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卫报》眼中的中国足球到底什么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卫报》眼中的中国足球到底什么样?

从8月末到9月初,《卫报》首席体育记者欧文•吉布森一直待在北京,除了报道田径世锦赛,他也写下了自己对于中国足球的印象。看起来,对于中国足球,老外比我们要乐观得多。

图片来源:网络

创办于1821年的英国《卫报》,正处于历史上最关心中国足球的时期。

自2013年至今,与《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被合称为英国三大报的《卫报》,已经发布了至少8篇以中国足球为主题的观察文章。其中,除了两年前对“假球案”和贝克汉姆代言中超的报道,其余6篇都是在近一年发表,至于报道角度,则多为市场、球迷乃至近况的深度解析。那么,在这份售价2镑(约合人民币20元),远超英国其它报纸的“高端媒体”上,中国足球到底是什么样?

欧文·吉布森已经为《卫报》工作了14年,2001年,他作为新媒体编辑加入了这家以政界人士、白领和知识分子为主要受众的媒体。5年前,欧文·吉布森开始负责编辑奥运新闻,他也借此机会对各个体育项目进入了深入研究。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已经成为《卫报》首席体育记者的欧文·吉布森来到北京,除了密切关注田径世锦赛的点点滴滴,他也在竭尽所能地接触大张旗鼓、重装上阵的中国足球。

很不凑巧,原定于8月23日进行的北京国安主场迎战长春亚泰的中超联赛,由于特殊原因被推迟至9月中旬,欧文·吉布森错过了在工人体育场体验“中国式狂热”的机会。不过,这样的遗憾在短短几公里以外就被熟悉的感觉冲散了——从工体散步到三里屯,欧文·吉布森在某个周末扎进了一间并不起眼的酒吧,而在一处喧闹声的源头,宽屏的电视上正播放着他再熟悉不过的英超联赛。其实,欧文·吉布森对于中超联赛的接触,也是从那些前英超名角开始的——德罗巴、阿内尔卡、加斯科因,以及埃里克森。但中国足球留给他的最直观印象,却是来自中国男足国家队。

9月3日,中国男足在深圳被中国香港0比0逼平,跻身下一阶段世预赛的道路顿生荆棘。与许多中国人一样,得知此事的欧文·吉布森随即想到了对足球偏爱有加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这个结果一定让他很失望。”在欧文·吉布森看来,“政治力量”恰是这一轮中国足球发展热潮的幕后推手,无论是“足球强国的目标”抑或“深化改革的方案”,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为中国足球寻求着改变。当然,相较于另外一名旅居中国近30年的英国人,欧文·吉布森对中国足球的认识还略显单薄。

1988年就来到北京的罗文·西蒙斯,已经习惯被中国人叫为“罗文”了,27年来,他扎根于北京,创建了中国最大的业余足球俱乐部——万国群星足球俱乐部。为了加深自己对中国足球的认知,欧文·吉布森还在来到北京前,专门阅读了罗文于2008年的著作——《足球无疆》。这本书并不晦涩,罗文只是在书中着重回忆了他在中国推行草根足球的风雨历程。看得出,欧文·吉布森对于罗文讲述的中国“政治足球”与英国“社区足球”的差别颇为认同,他甚至还挑出了这段话放到了个人专栏里:“在中国,即便是邻里之间,也很少说话。所以,他们怎么可能自发组成一支足球队呢?”

至少目前看来,多年前罗文在中国社区足球领域遭遇的困难,如今也依然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已经成为亚洲足球世界最具发展前景的潜力股。著名亚洲足球专家尤尔登就曾在《卫报》的专栏里写道:“照此趋势发展,二十年后,中国足球新一代球员就将挑起大梁。待到2030年,中国联赛或许能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联赛之一,而中国男足也将跻身亚洲顶级球队之列。”与尤尔登持以相似观点的还有考文垂大学的西蒙·查德威克。在与欧文·吉布森的交谈中,这位专注体育商业研究的教授表示:就目前而言,中国的政治力量和资本企业正对中国足球加大投资,而针对欧洲俱乐部的收购,也被包含其中。“中国计划在2025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经济体,总价值约为8500亿美元。当然,足球是这项计划中最核心的投资项目。”

一年以来,中国资本对于欧洲足球俱乐部的投资已经屡见不鲜:索肖、海牙、美因茨、马德里竞技和布拉格斯拉维亚都是其中代表。而据欧文·吉布森得到的最新消息,被称为“球星梦工厂”的荷甲劲旅阿贾克斯,已经成为了中国资本下一个目标。

在北京停留近半个月之后,欧文·吉布森在9月初返回了英国。未能现场观看中超确实遗憾,但他仍然对中国足球现状做出了基本判断:虽然中国男足依然添堵、中超联赛泡沫丛生,但中国足球在许多方面已经做出改变。最重要的是,这些积极的部分要远多于消极的部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卫报》眼中的中国足球到底什么样?

