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陕西宁强发现五座宋代家族墓,墓室砖雕竟有喵星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陕西宁强发现五座宋代家族墓,墓室砖雕竟有喵星人

猫为什么会躲进墓葬内?

文 | 华商报  马虎振 

陕西宁强县高家河发现五座宋代家族砖室墓,在墓葬的砖雕上不仅有夫妻并列而坐的砖雕形象,竟然还有猫的形象。猫为什么会躲进墓葬内?这个问题引起了考古人员的好奇。

为啥判断是家族墓?

这批墓葬形制接近所有墓葬墓室前均有排水沟

据该考古项目负责人李坤介绍,高家河宋墓位于宁强县代家坝镇高家河村西。2019年初,当地政府进行扶贫修路时发现了这批墓葬。从2月至8月,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宁强县文化和旅游局对这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工作。

发掘工作共清理古代墓葬5座,均为砖室墓。其中M1、M2、M3、M4为单室砖室墓,M5为双室砖室墓。

这批墓葬形制接近,排列有序,沿坡地由下而上整齐排列,同平面墓葬形制及砖雕基本类似,不同平面则略有差别。从性质来看应为家族墓葬,最下面的应为长辈墓葬,越往上越晚。

所有墓葬在墓室前均有排水沟,部分墓葬的排水沟按照墓葬位置由不同方向布设以避开其他墓葬,说明这批墓葬应该为统一修建。

墓葬砖雕较为精美,为仿木结构砖雕墓室,墓室四壁有夫妻对坐、武士、桌椅、茶具、动物、花卉、门窗等形象。

墓主人是哪里人?

墓主人应为两宋之交逃避战乱由中原迁至宁强的

李坤介绍,高家河宋墓出土遗物30余件,有黑釉瓷罐、瓷碗、陶罐、铜镜、铜钱等。根据出土器物形制判断,这批墓葬年代最早不晚于北宋晚期,最晚约为南宋时期。其中,时代较早的墓葬修建较为精致,晚期墓葬较为简陋,陪葬器物也较少,应是家道中落的体现。

“陪葬品的黑釉瓷罐和关中地区的瓷器形制不同,和河南地区的形制一致,有可能是墓主人从外地带过来的。另外在M5墓葬中发现的两个瓷碗是南宋时期的典型工艺,由于瓷器烧制需要专门的窑口,当地也不产瓷土,不具备生产瓷器的条件,应该是从外地买来的。”

李坤认为,这批墓葬的墓主所属家族应该为两宋之交逃避战乱由中原地区迁至当地的家族。“秦岭是比较难以翻越的,从河南那边过来沿着水系河道要比翻越秦岭要简单一些的。”由于当地极为偏僻,交通不便,家族逐渐没落。另一方面,这也证实了该地区虽然地处偏远,但在两宋之交时已经有人聚居开发。陕南地区宋墓发现较少,高家河宋墓的发掘为研究陕南地区两宋之交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为啥砖雕上有猫的形象?

猫猫能“躲”进墓葬说明墓主人生前生活富裕

记者注意到,从考古资料来看,这批墓葬内发现有多只猫的砖雕形象。其中一只猫,猫腰而坐,两只前爪抬起,躲在砖雕墓室一角,眼睛向墓室内看着。另一只猫则四肢伏地而卧,脑袋抬起,眼睛也看着墓室内。

猫猫为什么会“躲”进墓葬内?李坤认为,这说明猫当时作为宠物或者说用来去除鼠患等原因,在家庭内已经是比较普遍的饲养。两汉时期墓葬壁画内容通常都是神仙、怪兽等比较抽象的东西,唐宋之后墓葬壁画是比较写实的。古人事死如事生,出现猫的砖雕形象和夫妻对坐图,以及其他陪葬品的用意一样,应该主要是为墓主人死后在阴间的生活而配置。

记者查询网上一些考古资料发现,北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加之时代精神的转变,使得豢养猫儿逐渐成为社会时尚。最初猫还是“奢侈品”,只有达官贵人才有能力豢养,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猫出现在富裕的平民阶层家庭中。《东京梦华录》记载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创作于宋靖康二年(1127年),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年间(1102年—1125年)北宋都城开封的情况。

猫的形象在壁画中出现,最早是在唐末。自宋代开始,猫较频繁出现在富人墓葬中,到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有猫形象的墓葬多集中在河南、山西、河北等地,墓葬时间则多集中在北宋晚期,墓葬类型多为仿木结构砖室墓,墓主皆为富裕平民阶层。从墓室空间来看,猫在墓葬中出现的位置通常被安排在紧邻大门的侧边。

知道一下

“撸猫”不分古今 嘉靖皇帝和陆游都是“猫奴”

宋墓里发现猫咪形象之后,有市民感慨地说,真是撸猫不分古今啊!

那么,猫究竟起源于何时,又是何时走进人类生活的呢?在我国历史上,都有哪些有名的“猫奴”和名猫呢?

