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九大关键词,带你盘点2019金融科技那些事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九大关键词,带你盘点2019金融科技那些事儿

2019年即将过去,回望这一年金融科技的发展,有人说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也有人说是“高光与阴影并存的一年”,但无论你是哪种看法,总有那个几个关键词儿跳动着你的眼帘。

文|中国电子银行网 王煊

不知不觉,2019年即将过去,回望这一年金融科技的发展,有人说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也有人说是“高光与阴影并存的一年”,但无论你是哪种看法,总有那个几个关键词儿跳动着你的眼帘,刺激着你的神经......

准备好了吗?小编开始带你盘点2019金融科技那些词儿!

关键词之一:开放平台

2019年,在金融与科技加速融合和创新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银行通过打造开放银行连接场景开展业务,建立了新的平台和生态圈,金融科技和平台化成为银行两个至关重要的关键词。

各类银行也在科技浪潮下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开放之路”。国有商业银行实力雄厚,建设大规模开放平台,与头部互金巨头展开合作,以开放金融生态助力社会民生建设;股份行从业务战略出发,通过开放技术体系将金融服务融入到客户生活,也着眼于赋能小微企业,输出金融服务和打造场景化经营能力。

无论是在传统银行下孵化出的开放银行、平台银行,还是天生自带互联网基因的直销银行,这一切的指向都是基于科技支撑与开放理念的银行服务创新,打破传统的业务架构,建立新的平台和生态,让银行服务变得灵活、敏捷、无界,更贴近企业经营与个人生活。

美国银行创新教父布莱特·金认为,全球银行业正在从3.0时代迈向4.0时代:即把银行平台的功能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关键词之二:P2P离场

P2P没落离场......这个曾经有着“普惠金融”梦想的新事物,在经历了几年的野蛮生长后还是没能守住“普惠金融”的初心。

如果说前几年监管部门对网贷业务还有些许的“暧昧”,那么在2019年,监管部门对网贷的态度终于明确了:一刀切!

从今年4月开始,陆续有各地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网贷运营机构取缔名单;而在11月银保监会通气会上,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明确表示:“未来整治的方向非常清楚:以出清为目标,以退出为主要方向,以依法合规的分类处置为主要手段,争取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网络借贷专项整治阶段的任务。”

截至2019年末,已有18个省市监管部门或地方互联网金融协会对外公布了清退机构名单,其中四川、重庆等六地公告辖区内P2P网贷业务全部取缔。

在这场繁花一现的行业变革中,暴露的不仅仅是幻想“一夜暴富”的人性险恶,更让人反思的是对金融缺少敬畏之心,钱来的太快就忘记了金融的关键和底线。

当然,P2P的离场并不代表互联网金融的离场,或许在经历了这次行业动荡后,投资者和良心平台都能回归理性,通过一系列安全合规的措施,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打造安全堡垒。

关键词之三:“爬虫”风波

2019年,多家大数据公司被查,整个行业风声鹤唳。与此同时,监管层要求银行填写是否与第三方数据公司开展合作,北京地区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收到监管要求全面停止与“爬虫”有关的放贷业务。

一时间,关于“爬虫技术的红线在哪里?”和“大数据产权”等相关话题引起行业热议......

互联网金融相关领域专家认为:技术是合法的,但是不等于企业使用这个技术的过程是合法的,数据使用的提供方和使用方,双方都有责任。数据提供方存在过度采集、非法采集,以及涉及泄漏数据的问题;而数据使用方存在数据转卖、数据非法留存及数据重复使用等问题。

针对目前大数据存在的这些问题,相关专家表示:产权制度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大数据所有权的问题,应当建立一套规则和制度,从而促使大数据产业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公正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之四:消费金融

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发展迅猛,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参与主体,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在参与主体方面,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参与进来,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网络小贷等在内的持牌机构和众多的金融科技公司都参与其中。

在消费主体方面,90后已逐渐成为主要消费人群,消费动力更强,消费需求更多元化,服务性消费比重快速上升。另外,根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发布的《2019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小镇青年囊括了庞大的下沉市场和青年群体市场,他们人数众多、有时间、有存款、敢花钱,是目前细分增量市场的重中之重,以小镇青年为核心消费群体的下沉市场,是未来的流量蓝海。

