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对话经纬中国张颖:投资纪录片创业题材只会占很小比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话经纬中国张颖:投资纪录片创业题材只会占很小比例

“单个项目在500-1000万人民币之间,只要能打动我、又具有社会意义的,我都可以出资。我每年也不会对投资的数量做具体限制,更多的想法是找到合适的选题,合适的导演以及能打动我们的作品。”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记者 | 刘燕秋

有些出人意料地,张颖出现在了2019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考虑到他最为人所知的身份是一家早期风投的创始管理合伙人,他所创立的经纬中国在过去十年间投资了滴滴出行、饿了么、陌陌、瓜子二手车等一批新经济企业,你或许会对他出现在广州的原因感到好奇。

在和纪录片导演周浩的对谈中,他提到自己这些年对内容的热爱程度是“变态的痴迷”。在风投行业实现了财务自由之后,最近几年因为机缘巧合,他参与到了纪录片行业中。一个最为直接的合作渠道是细蓝线影业,去年,这家公司和经纬中国联合出品了国内首部创业纪实电影《燃点》,纪录了罗永浩、戴威等14位创业者的创业历程。今年,他们又和阿里影业一起推动了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徒手攀岩》进入中国。

尽管《燃点》是2019年年度纪录片票房第二名,但与商业影片的市场相比仍相对小众,不过这似乎没有影响到张颖的热情。他透露,一个片子只要能打动他,他就会牵线跟细蓝线影业对接,两边一起来评估是否存在商业合作的可能性。另外一种可能是,如果细蓝线选择不跟进,但他本人感兴趣,只要在一定金额范围之内,他会个人参与到项目投资中。

“单个项目在500-1000万人民币之间,只要能打动我、又具有社会意义的,我都可以出资。我每年也不会对投资的数量做具体限制,更多的想法是找到合适的选题,合适的导演以及能打动我们的作品。”

张颖对内容的痴迷很早就已经显露了踪迹,他的个人投资项目包括一席、新世相、公路商店这类内容项目。经纬这两年还与MTA天漠音乐节进行了深度合作,这样的跨界当然也是出于品牌建设的考虑,毕竟这家顶尖投资机构的口号是“一样的给钱,不一样的酷”。

纪录片对张颖有着特别的意义。张颖说,早期投资主要是看人,但除去投资之外他更享受独处。独处的时间他喜欢看纪录片,历史、战争、人文等题材都是他的兴趣所在。“我从小在美国长大,在我少年的时候每天就会大量时间花看Discovery、历史频道、军事频道。现在,随着自己在投资的领域做出了一些成绩,实现了财务自由,我发现自己对内容的热爱变得越来越极端,只要有空闲就会拿出iPad看纪录片内容,从3-5分钟的短视频到1小时以上的长视频,每天的看片时长会达到2-3小时。”

有了相对可支配的财富,又了解到这个行业有很多难点,张颖觉得自己可以扶植一些优秀的导演和制片人。但他强调自己只是行业的参与者,“很多有钱人因为自己有钱就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这是一件非常扯的事情。在很多非本业的领域,人要有敬畏之心。但前提是要用生意人严谨的思考和眼光找到可以合作的导演、制片人和机构组织,然后跟他们进行深度合作。”

在张颖看来,每个行业里都会有很多不靠谱的人,所以他的想法是先“广撒网”扩大接触漏斗,多跟已经证明过自己的导演合作,之后再收缩范围寻找最优秀的内容原创者。关于一年投多少,票房多少,他没有划定目标,而是“以年为单元,甚至以三年为单元,持续地关注最优秀的作品”。至于纪录片的投资回报,他认为能让更多人看到,产生正面的影响,这些都比拿奖和单纯的商业回报更有意义。

界面文娱独家对话张颖

界面文娱:细蓝线之前做了创业人物纪录片《燃点》,之后还是会聚焦在创业这个方向上吗?

