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撕裂族群”的《刺客聂隐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撕裂族群”的《刺客聂隐娘》

就要止步于6000万票房的《聂隐娘》,大约“骗到”了200万的观众。最悲观地看,这可能就像“狼来了”一样,200万人再次对艺术电影投下了不信任票。

文|徐元

刺客聂隐娘在电影里引发了混乱,在电影外更带来了一次前所未见的意见分裂

从2002年《英雄》引领“中国电影产业复兴”以来,观众和影评人之间,大体保证了相当的共振频率:评论界针对同一部影片之优良中差的不同意见,基本上都能在观众那里找到对应的、大量的支持。然而,这一次在《刺客聂隐娘》上,“观众”和“影评人”却前所未见地对立起来了,绝大多数前者认定《聂》是出彻头彻尾的烂戏,而绝大多数后者则奉其为华语电影之神作。

在众多普通观众看来,《聂隐娘》是继《无极》《十面埋伏》《夜宴》之后,又一部大导演大明星炮制的骗钱的武侠大片,其口碑之差,可能只有当年变成全民笑柄的“馒头惨案”《无极》可堪一比。在市场份额第一的购票平台“猫眼电影票”上,《聂隐娘》的观众评分是5.8,在以文青用户多而著称的售票网站格瓦拉上,分数也是5.8,而在院线自营的代表“万达电影网”上,则是更低的5.3分。可资对比的是(以猫眼为例),上半年争议最大的文艺片《闯入者》,得分也有7.8,而《聂隐娘》的同期对手,《终结者5》是8.8,《新娘大作战》是7.4,甚至,稍早的“年度最烂国产片”《何以笙箫默》,都有7.0分。

而一向众口难调的影评人们,这回也难得地统一了。他们山呼万岁地表扬着《聂隐娘》,其中不少人还去影院看了一遍、两遍、三遍乃至七遍。霸气的侯孝贤,玩了一出“六经注我”,而尾随四周的影评人们,也找到了一次嘉年华的机会,挽起袖子来“我注六经”。更有一部分影评人由于观众的大面积差评而愤怒,表示这是国民文化素质低下的明证。

《聂隐娘》或许是中国普及互联网、人人都拥有发言权的时代以来,第一部让“精英”和“大众”意见彻底对立的电影。此前的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贾樟柯、王小帅、宁浩、徐峥们,其作品再具争议,也没有引发过这样干脆响亮的分裂——张陈冯等大导演,无论其作品倾向商业还是艺术,或褒或贬的意见,总是一贯平均分布在各类人群之中;“第六代”的文艺小片,一直就没有真正进入过市场,其实从未激起过全民讨论,而即便不多的那些评价,在评论界也都是好坏参半;至于更年轻一代创作者以商业片为主的那些产出,一般而言,评论界严苛而观众宽容,但两者也谈不上对立。

所以,《聂隐娘》实在奇特。它本质上是一部小众电影,然而由于大制作、大卡司的缘故,被片方包装成了又一部“古装武侠钜制”,而且因为我们这个蓬勃、新兴、粗放的电影市场,不“细分”、不“分众”,没有分级制,没有艺术院线,所有类型的电影,无论大片小片、国片外片,在全国5500个影院的28000块银幕上,被一视同仁、无差别对待。因此,对绝大多数期待在影院里享受“类型化”视听快乐的观众来说,看《聂隐娘》的体验,就像点了一杯果汁,端上来的却是一盅53°的白酒。

对于滴酒不沾,长期以来只领教过果汁、可乐或奶昔的人来说,不要说白酒,就是红酒、黄酒、啤酒,或者咖啡、红茶,也是难以下咽的。然而,很长时间以来,虽然没有任何标注清楚的“经营范围”,但在官方、经营者、消费者三方的默契认知里,电影院就是软饮店、冷饮店——顾客登门,图的就是那甜润清凉的一口。所以,即便经常充斥着“骗钱”“抢钱”的商业烂片,但那也算是用糖精、色素勾兑出来的,虽然肯定有食品安全问题,可色香味离得不算太远。

侯孝贤是世界级的电影大师,独特的电影手法、一以贯之的人文表达以及坚持不懈地“背对观众创作”,让他在华语导演、乃至世界导演的谱系里,占据了一个高山仰止的地位。而《聂隐娘》成为其从影40年后,首部在大陆上映的作品时,影评人群体的兴奋当然不言而喻:“喝过酒”的他们,都很清楚这是多少年才能一遇的一坛烈酒,不仅是依凭古法的全手工酿制、更由44万斤粮食(44万呎胶片)三蒸三馏、窖藏八年而成。所以,能等到它的出现,已经接近恩赐。而哪怕这酒的口感、纯度、发酵方法等等,并非没有值得检讨的余地,但甚至去讨论这些引发了瑕疵的日照强度、水质酸碱度、微生物环境等等,都足以让大家津津乐道了。

