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百年“贵族企业”被收购,六旬女继承人卖豪宅创业 | 100个财富家族故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百年“贵族企业”被收购,六旬女继承人卖豪宅创业 | 100个财富家族故事

虽贵为百年企业、全球第一大糖果公司,但吉百利在21世纪的发展之路却并不是一帆风顺。

图片来源:PIXBAY

作者:风马牛

最近,「怡口蓮把怡口莲告了」一度登上微博热搜,对此,网友惊讶地表示:这两家竟然不是一家!一直以为怡口蓮是怡口莲的繁体写法。

事实上,被告怡口莲(厦门)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14 年的新公司,而原告怡口蓮所属公司吉百利最早则可追溯到1824 年,它曾是全球第一大糖果公司。

作为一家历史长达 195 年的公司,吉百利早在 1853 年就受到维多利亚女王的青睐,在其包装袋上依然可以看到英国皇家徽章图案和「英女王指定产品」字样。基本上每一个英国人都吃过吉百利的糖果,吉百利也一直是英国人的骄傲。

尽管它的历代继承人都为了家族荣誉做了英勇的斗争,但这家被誉为「英国甜心」的著名企业却在 2010 年被一个美国公司收购了。彼时,其职工称被收购不仅关乎自己的工作,还关乎英国的体面,其女继承人更是愤怒地决定卖豪宅创业。那么,这家令英国骄傲的企业究竟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吉百利其实是一个家族姓氏,其创始人约翰·吉百利出生于 1801 年,他是一个虔诚的教友派(基督教的一个分支)信徒,教友派也称贵格会,贵格其实是英语 quaker(颤抖)的音译,这和该派信徒们认为神启出现时,会浑身颤抖有关。

尽管现在全世界的贵格会教徒还不到十万人,但我们依然能感知它的存在。在超市里常见的桂格燕麦片最初就起源于贵格会信徒所经营的麦片厂,该商标的的克劳威尔先生身上穿的正是贵格派教友服装。

百年贵族企业也并非天生的贵族。约翰·吉百利 17 岁时曾在一家茶叶店里当学徒,六年后,他回到伯明翰准备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饮品店。

他的宗教信仰让他自动摒弃了酒精售卖,因为酒精在约翰·吉百利的眼中是引起贫困和其他很多社会问题的罪魁祸首,为此,这家小店最初主要售卖茶叶和咖啡,以及可可和巧克力饮品,在 1847 年之前,人们还不知道怎样生产固态巧克力。

约翰·吉百利生意的转折点出现在 1831 年。这一年他租下了一家旧的麦芽厂,改造后专门用来制作可可粉和巧克力,从此之后这成为吉百利家族的主营业务。遇上英国政府当时大幅降低可可豆的进口关税,整个行业在那时得到高速发展,注重品质的老约翰也因此得到了皇家的青睐,他于 1854 年获得皇家特许,专门为维多利亚女王生产巧克力。

等到 1861 年,吉百利的二代登上历史舞台。老约翰将家族事业传给自己的次子查理德·吉百利和三子乔治·吉百利。其中,哥哥负责销售和市场,弟弟则负责开发新产品。

乔治是一个天才的工程师,吉百利著名的「一杯半」牛奶巧克力的配方就出自他手,这款被称作吉百利新鲜牛奶巧克力的产品畅销了 100 多年。为吉百利成为巧克力头部公司立下功劳。

吉百利以参与社区建设闻名也和这位乔治有关。1879 年,乔治在距离伯明翰 4 英里远的地方买下一块地,用来建工厂,以及为骨干员工建房子,并且一建就建了 300 多所。用现在的标准来看,那些房子无疑是豪宅,每个房子都配有一个大大的花园,因为乔治认为,「住在连玫瑰都不会生长的地方的人,是不会对工作和生活产生激情的。」

这个社区也因此并命名为「波恩维尔花园工厂」,在这个花园里,乔治还建设了医院、学校、图书馆等配套设施,甚至为员工购买足球与自行车,现在「花园工厂」已经成为英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除此之外,吉百利也是当时第一个提出给员工周六休假半天的公司,1906 年,乔治还拿出 6 万英镑为员工设立养老资金。并为贫困儿童提供食物和游戏的场所,乔治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帮不了上帝做什么,除了真诚地帮助他人。」

1889 年,该公司以吉百利兄弟有限公司的身份注册成立,并由乔治担任担任董事长。

20 世纪中叶的吉百利早已发展成为一家全球化公司,业务遍布新西兰、南非、北美等世界各地。但吉百利第一个海外订单其实产生在 1881 年,随后,它澳大利亚开设了第一家海外工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的普及促进了巧克力市场的繁荣,吉百利也进一步发展壮大。

