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市值突破2000亿,好未来业务阶梯已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市值突破2000亿,好未来业务阶梯已现

自2003年第一个“学而思”教学班开课至今,好未来已走过16年历程,而这16年时间,好未来不断扩充其业务边界。

文 | 极致洞察 时雨

1993年北京中关村一间低矮的平房里,新东方诞生;10年之后,张邦鑫创办的第一个数学培训班“学而思”开课。2019年,曾经以一间教室闯天下的新东方、好未来已然成为K12培训行业的双引擎。今年新东方、好未来在美股的市值双双创出上市以来新高,12月26日好未来市值约为286.96亿美元,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回顾双巨头的创业历程,也有弯道超车,也有同业竞争,但多元的教学体系及不断整合的业务线持续为其加码,教育行业第一波企业不仅未被后浪席卷,反而坐上第一把交椅。

如今,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新的科技扑面而来,对于教育企业来说,短短几年时间,单科到多科、应试到素质、线下到线上......一切变革似乎比第一波创业潮来得更快,加之资本从夏到冬,监管日趋严格,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发展节奏也在加快,业务调整及融合布局接连发生......

在探索目前教育企业业务布局方向的同时,不妨先往前看。以K12培训巨擘之一好未来为例,自2003年第一个“学而思”教学班开课至今,已走过16年历程,而这16年时间,好未来不断扩充其业务边界,逐渐发展为涵盖素质教育、出国留学等业务的K12培训机构,另外,其从2010年应对教师出走而研发的教研中台,后来也成为好未来ToB业务的重要基础。

好未来业务天阶梯版图

01、从奥数网到家长帮

从好未来业务阶梯来看,社交平台、K12培训业务、ToB模式以及素质教育、国际教育是其主要覆盖范畴。2003年好未来的奥数网上线,其后不断延伸出中考网、作文网。到2010年,好未来整合注册域名,后更名家长帮,开始聚合大量潜在用户。

回想2010年,新浪微博刚上线1年;而后来,取代腾讯QQ登上社交第一宝座的微信还没有问世;那时大批的流量阵地主要集中在各类资源型的论坛与网站中,强沟通、强需求属性营造了第一批口碑红利期,好未来正是抓住这一红利,积累大量种子用户,在这一过程中,好未来品牌也实现精准曝光,再加上社区的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户的转化率。当前几年大家都在说微信红利的时候,其实好未来抓住了微信生态前至关重要的社区红利。据好未来财报显示,2019年5月家长帮社区用户总数达到3500万。

02、缘起——K12培训(线下为主,试水线上)

2003年学而思第一个教学班在海淀开课,2007年学而思推出线下1对1培训品牌爱智康。之后好未来走出北京,2008年—2009年,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的学而思服务中心接连上线;2010年,顺应互联网发展,好未来推出学而思网校,初始的学而思网校主要以录播课形式为主。

相比于2013年才兴起的在线教育而言,好未来试水线上的时间更早,但受限于当时技术手段,而以录播课试水线上的好未来,或许在实践中体会到,在线教育具有课程质量无法保证、用户粘性不足、客单价低等弊端,也或因此好未来并未赶上在线直播的第一波风口。

到2015年,大批互联网教育企业逐渐从各个领域切入在线教育,随着A股当年的牛市,在线教育概念史无前例的吸引着当时投资人的目光。但那时的好未来,有尝试有探索,但没有跟风,业务重心一直集中于线下。即便早在2013年,好未来就上线移动端App学而思培优,也是为了实现线下报名的导流。好未来将线下积累的用户导流至移动端,再加上家长帮积累的流量池也集中于移动端,从而实现移动端、PC端与线下报名入口的协同。

时间转到2017年,早2年兴起的题库及搜题类App,在大用户数量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向在线辅导业务转型,并逐渐探索属于自己的在线直播课时代。好未来虽在2015年秋季试水“直播+辅导”模式,但整体对在线课程的态度依然不温不火,且当各机构如火如荼展开在线辅导培训时,好未来在线教育的发力点却只集中在双师课堂上,押注双师也是2017-2018年好未来重要的策略之一。据好未来财报显示,2018财年学而思网校贡献收入仅占8%。

