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爆款”科普:让科学之声传得更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爆款”科普:让科学之声传得更远

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科普类新媒体公众号层出不穷。这些公众号多用原创文章向公众传递着相关的科学知识,科学也因此变得更有温度和趣味 。

文|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郑超

责编|马蓉蓉

“为什么金针菇吃下去会原封不动的排出来?看完整个人都不好了”“警惕!剥完橘子不洗手,千万别摸它,很多人已被炸伤”。近日,科普爱好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在读的杨苏凡给法治周末记者转发了两条她觉得“好玩又有用”的科普文章链接。

在杨苏凡看来,“这样的题目本身就比较吸引读者。就内容而言,还是权威科普机构推送的文章比较靠谱”。

据了解,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科普类新媒体公众号层出不穷。这些公众号多用原创文章向公众传递着相关的科学知识,科学也因此变得更有温度和趣味。 

首先要让更多人知道我们 

前不久,在北京师范大学,一场关于新媒体时代的科普讲座吸引了不少科普爱好者前来听讲。

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学研究所的成蒙以《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话语重构》为题,结合实践案例,现场分享了科学传播的诸多技巧与策略。

成蒙,物理学博士,在中科院物理所负责新媒体业务。此次讲座活动由蝌蚪五线谱网站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联合举办。

蝌蚪五线谱也是一个科普类公众号,成蒙介绍,与营销类的公众号不同,公益性质的科普平台之间合作和交流都不少,“做科普的氛围和土壤还是很开放的”。

成蒙把微信、抖音、B站(哔哩哔哩)称为其所在研究所科普推广工作的几大“阵地”。他笑谈,现在仍有很多人不了解中科院,也有人有些误解,认为“进了中科院的研究所,毕业出来以后就自然成为院士了”。因此,在他看来,“要推广科普,首先要让更多人知道我们”。

成蒙介绍,中科院物理所的公众号运营人员大部分是研究生,大都二十多岁的年纪。

“我们从一开始就一直在问自己,到底公众号是做给谁看?”成蒙说,物理所公众号在定位之初就设定了一个目标群:15岁到35岁的人群,其中,不少是青少年。

“大学生既是我们一个活跃的用户群,对我们来说又是生源。”他补充道。 

点击量逾百万的科普文章 

“与物理所的垂直定位不同,我们的科普更像百科,涵盖科学的各个领域。蝌蚪五线谱面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做权威、有趣而贴近生活的科普。青少年是我们的侧重点,不过,像健康类、社会热点的科普,其实也会有年龄段更宽泛的受众。”蝌蚪五线谱网站工作人员对法治周末记者介绍说。

据了解,蝌蚪五线谱是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建的大型公益性科普网站。“蝌蚪五线谱”的名字来源于中国著名科普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蝌蚪”寓意科普;“五线谱”则体现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结合。

工作人员介绍,从2011年建站以来,蝌蚪五线谱专注做科普,除了丰富的原创资源积累,目前比较明显的一个优势在于征集和培养了稳定和优质的签约作者队伍。

“我们网站有五大主力频道,通过每年一届的‘和院士一起做科普’科普创客大赛活动和‘光年奖’原创科幻正文大赛,都能有针对性地为各个频道挖掘和培养一批优秀的科普、科幻创作者。此外,一些热爱科普和科幻创作的科技工作者、科研人员,也逐渐加入了蝌蚪五线谱的作者队伍。”上述工作人员说。

2018年的情人节,中科院物理所发布了一篇“爆款”推文。此文看似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文中运用了各种数学和物理理论进行归纳分析,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戏言”:天下有情人终将分手。

成蒙说,当时这篇文章在情人节当天突然被“顶到前面”。加之文章被一个微博大V转发,阅读量持续上升。

“我们觉得那篇文章之所以那么受欢迎,并不是因为里面的公式,而是因为那个结论特别应景。”成蒙分析。另外,“当时可能没有什么其他特别大的新闻。”

因为“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这篇“爆款”科普文章。后台阅读量显示,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已经超过130万。“因为它是一个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的话题,不仅是对物理感兴趣的读者会点开。”