但那时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家族持股的膨胀,20 世纪 60 年代,持有公司股份的家族成员达上百人,但只有 10 人真正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与运营。这些家族成员急于将手里的股份变现,这直接促成了吉百利于 1962 年的上市,这让吉百利第一次走出家族的直接控制,也为该公司接下来的一次大合并铺垫了道路。

1968 年的秋天,时任吉百利董事长的阿德里安·吉百利在一次贸易展览会上遇到了哈罗德·沃特金森,后者当时在软饮料公司史威士担任高管,面临国内市场没有增长,海外扩张又无法与美国企业集团竞争的尴尬境地。二人发现彼此有同样的担忧后,便开始进行合并谈判,并与 1969 年达成协议,从此,吉百利成为了吉百利史威士,并由此产生了全球最大的糖果公司和全球第三大饮料公司。

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吉百利史威士进一步往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前进,它开始涉足酒精饮料,并收购了百事可乐南非公司,但总体来说,整个 70 年代吉百利史威士大多数举动规模较小,并不是很成功。

时光很快来到 80 年代,此时吉百利史威士遇到了一个挫折,受限于英国的反垄断法,吉百利史威士收购糖果公司朗特里的计划以失败告终,而朗特里被对手雀巢收购则是对吉百利的另一个打击。

吉百利家族最后一任 CEO 的多米尼克·吉百利对此曾遗憾地说,「那是一个岔路口,本是英国成为世界巧克力业领袖的机遇期,可惜公司没能得到政府的支持。」

多米尼克是乔治的孙子,等他进入公司时,家族信托股份占公司全部股份的比重只剩下不到 1%,多米尼克本人也是通过严格的面试才进入公司的。

随着规模的扩大,吉百利家族的股份被稀释并不奇怪,事实上,早在 1943 年,吉百利公司就任命了第一批非家族董事。等到多米尼克退休的 1997 年,曾经家族股份膨胀的烦恼早已远去,进入 21 世纪的吉百利史威士却仿佛进入自己的水逆期。

2006 年 6 月,吉百利史威士宣布在英国及爱尔兰全面回收 7 款逾 100 万巧克力条,因当时工厂废水管劈裂,导致这些巧克力感染沙门氏菌。2008 年,其两款巧克力又被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产品被召回。

而在公司管理上,吉百利史威士也遇到新的麻烦。2007 年,美国激进投资人纳尔逊·佩尔茨通过对冲基金购买了吉百利史威士3% 的股份,成为这家百年公司 5 个最大持股人之一。

他提出了一个看似可以轻而易举为股东带来回报的计划:分拆公司的糖果和软饮料业务,两者结合在一起,企业价值在 120 亿英镑左右;分拆的话,史威士估价为 70 亿到 90 亿英镑,吉百利估价为 90 亿英镑。如果拆分顺利进行的话,受益于企业价值的上升,公司股东的利益也将增大,因为他们的股票将会因此一分为二,巧克力糖果部分一股,美国的软饮料部分一股。

这个计划很快就得到董事会批准,但这场巨大的赌注恰恰「分不逢时」,受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分拆成本猛增至 10 亿英镑,几乎相当于吉百利史威士总价值的 1/10。

事实上拆分的果实并没有股东们想象的可口,反而为巨头收购吉百利提供了方便。2009 年,美国食品巨头卡夫向吉百利提出了收购要约,虽然吉百利方面对于收购价格寸步不让,但到最后还是以 119 亿英镑的价格把自己卖了。时任公司董事长的罗杰·卡尔无奈地说,「对股东来讲,这是一笔体现了良好价值的交易。」而他必须对股东负责。

但一位在吉百利发源地伯明翰的工厂工作了 31 年的女职员感叹:「这不只是担忧工作,还关乎英国的体面。这是一个伟大的英国公司的结束。」

吉百利和中国的缘分始于 1990 年,那一年第一批吉百利开拓者来中国调查市场,并在后续建设了两家工厂和一家销售公司。而这次引起公众关注的怡口蓮则在 1997 年上市。除此之外,何氏、魄力口香糖、维果C 等也陆续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视野。

但在被收购后,吉百利却逐渐淡出中国市场。直到今年 11 月,卡夫被拆分后的亿滋国际才宣布,将吉百利重新带回中国市场,并在刚刚开设不久的亿滋国际天猫跨境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但业内人士并不看好这次回归,「吉百利错过了发展的最好时机。并且,德芙、费列罗、好时等品牌的地位已比此前更加巩固,未来发展或将面临围攻。」