从8月末到9月初,《卫报》首席体育记者欧文•吉布森一直待在北京,除了报道田径世锦赛,他也写下了自己对于中国足球的印象。看起来,对于中国足球,老外比我们要乐观得多。

图片来源:网络

创办于1821年的英国《卫报》,正处于历史上最关心中国足球的时期。

自2013年至今,与《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被合称为英国三大报的《卫报》,已经发布了至少8篇以中国足球为主题的观察文章。其中,除了两年前对“假球案”和贝克汉姆代言中超的报道,其余6篇都是在近一年发表,至于报道角度,则多为市场、球迷乃至近况的深度解析。那么,在这份售价2镑(约合人民币20元),远超英国其它报纸的“高端媒体”上,中国足球到底是什么样?

欧文·吉布森已经为《卫报》工作了14年,2001年,他作为新媒体编辑加入了这家以政界人士、白领和知识分子为主要受众的媒体。5年前,欧文·吉布森开始负责编辑奥运新闻,他也借此机会对各个体育项目进入了深入研究。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已经成为《卫报》首席体育记者的欧文·吉布森来到北京,除了密切关注田径世锦赛的点点滴滴,他也在竭尽所能地接触大张旗鼓、重装上阵的中国足球。

很不凑巧,原定于8月23日进行的北京国安主场迎战长春亚泰的中超联赛,由于特殊原因被推迟至9月中旬,欧文·吉布森错过了在工人体育场体验“中国式狂热”的机会。不过,这样的遗憾在短短几公里以外就被熟悉的感觉冲散了——从工体散步到三里屯,欧文·吉布森在某个周末扎进了一间并不起眼的酒吧,而在一处喧闹声的源头,宽屏的电视上正播放着他再熟悉不过的英超联赛。其实,欧文·吉布森对于中超联赛的接触,也是从那些前英超名角开始的——德罗巴、阿内尔卡、加斯科因,以及埃里克森。但中国足球留给他的最直观印象,却是来自中国男足国家队。

9月3日,中国男足在深圳被中国香港0比0逼平,跻身下一阶段世预赛的道路顿生荆棘。与许多中国人一样,得知此事的欧文·吉布森随即想到了对足球偏爱有加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这个结果一定让他很失望。”在欧文·吉布森看来,“政治力量”恰是这一轮中国足球发展热潮的幕后推手,无论是“足球强国的目标”抑或“深化改革的方案”,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为中国足球寻求着改变。当然,相较于另外一名旅居中国近30年的英国人,欧文·吉布森对中国足球的认识还略显单薄。

1988年就来到北京的罗文·西蒙斯,已经习惯被中国人叫为“罗文”了,27年来,他扎根于北京,创建了中国最大的业余足球俱乐部——万国群星足球俱乐部。为了加深自己对中国足球的认知,欧文·吉布森还在来到北京前,专门阅读了罗文于2008年的著作——《足球无疆》。这本书并不晦涩,罗文只是在书中着重回忆了他在中国推行草根足球的风雨历程。看得出,欧文·吉布森对于罗文讲述的中国“政治足球”与英国“社区足球”的差别颇为认同,他甚至还挑出了这段话放到了个人专栏里:“在中国,即便是邻里之间,也很少说话。所以,他们怎么可能自发组成一支足球队呢?”

至少目前看来,多年前罗文在中国社区足球领域遭遇的困难,如今也依然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已经成为亚洲足球世界最具发展前景的潜力股。著名亚洲足球专家尤尔登就曾在《卫报》的专栏里写道:“照此趋势发展,二十年后,中国足球新一代球员就将挑起大梁。待到2030年,中国联赛或许能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联赛之一,而中国男足也将跻身亚洲顶级球队之列。”与尤尔登持以相似观点的还有考文垂大学的西蒙·查德威克。在与欧文·吉布森的交谈中,这位专注体育商业研究的教授表示:就目前而言,中国的政治力量和资本企业正对中国足球加大投资,而针对欧洲俱乐部的收购,也被包含其中。“中国计划在2025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经济体,总价值约为8500亿美元。当然,足球是这项计划中最核心的投资项目。”

一年以来,中国资本对于欧洲足球俱乐部的投资已经屡见不鲜:索肖、海牙、美因茨、马德里竞技和布拉格斯拉维亚都是其中代表。而据欧文·吉布森得到的最新消息,被称为“球星梦工厂”的荷甲劲旅阿贾克斯,已经成为了中国资本下一个目标。

在北京停留近半个月之后,欧文·吉布森在9月初返回了英国。未能现场观看中超确实遗憾,但他仍然对中国足球现状做出了基本判断:虽然中国男足依然添堵、中超联赛泡沫丛生,但中国足球在许多方面已经做出改变。最重要的是,这些积极的部分要远多于消极的部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