杨苏凡就正是因为在朋友圈看到这篇文章,关注了中科院物理所的公众号。杨苏凡一天至少要看几十上百篇推文,而中科院的牌子,给她一种“很厉害的感觉”。

关注公众号之后,杨苏凡发现:“物理所科普做的比较扎实,信息量足够,逻辑也比较清晰,感觉看一篇推文,还挺有收获的。”

成蒙介绍:“我们在2014年10月1日创办微信公众号。当时的情况是很多政府部门、国家单位逐渐开始意识到借助新媒体传播的重要性。”

“当时虽然是‘跟风’创办的公众号,但我们也很重视。2014年我们刚建号的时候,看到当时做科普的很少,研究所办的公众号更少。我们也分析了别人所做的东西,比如某某领导来访这种文章最常见,而这种文章阅读量基本上都是100以下。”

“新媒体有很多优点,我们做新媒体,就是想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科学家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更直接地和观众、粉丝交流。这其实就是我们最早办公众号的目的。”

蝌蚪五线谱这些年也推出过点击量超过百万的“爆款”文章,比如围绕引力波事件的科普。做出“爆款”,是为了让科学的声音传播得更远。

在杨苏凡看来,蝌蚪五线谱、赛先生等科普号都有签约作者,作者研究领域比较多,对于热点把握比较高,能及时跟上热点。而物理所比较专注于“物理”的物理所,涉及领域相对窄一些。 

把握科普的“尺度” 

做科普公众号以来,成蒙累积了许多经验,也有不少教训。

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发生后,成蒙在网上搜集了很多的材料编写了一篇文章,试图把事件涉及到的一些科学概念向大众讲清楚,尤其是许多媒体报道的氰化物泄漏问题。

这篇文章因为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被许多网站转载。有一些为了吸引眼球,把标题改为“中科院物理所称,天津上空未检测出氰化物”。

但其实,“文中的原话是天津市气象部门的探测传感器里,没有对应的氰化物的指标,他们是没有检测这个指标,并不是说未检测到氰化物。很多网站断章取义,把这件事情搞错了”。

权威研究机构在一些社会话题或者一些科学实验上的表态,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公众的认知。这次事件给成蒙“提了个醒”,成蒙事后经常跟公众号的“小编”们说:“我们不是那种追求速度的公众号。新闻事件稍微沉淀后,如果对这件事情大家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表面,我们才会从科学的角度去讲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科普之路任重道远 

数学家林群针对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科普工作就像把一块石头投进水里,波纹涟漪会慢慢展开,影响很多人。”

但一般而言,科学家们往往更愿意选择同行交流,而不是给大众做科普。成蒙说,在大部分科学家看来,公众无法理解他讲的理论,所以他们也不会主动去跟公众分享。

事实上,科学界也一直在探讨:科学家应该如何处理科研与科普的关系、如何看待与公众交流的过程?

“我作为一个物理所毕业的研究生,有的时候隔壁组在做什么我都看不懂。我们跟他们同一个研究机构,甚至还是他们的师兄。”成蒙笑着说,“因为大家研究的太‘专’了,学到博士之后,工作领域就是很小的一块,这个世界范围内能跟博士们博士后们完全畅通交流的,可能都超不过一百个人,而且这些人分散在各个国家。”

物理所公众号最初运行时,成蒙不停地提醒年轻的研究员们:“咱们不是给‘自己人’看,要面向所有人。新媒体人应该放下一个包袱,不怕把一个复杂的事情说的‘粗浅’。真明白了,才能简单地讲。”基于这样的前提,才能把枯燥的科研进展、科学内容去跟大众的信息需求较好地结合,成蒙说。

在一次北京市科协组织的研讨会上,法治周末记者采访到了《科普时报》总编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尹传红。尹传红认为,有趣的科普读物能够更大地激发青少年读者对科学的兴趣和对未来的探索精神。从大的背景来讲,国家把科学普及放在跟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说“不能光搞创新,也要把普及做好了”。

“只有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代更多地关注科学,整个科学事业、科技事业,或者说我们建立科技现代化和科技强国的这种大的目标,才可能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尹传红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爆款”科普:让科学之声传得更远

