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深度】顺风车回归、聚合平台兴起,2019年出行无终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深度】顺风车回归、聚合平台兴起,2019年出行无终局

仅仅是短暂休整两年后,这个市场又开始热闹纷呈。

图片来源:unsplash

记者 | 柯晓斌

编辑 | 文姝琪

2019年的出行战场仍然充满着机会。

从某种程度而言,滴滴的成长是中国出行市场的一个样本,这个成立7年的巨头,在资本加持之下,在完成了快的、优步等对手的并购后,2016年成为这个市场的寡头。

不过,仅仅是短暂休整两年后,这个市场又开始热闹纷呈。

这并不意外,早在2017年3月,熊猫资本合伙人李论曾公开表示,滴滴模式不科学,靠资本烧来的垄断,易攻难守。尽管此前滴滴的市场份额较大,但挑战者一直存在。

据《中国互联发展报告2019》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网络出行市场规模达2478亿元,用户规模近5亿人。其中,网约车交易规模达1888.52亿元。而据普华永道预测,中国出行平台市场规模将在2022年达到5036亿元,约是2018年的2倍。

这意味着,这仍然是一个高速增长的增量市场,没有触达到天花板。

2019年,滴滴又重新面临了来自各个维度的挑战,它的对手也不再是优步、快的等同一维度的玩家,而是车企、流量平台等,玩家更为多元化。同时,传统出租车公司也更为大胆地拥抱线上,渴望实现质变。值得一提的是,滴滴顺风车在停摆一年多后,再次回归,似乎也意味着这个产品成功着陆。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网约车开始迈进下半场,运营变得更为精细化,依托网约车的物流、车载的广告分发也开始衍生出来,在下半场的较量中,围绕着网约车这个移动空间,有了更多对周边业务的尝试。

对于2019年出行市场的全貌,界面新闻总结了以下五个关键点。

顺风车回归

停摆一年多后,靴子落地,滴滴顺风车再次回归。

经过长达大半年的对外试探后,11月6日,滴滴宣布将于11月20日起,陆续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京、南通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不过,滴滴顺风车的上线之路,充满了曲折。原计划于第一批上线的北京因技术原因被延期到12月23日,同时,因男女用户使用时间的不同,滴滴再次站到了风口浪尖。

目前,滴滴顺风车已经在北京、武汉等10个城市试运营。

过去一年,滴滴将安全客服升级成安全响应中心,成为独立团队,专注解决安全类事件。同时,提高一线客服的权限,一线客服进行判断后,可直接上升到安全响应中心,经过筛选后可以启动预案机制。

面对顺风车,这个曾让滴滴折戟的产品,滴滴也变得更为谨慎。除了联合公安机关对注册车主进行综合背景审查之外,还引入了失信人名单筛查,同时,将原有的“信任值”升级为“行为分”,并删除了原来的社交元素等。

尽管如此,顺风车产品的依然有太多不确定性,依然是一个让柳青充满忐忑的产品。

在滴滴顺风车下线的一年时间里,高德、哈罗、曹操、嘀嗒这些全国性的平台均加码顺风车,界面新闻此前报道,嘀嗒顺风车数据直接翻了6倍,达到70万的日订单。

对于滴滴而言,这个顺风车领域的巨头,在缺位一年后,将充满挑战。

聚合平台模式兴起

顺风车下线的一年期间,滴滴ALL IN安全,也给其他玩家带来了诸多可能。

在这一年间,聚合模式成为最大的亮点,目前,虽然没办法直接撼动滴滴的寡头地位,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聚合平台将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2017年7月,高德打车上线,依托庞大的C端用户基础,以聚合滴滴快车为切入口,陆续接入了曹操出行、神州专车、首汽约车等主流出行服务商,成为聚合平台,并迅速打开局面,据接近高德的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目前高德的日订单量接近200万单左右。

同时,经过直营模式的探索,在停摆一年后,今年4月下旬,美团打车再次开城,接入了曹操出行、首汽约车、神州专车等出行服务商,转变成为聚合模式,据美团官方公布的数据,目前,美团打车已经登陆了42个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底,在滴滴App内,除了快车和专车外,还新增“第三方”的入口,用户可以选择秒走打车、如祺出行等。

这意味着,目前滴滴、高德、美团都在做聚合模式。

面对聚合模式,此前,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当第三方平台(小的打车平台)用户全部转移到流量方,它就会和传统租赁公司一样,沦为平台的供应链,面临品牌弱化直至失去的风险。

不过,至少当下,聚合模式给了小平台活下去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像高德这种平台和滴滴相抗衡的可能性。

