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苹果的发布会都会成为全球科技界的热点,今年同样如是,2015年9月10日北京时间凌晨1点召开的发布会吸引了全球的注目,只是今年苹果的发布会多少有些差强人意,并没有展现出科技界先前企业应有的风采,正如敬业的小米CEO雷军在看完直播后也只是在微博上发了一句“晚安”的感慨。
对于当下缺乏令人惊叹的创新的苹果公司而言,每年9月的新品发布会似乎成为了一个“惯场”,并直接变成了“逢新必跌”的股市态势。对于苹果这家公司而言,可能很多人还活在乔布斯的世界里面,大家都希望通过苹果认知到新的科技和趋势。但是,这显然不是库克的风格,因为苹果正在慢慢的去乔布斯化,在真正的步入到库克状态。
“妥协”是创新者的窘境
从引领式创新到如今的修补式的微创新,并非是苹果创造力的枯竭,而是对于新的时代,对于消费市场需求的一种“妥协”。乔布斯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是个顽固执着的人,也是一个对于完美,对于产品美学和极致体验固执追求的人,在他掌舵苹果时,苹果不存在任何的妥协,正因为不曾妥协,苹果才成为了全球科技企业的风向标,正如乔布斯对于苹果产品的设计理念中只有“按照我的思路来,用户只能接受”一样,正因为乔布斯这样的强气场,每一场苹果的新品发布会都会给世界带来“哇”的惊喜,乔布斯时代的苹果产品,也都将其他竞品重重甩在后面。但是,显然,这已经是过去时,为用户而妥协满足更多的需求,才是库克时代的策略。
尽管库克不断的将苹果赋予自己的风格,但是,乔布斯的光环似乎还没有最终散去,人们对于苹果依然有着非比寻常的期待,也正是这些众盼的目光,使苹果时刻处在骇浪的顶点。然而,在缺少乔帮主个人主义掌舵下的苹果,已经逐渐的开始规避创新的风险,开始不断的妥协市场,这就是库克的哲学。从iPhone 6到iPhone 6S,变化并不大,对处理器、摄像头、Siri、3DTouch等进行了升级,增多了新的色彩,但是,对于消费者和资本市场而言,这样的改变显然还不够有吸引力,然而,在库克那里,这才是真正的市场运营。
库克的商业考虑在于更加精细的考量——在还可以在少量创新就可以捕获到利润的市场存在的时候,不要急于去颠覆和创新,引领需求是乔布斯时代的事情,库克要的是通过降低创新速度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显然,iPhone 6S主打的市场一定不是iPhone 6的用户,只会是iPhone 5S,或者更为先前的果粉,他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延长创新周期。这个逻辑和日本的数码相机企业基本是一样的,它们的新品与旧品间的换代的创新差异其实是很小的,更多是功能的增加或者局部的一些修补,利用这样的商业逻辑,企业可以通过对于产品局部的改变来捕获大量消费群,然后促使隔代有共鸣的消费者成为新品用户,但是,这样的做法的问题就是,无法引起苹果用户整体性的更换。库克不再是引领趋势和创造趋势,而是在逐渐的迎合趋势,满足消费者,只要其行业的先导地位依然存在就可。
从“One more thing”到“All”只是一个逻辑的改变
乔布斯信奉极简主义,认为多余的物件和产品是没有存在价值的,这也将是他所追随的“One more thing”理念,无论是手机、电脑,还是Pad,他们之间都有分明定位,不存在产品线上的相仿和重叠。这对于实用主义的库克而言,这是不符合逻辑的,库克的实用思想是以市场和需求为导向的,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是需要进入的市场。例如,此次iPhone 6S多种颜色的问世,就是在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群选择的问题。
还有比iPhone 增“色”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iPad Pro的问世,这个产品,明显是为了满足更加细分化市场的需求而生,例如,办公、郊游、户外等方面,但是,iPad Pro却与Mac Air的产品线产生了某种程度的重叠,以及相近的功能和使用场景,这是否会对苹果产品线提出挑战呢?苹果正从乔布斯“One more thing”架构初衷,逐渐成为实用派库克多元化、多维度、多层级的品牌架构理念。
用保守打破封闭,用跨界模糊创新
互联网时代是个喧嚣的时代,互联网时代是人人意气风发追寻梦想的时代,因为一切都好似触手可碰。因此,很少有人再能像乔布斯那样真正的为了创新而沉浸其中,库克不会再效仿这样的创新,实用主义的他更乐于接受跨界整合所带来的创新和利润,例如,与爱马仕合作的Apple Watch就是最好的佐证,让科技与时尚和奢侈品沾边,以满足那些土豪阶层的需求,这种跨界的生命究竟能持续多久,依然是一个问号。一直没有公布的Apple Watch的销售数据遇见昂贵的表带,这样的消费场景似乎并不符合消费者真正的趋势和潮流?
创新者总是会陷入新的窘境,消费者期望和市场的想象力对一个潮头上的公司就是一把双刃剑。乔布斯用宗教般的创新,吸附了大量的果粉,库克应用小处改进和极致精明的计算,在不断稀释乔布斯所留下的用户资产,他也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为苹果,为库克时代创造新的追随者,而他也必将需要继续面对市场的新的洗礼和考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