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科普类新媒体公众号层出不穷。这些公众号多用原创文章向公众传递着相关的科学知识,科学也因此变得更有温度和趣味 。

文|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郑超

责编|马蓉蓉

“为什么金针菇吃下去会原封不动的排出来?看完整个人都不好了”“警惕!剥完橘子不洗手,千万别摸它,很多人已被炸伤”。近日,科普爱好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在读的杨苏凡给法治周末记者转发了两条她觉得“好玩又有用”的科普文章链接。

在杨苏凡看来,“这样的题目本身就比较吸引读者。就内容而言,还是权威科普机构推送的文章比较靠谱”。

据了解,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科普类新媒体公众号层出不穷。这些公众号多用原创文章向公众传递着相关的科学知识,科学也因此变得更有温度和趣味。 

首先要让更多人知道我们 

前不久,在北京师范大学,一场关于新媒体时代的科普讲座吸引了不少科普爱好者前来听讲。

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学研究所的成蒙以《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话语重构》为题,结合实践案例,现场分享了科学传播的诸多技巧与策略。

成蒙,物理学博士,在中科院物理所负责新媒体业务。此次讲座活动由蝌蚪五线谱网站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联合举办。

蝌蚪五线谱也是一个科普类公众号,成蒙介绍,与营销类的公众号不同,公益性质的科普平台之间合作和交流都不少,“做科普的氛围和土壤还是很开放的”。

成蒙把微信、抖音、B站(哔哩哔哩)称为其所在研究所科普推广工作的几大“阵地”。他笑谈,现在仍有很多人不了解中科院,也有人有些误解,认为“进了中科院的研究所,毕业出来以后就自然成为院士了”。因此,在他看来,“要推广科普,首先要让更多人知道我们”。

成蒙介绍,中科院物理所的公众号运营人员大部分是研究生,大都二十多岁的年纪。

“我们从一开始就一直在问自己,到底公众号是做给谁看?”成蒙说,物理所公众号在定位之初就设定了一个目标群:15岁到35岁的人群,其中,不少是青少年。

“大学生既是我们一个活跃的用户群,对我们来说又是生源。”他补充道。 

点击量逾百万的科普文章 

“与物理所的垂直定位不同,我们的科普更像百科,涵盖科学的各个领域。蝌蚪五线谱面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做权威、有趣而贴近生活的科普。青少年是我们的侧重点,不过,像健康类、社会热点的科普,其实也会有年龄段更宽泛的受众。”蝌蚪五线谱网站工作人员对法治周末记者介绍说。

据了解,蝌蚪五线谱是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建的大型公益性科普网站。“蝌蚪五线谱”的名字来源于中国著名科普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蝌蚪”寓意科普;“五线谱”则体现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结合。

工作人员介绍,从2011年建站以来,蝌蚪五线谱专注做科普,除了丰富的原创资源积累,目前比较明显的一个优势在于征集和培养了稳定和优质的签约作者队伍。

“我们网站有五大主力频道,通过每年一届的‘和院士一起做科普’科普创客大赛活动和‘光年奖’原创科幻正文大赛,都能有针对性地为各个频道挖掘和培养一批优秀的科普、科幻创作者。此外,一些热爱科普和科幻创作的科技工作者、科研人员,也逐渐加入了蝌蚪五线谱的作者队伍。”上述工作人员说。

2018年的情人节,中科院物理所发布了一篇“爆款”推文。此文看似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文中运用了各种数学和物理理论进行归纳分析,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戏言”:天下有情人终将分手。

成蒙说,当时这篇文章在情人节当天突然被“顶到前面”。加之文章被一个微博大V转发,阅读量持续上升。

“我们觉得那篇文章之所以那么受欢迎,并不是因为里面的公式,而是因为那个结论特别应景。”成蒙分析。另外,“当时可能没有什么其他特别大的新闻。”

因为“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这篇“爆款”科普文章。后台阅读量显示,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已经超过130万。“因为它是一个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的话题,不仅是对物理感兴趣的读者会点开。”