03、缘起——K12培训(线上发力,布局海外)

到2018年,蛰伏近10年的学而思网校终于逐步发力,在强大的品牌以及原始流量的背书下,仅1年时间,学而思网校收入贡献就增加近9个百分点,占比上升至17%。好未来2019年暑期前后10个亿的投放,强势卡位初见成效,与猿辅导等在线企业可以分庭抗礼。

企业决策其实都是随着市场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在线是如此,回溯2015年O2O大战之时,也是如此。2015年好未来一边在智康体系内孵化,一边利用投资布局家教O2O领域。这一年,好未来1000万美元投资轻轻家教B+轮,之后接连跟投轻轻家教C轮、C+轮、D轮。今年8月,轻轻家教与同样是好未来投资的在线1对1机构海风教育达成战略合作。同月,好未来将其大海1对1项目并入学而思网校,正式升级为学而思网校1对1。无论过程复杂艰辛,但是行业的分分合合亦是大势所趋。

另外,自2018年起,好未来K12培训业务也开始将触角延伸至大陆以外的市场,当年年底,学而思进军香港培训市场,今年好未来又悄然落地美国硅谷。

04、全方位布局素质教育

在发展K12全科培训的同时,2010年好未来开始向素质教育方向延伸,2010年好未来推出摩比思维馆,布局思维培训赛道,后又以收购的方式布局少儿英语及少儿编程赛道,今年好未来孵化面向幼儿园及小学低年龄段儿童的新品牌“小猴” ,布局低年龄段市场。

05、双向优势—国际教育

另外,好未来在2016年推出学而思国际,收购顺顺留学,在出国留学赛道占位。好未来发展至第13年,终于将服务年龄段延伸至18岁以后。目前学而思国际业务占比依然较少,且大多是从学而思K12体系直接导流,目前学而思国际已覆盖北京大多数高端人群,尤其是低龄出国的高精尖人群。

相比好未来,K12培训另一巨头新东方则是以出国留学起家。兜兜转转,企业业务布局有先有后,发展路径也各有不同,但总有一个路口会有相遇点。但目前来看,一位K12培训行业从业者曾对FirstInsight极致洞察表示,对于新东方、好未来来说,出国留学业务具有双向优势,首先K12培训可以积累大量用户,实现向高利润出国留学业务导流,而高利润的出国留学业务也可反补K12培训业务。

06、大力ToB,业务持续发力

好未来近几年重点布局的ToB业务,追溯源头可能源于第一波老师出走潮。面对优秀老师出走,各机构采取不同应对措施。新东方采取搭班上课,学大则是发展销售团队,而好未来开始研发统一教材,之后好未来在此基础上开始探索智能教学系统,2010年推出ICS智能教学系统,之后不断完善,不断加码。

2017年好未来推出教学产品分级阅读,首次实现与公立校合作,推动公立校教学、教育信息化实践。2018年好未来正式成立教育云事业部,并发布面向教培行业的ToB服务产品未来魔法校,依托好未来全国直营校复制经验为K12校外培训机构提供产品及服务。到2019年,好未来已经上线AI开放平台,在ToB业务持续发力。2019年12月,科大讯飞先后8.6亿、15.86亿中标青岛、蚌埠两地“人工智能+教育”及智慧学校建设项,或许可以证明,大力ToB的背后,ToG市场前景不容小觑。

07、耕耘老本行,扩充新品类

纵观好未来16年业务发展历程,2003年开启线下小班课;2010年上线学而思网校,打开录播时代,5年后转型线上模式;2014年整合网站,更名家长帮;2016年成立学而思国际;2019年推出AI开放平台......其实好未来并不是每一步都踩在市场的前端,但可以看到的是好未来基本抓住了每一个风口,且在K12培训老本行持续耕耘。对于企业来说,抓住拳头产品,顺应市场及企业自身发展延伸业务线,是企业从小而美走向全国性品牌的必然途径,从其他教育集团业务天梯上或也可得到印证。