张颖:我觉得不要有这样的假设,就像我们办亿万学院,也不是每个学员都是经纬系公司,按现在的比例来说其实只有30%的学员是我们投资的。我更多希望各个行业里面优秀的、合适的早期公司都加入亿万。在我心目中亿万是开放的心态,闭环的生态。同样的逻辑,对于细蓝线影业来说,只要是好的选题,只要是好的导演,只要他们想要表达的事情对社会有正面的意义,我觉得就应该去做。

未来,细蓝线跟创业者相关的内容只会占非常小的比例。虽然我的影响力和经纬的影响力在创业投资领域这块,但细蓝线的作品应当是面向更广泛的受众、提供独特的视角和社会价值。但如果有一天我们在创业的背景下发现了比较有意思的点,那我们也会去挖掘它,记录它。打个比方,创业可以延伸到商业,商业里面有很多对复杂人性的探讨,人性的话题又会涉及价值观。无论是投资还是内容创作,我一直坚持很多事情不应该去事先做预设,所以我的态度是不强求,好的内容才是一切的核心,创业相关的片子会是广大选题这个集合当中很小的一部分。

界面文娱:作为投资人可能会给被投企业一些建议,如果说你现在去投资一部纪录片,你也会给这些导演一些建议吗?

张颖:第一,跟很多同行们不一样,我一般不会频繁地给我们投的公司灌输投资人主观的建议。我认为一个公司最终是否能成功,最后是否能变成下一个滴滴、下一个美团、下一个头条、下一个腾讯、下一个阿里,基本上跟投资人的建议没有关系,跟投资人的帮助也没有太大关系,一切都是自强则万强。我们的角色是伴随者和聆听者,只是在一个正确的阶段给了公司初期资金的扶持者而已。

同样的,在纪录片的领域里,我刚才也跟一些制片人聊了聊。我说我是一个局外人,我不懂结构,不懂人物的串联,不懂拍摄手法,不懂成熟的发行,所以我不会给导演太多的建议。但我对内容持续的热爱,可能会使得我对优秀的作品更敏感,也和创作者更聊得来。

我的想法是,第一,通过广州纪录片电影节这样的平台我接触到了人,我希望能找到靠谱的导演,靠谱的制片人,并且他们之前有一定项目,能证明自己。第二,他们感兴趣的选题要能打动我。第三,导演需要的金额在我能控制的合理范围内,每一笔我投出的钱,我都要假设归零,所以这个金额要在我能允许资金损失的范围里面。符合上面三点,我大概率就会投资他,也许是细蓝线跟他合作,也许是我个人跟他合作。在片子筹备和调研的过程中如果他们对一些我熟悉的话题需要建议,比如怎么跟投资人打交道,见一个机构怎么跟他们打交道,怎么跟大公司打交道,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不是因为我的身份,仅仅只是我的年龄大一点,并且在美国和中国都住过,在某些问题上我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可以和导演们分享。

界面文娱:现在各个视频平台的提法都是要做年轻人爱看的纪录片,我不知道细蓝线包括你个人投资的纪录片希望影响的人群是怎样的?

张颖:我希望细蓝线跟我个人参与的纪录片,能去影响想要被影响的人群,而不只是年轻人。这里面有可能包含00后、90后、80后、70后,人群大概我觉得是从二十岁到四五十岁左右的人群。我们今天早上在开会间隙,还在讨论:纪录片受众到底有多少人?结论有可能是几百万人。但是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口文化素质的提升,看纪录片的人群会实现很高比例的增长。我们看重的是长期价值,当然我们拍出来的片子也希望能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让更多的人喜欢。

界面文娱:除了个人爱好,你还是看好这个市场未来的发展?

