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攀爬的“大熊猫”:崛起的新一线城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攀爬的“大熊猫”:崛起的新一线城市

成都正在不断完成自我进化,朝着最具创新能力、最适宜居住、最具幸福感的国际化大都市迈进。

文 | 樊旭 辛圆

图片来源:晓晨/摄

成都市中心春熙路的一处地标门口,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拿出手机对着一只向上攀爬的大熊猫拍照,很多时候不得不为了一张角度更好地照片突出重围。不远处的太古里聚集了城中最时尚的年轻人,从一座座深灰色屋顶的中式建筑中进出,手里拎着颜色各异的购物袋……

成都,这座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城市以大熊猫著称,但它真正的吸引力远不止于此,它更不满足于作为一座生活安逸的城市被外界记住。

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1%,增速连续11个季度保持在8%以上。2019年,预计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将一次跨越两个千亿级台阶、突破1.7万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总量预期目标。

在全球著名智库米尔肯研究院发布的《2019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排行榜》中,成都摘得桂冠。这是该榜单自2015年发布以来,成都第三次荣登榜首。三次登顶,说明成都所代表的发展模式是成功的、可持续的。

12月26日-27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为成都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制定了宏伟目标——要坚持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统一,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

重塑产业布局瞄准创新发展,用人才和金融政策保障创新发展,通过创新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都经济逆势崛起的背后,正是新发展理念的指引和推动。成都正在不断完成自我进化,朝着最具创新能力、最适宜居住、最具幸福感的国际化大都市迈进。

图片来源:站酷

创新发展的“成都式飞跃”

可能你已经看过《哪吒》和《流浪地球》这两部刷新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二名、第三名的电影,但你知道这两部爆款电影都是“成都造”吗?

创造了近50亿票房的《哪吒》,其主创团队正是在成都高新区的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而《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说则是在20年前率先发布在来自成都的著名期刊《科幻世界》上。20年后,落地成都的MORE VFX公司又承担了这部影片大部分视觉特效工作。

两个现象级电影的诞生都与成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不令人意外。成都正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除了在数字文创领域成功孵化创作了《哪吒》《流浪地球》《中国机长》等一批影响力广泛的作品,还积极以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带动新兴产业,这些成为四川省获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重要支撑。腾讯研究院在《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2018)》发布的数字城市十强中,成都位列新一线城市中第一名。

数字文创领域的火爆只是成都创新活力的一个缩影。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增加了经济转型的迫切性,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也在不断发力调整产业布局,试图实现从量到质的跨越。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7年4月,成都市召开第十三次党代会,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开启了成都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全新实践。自此以来,成都在新经济发展、产业功能区建设、公园城市理念、生态价值转化、社区发展治理等领域进入理论创新和发展实践上的“无人区”。

两年来,围绕产业功能区建设,成都系统构建起“5+5+1”产业体系,明确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产业为先进制造业重点,以期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同时,积极发展新经济、新动能,构建“人工智能+ ”“大数据+ ”“5G+ ”“清洁能源+”“供应链+”为核心的高基数含量、高附加值开放型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图片来源:站酷

2019年,成都新经济企业已达36万户、增长26.6%。在这里,每天有近200家新经济企业诞生。2019年,成都新获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5家,全市获得国家科技奖29项,超过全国获奖总数的10%。

2019年,成都超算中心建设也开始起步,可以对科学研究、商业仿真和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动漫游戏、气象等行业提供强大的服务支撑。成都今年还创建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大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暨“双百工程”,5G、氢能、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经济迅猛发展。

今年1-9月,成都市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增速较上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营业收入7012.55亿元,同比增长12.2%,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8个百分点;技术合同成交1039.43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54倍。

今年前三季度,成都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项目开发达到400个左右,投资金额占重大项目投资的八成以上。

人才为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老话说“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意指天府之国有好山好水,好吃好喝,少年入川恐怕流连忘返,偏安一隅,难成大业。然而,时过境迁,在近两年的“抢人大战”中,成都的“战果”无疑排在第一梯队。

两年前,成都发布《人才新政12条》,吸引未来有潜力成为人才的年轻人来蓉落户。同时,成都还通过“精准引才计划”“黄金眼”全球人才搜索系统2.0版,鼓励高端人才带着资金、项目、成果来蓉创新创业。

