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编辑 | 昝慧昉
12月16日,香港化妆品零售商卓悦控股有限公司(HK.00653)发布盈利警告,预期截至今年12月31日止全年度的亏损将大幅增加。
该集团表示,香港经济于今年下半年急转而下。消费和旅游相关业界因香港社会事件而遭受重创,加上全球经济放缓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亦进一步拖累香港经济前景。集团营业额大幅下滑,预计截至12月31日止全年度将录得双位数按年跌幅。
此外,平均毛利率亦同样下跌,主要由于销售组合、消费者消费模式改变,以及为吸引客户而增加优惠所致。
为缓和困难局面,卓悦目前主要通过提高经营效率和更好地规划业务,以专注于优化成本和创造价值,从而建立或维持自身竞争优势。
此前,卓悦控股于9月发布的半年报中曾表示,上半年完成营收8.2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32亿港元下滑11.5%;报告期内亏损2950万港元,去年同期则盈利740万港元。同时预计,香港整个零售市场将持续受不稳定因素影响,业绩在未来仍将呈现跌势。
为挽救颓势,卓悦集团曾想尽力留住消费者,尤其是内地消费者。为此,它入驻了天猫国际、网易考拉和小红书,还跟阿里巴巴旅游服务平台飞猪订立协议,将在“飞猪购”购物平台提供其产品,旅客可在网上购物,到香港后直接领取已购的产品。手机支付服务方面,支付宝香港也推出了“卓悦迎新奖赏”。然而,从此次发布盈利预警来看,这些举措并没能有效阻止不断扩大的亏损。
另一家香港化妆品零售巨头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HK.00178)也同样身陷囹圄。该公司于11月公布了截至2019年9月30日六个月的2019财年中期业绩。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的上半财年,莎莎国际的营业额为34.94亿港元,同比下跌15.7%;亏损3650万港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03亿港元。
这是莎莎国际自2006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业绩低迷,主要源于核心市场香港地区的销售表现疲软。零售业是受香港近期社会局势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卓悦控股与莎莎国际一样无法回避。
据香港政府统计处最新数据,香港10月零售业销售在10月持续大幅下滑,并录得有纪录以来最大的单月按年跌幅。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为30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24.3%。前10个月合计,零售业总销货价值及数量的临时估计,分别按年下跌9%及10%。
按零售商主要类别分析,与去年同期比较,今年10月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销货价值大跌42.9%;服装下跌36.9%;药物及化妆品跌33.5%;百货公司货品大跌31.1%;电器及其他未分类耐用消费品下跌1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