校审 | 石斛

视觉 | 宇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好未来

3k
  • 好未来2025财年归母净利润8460万美元,同比扭亏为盈
  • 深圳首批“AI公务员”上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市值突破2000亿,好未来业务阶梯已现

自2003年第一个“学而思”教学班开课至今,好未来已走过16年历程,而这16年时间,好未来不断扩充其业务边界。

文 | 极致洞察 时雨

1993年北京中关村一间低矮的平房里,新东方诞生;10年之后,张邦鑫创办的第一个数学培训班“学而思”开课。2019年,曾经以一间教室闯天下的新东方、好未来已然成为K12培训行业的双引擎。今年新东方、好未来在美股的市值双双创出上市以来新高,12月26日好未来市值约为286.96亿美元,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回顾双巨头的创业历程,也有弯道超车,也有同业竞争,但多元的教学体系及不断整合的业务线持续为其加码,教育行业第一波企业不仅未被后浪席卷,反而坐上第一把交椅。

如今,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新的科技扑面而来,对于教育企业来说,短短几年时间,单科到多科、应试到素质、线下到线上......一切变革似乎比第一波创业潮来得更快,加之资本从夏到冬,监管日趋严格,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发展节奏也在加快,业务调整及融合布局接连发生......

在探索目前教育企业业务布局方向的同时,不妨先往前看。以K12培训巨擘之一好未来为例,自2003年第一个“学而思”教学班开课至今,已走过16年历程,而这16年时间,好未来不断扩充其业务边界,逐渐发展为涵盖素质教育、出国留学等业务的K12培训机构,另外,其从2010年应对教师出走而研发的教研中台,后来也成为好未来ToB业务的重要基础。

好未来业务天阶梯版图

01、从奥数网到家长帮

从好未来业务阶梯来看,社交平台、K12培训业务、ToB模式以及素质教育、国际教育是其主要覆盖范畴。2003年好未来的奥数网上线,其后不断延伸出中考网、作文网。到2010年,好未来整合注册域名,后更名家长帮,开始聚合大量潜在用户。

回想2010年,新浪微博刚上线1年;而后来,取代腾讯QQ登上社交第一宝座的微信还没有问世;那时大批的流量阵地主要集中在各类资源型的论坛与网站中,强沟通、强需求属性营造了第一批口碑红利期,好未来正是抓住这一红利,积累大量种子用户,在这一过程中,好未来品牌也实现精准曝光,再加上社区的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户的转化率。当前几年大家都在说微信红利的时候,其实好未来抓住了微信生态前至关重要的社区红利。据好未来财报显示,2019年5月家长帮社区用户总数达到3500万。

02、缘起——K12培训(线下为主,试水线上)

2003年学而思第一个教学班在海淀开课,2007年学而思推出线下1对1培训品牌爱智康。之后好未来走出北京,2008年—2009年,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的学而思服务中心接连上线;2010年,顺应互联网发展,好未来推出学而思网校,初始的学而思网校主要以录播课形式为主。

相比于2013年才兴起的在线教育而言,好未来试水线上的时间更早,但受限于当时技术手段,而以录播课试水线上的好未来,或许在实践中体会到,在线教育具有课程质量无法保证、用户粘性不足、客单价低等弊端,也或因此好未来并未赶上在线直播的第一波风口。

到2015年,大批互联网教育企业逐渐从各个领域切入在线教育,随着A股当年的牛市,在线教育概念史无前例的吸引着当时投资人的目光。但那时的好未来,有尝试有探索,但没有跟风,业务重心一直集中于线下。即便早在2013年,好未来就上线移动端App学而思培优,也是为了实现线下报名的导流。好未来将线下积累的用户导流至移动端,再加上家长帮积累的流量池也集中于移动端,从而实现移动端、PC端与线下报名入口的协同。

时间转到2017年,早2年兴起的题库及搜题类App,在大用户数量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向在线辅导业务转型,并逐渐探索属于自己的在线直播课时代。好未来虽在2015年秋季试水“直播+辅导”模式,但整体对在线课程的态度依然不温不火,且当各机构如火如荼展开在线辅导培训时,好未来在线教育的发力点却只集中在双师课堂上,押注双师也是2017-2018年好未来重要的策略之一。据好未来财报显示,2018财年学而思网校贡献收入仅占8%。

