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化产业新闻 裴倪嘉
曾经的儿时偶像哪吒要和变形金刚联手打怪兽了,你能想象那场景吗?
其实,这张图真不是P的,12月11日上午,央视与美国孩之宝(Hasbro)公司联合制作的动画系列片《哪吒与变形金刚》官方接连发布了首款海报及预告片,哪吒身穿“变形金刚战甲”正式亮相。
事实上,这并不是中外第一部合拍动画片了,近几年来,动画合拍片已经成为中国影视界一股强势的力量,在弘扬主旋律的大背景之下,它们该怎样“讲好中国故事”?下面由文化产业新闻带您深入了解动画合拍片的世界。
养眼or辣眼?
图片来源:央视动画有限公司官方微博
就在央视动画有限公司发布官方消息后,国内网友们都炸开了锅:
还有网友即刻起笔书写故事情节:
图片来源:环球时报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有网友表示:“这不就是童年的地摊画吗?”
没错,早在80、90后的童年时代,他们就已经开动了“奇葩脑洞”,各种中外动画新奇结合的方式在他们看来早就见怪不怪了。除了哪吒大战变形金刚、更有孙悟空三打变形金刚、葫芦娃大战机器猫等等。
与此同时,国外网友也表示非常期待:
图片来源:国际在线新闻官方微博
值得一提的是,哪吒在《哪吒与变形金刚》中担当了主角C位,与连环画中大战的情节不同,哪吒与变形金刚同为正义的化身,将合作对抗邪恶力量,最后还收获了变形金刚的钦佩之情。
但是,预告片放出来后,有评论不解道“这不是五毛钱特效吗?“引发大众对成片质量的探讨,还有人觉得这种创作真是“辣眼睛”,的确,孩之宝作为一家知名玩具品牌公司,如此制作似乎不与其名声相匹配。
此次让大众都惊呼“万万想不到”的脑洞大开动画片,究竟是“毁童年”还是“回忆杀”,还得等待成片放出后才能揭晓。
近年来,国产与进口动画电影的票房差距不断缩小,2016年进口动画电影超国产动画电影票房23亿元,2017年为20亿元,2018年上半年达成平局,均为10亿票房,动画合拍片也受影响成为一块沃土。
为什么是动画合拍片?
追溯到西方文化刚开始席卷我国,也是通过影视文化输出的方式,让“汉堡薯条”逐渐进入国人的视野。同样地,我们的文化输出如果想在国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就不能只困于Kongfu和Jackie Chan,更需要全方位地传播好中国故事。
动画合拍片则是中外合拍片的突破口,讲观众看得懂的故事。
自1918年起, 美国佛莱雪兄弟的短片《蓓蒂·波普》 (Betty Boop) 、《大力水手》 (Poppeye) 陆续在上海的影院及一些娱乐场所放映
无疑,打破对中国认识的刻板印象必然需要一定时间,但随着走出国门的影视作品质与量的提高,中国文化也能像西方文化一样深植人心。
众所周知,合拍片合拍片,其中既有合作亦有磨合。
文化差异难
合拍片常常囿于文化差异之难。该合哪边观众的胃口?有没有一道大家都喜欢吃的菜?
诚然,一份好作品要做到人皆称道,势必是不可能的。原汁原味输出本土文化,一时间必定很难被异域受众所接受,而生搬硬套、硬融中外文化元素则更显拙劣。
《寻梦环游记》(《Coco》)在中国市场以9.8%的首周末排片起步,最终收获12.2亿票房,在全球更是席卷7.9美元票房,在墨西哥亡灵节面前,全球人民的文化隔阂怎么就消除了?
事实上并不是文化隔阂消失,而是《寻梦环游记》找到了人类的共情点——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本土文化国际化表达,莫过于此。
相比于真人电影,动画合拍片融合文化的能力更胜一筹。
同样地,由东方梦工厂与美国梦工场合拍的原创动画电影《雪人奇缘》也是中国故事+好莱坞表演,对中国观众来说怎么就差了那么点意思呢?
IP认知度是个硬伤,即使片中有了乐山大佛、千岛湖等中国性地标、包子、鲤鱼的中国元素,但雪人可不是中国神兽,显然,国内观众对他还挺陌生。
语言翻译难
即使到了2019年,影片翻译常常令人啼笑皆非,本土化翻译显得尤为重要。
在《复联4》中,Thanos被译为灭霸,Thanos原义为希腊神话中代表死亡的萨诺斯神,若直译为萨诺斯,会让中文观众无法理解英文人名传递的实力、地位、甚至是剧情走向的线索。译者采用灭霸的译法,则传达出“反派”、“至高无上的地位”、与“独一无二的实力”三点信息,听起来也有几分趣味。
中国制作难
中国制作难受认可?中国元素+好莱坞制作已成定律?
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圆。在特效制作方面,西方制作的确快人一步,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被全面狙击,自从2015年《大圣归来》上映收获9.56亿票房,打响了重振国漫的第一炮,随之《大鱼海棠》、《哪吒》都收获了不错的口碑,我们也期待着,在奥斯卡角逐中,《哪吒》能为中国制作正名!
我国在十几年摸索中总结出了适合我们自己的三维动画影片生产流程 图片来源:中国知网
在影视寒冬下,动画合拍片焕发出一丝生机,指引我国电影出海之路。
结语
全球化发展下,文化也在不断地共通共融,这着实是一个积极的文化交流趋势。文化无国界,合拍片现在是激发观众好奇的触点,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旦此次IP强强联手取得成功,很有可能会引爆中外合拍制作热情。而我们始终坚信,不仅要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更要让中国制作走向世界!
部分资料来源:36氪、新浪微博、中国知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