杨苏凡就正是因为在朋友圈看到这篇文章,关注了中科院物理所的公众号。杨苏凡一天至少要看几十上百篇推文,而中科院的牌子,给她一种“很厉害的感觉”。

关注公众号之后,杨苏凡发现:“物理所科普做的比较扎实,信息量足够,逻辑也比较清晰,感觉看一篇推文,还挺有收获的。”

成蒙介绍:“我们在2014年10月1日创办微信公众号。当时的情况是很多政府部门、国家单位逐渐开始意识到借助新媒体传播的重要性。”

“当时虽然是‘跟风’创办的公众号,但我们也很重视。2014年我们刚建号的时候,看到当时做科普的很少,研究所办的公众号更少。我们也分析了别人所做的东西,比如某某领导来访这种文章最常见,而这种文章阅读量基本上都是100以下。”

“新媒体有很多优点,我们做新媒体,就是想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科学家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更直接地和观众、粉丝交流。这其实就是我们最早办公众号的目的。”

蝌蚪五线谱这些年也推出过点击量超过百万的“爆款”文章,比如围绕引力波事件的科普。做出“爆款”,是为了让科学的声音传播得更远。

在杨苏凡看来,蝌蚪五线谱、赛先生等科普号都有签约作者,作者研究领域比较多,对于热点把握比较高,能及时跟上热点。而物理所比较专注于“物理”的物理所,涉及领域相对窄一些。 

把握科普的“尺度” 

做科普公众号以来,成蒙累积了许多经验,也有不少教训。

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发生后,成蒙在网上搜集了很多的材料编写了一篇文章,试图把事件涉及到的一些科学概念向大众讲清楚,尤其是许多媒体报道的氰化物泄漏问题。

这篇文章因为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被许多网站转载。有一些为了吸引眼球,把标题改为“中科院物理所称,天津上空未检测出氰化物”。

但其实,“文中的原话是天津市气象部门的探测传感器里,没有对应的氰化物的指标,他们是没有检测这个指标,并不是说未检测到氰化物。很多网站断章取义,把这件事情搞错了”。

权威研究机构在一些社会话题或者一些科学实验上的表态,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公众的认知。这次事件给成蒙“提了个醒”,成蒙事后经常跟公众号的“小编”们说:“我们不是那种追求速度的公众号。新闻事件稍微沉淀后,如果对这件事情大家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表面,我们才会从科学的角度去讲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科普之路任重道远 

数学家林群针对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科普工作就像把一块石头投进水里,波纹涟漪会慢慢展开,影响很多人。”

但一般而言,科学家们往往更愿意选择同行交流,而不是给大众做科普。成蒙说,在大部分科学家看来,公众无法理解他讲的理论,所以他们也不会主动去跟公众分享。

事实上,科学界也一直在探讨:科学家应该如何处理科研与科普的关系、如何看待与公众交流的过程?

“我作为一个物理所毕业的研究生,有的时候隔壁组在做什么我都看不懂。我们跟他们同一个研究机构,甚至还是他们的师兄。”成蒙笑着说,“因为大家研究的太‘专’了,学到博士之后,工作领域就是很小的一块,这个世界范围内能跟博士们博士后们完全畅通交流的,可能都超不过一百个人,而且这些人分散在各个国家。”

物理所公众号最初运行时,成蒙不停地提醒年轻的研究员们:“咱们不是给‘自己人’看,要面向所有人。新媒体人应该放下一个包袱,不怕把一个复杂的事情说的‘粗浅’。真明白了,才能简单地讲。”基于这样的前提,才能把枯燥的科研进展、科学内容去跟大众的信息需求较好地结合,成蒙说。

在一次北京市科协组织的研讨会上,法治周末记者采访到了《科普时报》总编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尹传红。尹传红认为,有趣的科普读物能够更大地激发青少年读者对科学的兴趣和对未来的探索精神。从大的背景来讲,国家把科学普及放在跟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说“不能光搞创新,也要把普及做好了”。

“只有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代更多地关注科学,整个科学事业、科技事业,或者说我们建立科技现代化和科技强国的这种大的目标,才可能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尹传红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