与此同时,消费金融牌照也炙手可热。目前,全国共有29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这些参股持牌消金公司中,不乏知名互联网巨头的身影,百度、阿里、新浪、小米和玖富都在其中,大流量和多场景为其带来极大的优势,但是否能真正地服务到长尾人群和实体经济,做好风险控制,仍值得期待。

关键词之五:监管沙箱

2019年,中国版“监管沙箱”正式启动,率先在北京落地。

众所周知,如何平衡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是金融监管面临的普遍难题,而监管沙箱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创新测试机制,一直广受市场和监管关注。

今年8月,央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按照持牌经营、依法合规、权益保护、包容审慎原则,积极构建高效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旨在提高监管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

央行李伟司长表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有明确的中国特色。与其他国家的“监管沙箱”不同的是,目前,我国“监管沙箱”纳入的将是持牌机构,进入“监管沙箱”的必须为持牌机构,同时,不排除有金融科技公司与持牌机构合作推出的项目进入。

自北京市作为全国率先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以来,目前已批复46个金融科技试点项目,涉及参与机构和企业77家。应用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前沿技术的最新成果,应用场景涵盖金融、医疗、社保、养老、三农等多个领域。

关键词之六: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

2019年,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加速落地......

互联网思维、数字化转型成为如今银行业发展的不二选择,金融科技被视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利器”。

目前包括6家国有大行、3家股份制银行、1家城商行共1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开业。另外,与外资合资设立理财子公司成为银行业设立理财子公司的新模式,12月20日,东方汇理资管、中银理财获批筹建首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这也体现了金融业加速对外开放的步伐。

同时,银行理财子公司对资管行业的人才争夺战已经打响,除了通过招聘、行内选调补充人才缺口外,为领军人才单独设置“首席”职位成为不少理财子公司的标配。

预计未来将有更多银行跟进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但与此同时,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也要与另一个主角——兼具科技和流量优势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正面较量!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有着先天的资金、品牌和牌照优势,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则在技术创新、灵活的管理模式上更为突出,两者各具优势。双方可以在合作中实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而并非是竞争关系。”

银行与金融科技这对模范CP如何继续讲好故事,我们将拭目以待……

关键词之七:区块链加速

2019年,区块链技术驶入“快车道”。

今年10月24日,政治局对于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的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区块链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作用被再次强调,区块链作为一项前沿技术开始被上升到国家高度,其产业发展也迎来重要契机与机遇。

从国家网信办发布第二批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清单来看,金融行业是目前区块链应用最广泛的行业,凭证、票据和金融服务平台是应用最多的领域。截至目前,全国已有6家银行备案14项区块链服务,布局方向主要为金融场景,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均有成果。

例如:工行利用区块链技术创新扶贫金融服务,将“大水漫灌”变成了“精准滴灌”;建行发布“BCTrade2.0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交易量突破3600亿元;中国银行推出国内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债券发行系统等等。

虽然目前多家银行正大力发展区块链技术,未来也是长期趋势,但也有业内人士强调,面对区块链热潮,银行业应该冷静思考,尊重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持理性,结合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谨慎选取业务场景进行试验和应用,谨防因技术使用不当带来的不良影响。

随着5G的应用、物联网爆发,有人预测,2020年将是区块链的转折之年......

关键词之八:数字货币

2019年,数字货币在世界范围内迎来发展新局面,部分国家开始进行数字货币的试点开发。

早在2014年,我国央行便成立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专门研究小组,论证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行性。

今年10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对于DC/EP的研究已经有五六年,中国央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

12月,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对于人民银行研发的数字人民币,并不是大家理解的加密资产,而是人民币的数字化。“币花不炒,人民币是用来花的,不是用来炒作的,既不具有比特币的炒作特性,也不具有像‘稳定币’一样需要货币篮子资产进行币值支撑的要求。”

就国际趋势而言,中国无疑在数字货币的研发方面走在了前列。但在对待数字货币发展的态度上,各国出现了明显差异,手握美元发行大权的美联储对“央行数字货币”不仅兴趣寡淡,更显顾虑重重。