不过,观众可消受不了。大家是来吃甜品喝冷饮的,又辣又涩的《聂隐娘》怎么入得了口?货不对版,买家当然会生气,当然给差评。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看了一场错误的电影,其实,就和豆腐脑该甜该咸的一样,问题出在信息的不对称上。

在影评人的认知里,电影包罗万象,酸甜苦辣咸的口味应有尽有。如果将其简单划分为商业、艺术两大门类的话,那么艺术电影绝大多数是茶、是咖啡、是酒,所以“甜”并不是它们的义务。尽管也有一些奶茶、米酒,或许能够两头兼顾,但不过是众多味道中的一种,并不会更高级。而且还需要分清的是,在“影院观影”这一“消费行为”上,商业片、艺术片只是受众不同的两种品类,掏钱看哪一部,都是为票房、为GDP做贡献。这也就相当于,单次而言,吃一份冰激凌和吃一份烤肉,是没有差别的。不过长远看,如果只吃肉或只吃甜,就不仅是口味单一了,还会带来营养上、健康上的问题。

所以,仅凭这一次的《聂隐娘》“恶评如潮”,就指责观众没品位,的确言重了。就算在文明程度更高、一直有艺术电影放映传统的台港地区及西欧诸国,擅长“不取悦”的侯孝贤,其受众范围也非常窄。《聂隐娘》催眠、赶走了大批国内观众,并非多么难以想象,更不会是“国将不国”的例证。

反过来看,搁到“文艺片”门类里都算极致的《聂隐娘》,在今天的中国影院以“大片”姿态全线发行,其实是不够尊重电影市场及其规则的做法,尽管也是基于现实的“没有办法的办法”。而且,可以说悲哀也可以说幸好,《聂隐娘》几乎会是个孤例,因为综合计算成就、地位、风格,侯孝贤实在是华语影坛“一个人,没有同类”的独特存在,比他更沉闷偏激的蔡明亮、比他更时尚流畅的王家卫,都不可能制造出这么一起波及广泛的事故/故事。

不过,不少影评人痛心疾首于观众对《聂隐娘》的谩骂,还是反映了某些确实没法让人乐观的现实。尽管用《聂隐娘》来评判普通观众的品味,就像是某个初中生解不出一道微积分题而被指控数学不好一样错位,但一码归一码,真实的情况是,这位初中生,数学的确很糟糕。尤其这些连篇累牍的差评中,经常荡漾着一股浅薄、反智的情绪——面对“不明则厉”、或者至少是“异类”的东西,太多的人毫不尊重、毫不谦虚,而我们知道,“宽容”,正是文明的基石。

就像北京PM2.5的某一天峰值并不能代表北京、乃至全国的污染状况一样,猛然变成了“院线强档”的《聂隐娘》也不是一个合适的参照物,除非是历年来的《三峡好人》《钢的琴》《万箭穿心》《我11》《推拿》等等都能获得大面积宣传和高排片率的待遇,那么它们获得的评分、评价——尤其还要累积加权起来——才可能会是真切了解“中国观众审美水准”的办法。不过,这当然是个纸上谈兵、绝无可能的方案,要是天是蓝的,谁还会去监测雾霾的浓度?要是老百姓爱看艺术片,艺术片怎么会总是被侮辱和被损害的?

就要止步于6000万票房的《聂隐娘》,大约“骗到”了200万的观众。最悲观地看,这可能就像“狼来了”一样,200万人再次对艺术电影投下了不信任票;不过,也无妨乐观地猜测,200万人中,大概会有哪怕不多的一些人,由于《聂隐娘》别致的魅力而开始迷恋起爆米花电影之外的乐趣了。《聂隐娘》离奇地在一个没有艺术院线的庞大电影市场上大范围上映,已经是一桩典型的“中国特色”奇观了,那么,其结果无论是让上百万人发誓再也不看本民族首席导演的电影、还是揠苗助长式地催产了一批相对数不多但绝对值不少的艺术片爱好者,也都堪称奇观。