和蒂芙尼蓝一样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吉百利紫了。从 1920 年起,为了向喜爱紫色的维多利亚女王致敬,吉百利就把包装改成了紫色。这种配色延续至今,吉百利标志性的紫色早就被纳入到了潘通配色系统中,名为「Cadbury 2685C」。

除此之外,吉百利于 1990 年开始建设的吉百利世界(Cadbury World)早已用另一种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在世界各地,吉百利世界都是最受欢迎的主题公园之一,在那里,游客不仅可以通过参观了解吉百利的历史故事,观赏到大型巧克力瀑布还能亲自动手制作巧克力。

必须强调的是,吉百利家族后人对吉百利的情感更深,和多米尼克共事过的公司高管德里克曾对媒体透露,「吉百利家族的成员们非常有家族荣誉感,害怕失败,尤其害怕顶着家族名誉失败。」

在吉百利被收购后,其家族女继承人费利西蒂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悲愤地说:「这桩交易绝对是一个悲剧,如果听说吉百利被一家『汉堡奶酪』公司收购,我的爷爷、爷爷的父亲、爷爷的爷爷都会气得在坟墓里打滚」。

这位不甘心的后人在 2012 年卖掉了自己价值 3000 万英镑的豪宅,用来开一家新的巧克力公司。

费利西蒂原本的职业是室内设计师,但现在她准备集中力量打造一个新的巧克力品牌,以用来和卡夫食品抗衡。

「我无法接受吉百利变成美国牌子的事实,我不想接受,我想重新开始,我想制造巧克力,我很高兴将这么做。」彼时已经 62 岁的她表示虽然要离开自己的豪宅也很伤心,但「觉得我疯了的人越多,我就越想建一个新的巧克力公司。」

对此,卡夫食品表示拒绝置评,「不猜测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行动」。但遗憾地是,这条消息至今孤立地存在互联网上,人们至今无法确认费利西蒂是否真的推出了新的巧克力品牌。

来源:冯仑风马牛

原标题:百年「贵族企业」被收购,六旬女继承人心有不甘,卖豪宅创业

最新更新时间:12/24 16:17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百年“贵族企业”被收购,六旬女继承人卖豪宅创业 | 100个财富家族故事

虽贵为百年企业、全球第一大糖果公司,但吉百利在21世纪的发展之路却并不是一帆风顺。

图片来源:PIXBAY

作者:风马牛

最近,「怡口蓮把怡口莲告了」一度登上微博热搜,对此,网友惊讶地表示:这两家竟然不是一家!一直以为怡口蓮是怡口莲的繁体写法。

事实上,被告怡口莲(厦门)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14 年的新公司,而原告怡口蓮所属公司吉百利最早则可追溯到1824 年,它曾是全球第一大糖果公司。

作为一家历史长达 195 年的公司,吉百利早在 1853 年就受到维多利亚女王的青睐,在其包装袋上依然可以看到英国皇家徽章图案和「英女王指定产品」字样。基本上每一个英国人都吃过吉百利的糖果,吉百利也一直是英国人的骄傲。

尽管它的历代继承人都为了家族荣誉做了英勇的斗争,但这家被誉为「英国甜心」的著名企业却在 2010 年被一个美国公司收购了。彼时,其职工称被收购不仅关乎自己的工作,还关乎英国的体面,其女继承人更是愤怒地决定卖豪宅创业。那么,这家令英国骄傲的企业究竟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吉百利其实是一个家族姓氏,其创始人约翰·吉百利出生于 1801 年,他是一个虔诚的教友派(基督教的一个分支)信徒,教友派也称贵格会,贵格其实是英语 quaker(颤抖)的音译,这和该派信徒们认为神启出现时,会浑身颤抖有关。

尽管现在全世界的贵格会教徒还不到十万人,但我们依然能感知它的存在。在超市里常见的桂格燕麦片最初就起源于贵格会信徒所经营的麦片厂,该商标的的克劳威尔先生身上穿的正是贵格派教友服装。

百年贵族企业也并非天生的贵族。约翰·吉百利 17 岁时曾在一家茶叶店里当学徒,六年后,他回到伯明翰准备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饮品店。

他的宗教信仰让他自动摒弃了酒精售卖,因为酒精在约翰·吉百利的眼中是引起贫困和其他很多社会问题的罪魁祸首,为此,这家小店最初主要售卖茶叶和咖啡,以及可可和巧克力饮品,在 1847 年之前,人们还不知道怎样生产固态巧克力。