出租车网约化

过去几年,随着网约车的冲击,传统出租车行业大幅度萎缩,退车潮不断。

尽管,传统出租车也接入了打车平台,但网约车平台采取“按单抽成”的模式,也就注定了传统出租车不可能成为其流量池的主力军, 无法大幅度提高传统出租车司机的收入。

今年8月,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城市交通管理处处长孟秋称,巡游出租汽车客运量占出租汽车行业总客运量的70%以上,加快巡游车行业改革,应尽快推进巡游出租车动态运价调整,符合市场实际需求。

今年8月底,嘀嗒出行在西安出租车智慧码,通过智慧码,用户可实时获取行程信息, 并分享行程至微信好友,在线对出租车司机进行评价,并完成线上支付。3个月后,智慧码新增“打车助手”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精准获取1公里内出租车实时位置和预计到达时间。

这也是全国范围内,首个针对出租车的互联网产品。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虞明远认为,当前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运价结构不合理、价格调节机制僵化等问题长期困扰行业发展。司企平等协商及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机制尚未建立,行业服务质量仍未达到改革的预期。

不过,出租车的网约化是大势所趋,传统出租车公司如何自救依然是一个值得不断去探索的问题。

车企扎堆迈入网约车

车企布局出行并不是新事,但集体扎堆还是在2019年。

1月9日,江淮汽车推出移动出行平台“和行约车”;4月14,东风汽车推出东风出行;5月16日,小鹏汽车旗下的移动出行平台“有鹏出行”登陆广州。6月26日,广汽集团正式发布移动出行项目“如祺出行”; 7月22日,一汽、东风、长安三家车企共同打造的出行平台T3出行登陆南京;9月17日,一汽旗下推出“旗妙出行”。

以上并不是所有,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是今年,就共有10多家传统车企布局网约车,新旧造车势力齐集这个赛道。

而国内最开始探索网约车市场的车企是吉利,2015年11月25日,吉利旗下的曹操专车在宁波公测,2019年2月,曹操专车升级为曹操出行。

这并不是偶然。

依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会公布的2018国内汽车产销量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狭义乘用车全年产量2312.5万辆,同比下降4.8%;全年零售销量2237.9万辆,同比下降5.7%。这是国内汽车市场28年来的首次年度下跌,2019年延续下跌的趋势。

而在去年年底,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35年,电动化、自动驾驶汽车和共享出行三大新出行技术将瓜分走汽车行业40%的利润,而包括汽车销售在内的传统利润份额将从2017年的99%下降到60%,也即传统汽车产业链上的利润将以每年超过2%的速度减少。

这意味着,传统车企销售量下滑的同时,它还要面对共享出行、自动驾驶的蚕食。而布局网约车对于传统车企而言,是最好的粘合剂,是一个集防御和攻击于一身的战略性产品。

相较于单纯的网约车平台而言,因为拥有车源,它们的硬件成本更低,同时,在销售量下滑的状态下,通过布局网约车可以去库存,重新盘活资产,以希望实现销售。另外,通过对用户出行习惯的搜集,也能倒逼其改良生产环节,实现定制化,更为关键的是,海量的出行数据,是其布局无人驾驶的必经之路。

探索广告分发

11月25日,界面新闻记者发现,在上海的滴滴快车椅背后安装有一块屏幕,在这个屏幕上,有“我的行程、视频娱乐、必吃榜、热门推荐”等入口。

滴滴知情人士表示,去年中旬这个项目正式立项,由当时快捷事业群内的团队在做,大约3个人专门在做这个事情,硬件由深圳的一个供应商提供,每块屏幕的成本大概1000元。目前,滴滴只在快车内尝试推广这块屏幕,遵循自愿原则,并没有强制要求,是免费给滴滴供应商提供,主要用来给其他企业投放广告,进行流量分发。

而在此之前,滴滴出资1000万人民币,成立北京粒粒橙传媒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电视剧制作、音像制品制作、电子出版物制作、电影发行等,由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这意味着,滴滴开始探索广告分发的生意。

巧合的是,据媒体报道,Uber Eats将消费者与商家联系起来,通过餐厅推荐功能和外卖拼单折扣等活动在消费者中建立影响力,引导消费者“吃什么和在哪里吃”,通过这种影响力吸引商家在平台打广告,建立收费机制。

优步的高级总监和 Uber Eats 产品负责人 Stephen Chau 表示,如果优步跟市场上的所有餐厅合作,并且为他们提供工具来刺激增长,这将是一个非常有效益的市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滴滴出行

