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妖塔”未映“妖楼”先行,“一日游”影片不怕赔本成洗钱利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妖塔”未映“妖楼”先行,“一日游”影片不怕赔本成洗钱利器

通过投拍电影来进行“洗钱式投资”,其实早已经是内地电影市场甚至是全球电影市场都非常常见的现象,从演员片酬到布景,其中都有可以做文章的空间,这种投资方式,也正是“一日游电影”诞生的温床。

再过半个月,国庆档的硝烟就要开始弥漫咯!应该有不少小伙伴已经开始搜集十一期间上映新片的详细信息了。

这国庆档新片里最吸引眼球的,当然就是《九层妖塔》啦!那可是大热盗墓小说《鬼吹灯》改编的电影!不过前段时间,《九层妖塔》的发行方估计心情并不会太好,因为他们似乎被一部名为《九层妖楼》的影片给碰瓷了!这片子不但名字看起来就像是《九层妖塔》素未谋面的孪生兄弟,上映的档期还要早上几天。

好在定档没过几天,一夜之间成了风暴中心的《九层妖楼》,在借到了《九层妖塔》的东风之后,就果断地更名为《诡打墙》了。

 

不过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意外收获,《诡打墙》这部悬疑惊悚电影,都已经成功借到了《九层妖塔》的东风。当然了,这种意外之喜,也未必就能帮这部影片赢得多少排片和票房。

雷同片名现身内地影视剧市场《诡打墙》还真不是第一个

说实话看到还没有改名为《诡打墙》的《九层妖楼》的定档海报的时候,小官真的觉得,那漫天飞舞的蝙蝠的影子、表情狰狞身上溅满了鲜血的女鬼以及远处那举着死神之镰的身影,怎么看都有种国产小成本恐怖电影海报的味道,而且以小官多年观影的经验看起来,一般海报走这种风格的电影……都很难在院线坚持一天。

到后来改名之后,《九层妖楼》摇身一变成了《诡打墙》,但海报依然是那张海报,只不过那雷同的片名被换掉了而已。

这部号称“投资巨制的院线电影”,声明中那绝对是理直气壮,言辞句句铿锵有力,人家一不小心差点以为是《九层妖塔》的片名是抄了他们的了。

当然了,其实《诡打墙》的片方也不需要大动肝火,在国内,这种抱大腿式的影片片名并不鲜见。几年前,惊悚电影《笔仙》就曾经和《笔仙惊魂》经历过一场惊天动地的撕X大战。也许是《笔仙惊魂》输了官司却赢了票房的情况,让不少投资人看到了花小钱换票房的商机,在那场官司之后,这种抱大腿式的影片,不但没有减少,反到时越来越多了。

邓超自导自演的《分手大师》刚开始自己的宣传计划,一部叫做《分手达人》的电影就已经开始上映了;进口动画《驯龙高手》火了,在香港被翻译成《渣斯汀大任务》的西班牙动画片,到了内地就变成了《驯龙骑士》;至于《汽车总动员》和《汽车人总动员》所引发的网络事件,相信各位看官更应该是记忆犹新了。当然了,《汽车人总动员》可远远没有它的那位导演的微博精彩,最终结果也可想而知,《汽车人总动员》票房惨淡,也成了标准的炮灰电影。

所以啊,《诡打墙》的制作团队也大可不必觉得面子上不好过,要相信内地影迷的智慧。何况我们的影迷,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大片的远房亲戚”了。

资本大量涌入影片质量难保“一日游”影片的路越走越歪

可能有人会问了,咱们内地哪来的这么多没头没脑的电影,还出现这么多“大片的远房亲戚”呢?要说起这乱象,还真的与资本市场有直接关系。

最近几年,咱内地电影市场的票房数据那简直就是坐上了火箭,蹭蹭地往上窜。2013年的时候,《泰囧》的票房过了13亿,已经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成绩了,这才两年多的时间,2015年就已经有两部电影的总票房突破24亿了。眼看着搞电影赚钱,土豪们自然也就挥舞着支票本一头扎进电影市场,投资电影,成了一种时尚。

但是咱内地电影的制作水准,其实远远没有那么高。2015年上半年,内地电影市场共上映电影127部,累计票房203.63亿元,从电影上映数量到票房成绩看起来都是一片繁荣。但实际上,真正的情况却远没有那么乐观。

小官查阅了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局电影电子政务平台中的电影备案公示,从2014年10月起,到2015年6月为止,前前后后立项的故事片就有超过1700部,请注意,这其中不包括进口大片和合拍片,这1700部立项的故事片中,至少有一半,光是看剧情梗概,就足够众位看官如痴如醉,只恨自己没早点进入编剧圈,不然也能混个编剧当当……