原载于时光网

作者徐元,媒体工作者,曾任《电影世界》主编,时光网副主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撕裂族群”的《刺客聂隐娘》

就要止步于6000万票房的《聂隐娘》,大约“骗到”了200万的观众。最悲观地看,这可能就像“狼来了”一样,200万人再次对艺术电影投下了不信任票。

文|徐元

刺客聂隐娘在电影里引发了混乱,在电影外更带来了一次前所未见的意见分裂

从2002年《英雄》引领“中国电影产业复兴”以来,观众和影评人之间,大体保证了相当的共振频率:评论界针对同一部影片之优良中差的不同意见,基本上都能在观众那里找到对应的、大量的支持。然而,这一次在《刺客聂隐娘》上,“观众”和“影评人”却前所未见地对立起来了,绝大多数前者认定《聂》是出彻头彻尾的烂戏,而绝大多数后者则奉其为华语电影之神作。

在众多普通观众看来,《聂隐娘》是继《无极》《十面埋伏》《夜宴》之后,又一部大导演大明星炮制的骗钱的武侠大片,其口碑之差,可能只有当年变成全民笑柄的“馒头惨案”《无极》可堪一比。在市场份额第一的购票平台“猫眼电影票”上,《聂隐娘》的观众评分是5.8,在以文青用户多而著称的售票网站格瓦拉上,分数也是5.8,而在院线自营的代表“万达电影网”上,则是更低的5.3分。可资对比的是(以猫眼为例),上半年争议最大的文艺片《闯入者》,得分也有7.8,而《聂隐娘》的同期对手,《终结者5》是8.8,《新娘大作战》是7.4,甚至,稍早的“年度最烂国产片”《何以笙箫默》,都有7.0分。

而一向众口难调的影评人们,这回也难得地统一了。他们山呼万岁地表扬着《聂隐娘》,其中不少人还去影院看了一遍、两遍、三遍乃至七遍。霸气的侯孝贤,玩了一出“六经注我”,而尾随四周的影评人们,也找到了一次嘉年华的机会,挽起袖子来“我注六经”。更有一部分影评人由于观众的大面积差评而愤怒,表示这是国民文化素质低下的明证。

《聂隐娘》或许是中国普及互联网、人人都拥有发言权的时代以来,第一部让“精英”和“大众”意见彻底对立的电影。此前的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贾樟柯、王小帅、宁浩、徐峥们,其作品再具争议,也没有引发过这样干脆响亮的分裂——张陈冯等大导演,无论其作品倾向商业还是艺术,或褒或贬的意见,总是一贯平均分布在各类人群之中;“第六代”的文艺小片,一直就没有真正进入过市场,其实从未激起过全民讨论,而即便不多的那些评价,在评论界也都是好坏参半;至于更年轻一代创作者以商业片为主的那些产出,一般而言,评论界严苛而观众宽容,但两者也谈不上对立。

所以,《聂隐娘》实在奇特。它本质上是一部小众电影,然而由于大制作、大卡司的缘故,被片方包装成了又一部“古装武侠钜制”,而且因为我们这个蓬勃、新兴、粗放的电影市场,不“细分”、不“分众”,没有分级制,没有艺术院线,所有类型的电影,无论大片小片、国片外片,在全国5500个影院的28000块银幕上,被一视同仁、无差别对待。因此,对绝大多数期待在影院里享受“类型化”视听快乐的观众来说,看《聂隐娘》的体验,就像点了一杯果汁,端上来的却是一盅53°的白酒。

对于滴酒不沾,长期以来只领教过果汁、可乐或奶昔的人来说,不要说白酒,就是红酒、黄酒、啤酒,或者咖啡、红茶,也是难以下咽的。然而,很长时间以来,虽然没有任何标注清楚的“经营范围”,但在官方、经营者、消费者三方的默契认知里,电影院就是软饮店、冷饮店——顾客登门,图的就是那甜润清凉的一口。所以,即便经常充斥着“骗钱”“抢钱”的商业烂片,但那也算是用糖精、色素勾兑出来的,虽然肯定有食品安全问题,可色香味离得不算太远。

侯孝贤是世界级的电影大师,独特的电影手法、一以贯之的人文表达以及坚持不懈地“背对观众创作”,让他在华语导演、乃至世界导演的谱系里,占据了一个高山仰止的地位。而《聂隐娘》成为其从影40年后,首部在大陆上映的作品时,影评人群体的兴奋当然不言而喻:“喝过酒”的他们,都很清楚这是多少年才能一遇的一坛烈酒,不仅是依凭古法的全手工酿制、更由44万斤粮食(44万呎胶片)三蒸三馏、窖藏八年而成。所以,能等到它的出现,已经接近恩赐。而哪怕这酒的口感、纯度、发酵方法等等,并非没有值得检讨的余地,但甚至去讨论这些引发了瑕疵的日照强度、水质酸碱度、微生物环境等等,都足以让大家津津乐道了。

