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信达75亿出清幸福人寿股权,紫光集团缘何接盘连年亏损保险公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信达75亿出清幸福人寿股权,紫光集团缘何接盘连年亏损保险公司?

与中国信达逐步退出保险业的做法相反,紫光集团近一年来屡次出手收购保险公司。

记者| 苗艺伟

中国信达为耕耘12年之久的幸福人寿找到了下家。

12月13日,中国信达(01369.HK )公告称,根据股东大会决议,公司作为出让方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完成股份转让程序,与独立第三方诚泰保险、东莞交投集团签署产权交易合同,向两方转让股权。本次转让事项仍需等待中国银保监会批准,交易完成后,中国信达将不再持有幸福人寿的任何权益。

早在今年6月11日,中国信达便已经宣布公开转让所持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幸福人寿”)全部51.66亿股股份,占幸福人寿总股本的50.995%。

此次公告披露了更多的交易细节:紫光集团旗下诚泰保险拟以44.12亿元受让30.39亿股股份,占幸福人寿总股本的30%;东莞交投集团拟以30.88亿元受让21.27亿股股份,占幸福人寿总股本的20.995%。

中国信达表示,预期转让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5亿元,将用作一般营运资金,或用于集团未来潜在投资,预期转让事项完成后,本集团将录得未经审核除税前溢利约44.2亿元。

从2016年开始,信达逐渐计划转让旗下多家控股金融机构的股权。

2017年12月,中国信达旗下信达财险正式转让41% 的股权给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国信达持股比例降至10%;

2018年11月, 中国信达通过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转让金谷信托25%股权,此次转让完成后,中国信达持有的金谷信托的股权将从92.29%下降至67.29%,转让价格将不低于10亿。

中国信达表示,这是围绕“突出主业”做出的战略选择,也将使公司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提升效率。

此前挂牌公告显示,幸福人寿注册资本101.3亿元,职工人数4400人,资产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幸福人寿资产总计650.85亿元,负债总计594.25亿元,净资产56.6亿元,对应评估价值为136.61亿元。

在中国信达控股的12年中,幸福人寿却过的并不“幸福”。

界面新闻记者发现,幸福人寿成立10多年来几乎都在亏损中度过。自2007年11月成立以来,其在2009年至2014年连亏6年,合计亏损近34亿元,此后在2015年至2017年的净利润也分别为3.35亿元、0.18亿元和0.49亿元,2018年更是亏损高达68.28亿元,经营业绩可谓“糟心”。

作为中国信达持股近51%的子公司,幸福人寿的巨亏也首当其冲影响了港股上市的中国信达业绩,根据信达披露的2018年业绩快报,信达受到幸福人寿的亏损影响,业绩下降约30%。

这家连年亏损的寿险公司却成为紫光集团眼中的“香饽饽”。与中国信达逐步退出保险业的做法相反,紫光集团近一年来却屡次出手收购保险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紫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1%),全资控股清华控股的清华大学为紫光集团实际控制人。

早在2017年3月,紫光集团就和6家公司一同发起成立中青人寿,其中紫光集团出资6亿元,为第一大股东。但可惜的是,在保险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中青人寿一直未获得监管批筹。

2018年末,紫光集团通过定增方式“空降”成为云南一家本地财险公司——诚泰财险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3%。

此次,紫光集团又通过诚泰保险入股幸福人寿,持股比例达30% 。值得注意的是,幸福人寿截至2018年底的总资产为678亿元,而诚泰保险的总资产却不到100亿元,在紫光集团的资本运作下,上演了一场“蛇吞象”的收购案。若获得银保监会批准,紫光集团将成功进军寿险行业,坐拥财险、寿险双牌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国信达

2.8k
  • 方正证券(601901.SH):公司股东中国信达拟减持8232.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
  • 中国信达在天津成立资产修复投资合伙企业,出资额200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信达75亿出清幸福人寿股权,紫光集团缘何接盘连年亏损保险公司?

与中国信达逐步退出保险业的做法相反,紫光集团近一年来屡次出手收购保险公司。

记者| 苗艺伟

中国信达为耕耘12年之久的幸福人寿找到了下家。

12月13日,中国信达(01369.HK )公告称,根据股东大会决议,公司作为出让方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完成股份转让程序,与独立第三方诚泰保险、东莞交投集团签署产权交易合同,向两方转让股权。本次转让事项仍需等待中国银保监会批准,交易完成后,中国信达将不再持有幸福人寿的任何权益。

早在今年6月11日,中国信达便已经宣布公开转让所持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幸福人寿”)全部51.66亿股股份,占幸福人寿总股本的50.995%。

此次公告披露了更多的交易细节:紫光集团旗下诚泰保险拟以44.12亿元受让30.39亿股股份,占幸福人寿总股本的30%;东莞交投集团拟以30.88亿元受让21.27亿股股份,占幸福人寿总股本的20.995%。

中国信达表示,预期转让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5亿元,将用作一般营运资金,或用于集团未来潜在投资,预期转让事项完成后,本集团将录得未经审核除税前溢利约44.2亿元。

从2016年开始,信达逐渐计划转让旗下多家控股金融机构的股权。

2017年12月,中国信达旗下信达财险正式转让41% 的股权给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国信达持股比例降至10%;

2018年11月, 中国信达通过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转让金谷信托25%股权,此次转让完成后,中国信达持有的金谷信托的股权将从92.29%下降至67.29%,转让价格将不低于10亿。

中国信达表示,这是围绕“突出主业”做出的战略选择,也将使公司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提升效率。

此前挂牌公告显示,幸福人寿注册资本101.3亿元,职工人数4400人,资产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幸福人寿资产总计650.85亿元,负债总计594.25亿元,净资产56.6亿元,对应评估价值为136.61亿元。

在中国信达控股的12年中,幸福人寿却过的并不“幸福”。

界面新闻记者发现,幸福人寿成立10多年来几乎都在亏损中度过。自2007年11月成立以来,其在2009年至2014年连亏6年,合计亏损近34亿元,此后在2015年至2017年的净利润也分别为3.35亿元、0.18亿元和0.49亿元,2018年更是亏损高达68.28亿元,经营业绩可谓“糟心”。

作为中国信达持股近51%的子公司,幸福人寿的巨亏也首当其冲影响了港股上市的中国信达业绩,根据信达披露的2018年业绩快报,信达受到幸福人寿的亏损影响,业绩下降约30%。

这家连年亏损的寿险公司却成为紫光集团眼中的“香饽饽”。与中国信达逐步退出保险业的做法相反,紫光集团近一年来却屡次出手收购保险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紫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1%),全资控股清华控股的清华大学为紫光集团实际控制人。

早在2017年3月,紫光集团就和6家公司一同发起成立中青人寿,其中紫光集团出资6亿元,为第一大股东。但可惜的是,在保险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中青人寿一直未获得监管批筹。

2018年末,紫光集团通过定增方式“空降”成为云南一家本地财险公司——诚泰财险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3%。

此次,紫光集团又通过诚泰保险入股幸福人寿,持股比例达30% 。值得注意的是,幸福人寿截至2018年底的总资产为678亿元,而诚泰保险的总资产却不到100亿元,在紫光集团的资本运作下,上演了一场“蛇吞象”的收购案。若获得银保监会批准,紫光集团将成功进军寿险行业,坐拥财险、寿险双牌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