两年来,成都的人才总量已经在政策的加持下颇具规模。截至今年年中,成都已累计吸引大学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28.6万余人,占当地同期人口迁入总量38%左右,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10.2%,30岁及以下年龄占比达80.4%。成都还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0多人。

优惠的政策能吸引人才来到成都,但真正留住人才的是发达的经济、繁荣的产业和广阔的事业前景。

成都利用丰富的高校资源,共同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平台和科技产业园区。同时,成都实施新经济企业“双百工程”,开展新经济百家重点培育企业和百名优秀人才培育培养计划,分层分级对新经济企业给予人才、融资、技术创新、上市、品牌宣传等差异化支持,让企业做大做强,留住人才。

12月26日,界面商学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分析研究中心和BOSS直聘发布的《从抢人到留人——2019中国城市人才品牌吸纳度50强报告》显示,成都在总排行榜中位列第九位(其中,人才规模指数位列第六位),这一排名也与成都GDP在全国城市中的排名相一致。该城市人才吸纳度评估体系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一个城市在一个时期内吸引、接纳人才并使其发展的能力,成都的优异表现证明了其人力资源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能力。

2020年,成都将拓展实施“蓉贝”人才计划,加快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人才和人才团队,把“蓉贝”人才计划从软件产业进一步拓展到生物医药、区块链、人工智能、5G、氢能等产业领域,充分发挥高科技人才的引领作用。

金融为创新发展注入“活水”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的支撑必不可少。

对于成都来说,“金融”向来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纸币“交子”诞生于此;20世纪初,成都为川汉铁路的修建进行股份制融资。如今,成都又在打造“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的道路上开垦着。可以说,金融的基因一直贯穿在成都成长的血脉中,有着笃定的底气。

2017年召开的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增强西部金融中心功能,全面构筑现代金融产业集群和支撑体系,强化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加快发展新兴金融业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五大核心功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力争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

根据最近发布的《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发展白皮书(2019)》,金融业务规模上,截至2018年底,成都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寸、贷款余额均居中西部第一;保费收入927亿元。从业务相对水平来看,2018年度,成都本地证券交易量占GDP比重达547.5%,保险深度达6%。

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取得的成就还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今年9月,由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的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26)”在伦敦发布,报告显示,成都继2017年9月首次入榜后排名持续攀升,本期评分较上期大幅增加25分,排名上升14位,目前排名全球第73。此外,本期指数还首次引入金融科技排名,成都金融科技表现强劲,排名全球第18。

近年来,成都围绕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不断深化科技金融工作,积极探索创新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方式,通过将传统单一拨款的支持方式创新改变为“投、贷、贴”相结合的多种使用方式,建立了“3+1+5”即“三大科技金融专项扶持政策+一个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平台+五个特色科技金融服务产品”的服务模式,撬动金融资本、创投资本等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精准化的科技金融服务。

据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成都已安排3.93亿元的财政科技经费投入,联合20家金融机构、9个区(市)县政府共同设立了信贷资金规模达53.22亿元的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实现财政资金放大15倍;帮助2543家(次)企业获得“科创贷”信用贷款55.06亿元。

2019年,成都在加快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方面继续大踏步前进:上交所、新三板西部基地签约落户成都,新增上市公司15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9家,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000亿元,本外币贷款3.62万亿元,交子金融“5+2”平台累计为全市10万余家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并在全国首创“减税云贷”银税互动产品。

除科技领域外,成都的金融也在赋能包括医养金融、汽车金融、双创金融、绿色金融等各种领域。展望2020年,成都要强化数字经济赋能金融发展,大力鼓励基于区块链等技术的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区块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探索数字货币等数字金融应用。金融就好像这座城市的“活水”,不断激发、融汇着有待开发的潜能、正在成长的动能和突破发展的效能。

创新发展背后的人文温度

“既丽且崇,实号成都。”——距今一千多年前时左思所作的《蜀都赋》曾这样形容这座城市的富丽和兴盛。跨越时空,这句话到今天仍然适用。

图片来源:晓晨/摄

创意设计、文化、美食、时装,都是成都文创的关键词。作为古蜀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成都有着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早在2017年,由今日头条发布的“了不起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的数据显示,在全国用户对文创的关注度增长趋势排名中,成都以27.24%的增速,位居六大国家中心城市之首。

