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治周末记者 于伟力
责编|马蓉蓉
前不久,国内首档律政职场观察类真人秀《令人心动的offer》上线后,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这档节目的主角是8名怀抱着律师梦想的法学院学生。他们离开校园,初入职场,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律所实习生活,争夺两个难得的转正机会。
节目“火”起来后,镜头前的8名实习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他们在短暂的实习期内经历的种种,也为屏幕前的万千观众呈现了“不同于电视剧”的律政世界。
精英感背后是夜以继日的思考和付出
8名实习生之一的李浩源,早在实习之前就向往着律师职业。在他看来,律师是定分止争、实现社会平衡的重要参与者。他经常在《波士顿法律》《王牌大律师》等律政剧中“找感觉”。
实习生活开始后,李浩源发现,律师职业不仅意味着高度专业化、精英化,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李浩源生于1998年,有着超越实际年龄的成熟稳重。在节目中,他的眼神犀利而专注,经常握笔在本子上飞快地作记录,这给许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加班是律师行业的常态,李浩源经常不知不觉就加班到深夜,这与他想象的律师职业生涯略有不同。
“精英感、因为专业而受尊重,是(与之前的想法)没有什么出入的。但律师并不仅仅需要西装革履地和外界打交道,更多的时候,是夜以继日的付出和安静的思考。”李浩源说。
在律所实习后,李浩源对于律师实战也有了新的认识。之前,他认为“了解实体法,就能够一击致胜”。如今,在他看来,实战中的律师更注重程序和实务,同时,还需要掌握事实、钻研处理流程。
律师的工作节奏是相当紧张的。当压力袭来,这位年轻的实习生也会有感觉“崩溃”的时候。他的处理方式是——迅速拿起书,将自己调整到休息状态,以此放空大脑,寻求短暂的放松。
对接当事人是每个律师都要面对的考验。几乎每位实习生都害怕遇到情绪波动大、难以清晰表述事实的当事人。初见当事人时,李浩源的心情很紧张,原因是这位当事人对案件的了解度和法律的认识度比较高,这让他感受到,会见前的准备工作要形成一个相关的“内容库”,才能随时应对当事人的回答。
在带教律师看来,李浩源是一位很出色的年轻人:“在他这个年龄和阅历,能做到这个水平,已经很优秀了。”而经历这次实习,这位年轻人也感到收获颇丰:“自己的语气更平和,语速也更和缓了。”同时,他也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展开思路分析问题,并将自己的方案娓娓道来。
律师工作并不拘泥于案头
何运晨也是真人秀中的一名实习生。
早上7点左右起床,8点出门,乘坐1个小时左右的地铁,在9点前赶到律所。到达工位后,何运晨习惯拿杯子去盛一杯热水。如果前一天没休息好,这杯热水就会被他换成一杯咖啡。
紧接着,他开始查邮件,看有没有需要回复或处理的信息。然后,便开始着手日常的工作。有时是检索判决书整理审判要旨;有时是汇编整合客户所提供的文件;还有时是针对具体的法律问题查阅资料,研究处理方案。
在何运晨的实习工作中,上级律师也会临时安排新的任务给他。如果碰到紧急任务,他就不得不放下手头的事,马上投入新的工作。如果此时恰逢“饭点”,他选择饿着肚子先把工作完成。
“一般而言,小任务需要花费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其间如果遇到打印机卡壳等突发事件,则还会延误一段时间。中午的休息时间也比较短,包括吃饭在内,一般也只有1个小时左右,所以会尽量快点吃午饭,然后,争取回工位上休息10分钟,以保障下午的工作效率。”何运晨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晚上6点,对于何运晨来说,有工作尚未完成是常态。晚饭后,他需要回工位继续工作。如果工作任务重,可能要加班到夜里10点多。
何运晨觉得,有规律的工作、生活习惯,能让大脑时刻保持较好的状态,这对强调说话办事思路清晰、富有逻辑的律师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律师工作并不拘泥于案头。在实习期间,让何运晨感到新鲜而陌生的是一些需要外出完成的课题。
“以往的实习,我接触的工作大多以文书工作为主,不会涉及太多与当事人的直接交流,更不会直接自己外出取证。而这一次的实习经历让我认识到,律师的工作体现在文书和口头表达上,但其中内容的获取来源,需要更加丰富的渠道。”他说。
与李浩源在本子上理清思路的习惯不同,何运晨更喜欢默默思考,在大脑中将思路整理清楚。当发现自己即使放弃了吃饭和睡觉的时间,也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时,这个年轻人承认自己也有过“瞬间的崩溃”。
“不过,我会假设各种情形,问自己能不能承担结果与后果?当我发现其结果也不是自己无法承担的时候,我就可以试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然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其做完。”他说。