当然了,这1700部故事片中,微电影、数字电视电影也不在少数,但其中,银幕大电影至少占据着1/4的份额,而以最近两年内地电影市场成片数量和上映数量的比例来分析,这些银幕大电影中,能够上映的不会超过总数的1/3,而那些能够上映的的电影中,绝大多数也很可能成为标准的“炮灰电影”,行色匆匆的“一日游”之后,就告别院线的大银幕了。

“其实我们也想支持国产电影,但是这事我们院线方也很无奈,有些片子实在是没法看,票房又差的不能再差,放这种片子,会影响我们院线的票房收入啊!”在私下闲聊时,一位院线经理曾经满面愁容的对小官说起院线排片的学问,“有的电影,大制作,全明星阵容,宣发做的又好,有影迷支持,我们当然也会在排片上大方很多。但是有些片子,剧情就不说了,质量更别提了,演员阵容又没有什么市场号召力,要啥啥没有,给他们排片,会拉低我们的上座率和票房的。”

乱象背后的阴暗面“洗钱”式投资屡见不鲜

前面小官讲到,这烂片有不少拍出来之后就压根不能上映,还有一部分就算能上映也是“一日游”电影,但依然有不少土豪蜂拥而至,他们不怕赔钱吗?

当然怕,谁投资都会怕赔本。

那为什么他们还要去投资拍烂片?

答案是,他们可能压根就没赔钱。

这看起来是个悖论,但实际上,在电影行业里,这种看起来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其实是常常会发生的。

这涉及到一个很阴暗的问题:“洗钱”式投资。

入行之初,小官也曾经为那些赔钱的烂片和一日游电影的投资人感到心疼,但后来,在与一位导演的私下交流中,这个谜题被解开了。据这位导演透露,在他执导的一部商业大片获得不错的票房成绩之后,曾经有投资人找到他,表示要给他投资1亿,拍摄一部都市爱情喜剧电影,这位导演可以对这部电影有绝对权力,选角、剧本把握、上映策略全部听他的,“但是这个投资人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得走出2亿的账目。”听到这话时,这位导演就已经明白了投资人的意思,“这是违法的事,再借我一个胆子,我反正也不敢做。”

通过投拍电影来进行“洗钱式投资”,其实早已经是内地电影市场甚至是全球电影市场都非常常见的现象,从演员片酬到布景,其中都有可以做文章的空间,这种投资方式,也正是“一日游电影”诞生的温床。

从电影筹拍的那一刻开始就没有赔本,那么看似赔钱的投资人们,自然还是会挥舞着支票本,继续向电影市场砸钱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妖塔”未映“妖楼”先行,“一日游”影片不怕赔本成洗钱利器

通过投拍电影来进行“洗钱式投资”,其实早已经是内地电影市场甚至是全球电影市场都非常常见的现象,从演员片酬到布景,其中都有可以做文章的空间,这种投资方式,也正是“一日游电影”诞生的温床。

再过半个月,国庆档的硝烟就要开始弥漫咯!应该有不少小伙伴已经开始搜集十一期间上映新片的详细信息了。

这国庆档新片里最吸引眼球的,当然就是《九层妖塔》啦!那可是大热盗墓小说《鬼吹灯》改编的电影!不过前段时间,《九层妖塔》的发行方估计心情并不会太好,因为他们似乎被一部名为《九层妖楼》的影片给碰瓷了!这片子不但名字看起来就像是《九层妖塔》素未谋面的孪生兄弟,上映的档期还要早上几天。

好在定档没过几天,一夜之间成了风暴中心的《九层妖楼》,在借到了《九层妖塔》的东风之后,就果断地更名为《诡打墙》了。

 

不过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意外收获,《诡打墙》这部悬疑惊悚电影,都已经成功借到了《九层妖塔》的东风。当然了,这种意外之喜,也未必就能帮这部影片赢得多少排片和票房。

雷同片名现身内地影视剧市场《诡打墙》还真不是第一个

说实话看到还没有改名为《诡打墙》的《九层妖楼》的定档海报的时候,小官真的觉得,那漫天飞舞的蝙蝠的影子、表情狰狞身上溅满了鲜血的女鬼以及远处那举着死神之镰的身影,怎么看都有种国产小成本恐怖电影海报的味道,而且以小官多年观影的经验看起来,一般海报走这种风格的电影……都很难在院线坚持一天。

到后来改名之后,《九层妖楼》摇身一变成了《诡打墙》,但海报依然是那张海报,只不过那雷同的片名被换掉了而已。

这部号称“投资巨制的院线电影”,声明中那绝对是理直气壮,言辞句句铿锵有力,人家一不小心差点以为是《九层妖塔》的片名是抄了他们的了。

当然了,其实《诡打墙》的片方也不需要大动肝火,在国内,这种抱大腿式的影片片名并不鲜见。几年前,惊悚电影《笔仙》就曾经和《笔仙惊魂》经历过一场惊天动地的撕X大战。也许是《笔仙惊魂》输了官司却赢了票房的情况,让不少投资人看到了花小钱换票房的商机,在那场官司之后,这种抱大腿式的影片,不但没有减少,反到时越来越多了。