03、缘起——K12培训(线上发力,布局海外)

到2018年,蛰伏近10年的学而思网校终于逐步发力,在强大的品牌以及原始流量的背书下,仅1年时间,学而思网校收入贡献就增加近9个百分点,占比上升至17%。好未来2019年暑期前后10个亿的投放,强势卡位初见成效,与猿辅导等在线企业可以分庭抗礼。

企业决策其实都是随着市场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在线是如此,回溯2015年O2O大战之时,也是如此。2015年好未来一边在智康体系内孵化,一边利用投资布局家教O2O领域。这一年,好未来1000万美元投资轻轻家教B+轮,之后接连跟投轻轻家教C轮、C+轮、D轮。今年8月,轻轻家教与同样是好未来投资的在线1对1机构海风教育达成战略合作。同月,好未来将其大海1对1项目并入学而思网校,正式升级为学而思网校1对1。无论过程复杂艰辛,但是行业的分分合合亦是大势所趋。

另外,自2018年起,好未来K12培训业务也开始将触角延伸至大陆以外的市场,当年年底,学而思进军香港培训市场,今年好未来又悄然落地美国硅谷。

04、全方位布局素质教育

在发展K12全科培训的同时,2010年好未来开始向素质教育方向延伸,2010年好未来推出摩比思维馆,布局思维培训赛道,后又以收购的方式布局少儿英语及少儿编程赛道,今年好未来孵化面向幼儿园及小学低年龄段儿童的新品牌“小猴” ,布局低年龄段市场。

05、双向优势—国际教育

另外,好未来在2016年推出学而思国际,收购顺顺留学,在出国留学赛道占位。好未来发展至第13年,终于将服务年龄段延伸至18岁以后。目前学而思国际业务占比依然较少,且大多是从学而思K12体系直接导流,目前学而思国际已覆盖北京大多数高端人群,尤其是低龄出国的高精尖人群。

相比好未来,K12培训另一巨头新东方则是以出国留学起家。兜兜转转,企业业务布局有先有后,发展路径也各有不同,但总有一个路口会有相遇点。但目前来看,一位K12培训行业从业者曾对FirstInsight极致洞察表示,对于新东方、好未来来说,出国留学业务具有双向优势,首先K12培训可以积累大量用户,实现向高利润出国留学业务导流,而高利润的出国留学业务也可反补K12培训业务。

06、大力ToB,业务持续发力

好未来近几年重点布局的ToB业务,追溯源头可能源于第一波老师出走潮。面对优秀老师出走,各机构采取不同应对措施。新东方采取搭班上课,学大则是发展销售团队,而好未来开始研发统一教材,之后好未来在此基础上开始探索智能教学系统,2010年推出ICS智能教学系统,之后不断完善,不断加码。

2017年好未来推出教学产品分级阅读,首次实现与公立校合作,推动公立校教学、教育信息化实践。2018年好未来正式成立教育云事业部,并发布面向教培行业的ToB服务产品未来魔法校,依托好未来全国直营校复制经验为K12校外培训机构提供产品及服务。到2019年,好未来已经上线AI开放平台,在ToB业务持续发力。2019年12月,科大讯飞先后8.6亿、15.86亿中标青岛、蚌埠两地“人工智能+教育”及智慧学校建设项,或许可以证明,大力ToB的背后,ToG市场前景不容小觑。

07、耕耘老本行,扩充新品类

纵观好未来16年业务发展历程,2003年开启线下小班课;2010年上线学而思网校,打开录播时代,5年后转型线上模式;2014年整合网站,更名家长帮;2016年成立学而思国际;2019年推出AI开放平台......其实好未来并不是每一步都踩在市场的前端,但可以看到的是好未来基本抓住了每一个风口,且在K12培训老本行持续耕耘。对于企业来说,抓住拳头产品,顺应市场及企业自身发展延伸业务线,是企业从小而美走向全国性品牌的必然途径,从其他教育集团业务天梯上或也可得到印证。

校审 | 石斛

视觉 | 宇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