有理性与严谨,也有率真与可爱
在8名实习生中,梅桢的年龄稍大。在面试时,她并未隐瞒自己已婚的事实。她相信,自己可以处理好家庭和职场的关系。所幸她的丈夫也对她的工作表示支持。
与梅桢想象中的不同,在她实习的律所,办公桌上并没有高高堆起的文件、杂乱堆放的物品和距离感十足的合伙人。相反,这里的环境舒适、归档整齐、分类明确,合伙人也平易近人。
“当看到合伙人亲近可爱,瞬间安心了很多,不再过分的紧张和拘谨了。”梅桢笑着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此外,带教律师也与梅桢想象的不同,她欣赏对方在工作中高度的理性和严谨,也欣赏她生活中的率真和可爱。
“影视剧里的律师,总是给观众留下单凭一副伶牙俐齿就能完成大部分工作的印象。但实际上,律师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伏案在电脑前默默工作。”所以,在她看来,能静下心、沉住气、默默完成文书工作,是对律师的一种考验。
梅桢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面对压力,她会通过做瑜伽等运动,让身体的疲惫取代大脑中的压力感。“倒头就睡。睡饱一觉后,压力能缓解不少。”
一次,梅桢需要面对一位情绪不稳定的当事人。当时,她借口拿纸巾短暂离开。待当事人冷静下来,情绪平稳后,她再回来开始沟通。梅桢说,这能让她短暂地避开来自当事人情绪的压力,保持清晰冷静的头脑。
职场“菜鸟”引发年轻人共鸣
实习生李晨之所以选择律师这个职业,是由于自己最好的朋友在教育机构遇到退款问题,沟通无果后找他帮忙。
“那时候,我还是一个缺乏实习经验的法科学生,但我又非常想帮助她,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最终,帮朋友解决了问题的李晨,喜欢上了这种助人的感觉。他也因此确定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在李晨看来,非“五院四系”出身的他,因此比其他的实习生感受到了更多压力。
节目中,李晨是实习生中第一位到达律所的。当另一位实习生蔡昆廷走进会议室后,他看到对方一身精致的西装、自信的谈吐后,有些自愧不如。在之后的实习工作中,先是提交的文档错误百出,再次提交已然超时,这让李晨成为首场正式角逐的“垫底”。
小组辩论赛时,李晨是小组的第一辩手。尽管他在前夜已经反复练习,但表现仍不尽如人意。再次“垫底”的李晨忍不住落泪了。
在带教律师的开导下,李晨重新振作起来。在随后的现场取证中,他展现了自己的强大实力——以身高估算仓库的高度,以步幅估算仓库的长度和宽度,还发现了仓库环境闷热潮湿,并不适宜存放大米。
从职场“菜鸟”一路走来,李晨认为,作为实习生,自己扮演的是一个法律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而且应该是专业、严谨的法律服务提供者。进入工作状态后,他也感觉到律师工作与自己想象的不同。
“我知道律师都很忙,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习惯一直讲工作。但与想象不同的是,律师并不是只有工作,他们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会在兴趣爱好上付出时间和精力。”他说。
节目里的李晨表现并不算最突出,但他的努力依然给不少观众留下了好印象。腼腆、不够自信,但拼命努力,“看到李晨,感觉看到了另一个自己”,豆瓣上一位网友的留言引起了不少年轻人的共鸣。
还有网友评论道:“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犯过的错误、走过的弯路、流过的眼泪,我和李晨一样,一个不落,都经历过了。”
从“更了解律师”到“更了解法律”
企鹅影视天相工作室总经理、《令人心动的offer》节目监制邱越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讲述了这档节目的幕后故事。
邱越的丈夫是一位律师,她见证了丈夫从学生到实习律师再到成熟律师的过程,也感受到了外行对律师行业的误解和猜测。她决心做一档节目,让更多人了解律师。
随着节目制作的推进,邱越更希望这个节目能让人们了解法律、充分认识到法律对公民的保护作用。
对当今的青年法律学子们,邱越充满信心,相信他们未来能够成长为成熟的、优秀的律师。另外,当下年轻人的职场状态也是邱越关心的重点——她发现,年轻人总在说“我太难了”。到底是什么太难了?邱越希望,这档节目能让年轻人产生共鸣。
在邱越看来,节目里8名实习生所处的职场环境,是真实青年职场的缩影。而节目中4位带教律师所展示的,则是我国律师职场的状态。
律师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与其他行业的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邱越说:“大家的工作都是为社会服务,各行各业都有高光与不易。”正如带教律师柴律师在节目中所说:“律师的工作常态就是会经常饿肚子。有的时候休假也就是换个地方工作。这种压力是一直要去面对的,因为我们是律师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