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最强地产千金:5年市值蒸发200亿的华南城,要被她救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最强地产千金:5年市值蒸发200亿的华南城,要被她救活

郑嘉汶接手后,华南城的财务“账单”有所好转。

文|华商韬略  吴苏

中国房地产的市场化,在经历20年的洗礼后,老一代渐渐淡出,不少“地产二代”则在有意无意的安排下,接过企业发展的“权杖”,开始新的征程。

这其中,华南城集团创始人——郑松兴的女儿郑嘉汶,受命于“危难之际”,而最新成绩单发布后,公司管理层表示“最坏的时间过去了。”

11月20日晚,华南城发布截至2019年9月30日六个月的中期业绩。报告期内,华南城实现收入58.27亿港元,同比增长11.8%。而华南城于期内合约销售建筑面积约874800平方米,已完成全年销售目标160亿元的48%。

成绩单看似风光无比,但最坏的时间真的过去了吗?

其实上市十年的往日白马股华南城,如今业绩增速乏力,亟需增长空间,且华南城高额的资产负债率,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拦路虎。但往日的华南城却曾是迅速崛起的传奇。2002年,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第二年,郑松兴联合多位企业家,砸下26亿,在深圳平湖建造了一座面积50万平方米的物流新城,这便是华南城。

华南城之所以迅速崛起,一是得益于深圳独特的区域优势,商贸物流相当便利,其次便是丰富的原料供应,包括纺织服装、皮革皮具、电子、五金化工塑料、印刷纸品包装等五大原料展示交易中心,帮助珠三角企业解决了采购分散、缺乏完整原料供应链的难题。

2009年,华南城在香港上市,正是依托商贸物流的巨大能量,华南城在南宁、哈尔滨、郑州等多个城市落地,建立大型商贸物流综合体项目,公司迎来了快速增长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华南城业绩稳定增长,2013财年的合约销售额和收入分别达到141亿港元和135亿港元,同比增长达72%和80%。2014年,华南城更是创下300亿港元的市值记录。

华南城蓬勃发展,业界大佬腾讯也被吸引,前来来投资。如今,腾讯以11.6%的股份占比,成为华南城第二大股东。

然而,高光时刻很快远去后,华南城的业绩开始下滑。目前,华南城市值为75.4亿元,和2014年那段巅峰时期相比,市值已然蒸发掉200多亿港元。

据媒体报道,困难时期,郑松兴一度萌生退意,想转让手中华南城的股份。2016年10月,华南城发布公告称,郑松兴拟最多以40亿港元转让公司23.3%股权,受让方为中洲控股,仅留下0.01%的股份。不过,这项交易最后却以失败告终。

华南城为何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关键在于电商的迅速崛起,华南城赖以称雄的“蛋糕”因此慢慢被蚕食,而非核心城市楼市环境的变差,加上公司“不擅长地产开发”,让一切雪上加霜,往日业界大佬渐渐落下阵来。

就是在这个阶段,“地产二代”郑嘉汶被委以重任。她的上位,自然被解读为华南城家族继承的开始。

郑嘉汶出生于1989年,在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别取得英国伦敦大学取得金融及商业经济学士学位、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取得管理学硕士学位、英国剑桥大学取得房产金融硕士学位。

毕业后,郑嘉汶曾在父亲郑松兴另一家上市企业民生国际有限公司任职,2013年开始担任该公司执行董事,2017年5月,“转战”华南城。

上位后的地产千金——郑嘉汶着手梳理了公司业务,媒体称,她要聚焦的,是多达8000万平方米的土储。虽手握“豪华”土储,但华南城的地产开发能力并不强悍,这无疑会让郑嘉汶倍感压力,另一方面,如果土储价值加快释放,会为公司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数据显示,2017-2018年,华南城营收和业绩都出现大幅度增长。而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的前三季度,华南城实现合约销售约108.09亿港元,同比上升约29.1%。

这说明,郑嘉汶接手后,华南城的财务“账单”有所好转。

或许是受业绩向好鼓舞,随后,原首席财务总监许进业表示,2019-2020年财年,华南城合约销售目标为160亿港元。

今年6月,华南城发布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全年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华南城实现合约销售达146.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稍显遗憾的是,没有达到此前定下的160亿港元年度销售目标,只完成91.73%。

没有完成目标,直接导致11月13日许进业辞任首席财务总监一职。要知道,去年4月,“老员工”许进业才重返华南城,任职还不到两年时间。

不难看出,不管是业务发展,还是销售目标,华南城都需要更“稳重”,这样面对社会与行业的急剧变化,守好业,创新业,郑嘉汶作为“地产二代”,肩上的担子并不轻。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最强地产千金:5年市值蒸发200亿的华南城,要被她救活