邓超自导自演的《分手大师》刚开始自己的宣传计划,一部叫做《分手达人》的电影就已经开始上映了;进口动画《驯龙高手》火了,在香港被翻译成《渣斯汀大任务》的西班牙动画片,到了内地就变成了《驯龙骑士》;至于《汽车总动员》和《汽车人总动员》所引发的网络事件,相信各位看官更应该是记忆犹新了。当然了,《汽车人总动员》可远远没有它的那位导演的微博精彩,最终结果也可想而知,《汽车人总动员》票房惨淡,也成了标准的炮灰电影。

所以啊,《诡打墙》的制作团队也大可不必觉得面子上不好过,要相信内地影迷的智慧。何况我们的影迷,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大片的远房亲戚”了。

资本大量涌入影片质量难保“一日游”影片的路越走越歪

可能有人会问了,咱们内地哪来的这么多没头没脑的电影,还出现这么多“大片的远房亲戚”呢?要说起这乱象,还真的与资本市场有直接关系。

最近几年,咱内地电影市场的票房数据那简直就是坐上了火箭,蹭蹭地往上窜。2013年的时候,《泰囧》的票房过了13亿,已经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成绩了,这才两年多的时间,2015年就已经有两部电影的总票房突破24亿了。眼看着搞电影赚钱,土豪们自然也就挥舞着支票本一头扎进电影市场,投资电影,成了一种时尚。

但是咱内地电影的制作水准,其实远远没有那么高。2015年上半年,内地电影市场共上映电影127部,累计票房203.63亿元,从电影上映数量到票房成绩看起来都是一片繁荣。但实际上,真正的情况却远没有那么乐观。

小官查阅了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局电影电子政务平台中的电影备案公示,从2014年10月起,到2015年6月为止,前前后后立项的故事片就有超过1700部,请注意,这其中不包括进口大片和合拍片,这1700部立项的故事片中,至少有一半,光是看剧情梗概,就足够众位看官如痴如醉,只恨自己没早点进入编剧圈,不然也能混个编剧当当……

当然了,这1700部故事片中,微电影、数字电视电影也不在少数,但其中,银幕大电影至少占据着1/4的份额,而以最近两年内地电影市场成片数量和上映数量的比例来分析,这些银幕大电影中,能够上映的不会超过总数的1/3,而那些能够上映的的电影中,绝大多数也很可能成为标准的“炮灰电影”,行色匆匆的“一日游”之后,就告别院线的大银幕了。

“其实我们也想支持国产电影,但是这事我们院线方也很无奈,有些片子实在是没法看,票房又差的不能再差,放这种片子,会影响我们院线的票房收入啊!”在私下闲聊时,一位院线经理曾经满面愁容的对小官说起院线排片的学问,“有的电影,大制作,全明星阵容,宣发做的又好,有影迷支持,我们当然也会在排片上大方很多。但是有些片子,剧情就不说了,质量更别提了,演员阵容又没有什么市场号召力,要啥啥没有,给他们排片,会拉低我们的上座率和票房的。”

乱象背后的阴暗面“洗钱”式投资屡见不鲜

前面小官讲到,这烂片有不少拍出来之后就压根不能上映,还有一部分就算能上映也是“一日游”电影,但依然有不少土豪蜂拥而至,他们不怕赔钱吗?

当然怕,谁投资都会怕赔本。

那为什么他们还要去投资拍烂片?

答案是,他们可能压根就没赔钱。

这看起来是个悖论,但实际上,在电影行业里,这种看起来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其实是常常会发生的。

这涉及到一个很阴暗的问题:“洗钱”式投资。

入行之初,小官也曾经为那些赔钱的烂片和一日游电影的投资人感到心疼,但后来,在与一位导演的私下交流中,这个谜题被解开了。据这位导演透露,在他执导的一部商业大片获得不错的票房成绩之后,曾经有投资人找到他,表示要给他投资1亿,拍摄一部都市爱情喜剧电影,这位导演可以对这部电影有绝对权力,选角、剧本把握、上映策略全部听他的,“但是这个投资人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得走出2亿的账目。”听到这话时,这位导演就已经明白了投资人的意思,“这是违法的事,再借我一个胆子,我反正也不敢做。”

通过投拍电影来进行“洗钱式投资”,其实早已经是内地电影市场甚至是全球电影市场都非常常见的现象,从演员片酬到布景,其中都有可以做文章的空间,这种投资方式,也正是“一日游电影”诞生的温床。

从电影筹拍的那一刻开始就没有赔本,那么看似赔钱的投资人们,自然还是会挥舞着支票本,继续向电影市场砸钱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