不过,观众可消受不了。大家是来吃甜品喝冷饮的,又辣又涩的《聂隐娘》怎么入得了口?货不对版,买家当然会生气,当然给差评。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看了一场错误的电影,其实,就和豆腐脑该甜该咸的一样,问题出在信息的不对称上。

在影评人的认知里,电影包罗万象,酸甜苦辣咸的口味应有尽有。如果将其简单划分为商业、艺术两大门类的话,那么艺术电影绝大多数是茶、是咖啡、是酒,所以“甜”并不是它们的义务。尽管也有一些奶茶、米酒,或许能够两头兼顾,但不过是众多味道中的一种,并不会更高级。而且还需要分清的是,在“影院观影”这一“消费行为”上,商业片、艺术片只是受众不同的两种品类,掏钱看哪一部,都是为票房、为GDP做贡献。这也就相当于,单次而言,吃一份冰激凌和吃一份烤肉,是没有差别的。不过长远看,如果只吃肉或只吃甜,就不仅是口味单一了,还会带来营养上、健康上的问题。

所以,仅凭这一次的《聂隐娘》“恶评如潮”,就指责观众没品位,的确言重了。就算在文明程度更高、一直有艺术电影放映传统的台港地区及西欧诸国,擅长“不取悦”的侯孝贤,其受众范围也非常窄。《聂隐娘》催眠、赶走了大批国内观众,并非多么难以想象,更不会是“国将不国”的例证。

反过来看,搁到“文艺片”门类里都算极致的《聂隐娘》,在今天的中国影院以“大片”姿态全线发行,其实是不够尊重电影市场及其规则的做法,尽管也是基于现实的“没有办法的办法”。而且,可以说悲哀也可以说幸好,《聂隐娘》几乎会是个孤例,因为综合计算成就、地位、风格,侯孝贤实在是华语影坛“一个人,没有同类”的独特存在,比他更沉闷偏激的蔡明亮、比他更时尚流畅的王家卫,都不可能制造出这么一起波及广泛的事故/故事。

不过,不少影评人痛心疾首于观众对《聂隐娘》的谩骂,还是反映了某些确实没法让人乐观的现实。尽管用《聂隐娘》来评判普通观众的品味,就像是某个初中生解不出一道微积分题而被指控数学不好一样错位,但一码归一码,真实的情况是,这位初中生,数学的确很糟糕。尤其这些连篇累牍的差评中,经常荡漾着一股浅薄、反智的情绪——面对“不明则厉”、或者至少是“异类”的东西,太多的人毫不尊重、毫不谦虚,而我们知道,“宽容”,正是文明的基石。

就像北京PM2.5的某一天峰值并不能代表北京、乃至全国的污染状况一样,猛然变成了“院线强档”的《聂隐娘》也不是一个合适的参照物,除非是历年来的《三峡好人》《钢的琴》《万箭穿心》《我11》《推拿》等等都能获得大面积宣传和高排片率的待遇,那么它们获得的评分、评价——尤其还要累积加权起来——才可能会是真切了解“中国观众审美水准”的办法。不过,这当然是个纸上谈兵、绝无可能的方案,要是天是蓝的,谁还会去监测雾霾的浓度?要是老百姓爱看艺术片,艺术片怎么会总是被侮辱和被损害的?

就要止步于6000万票房的《聂隐娘》,大约“骗到”了200万的观众。最悲观地看,这可能就像“狼来了”一样,200万人再次对艺术电影投下了不信任票;不过,也无妨乐观地猜测,200万人中,大概会有哪怕不多的一些人,由于《聂隐娘》别致的魅力而开始迷恋起爆米花电影之外的乐趣了。《聂隐娘》离奇地在一个没有艺术院线的庞大电影市场上大范围上映,已经是一桩典型的“中国特色”奇观了,那么,其结果无论是让上百万人发誓再也不看本民族首席导演的电影、还是揠苗助长式地催产了一批相对数不多但绝对值不少的艺术片爱好者,也都堪称奇观。

原载于时光网

作者徐元,媒体工作者,曾任《电影世界》主编,时光网副主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