约翰·吉百利生意的转折点出现在 1831 年。这一年他租下了一家旧的麦芽厂,改造后专门用来制作可可粉和巧克力,从此之后这成为吉百利家族的主营业务。遇上英国政府当时大幅降低可可豆的进口关税,整个行业在那时得到高速发展,注重品质的老约翰也因此得到了皇家的青睐,他于 1854 年获得皇家特许,专门为维多利亚女王生产巧克力。

等到 1861 年,吉百利的二代登上历史舞台。老约翰将家族事业传给自己的次子查理德·吉百利和三子乔治·吉百利。其中,哥哥负责销售和市场,弟弟则负责开发新产品。

乔治是一个天才的工程师,吉百利著名的「一杯半」牛奶巧克力的配方就出自他手,这款被称作吉百利新鲜牛奶巧克力的产品畅销了 100 多年。为吉百利成为巧克力头部公司立下功劳。

吉百利以参与社区建设闻名也和这位乔治有关。1879 年,乔治在距离伯明翰 4 英里远的地方买下一块地,用来建工厂,以及为骨干员工建房子,并且一建就建了 300 多所。用现在的标准来看,那些房子无疑是豪宅,每个房子都配有一个大大的花园,因为乔治认为,「住在连玫瑰都不会生长的地方的人,是不会对工作和生活产生激情的。」

这个社区也因此并命名为「波恩维尔花园工厂」,在这个花园里,乔治还建设了医院、学校、图书馆等配套设施,甚至为员工购买足球与自行车,现在「花园工厂」已经成为英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除此之外,吉百利也是当时第一个提出给员工周六休假半天的公司,1906 年,乔治还拿出 6 万英镑为员工设立养老资金。并为贫困儿童提供食物和游戏的场所,乔治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帮不了上帝做什么,除了真诚地帮助他人。」

1889 年,该公司以吉百利兄弟有限公司的身份注册成立,并由乔治担任担任董事长。

20 世纪中叶的吉百利早已发展成为一家全球化公司,业务遍布新西兰、南非、北美等世界各地。但吉百利第一个海外订单其实产生在 1881 年,随后,它澳大利亚开设了第一家海外工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的普及促进了巧克力市场的繁荣,吉百利也进一步发展壮大。

但那时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家族持股的膨胀,20 世纪 60 年代,持有公司股份的家族成员达上百人,但只有 10 人真正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与运营。这些家族成员急于将手里的股份变现,这直接促成了吉百利于 1962 年的上市,这让吉百利第一次走出家族的直接控制,也为该公司接下来的一次大合并铺垫了道路。

1968 年的秋天,时任吉百利董事长的阿德里安·吉百利在一次贸易展览会上遇到了哈罗德·沃特金森,后者当时在软饮料公司史威士担任高管,面临国内市场没有增长,海外扩张又无法与美国企业集团竞争的尴尬境地。二人发现彼此有同样的担忧后,便开始进行合并谈判,并与 1969 年达成协议,从此,吉百利成为了吉百利史威士,并由此产生了全球最大的糖果公司和全球第三大饮料公司。

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吉百利史威士进一步往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前进,它开始涉足酒精饮料,并收购了百事可乐南非公司,但总体来说,整个 70 年代吉百利史威士大多数举动规模较小,并不是很成功。

时光很快来到 80 年代,此时吉百利史威士遇到了一个挫折,受限于英国的反垄断法,吉百利史威士收购糖果公司朗特里的计划以失败告终,而朗特里被对手雀巢收购则是对吉百利的另一个打击。

吉百利家族最后一任 CEO 的多米尼克·吉百利对此曾遗憾地说,「那是一个岔路口,本是英国成为世界巧克力业领袖的机遇期,可惜公司没能得到政府的支持。」

多米尼克是乔治的孙子,等他进入公司时,家族信托股份占公司全部股份的比重只剩下不到 1%,多米尼克本人也是通过严格的面试才进入公司的。

随着规模的扩大,吉百利家族的股份被稀释并不奇怪,事实上,早在 1943 年,吉百利公司就任命了第一批非家族董事。等到多米尼克退休的 1997 年,曾经家族股份膨胀的烦恼早已远去,进入 21 世纪的吉百利史威士却仿佛进入自己的水逆期。