从《天府之歌》系列作品、《伎乐·24》、《蜀女卓文君》等古文化的现代展示,到艺术熊猫、《哪吒之魔童降世》和《王者荣耀》等文化IP收获全国范围的知名度;从一年开工几十个的文创项目,再到源源不断推出的文创艺术活动,成都从未放慢思维创意的节奏。

今年以来,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夜间经济的背景下,成都打造了夜游锦江、“花重锦官光影秀”等消费新场景,上榜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夜间经济十强城市”。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接待游客19514.0万人次,同比增长11.4%;实现旅游总收入3271.1亿元,增长25.6%。

除了夜间经济,成都今年还大力发展了首店经济、医美消费等新兴消费。今年1-11月,成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780.9亿元,同比增长9.9%,高出全国1.9个百分点。首店经济方面,落户首店近500家、超过去年全年数量的两倍,1-11月落户全球首店、中国首店51家,城市区域价值更加彰显。

现在,成都又吹响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冲锋号,提出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成都特质的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新路。消费的核心是人,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语境下,成都此次将目光瞄准社会最小细胞——“社区”。根据成都的发展目标,到2022年,将在全市新打造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300个,社区便民服务示范点500个,社区商业文化主题店、特色店、体验店1000个,社区商业连锁店超10000家。

在全力发展创新经济的同时,成都并没有忘记用心爱护着自己的家园。

图片来源:站酷

今年以来,通过推进“三治一增”,持续实施大气“650”工程、水“626”工程、土壤“620”工程,启动落实低碳城市建设“636”工程,成都在副省级城市中第一个获批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生态环境质量,尤其在空气质量方面大大改善。根据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消息,截至11月,成都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累计达到251天,优良率为81.2%,预计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将超过285天、比去年增加34天;PM10、PM2.5浓度分别为63微克/立方米、38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8.7%、11.6%。特别是今年10月,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自2013年以来首次实现了全月优良。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天府绿道、锦城公园一系列生态工程的推进也让成都更加美丽宜居。

“生活的态度融入城市的灵魂,生活城市就会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家园。”今年2月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推进会”上这样说到。

天府之国,物产丰盈,自古就是人们爱上成都的理由。在今天,成都不仅仅是一个适合旅游购物的网红城市,更是新发展理念下创新发展的示范城市。有一种美学叫成都,有一种创新也叫成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攀爬的“大熊猫”:崛起的新一线城市

成都正在不断完成自我进化,朝着最具创新能力、最适宜居住、最具幸福感的国际化大都市迈进。

文 | 樊旭 辛圆

图片来源:晓晨/摄

成都市中心春熙路的一处地标门口,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拿出手机对着一只向上攀爬的大熊猫拍照,很多时候不得不为了一张角度更好地照片突出重围。不远处的太古里聚集了城中最时尚的年轻人,从一座座深灰色屋顶的中式建筑中进出,手里拎着颜色各异的购物袋……

成都,这座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城市以大熊猫著称,但它真正的吸引力远不止于此,它更不满足于作为一座生活安逸的城市被外界记住。

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1%,增速连续11个季度保持在8%以上。2019年,预计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将一次跨越两个千亿级台阶、突破1.7万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总量预期目标。

在全球著名智库米尔肯研究院发布的《2019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排行榜》中,成都摘得桂冠。这是该榜单自2015年发布以来,成都第三次荣登榜首。三次登顶,说明成都所代表的发展模式是成功的、可持续的。

12月26日-27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为成都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制定了宏伟目标——要坚持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统一,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

重塑产业布局瞄准创新发展,用人才和金融政策保障创新发展,通过创新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都经济逆势崛起的背后,正是新发展理念的指引和推动。成都正在不断完成自我进化,朝着最具创新能力、最适宜居住、最具幸福感的国际化大都市迈进。

图片来源:站酷

创新发展的“成都式飞跃”

可能你已经看过《哪吒》和《流浪地球》这两部刷新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二名、第三名的电影,但你知道这两部爆款电影都是“成都造”吗?