对于猫的起源,有说法认为,大约是在六千万年前。小山猫出现在森林里,它是所有肉食兽的祖先。它的后代子孙包括熊、鼬鼠、浣熊、河狸、海狸、狐狸、狼、獾、熊猫、狗、老虎等。在三百万年前左右,猫科遗传基因已确立,逐渐演化出目前所有的猫。但猫真正驯化的时间相当晚。

据网络资料,为搞明白猫到底是如何走进人类生活,又是如何“占领”全世界的,比利时和法国两所高校的科研人员,研究了从世界各地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古代猫的遗骸。科学家在研究了这些古代猫的DNA后发现,历史上猫很可能被驯化了两次:第一次是在9000多年前,石器时代晚期的土耳其;第二次被人类驯化,很可能是在公元前4000年的埃及。

那么,猫究竟什么时候成为中国人的宠物?据《诗经》和《礼记》的记载推算,中国人养猫至少有两千多年历史。考古学家吴汝乍著文指出,中国家猫的饲养始于四千多年前,其理由除了龙山文化出土的猫骨与齿遗骸等实物外,他指出家猫的驯养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龙山文化时期农业已相当发达,粮食不仅可供人畜食用,而且因为有了粮食贮藏,鼠害的威胁日益严重,对猫的驯养便提上了日程。对这个结论,有人持反对意见。

但唐宋时期猫已经进入国人家庭生活,对这个说法,网络上说法还是比较一致的。

记者查询发现,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猫奴”不乏其人,甚至连皇帝都被喵星人给“征服”了。

第一个就是明朝的嘉靖皇帝,他专门给自己的猫建了一个“猫儿房”,还有御前侍卫来伺候这些猫。他最喜欢的是一只叫“霜眉”的猫咪,这只猫咪死后,他用黄金建造棺材举行了浓重的葬礼。

宋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诗人陆游也是个“猫奴”,他光是描述猫的诗词就有10多首。

古人不仅也爱猫,给爱猫起名还很讲究,比如四个脚都是白色的黑猫咪就叫“踏雪寻梅”,黑猫但是嘴巴是白色的就叫“衍蝶”。后唐的琼花公主养了两只的猫咪,一只是纯白色的,嘴巴周围有深色花纹,取名叫“衔蝉奴”,另一只身子是黑色的尾巴却是白色的,起名“昆仑妲己”。

来源:华商报

原标题:宁强发现五座宋代家族墓 墓室砖雕为何有喵星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陕西宁强发现五座宋代家族墓,墓室砖雕竟有喵星人

猫为什么会躲进墓葬内?

文 | 华商报  马虎振 

陕西宁强县高家河发现五座宋代家族砖室墓,在墓葬的砖雕上不仅有夫妻并列而坐的砖雕形象,竟然还有猫的形象。猫为什么会躲进墓葬内?这个问题引起了考古人员的好奇。

为啥判断是家族墓?

这批墓葬形制接近所有墓葬墓室前均有排水沟

据该考古项目负责人李坤介绍,高家河宋墓位于宁强县代家坝镇高家河村西。2019年初,当地政府进行扶贫修路时发现了这批墓葬。从2月至8月,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宁强县文化和旅游局对这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工作。

发掘工作共清理古代墓葬5座,均为砖室墓。其中M1、M2、M3、M4为单室砖室墓,M5为双室砖室墓。

这批墓葬形制接近,排列有序,沿坡地由下而上整齐排列,同平面墓葬形制及砖雕基本类似,不同平面则略有差别。从性质来看应为家族墓葬,最下面的应为长辈墓葬,越往上越晚。

所有墓葬在墓室前均有排水沟,部分墓葬的排水沟按照墓葬位置由不同方向布设以避开其他墓葬,说明这批墓葬应该为统一修建。

墓葬砖雕较为精美,为仿木结构砖雕墓室,墓室四壁有夫妻对坐、武士、桌椅、茶具、动物、花卉、门窗等形象。

墓主人是哪里人?

墓主人应为两宋之交逃避战乱由中原迁至宁强的

李坤介绍,高家河宋墓出土遗物30余件,有黑釉瓷罐、瓷碗、陶罐、铜镜、铜钱等。根据出土器物形制判断,这批墓葬年代最早不晚于北宋晚期,最晚约为南宋时期。其中,时代较早的墓葬修建较为精致,晚期墓葬较为简陋,陪葬器物也较少,应是家道中落的体现。

“陪葬品的黑釉瓷罐和关中地区的瓷器形制不同,和河南地区的形制一致,有可能是墓主人从外地带过来的。另外在M5墓葬中发现的两个瓷碗是南宋时期的典型工艺,由于瓷器烧制需要专门的窑口,当地也不产瓷土,不具备生产瓷器的条件,应该是从外地买来的。”

李坤认为,这批墓葬的墓主所属家族应该为两宋之交逃避战乱由中原地区迁至当地的家族。“秦岭是比较难以翻越的,从河南那边过来沿着水系河道要比翻越秦岭要简单一些的。”由于当地极为偏僻,交通不便,家族逐渐没落。另一方面,这也证实了该地区虽然地处偏远,但在两宋之交时已经有人聚居开发。陕南地区宋墓发现较少,高家河宋墓的发掘为研究陕南地区两宋之交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为啥砖雕上有猫的形象?