2006 年 6 月,吉百利史威士宣布在英国及爱尔兰全面回收 7 款逾 100 万巧克力条,因当时工厂废水管劈裂,导致这些巧克力感染沙门氏菌。2008 年,其两款巧克力又被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产品被召回。

而在公司管理上,吉百利史威士也遇到新的麻烦。2007 年,美国激进投资人纳尔逊·佩尔茨通过对冲基金购买了吉百利史威士3% 的股份,成为这家百年公司 5 个最大持股人之一。

他提出了一个看似可以轻而易举为股东带来回报的计划:分拆公司的糖果和软饮料业务,两者结合在一起,企业价值在 120 亿英镑左右;分拆的话,史威士估价为 70 亿到 90 亿英镑,吉百利估价为 90 亿英镑。如果拆分顺利进行的话,受益于企业价值的上升,公司股东的利益也将增大,因为他们的股票将会因此一分为二,巧克力糖果部分一股,美国的软饮料部分一股。

这个计划很快就得到董事会批准,但这场巨大的赌注恰恰「分不逢时」,受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分拆成本猛增至 10 亿英镑,几乎相当于吉百利史威士总价值的 1/10。

事实上拆分的果实并没有股东们想象的可口,反而为巨头收购吉百利提供了方便。2009 年,美国食品巨头卡夫向吉百利提出了收购要约,虽然吉百利方面对于收购价格寸步不让,但到最后还是以 119 亿英镑的价格把自己卖了。时任公司董事长的罗杰·卡尔无奈地说,「对股东来讲,这是一笔体现了良好价值的交易。」而他必须对股东负责。

但一位在吉百利发源地伯明翰的工厂工作了 31 年的女职员感叹:「这不只是担忧工作,还关乎英国的体面。这是一个伟大的英国公司的结束。」

吉百利和中国的缘分始于 1990 年,那一年第一批吉百利开拓者来中国调查市场,并在后续建设了两家工厂和一家销售公司。而这次引起公众关注的怡口蓮则在 1997 年上市。除此之外,何氏、魄力口香糖、维果C 等也陆续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视野。

但在被收购后,吉百利却逐渐淡出中国市场。直到今年 11 月,卡夫被拆分后的亿滋国际才宣布,将吉百利重新带回中国市场,并在刚刚开设不久的亿滋国际天猫跨境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但业内人士并不看好这次回归,「吉百利错过了发展的最好时机。并且,德芙、费列罗、好时等品牌的地位已比此前更加巩固,未来发展或将面临围攻。」

和蒂芙尼蓝一样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吉百利紫了。从 1920 年起,为了向喜爱紫色的维多利亚女王致敬,吉百利就把包装改成了紫色。这种配色延续至今,吉百利标志性的紫色早就被纳入到了潘通配色系统中,名为「Cadbury 2685C」。

除此之外,吉百利于 1990 年开始建设的吉百利世界(Cadbury World)早已用另一种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在世界各地,吉百利世界都是最受欢迎的主题公园之一,在那里,游客不仅可以通过参观了解吉百利的历史故事,观赏到大型巧克力瀑布还能亲自动手制作巧克力。

必须强调的是,吉百利家族后人对吉百利的情感更深,和多米尼克共事过的公司高管德里克曾对媒体透露,「吉百利家族的成员们非常有家族荣誉感,害怕失败,尤其害怕顶着家族名誉失败。」

在吉百利被收购后,其家族女继承人费利西蒂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悲愤地说:「这桩交易绝对是一个悲剧,如果听说吉百利被一家『汉堡奶酪』公司收购,我的爷爷、爷爷的父亲、爷爷的爷爷都会气得在坟墓里打滚」。

这位不甘心的后人在 2012 年卖掉了自己价值 3000 万英镑的豪宅,用来开一家新的巧克力公司。

费利西蒂原本的职业是室内设计师,但现在她准备集中力量打造一个新的巧克力品牌,以用来和卡夫食品抗衡。

「我无法接受吉百利变成美国牌子的事实,我不想接受,我想重新开始,我想制造巧克力,我很高兴将这么做。」彼时已经 62 岁的她表示虽然要离开自己的豪宅也很伤心,但「觉得我疯了的人越多,我就越想建一个新的巧克力公司。」

对此,卡夫食品表示拒绝置评,「不猜测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行动」。但遗憾地是,这条消息至今孤立地存在互联网上,人们至今无法确认费利西蒂是否真的推出了新的巧克力品牌。

来源:冯仑风马牛

原标题:百年「贵族企业」被收购,六旬女继承人心有不甘,卖豪宅创业

最新更新时间:12/24 16:17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