294
  • 滴滴:五一期间将发放超3亿元司机奖励
  • 滴滴:受“拼假”影响,4月27日或迎来大型交通枢纽打车需求小高峰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深度】顺风车回归、聚合平台兴起,2019年出行无终局

仅仅是短暂休整两年后,这个市场又开始热闹纷呈。

图片来源:unsplash

记者 | 柯晓斌

编辑 | 文姝琪

2019年的出行战场仍然充满着机会。

从某种程度而言,滴滴的成长是中国出行市场的一个样本,这个成立7年的巨头,在资本加持之下,在完成了快的、优步等对手的并购后,2016年成为这个市场的寡头。

不过,仅仅是短暂休整两年后,这个市场又开始热闹纷呈。

这并不意外,早在2017年3月,熊猫资本合伙人李论曾公开表示,滴滴模式不科学,靠资本烧来的垄断,易攻难守。尽管此前滴滴的市场份额较大,但挑战者一直存在。

据《中国互联发展报告2019》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网络出行市场规模达2478亿元,用户规模近5亿人。其中,网约车交易规模达1888.52亿元。而据普华永道预测,中国出行平台市场规模将在2022年达到5036亿元,约是2018年的2倍。

这意味着,这仍然是一个高速增长的增量市场,没有触达到天花板。

2019年,滴滴又重新面临了来自各个维度的挑战,它的对手也不再是优步、快的等同一维度的玩家,而是车企、流量平台等,玩家更为多元化。同时,传统出租车公司也更为大胆地拥抱线上,渴望实现质变。值得一提的是,滴滴顺风车在停摆一年多后,再次回归,似乎也意味着这个产品成功着陆。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网约车开始迈进下半场,运营变得更为精细化,依托网约车的物流、车载的广告分发也开始衍生出来,在下半场的较量中,围绕着网约车这个移动空间,有了更多对周边业务的尝试。

对于2019年出行市场的全貌,界面新闻总结了以下五个关键点。

顺风车回归

停摆一年多后,靴子落地,滴滴顺风车再次回归。

经过长达大半年的对外试探后,11月6日,滴滴宣布将于11月20日起,陆续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京、南通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不过,滴滴顺风车的上线之路,充满了曲折。原计划于第一批上线的北京因技术原因被延期到12月23日,同时,因男女用户使用时间的不同,滴滴再次站到了风口浪尖。

目前,滴滴顺风车已经在北京、武汉等10个城市试运营。

过去一年,滴滴将安全客服升级成安全响应中心,成为独立团队,专注解决安全类事件。同时,提高一线客服的权限,一线客服进行判断后,可直接上升到安全响应中心,经过筛选后可以启动预案机制。

面对顺风车,这个曾让滴滴折戟的产品,滴滴也变得更为谨慎。除了联合公安机关对注册车主进行综合背景审查之外,还引入了失信人名单筛查,同时,将原有的“信任值”升级为“行为分”,并删除了原来的社交元素等。

尽管如此,顺风车产品的依然有太多不确定性,依然是一个让柳青充满忐忑的产品。

在滴滴顺风车下线的一年时间里,高德、哈罗、曹操、嘀嗒这些全国性的平台均加码顺风车,界面新闻此前报道,嘀嗒顺风车数据直接翻了6倍,达到70万的日订单。

对于滴滴而言,这个顺风车领域的巨头,在缺位一年后,将充满挑战。

聚合平台模式兴起

顺风车下线的一年期间,滴滴ALL IN安全,也给其他玩家带来了诸多可能。

在这一年间,聚合模式成为最大的亮点,目前,虽然没办法直接撼动滴滴的寡头地位,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聚合平台将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2017年7月,高德打车上线,依托庞大的C端用户基础,以聚合滴滴快车为切入口,陆续接入了曹操出行、神州专车、首汽约车等主流出行服务商,成为聚合平台,并迅速打开局面,据接近高德的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目前高德的日订单量接近200万单左右。

同时,经过直营模式的探索,在停摆一年后,今年4月下旬,美团打车再次开城,接入了曹操出行、首汽约车、神州专车等出行服务商,转变成为聚合模式,据美团官方公布的数据,目前,美团打车已经登陆了42个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底,在滴滴App内,除了快车和专车外,还新增“第三方”的入口,用户可以选择秒走打车、如祺出行等。

这意味着,目前滴滴、高德、美团都在做聚合模式。

面对聚合模式,此前,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当第三方平台(小的打车平台)用户全部转移到流量方,它就会和传统租赁公司一样,沦为平台的供应链,面临品牌弱化直至失去的风险。