张颖:非常看好。这里面当然包含我自己对纪录片的痴迷情感在,但是我非常坚定地认为好的内容能影响人,这种对人的影响是深远且不可衡量的。构成一部好作品最核心的是灵魂和力量,一部好的影片、一部好的纪录片,都能影响人某个重要的人生节点。一个人如果能在某个节点恰好碰到一部有力量的作品,让他(她)的思想开窍之后,对他后面的人生轨迹的影响是极其强大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张颖

  • 界面新闻2023中国顶级风险投资人榜单发布,沈南鹏、李骁军、张颖、刘芹、倪泽望分列前五
  • 经纬张颖:2023年克服困难、习惯困难、保持乐观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话经纬中国张颖:投资纪录片创业题材只会占很小比例

“单个项目在500-1000万人民币之间,只要能打动我、又具有社会意义的,我都可以出资。我每年也不会对投资的数量做具体限制,更多的想法是找到合适的选题,合适的导演以及能打动我们的作品。”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记者 | 刘燕秋

有些出人意料地,张颖出现在了2019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考虑到他最为人所知的身份是一家早期风投的创始管理合伙人,他所创立的经纬中国在过去十年间投资了滴滴出行、饿了么、陌陌、瓜子二手车等一批新经济企业,你或许会对他出现在广州的原因感到好奇。

在和纪录片导演周浩的对谈中,他提到自己这些年对内容的热爱程度是“变态的痴迷”。在风投行业实现了财务自由之后,最近几年因为机缘巧合,他参与到了纪录片行业中。一个最为直接的合作渠道是细蓝线影业,去年,这家公司和经纬中国联合出品了国内首部创业纪实电影《燃点》,纪录了罗永浩、戴威等14位创业者的创业历程。今年,他们又和阿里影业一起推动了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徒手攀岩》进入中国。

尽管《燃点》是2019年年度纪录片票房第二名,但与商业影片的市场相比仍相对小众,不过这似乎没有影响到张颖的热情。他透露,一个片子只要能打动他,他就会牵线跟细蓝线影业对接,两边一起来评估是否存在商业合作的可能性。另外一种可能是,如果细蓝线选择不跟进,但他本人感兴趣,只要在一定金额范围之内,他会个人参与到项目投资中。

“单个项目在500-1000万人民币之间,只要能打动我、又具有社会意义的,我都可以出资。我每年也不会对投资的数量做具体限制,更多的想法是找到合适的选题,合适的导演以及能打动我们的作品。”

张颖对内容的痴迷很早就已经显露了踪迹,他的个人投资项目包括一席、新世相、公路商店这类内容项目。经纬这两年还与MTA天漠音乐节进行了深度合作,这样的跨界当然也是出于品牌建设的考虑,毕竟这家顶尖投资机构的口号是“一样的给钱,不一样的酷”。

纪录片对张颖有着特别的意义。张颖说,早期投资主要是看人,但除去投资之外他更享受独处。独处的时间他喜欢看纪录片,历史、战争、人文等题材都是他的兴趣所在。“我从小在美国长大,在我少年的时候每天就会大量时间花看Discovery、历史频道、军事频道。现在,随着自己在投资的领域做出了一些成绩,实现了财务自由,我发现自己对内容的热爱变得越来越极端,只要有空闲就会拿出iPad看纪录片内容,从3-5分钟的短视频到1小时以上的长视频,每天的看片时长会达到2-3小时。”

有了相对可支配的财富,又了解到这个行业有很多难点,张颖觉得自己可以扶植一些优秀的导演和制片人。但他强调自己只是行业的参与者,“很多有钱人因为自己有钱就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这是一件非常扯的事情。在很多非本业的领域,人要有敬畏之心。但前提是要用生意人严谨的思考和眼光找到可以合作的导演、制片人和机构组织,然后跟他们进行深度合作。”

在张颖看来,每个行业里都会有很多不靠谱的人,所以他的想法是先“广撒网”扩大接触漏斗,多跟已经证明过自己的导演合作,之后再收缩范围寻找最优秀的内容原创者。关于一年投多少,票房多少,他没有划定目标,而是“以年为单元,甚至以三年为单元,持续地关注最优秀的作品”。至于纪录片的投资回报,他认为能让更多人看到,产生正面的影响,这些都比拿奖和单纯的商业回报更有意义。

界面文娱独家对话张颖

界面文娱:细蓝线之前做了创业人物纪录片《燃点》,之后还是会聚焦在创业这个方向上吗?