郑嘉汶接手后,华南城的财务“账单”有所好转。

文|华商韬略  吴苏

中国房地产的市场化,在经历20年的洗礼后,老一代渐渐淡出,不少“地产二代”则在有意无意的安排下,接过企业发展的“权杖”,开始新的征程。

这其中,华南城集团创始人——郑松兴的女儿郑嘉汶,受命于“危难之际”,而最新成绩单发布后,公司管理层表示“最坏的时间过去了。”

11月20日晚,华南城发布截至2019年9月30日六个月的中期业绩。报告期内,华南城实现收入58.27亿港元,同比增长11.8%。而华南城于期内合约销售建筑面积约874800平方米,已完成全年销售目标160亿元的48%。

成绩单看似风光无比,但最坏的时间真的过去了吗?

其实上市十年的往日白马股华南城,如今业绩增速乏力,亟需增长空间,且华南城高额的资产负债率,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拦路虎。但往日的华南城却曾是迅速崛起的传奇。2002年,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第二年,郑松兴联合多位企业家,砸下26亿,在深圳平湖建造了一座面积50万平方米的物流新城,这便是华南城。

华南城之所以迅速崛起,一是得益于深圳独特的区域优势,商贸物流相当便利,其次便是丰富的原料供应,包括纺织服装、皮革皮具、电子、五金化工塑料、印刷纸品包装等五大原料展示交易中心,帮助珠三角企业解决了采购分散、缺乏完整原料供应链的难题。

2009年,华南城在香港上市,正是依托商贸物流的巨大能量,华南城在南宁、哈尔滨、郑州等多个城市落地,建立大型商贸物流综合体项目,公司迎来了快速增长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华南城业绩稳定增长,2013财年的合约销售额和收入分别达到141亿港元和135亿港元,同比增长达72%和80%。2014年,华南城更是创下300亿港元的市值记录。

华南城蓬勃发展,业界大佬腾讯也被吸引,前来来投资。如今,腾讯以11.6%的股份占比,成为华南城第二大股东。

然而,高光时刻很快远去后,华南城的业绩开始下滑。目前,华南城市值为75.4亿元,和2014年那段巅峰时期相比,市值已然蒸发掉200多亿港元。

据媒体报道,困难时期,郑松兴一度萌生退意,想转让手中华南城的股份。2016年10月,华南城发布公告称,郑松兴拟最多以40亿港元转让公司23.3%股权,受让方为中洲控股,仅留下0.01%的股份。不过,这项交易最后却以失败告终。

华南城为何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关键在于电商的迅速崛起,华南城赖以称雄的“蛋糕”因此慢慢被蚕食,而非核心城市楼市环境的变差,加上公司“不擅长地产开发”,让一切雪上加霜,往日业界大佬渐渐落下阵来。

就是在这个阶段,“地产二代”郑嘉汶被委以重任。她的上位,自然被解读为华南城家族继承的开始。

郑嘉汶出生于1989年,在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别取得英国伦敦大学取得金融及商业经济学士学位、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取得管理学硕士学位、英国剑桥大学取得房产金融硕士学位。

毕业后,郑嘉汶曾在父亲郑松兴另一家上市企业民生国际有限公司任职,2013年开始担任该公司执行董事,2017年5月,“转战”华南城。

上位后的地产千金——郑嘉汶着手梳理了公司业务,媒体称,她要聚焦的,是多达8000万平方米的土储。虽手握“豪华”土储,但华南城的地产开发能力并不强悍,这无疑会让郑嘉汶倍感压力,另一方面,如果土储价值加快释放,会为公司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数据显示,2017-2018年,华南城营收和业绩都出现大幅度增长。而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的前三季度,华南城实现合约销售约108.09亿港元,同比上升约29.1%。

这说明,郑嘉汶接手后,华南城的财务“账单”有所好转。

或许是受业绩向好鼓舞,随后,原首席财务总监许进业表示,2019-2020年财年,华南城合约销售目标为160亿港元。

今年6月,华南城发布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全年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华南城实现合约销售达146.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稍显遗憾的是,没有达到此前定下的160亿港元年度销售目标,只完成91.73%。

没有完成目标,直接导致11月13日许进业辞任首席财务总监一职。要知道,去年4月,“老员工”许进业才重返华南城,任职还不到两年时间。

不难看出,不管是业务发展,还是销售目标,华南城都需要更“稳重”,这样面对社会与行业的急剧变化,守好业,创新业,郑嘉汶作为“地产二代”,肩上的担子并不轻。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