不过,至少当下,聚合模式给了小平台活下去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像高德这种平台和滴滴相抗衡的可能性。

出租车网约化

过去几年,随着网约车的冲击,传统出租车行业大幅度萎缩,退车潮不断。

尽管,传统出租车也接入了打车平台,但网约车平台采取“按单抽成”的模式,也就注定了传统出租车不可能成为其流量池的主力军, 无法大幅度提高传统出租车司机的收入。

今年8月,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城市交通管理处处长孟秋称,巡游出租汽车客运量占出租汽车行业总客运量的70%以上,加快巡游车行业改革,应尽快推进巡游出租车动态运价调整,符合市场实际需求。

今年8月底,嘀嗒出行在西安出租车智慧码,通过智慧码,用户可实时获取行程信息, 并分享行程至微信好友,在线对出租车司机进行评价,并完成线上支付。3个月后,智慧码新增“打车助手”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精准获取1公里内出租车实时位置和预计到达时间。

这也是全国范围内,首个针对出租车的互联网产品。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虞明远认为,当前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运价结构不合理、价格调节机制僵化等问题长期困扰行业发展。司企平等协商及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机制尚未建立,行业服务质量仍未达到改革的预期。

不过,出租车的网约化是大势所趋,传统出租车公司如何自救依然是一个值得不断去探索的问题。

车企扎堆迈入网约车

车企布局出行并不是新事,但集体扎堆还是在2019年。

1月9日,江淮汽车推出移动出行平台“和行约车”;4月14,东风汽车推出东风出行;5月16日,小鹏汽车旗下的移动出行平台“有鹏出行”登陆广州。6月26日,广汽集团正式发布移动出行项目“如祺出行”; 7月22日,一汽、东风、长安三家车企共同打造的出行平台T3出行登陆南京;9月17日,一汽旗下推出“旗妙出行”。

以上并不是所有,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是今年,就共有10多家传统车企布局网约车,新旧造车势力齐集这个赛道。

而国内最开始探索网约车市场的车企是吉利,2015年11月25日,吉利旗下的曹操专车在宁波公测,2019年2月,曹操专车升级为曹操出行。

这并不是偶然。

依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会公布的2018国内汽车产销量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狭义乘用车全年产量2312.5万辆,同比下降4.8%;全年零售销量2237.9万辆,同比下降5.7%。这是国内汽车市场28年来的首次年度下跌,2019年延续下跌的趋势。

而在去年年底,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35年,电动化、自动驾驶汽车和共享出行三大新出行技术将瓜分走汽车行业40%的利润,而包括汽车销售在内的传统利润份额将从2017年的99%下降到60%,也即传统汽车产业链上的利润将以每年超过2%的速度减少。

这意味着,传统车企销售量下滑的同时,它还要面对共享出行、自动驾驶的蚕食。而布局网约车对于传统车企而言,是最好的粘合剂,是一个集防御和攻击于一身的战略性产品。

相较于单纯的网约车平台而言,因为拥有车源,它们的硬件成本更低,同时,在销售量下滑的状态下,通过布局网约车可以去库存,重新盘活资产,以希望实现销售。另外,通过对用户出行习惯的搜集,也能倒逼其改良生产环节,实现定制化,更为关键的是,海量的出行数据,是其布局无人驾驶的必经之路。

探索广告分发

11月25日,界面新闻记者发现,在上海的滴滴快车椅背后安装有一块屏幕,在这个屏幕上,有“我的行程、视频娱乐、必吃榜、热门推荐”等入口。

滴滴知情人士表示,去年中旬这个项目正式立项,由当时快捷事业群内的团队在做,大约3个人专门在做这个事情,硬件由深圳的一个供应商提供,每块屏幕的成本大概1000元。目前,滴滴只在快车内尝试推广这块屏幕,遵循自愿原则,并没有强制要求,是免费给滴滴供应商提供,主要用来给其他企业投放广告,进行流量分发。

而在此之前,滴滴出资1000万人民币,成立北京粒粒橙传媒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电视剧制作、音像制品制作、电子出版物制作、电影发行等,由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这意味着,滴滴开始探索广告分发的生意。

巧合的是,据媒体报道,Uber Eats将消费者与商家联系起来,通过餐厅推荐功能和外卖拼单折扣等活动在消费者中建立影响力,引导消费者“吃什么和在哪里吃”,通过这种影响力吸引商家在平台打广告,建立收费机制。

优步的高级总监和 Uber Eats 产品负责人 Stephen Chau 表示,如果优步跟市场上的所有餐厅合作,并且为他们提供工具来刺激增长,这将是一个非常有效益的市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