张颖:我觉得不要有这样的假设,就像我们办亿万学院,也不是每个学员都是经纬系公司,按现在的比例来说其实只有30%的学员是我们投资的。我更多希望各个行业里面优秀的、合适的早期公司都加入亿万。在我心目中亿万是开放的心态,闭环的生态。同样的逻辑,对于细蓝线影业来说,只要是好的选题,只要是好的导演,只要他们想要表达的事情对社会有正面的意义,我觉得就应该去做。

未来,细蓝线跟创业者相关的内容只会占非常小的比例。虽然我的影响力和经纬的影响力在创业投资领域这块,但细蓝线的作品应当是面向更广泛的受众、提供独特的视角和社会价值。但如果有一天我们在创业的背景下发现了比较有意思的点,那我们也会去挖掘它,记录它。打个比方,创业可以延伸到商业,商业里面有很多对复杂人性的探讨,人性的话题又会涉及价值观。无论是投资还是内容创作,我一直坚持很多事情不应该去事先做预设,所以我的态度是不强求,好的内容才是一切的核心,创业相关的片子会是广大选题这个集合当中很小的一部分。

界面文娱:作为投资人可能会给被投企业一些建议,如果说你现在去投资一部纪录片,你也会给这些导演一些建议吗?

张颖:第一,跟很多同行们不一样,我一般不会频繁地给我们投的公司灌输投资人主观的建议。我认为一个公司最终是否能成功,最后是否能变成下一个滴滴、下一个美团、下一个头条、下一个腾讯、下一个阿里,基本上跟投资人的建议没有关系,跟投资人的帮助也没有太大关系,一切都是自强则万强。我们的角色是伴随者和聆听者,只是在一个正确的阶段给了公司初期资金的扶持者而已。

同样的,在纪录片的领域里,我刚才也跟一些制片人聊了聊。我说我是一个局外人,我不懂结构,不懂人物的串联,不懂拍摄手法,不懂成熟的发行,所以我不会给导演太多的建议。但我对内容持续的热爱,可能会使得我对优秀的作品更敏感,也和创作者更聊得来。

我的想法是,第一,通过广州纪录片电影节这样的平台我接触到了人,我希望能找到靠谱的导演,靠谱的制片人,并且他们之前有一定项目,能证明自己。第二,他们感兴趣的选题要能打动我。第三,导演需要的金额在我能控制的合理范围内,每一笔我投出的钱,我都要假设归零,所以这个金额要在我能允许资金损失的范围里面。符合上面三点,我大概率就会投资他,也许是细蓝线跟他合作,也许是我个人跟他合作。在片子筹备和调研的过程中如果他们对一些我熟悉的话题需要建议,比如怎么跟投资人打交道,见一个机构怎么跟他们打交道,怎么跟大公司打交道,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不是因为我的身份,仅仅只是我的年龄大一点,并且在美国和中国都住过,在某些问题上我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可以和导演们分享。

界面文娱:现在各个视频平台的提法都是要做年轻人爱看的纪录片,我不知道细蓝线包括你个人投资的纪录片希望影响的人群是怎样的?

张颖:我希望细蓝线跟我个人参与的纪录片,能去影响想要被影响的人群,而不只是年轻人。这里面有可能包含00后、90后、80后、70后,人群大概我觉得是从二十岁到四五十岁左右的人群。我们今天早上在开会间隙,还在讨论:纪录片受众到底有多少人?结论有可能是几百万人。但是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口文化素质的提升,看纪录片的人群会实现很高比例的增长。我们看重的是长期价值,当然我们拍出来的片子也希望能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让更多的人喜欢。

界面文娱:除了个人爱好,你还是看好这个市场未来的发展?

张颖:非常看好。这里面当然包含我自己对纪录片的痴迷情感在,但是我非常坚定地认为好的内容能影响人,这种对人的影响是深远且不可衡量的。构成一部好作品最核心的是灵魂和力量,一部好的影片、一部好的纪录片,都能影响人某个重要的人生节点。一个人如果能在某个节点恰好碰到一部有力量的作品,让他(她)的思想开窍之后,对他后面的人生轨迹的影响是极其强大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