创造了近50亿票房的《哪吒》,其主创团队正是在成都高新区的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而《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说则是在20年前率先发布在来自成都的著名期刊《科幻世界》上。20年后,落地成都的MORE VFX公司又承担了这部影片大部分视觉特效工作。

两个现象级电影的诞生都与成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不令人意外。成都正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除了在数字文创领域成功孵化创作了《哪吒》《流浪地球》《中国机长》等一批影响力广泛的作品,还积极以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带动新兴产业,这些成为四川省获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重要支撑。腾讯研究院在《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2018)》发布的数字城市十强中,成都位列新一线城市中第一名。

数字文创领域的火爆只是成都创新活力的一个缩影。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增加了经济转型的迫切性,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也在不断发力调整产业布局,试图实现从量到质的跨越。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7年4月,成都市召开第十三次党代会,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开启了成都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全新实践。自此以来,成都在新经济发展、产业功能区建设、公园城市理念、生态价值转化、社区发展治理等领域进入理论创新和发展实践上的“无人区”。

两年来,围绕产业功能区建设,成都系统构建起“5+5+1”产业体系,明确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产业为先进制造业重点,以期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同时,积极发展新经济、新动能,构建“人工智能+ ”“大数据+ ”“5G+ ”“清洁能源+”“供应链+”为核心的高基数含量、高附加值开放型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图片来源:站酷

2019年,成都新经济企业已达36万户、增长26.6%。在这里,每天有近200家新经济企业诞生。2019年,成都新获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5家,全市获得国家科技奖29项,超过全国获奖总数的10%。

2019年,成都超算中心建设也开始起步,可以对科学研究、商业仿真和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动漫游戏、气象等行业提供强大的服务支撑。成都今年还创建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大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暨“双百工程”,5G、氢能、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经济迅猛发展。

今年1-9月,成都市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增速较上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营业收入7012.55亿元,同比增长12.2%,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8个百分点;技术合同成交1039.43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54倍。

今年前三季度,成都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项目开发达到400个左右,投资金额占重大项目投资的八成以上。

人才为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老话说“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意指天府之国有好山好水,好吃好喝,少年入川恐怕流连忘返,偏安一隅,难成大业。然而,时过境迁,在近两年的“抢人大战”中,成都的“战果”无疑排在第一梯队。

两年前,成都发布《人才新政12条》,吸引未来有潜力成为人才的年轻人来蓉落户。同时,成都还通过“精准引才计划”“黄金眼”全球人才搜索系统2.0版,鼓励高端人才带着资金、项目、成果来蓉创新创业。

两年来,成都的人才总量已经在政策的加持下颇具规模。截至今年年中,成都已累计吸引大学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28.6万余人,占当地同期人口迁入总量38%左右,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10.2%,30岁及以下年龄占比达80.4%。成都还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0多人。

优惠的政策能吸引人才来到成都,但真正留住人才的是发达的经济、繁荣的产业和广阔的事业前景。

成都利用丰富的高校资源,共同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平台和科技产业园区。同时,成都实施新经济企业“双百工程”,开展新经济百家重点培育企业和百名优秀人才培育培养计划,分层分级对新经济企业给予人才、融资、技术创新、上市、品牌宣传等差异化支持,让企业做大做强,留住人才。

12月26日,界面商学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分析研究中心和BOSS直聘发布的《从抢人到留人——2019中国城市人才品牌吸纳度50强报告》显示,成都在总排行榜中位列第九位(其中,人才规模指数位列第六位),这一排名也与成都GDP在全国城市中的排名相一致。该城市人才吸纳度评估体系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一个城市在一个时期内吸引、接纳人才并使其发展的能力,成都的优异表现证明了其人力资源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能力。

2020年,成都将拓展实施“蓉贝”人才计划,加快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人才和人才团队,把“蓉贝”人才计划从软件产业进一步拓展到生物医药、区块链、人工智能、5G、氢能等产业领域,充分发挥高科技人才的引领作用。

金融为创新发展注入“活水”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的支撑必不可少。

对于成都来说,“金融”向来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纸币“交子”诞生于此;20世纪初,成都为川汉铁路的修建进行股份制融资。如今,成都又在打造“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的道路上开垦着。可以说,金融的基因一直贯穿在成都成长的血脉中,有着笃定的底气。

2017年召开的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增强西部金融中心功能,全面构筑现代金融产业集群和支撑体系,强化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加快发展新兴金融业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五大核心功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力争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

根据最近发布的《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发展白皮书(2019)》,金融业务规模上,截至2018年底,成都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寸、贷款余额均居中西部第一;保费收入927亿元。从业务相对水平来看,2018年度,成都本地证券交易量占GDP比重达547.5%,保险深度达6%。