猫猫能“躲”进墓葬说明墓主人生前生活富裕

记者注意到,从考古资料来看,这批墓葬内发现有多只猫的砖雕形象。其中一只猫,猫腰而坐,两只前爪抬起,躲在砖雕墓室一角,眼睛向墓室内看着。另一只猫则四肢伏地而卧,脑袋抬起,眼睛也看着墓室内。

猫猫为什么会“躲”进墓葬内?李坤认为,这说明猫当时作为宠物或者说用来去除鼠患等原因,在家庭内已经是比较普遍的饲养。两汉时期墓葬壁画内容通常都是神仙、怪兽等比较抽象的东西,唐宋之后墓葬壁画是比较写实的。古人事死如事生,出现猫的砖雕形象和夫妻对坐图,以及其他陪葬品的用意一样,应该主要是为墓主人死后在阴间的生活而配置。

记者查询网上一些考古资料发现,北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加之时代精神的转变,使得豢养猫儿逐渐成为社会时尚。最初猫还是“奢侈品”,只有达官贵人才有能力豢养,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猫出现在富裕的平民阶层家庭中。《东京梦华录》记载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创作于宋靖康二年(1127年),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年间(1102年—1125年)北宋都城开封的情况。

猫的形象在壁画中出现,最早是在唐末。自宋代开始,猫较频繁出现在富人墓葬中,到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有猫形象的墓葬多集中在河南、山西、河北等地,墓葬时间则多集中在北宋晚期,墓葬类型多为仿木结构砖室墓,墓主皆为富裕平民阶层。从墓室空间来看,猫在墓葬中出现的位置通常被安排在紧邻大门的侧边。

知道一下

“撸猫”不分古今 嘉靖皇帝和陆游都是“猫奴”

宋墓里发现猫咪形象之后,有市民感慨地说,真是撸猫不分古今啊!

那么,猫究竟起源于何时,又是何时走进人类生活的呢?在我国历史上,都有哪些有名的“猫奴”和名猫呢?

对于猫的起源,有说法认为,大约是在六千万年前。小山猫出现在森林里,它是所有肉食兽的祖先。它的后代子孙包括熊、鼬鼠、浣熊、河狸、海狸、狐狸、狼、獾、熊猫、狗、老虎等。在三百万年前左右,猫科遗传基因已确立,逐渐演化出目前所有的猫。但猫真正驯化的时间相当晚。

据网络资料,为搞明白猫到底是如何走进人类生活,又是如何“占领”全世界的,比利时和法国两所高校的科研人员,研究了从世界各地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古代猫的遗骸。科学家在研究了这些古代猫的DNA后发现,历史上猫很可能被驯化了两次:第一次是在9000多年前,石器时代晚期的土耳其;第二次被人类驯化,很可能是在公元前4000年的埃及。

那么,猫究竟什么时候成为中国人的宠物?据《诗经》和《礼记》的记载推算,中国人养猫至少有两千多年历史。考古学家吴汝乍著文指出,中国家猫的饲养始于四千多年前,其理由除了龙山文化出土的猫骨与齿遗骸等实物外,他指出家猫的驯养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龙山文化时期农业已相当发达,粮食不仅可供人畜食用,而且因为有了粮食贮藏,鼠害的威胁日益严重,对猫的驯养便提上了日程。对这个结论,有人持反对意见。

但唐宋时期猫已经进入国人家庭生活,对这个说法,网络上说法还是比较一致的。

记者查询发现,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猫奴”不乏其人,甚至连皇帝都被喵星人给“征服”了。

第一个就是明朝的嘉靖皇帝,他专门给自己的猫建了一个“猫儿房”,还有御前侍卫来伺候这些猫。他最喜欢的是一只叫“霜眉”的猫咪,这只猫咪死后,他用黄金建造棺材举行了浓重的葬礼。

宋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诗人陆游也是个“猫奴”,他光是描述猫的诗词就有10多首。

古人不仅也爱猫,给爱猫起名还很讲究,比如四个脚都是白色的黑猫咪就叫“踏雪寻梅”,黑猫但是嘴巴是白色的就叫“衍蝶”。后唐的琼花公主养了两只的猫咪,一只是纯白色的,嘴巴周围有深色花纹,取名叫“衔蝉奴”,另一只身子是黑色的尾巴却是白色的,起名“昆仑妲己”。

来源:华商报

原标题:宁强发现五座宋代家族墓 墓室砖雕为何有喵星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