店洗头的床上,助理发型师一边给你洗头一边介绍:高级发型师、创意总监、技术总监、品牌总监,您来哪个价位的?

技术总监?品牌总监?我这进的到底是理发店,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想一想,品牌总监亲自为你理发,呸,做发型设计,跟小龙手把手帮你注册微信,Jack坐在身旁陪你逛淘宝,感觉差不多,这是多大的福气啊!

当你从理发店出来,福气依然常伴你左右。早上给你发微信介绍房子的,是房产中介的“区域总监“;下午跟你开会的,是供应商的”CEO“;晚上收到公司邮件晋升你为”高级经理“,薪资没提。

半夜躺在床上,仔细琢磨琢磨,好像哪里不太对。

发型总监算总监吗?

灵魂拷问。

头衔通胀

有管理学家为岗位头衔与岗位职权不相符的现象起的名字,是头衔通胀(Title Inflation)。

其实,词不是新词,事也不是新事。

93年冯巩吕丽萍的小品《心愿》,94年黄宏侯耀文的小品《打扑克》,接连提到 “遍地是经理“的现象。

19世纪,“经理“首先普及于美国。随着股份制在美国企业中逐渐铺开,老板和管理者的角色区分更加明晰,职业经理人开始成为主流,manager(经理)一词流行开来,随后蔓延全球。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理“逐渐泛滥,以及和国际接轨的需求,CXO开始取代前者,成为当时最“时髦”的头衔。最先出圈的是CEO,紧随其后的是COO、CTO、CFO等首席辈领导。

头衔通胀并非中国企业的创新,放眼全球,其实谁也没躲过。据外媒2015年的一篇文章,全球知名投行高盛共有约34000名员工,超过12000名是VP(Vice President,副总裁),粗略一算接近三分之一。别惊讶,这在国际投行中是常态。问问你身边在投行工作的朋友,说不定他就是个VP呢。

在VP变得不那么“值钱”之后,人类的想象力再次迸发,在前面加上各种形容词,“大中华”、“泛亚太”、“常务”、“执行”等等,能把人唬的一愣一愣的。

那句话咋说的,名字要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才霸气。

大家为啥吃这一套呢?

从古至今,似乎头衔通胀这件事一直就很吃得开。其中的原因还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讨论的。

1、大多数需要高大上头衔的岗位,都是对外的。

头衔高,好办事。所以很多需要频繁接触陌生人的岗位,都需要一些头衔给与自己光环加持。

拜访客户时,销售代表和客户总监,大家潜意识会觉得后者代表着了更大的诚意。谈判时,那边是一个总监,这边也派一个总监,职级对等好说话。最不济,过年回家的时候,二姨问你是什么工作,一个总监总是能让人面上有光。

2、罗森塔尔效应

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或者“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一些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说的更加直白些,一个高大上的头衔,能抵得上一管鸡血。2017年,《儿童发展》杂志发布了一项研究结果:穿着蝙蝠侠服装的孩子们,在面对艰巨的任务时,会更加努力地完成。

根据某大厂HR,不负责任的统计:职级晋升一级,效果约等于涨薪10%。

鱼龙混杂,不代表没有真龙

头衔通胀带来的破坏显而易见,头衔能带来的价值在不断被稀释。

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头衔通胀不代表我们可以忽视它,恰恰相反,我们需要更大的智慧,分辨他们。

在脉脉上,有大厂总监针对“为什么我总觉得有些专员比总监强”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很有借鉴意义,节选与大家分享。

1. 总监的价值,有时候并不在具体某个技能比专员强,而在于能够把一帮厉害的专员团结起来做事情;

2. 除开官僚威权系统,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管理体制里的领导不好当,要有领导力。要做策略决策以及承担风险,有种职业伦理叫“问责制”。

3. 总监难在如何对上获得赋权,对下有赋能。如果用考核专员的标准考核总监,那总监更不敢放手和放权了,更谈不上赋能了。不然,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怎么办?我很愿意赋能,但请大家一起鼓励赋能。

4.如果你觉得一个行业你两三年就掌握透了,那你应该更有危机感,要不就是你认知太局限,要不就是这个行业门槛太低。那你过几年一样不值钱。

尾声

我们总爱用“职场上最终拼的还是实力”来解释一些问题。有的时候,这句话确实略显苍白,但确实没有什么能代替它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