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取得的成就还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今年9月,由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的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26)”在伦敦发布,报告显示,成都继2017年9月首次入榜后排名持续攀升,本期评分较上期大幅增加25分,排名上升14位,目前排名全球第73。此外,本期指数还首次引入金融科技排名,成都金融科技表现强劲,排名全球第18。

近年来,成都围绕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不断深化科技金融工作,积极探索创新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方式,通过将传统单一拨款的支持方式创新改变为“投、贷、贴”相结合的多种使用方式,建立了“3+1+5”即“三大科技金融专项扶持政策+一个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平台+五个特色科技金融服务产品”的服务模式,撬动金融资本、创投资本等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精准化的科技金融服务。

据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成都已安排3.93亿元的财政科技经费投入,联合20家金融机构、9个区(市)县政府共同设立了信贷资金规模达53.22亿元的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实现财政资金放大15倍;帮助2543家(次)企业获得“科创贷”信用贷款55.06亿元。

2019年,成都在加快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方面继续大踏步前进:上交所、新三板西部基地签约落户成都,新增上市公司15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9家,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000亿元,本外币贷款3.62万亿元,交子金融“5+2”平台累计为全市10万余家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并在全国首创“减税云贷”银税互动产品。

除科技领域外,成都的金融也在赋能包括医养金融、汽车金融、双创金融、绿色金融等各种领域。展望2020年,成都要强化数字经济赋能金融发展,大力鼓励基于区块链等技术的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区块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探索数字货币等数字金融应用。金融就好像这座城市的“活水”,不断激发、融汇着有待开发的潜能、正在成长的动能和突破发展的效能。

创新发展背后的人文温度

“既丽且崇,实号成都。”——距今一千多年前时左思所作的《蜀都赋》曾这样形容这座城市的富丽和兴盛。跨越时空,这句话到今天仍然适用。

图片来源:晓晨/摄

创意设计、文化、美食、时装,都是成都文创的关键词。作为古蜀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成都有着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早在2017年,由今日头条发布的“了不起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的数据显示,在全国用户对文创的关注度增长趋势排名中,成都以27.24%的增速,位居六大国家中心城市之首。

从《天府之歌》系列作品、《伎乐·24》、《蜀女卓文君》等古文化的现代展示,到艺术熊猫、《哪吒之魔童降世》和《王者荣耀》等文化IP收获全国范围的知名度;从一年开工几十个的文创项目,再到源源不断推出的文创艺术活动,成都从未放慢思维创意的节奏。

今年以来,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夜间经济的背景下,成都打造了夜游锦江、“花重锦官光影秀”等消费新场景,上榜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夜间经济十强城市”。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接待游客19514.0万人次,同比增长11.4%;实现旅游总收入3271.1亿元,增长25.6%。

除了夜间经济,成都今年还大力发展了首店经济、医美消费等新兴消费。今年1-11月,成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780.9亿元,同比增长9.9%,高出全国1.9个百分点。首店经济方面,落户首店近500家、超过去年全年数量的两倍,1-11月落户全球首店、中国首店51家,城市区域价值更加彰显。

现在,成都又吹响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冲锋号,提出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成都特质的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新路。消费的核心是人,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语境下,成都此次将目光瞄准社会最小细胞——“社区”。根据成都的发展目标,到2022年,将在全市新打造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300个,社区便民服务示范点500个,社区商业文化主题店、特色店、体验店1000个,社区商业连锁店超10000家。

在全力发展创新经济的同时,成都并没有忘记用心爱护着自己的家园。

图片来源:站酷

今年以来,通过推进“三治一增”,持续实施大气“650”工程、水“626”工程、土壤“620”工程,启动落实低碳城市建设“636”工程,成都在副省级城市中第一个获批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生态环境质量,尤其在空气质量方面大大改善。根据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消息,截至11月,成都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累计达到251天,优良率为81.2%,预计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将超过285天、比去年增加34天;PM10、PM2.5浓度分别为63微克/立方米、38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8.7%、11.6%。特别是今年10月,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自2013年以来首次实现了全月优良。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天府绿道、锦城公园一系列生态工程的推进也让成都更加美丽宜居。

“生活的态度融入城市的灵魂,生活城市就会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家园。”今年2月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推进会”上这样说到。

天府之国,物产丰盈,自古就是人们爱上成都的理由。在今天,成都不仅仅是一个适合旅游购物的网红城市,更是新发展理念下创新发展的示范城市。有一种美学叫成都,有一种创新也叫成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