或许,我们可以预测,2020年会是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出的元年。

关键词之九:5G

2019年是5G商用元年,也是银行数字化转型关键之年。这一年当中,银行业诞生了许多与5G相关的想象与愿景。

5G将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实现金融场景的再造,为金融行业注入新的生机。5G技术的热点高容量场景,将为用户提供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网络极高的流量密度需求;同时,5G技术的连续广域覆盖场景还可有助于银行无人网点的部署,实现普惠金融服务。

目前,银行业已经开始将智能网点与5G相结合。今年5月30日,中国银行“5G智能+生活馆”在北京开业,将5G运用于全球专家连线、远程客服等场景中。6月11日,工行基于5G应用的首家新型智慧网点在苏州亮相,集成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金融科技手段。另外,建行在京推出3家“5G+智能银行”。

5G应用的快速发展必将加速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从而推动领先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为科技金融领域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2019金融科技,在迭代与陨落、思辨与感悟、探索与希望中悄然逝去,回望过去,就是为了更好的坚定前行。

2020年,让我们满怀信心,守住初心,共同期待金融科技的荣光到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九大关键词,带你盘点2019金融科技那些事儿

2019年即将过去,回望这一年金融科技的发展,有人说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也有人说是“高光与阴影并存的一年”,但无论你是哪种看法,总有那个几个关键词儿跳动着你的眼帘。

文|中国电子银行网 王煊

不知不觉,2019年即将过去,回望这一年金融科技的发展,有人说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也有人说是“高光与阴影并存的一年”,但无论你是哪种看法,总有那个几个关键词儿跳动着你的眼帘,刺激着你的神经......

准备好了吗?小编开始带你盘点2019金融科技那些词儿!

关键词之一:开放平台

2019年,在金融与科技加速融合和创新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银行通过打造开放银行连接场景开展业务,建立了新的平台和生态圈,金融科技和平台化成为银行两个至关重要的关键词。

各类银行也在科技浪潮下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开放之路”。国有商业银行实力雄厚,建设大规模开放平台,与头部互金巨头展开合作,以开放金融生态助力社会民生建设;股份行从业务战略出发,通过开放技术体系将金融服务融入到客户生活,也着眼于赋能小微企业,输出金融服务和打造场景化经营能力。

无论是在传统银行下孵化出的开放银行、平台银行,还是天生自带互联网基因的直销银行,这一切的指向都是基于科技支撑与开放理念的银行服务创新,打破传统的业务架构,建立新的平台和生态,让银行服务变得灵活、敏捷、无界,更贴近企业经营与个人生活。

美国银行创新教父布莱特·金认为,全球银行业正在从3.0时代迈向4.0时代:即把银行平台的功能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关键词之二:P2P离场

P2P没落离场......这个曾经有着“普惠金融”梦想的新事物,在经历了几年的野蛮生长后还是没能守住“普惠金融”的初心。

如果说前几年监管部门对网贷业务还有些许的“暧昧”,那么在2019年,监管部门对网贷的态度终于明确了:一刀切!

从今年4月开始,陆续有各地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网贷运营机构取缔名单;而在11月银保监会通气会上,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明确表示:“未来整治的方向非常清楚:以出清为目标,以退出为主要方向,以依法合规的分类处置为主要手段,争取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网络借贷专项整治阶段的任务。”

截至2019年末,已有18个省市监管部门或地方互联网金融协会对外公布了清退机构名单,其中四川、重庆等六地公告辖区内P2P网贷业务全部取缔。

在这场繁花一现的行业变革中,暴露的不仅仅是幻想“一夜暴富”的人性险恶,更让人反思的是对金融缺少敬畏之心,钱来的太快就忘记了金融的关键和底线。

当然,P2P的离场并不代表互联网金融的离场,或许在经历了这次行业动荡后,投资者和良心平台都能回归理性,通过一系列安全合规的措施,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打造安全堡垒。

关键词之三:“爬虫”风波

2019年,多家大数据公司被查,整个行业风声鹤唳。与此同时,监管层要求银行填写是否与第三方数据公司开展合作,北京地区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收到监管要求全面停止与“爬虫”有关的放贷业务。

一时间,关于“爬虫技术的红线在哪里?”和“大数据产权”等相关话题引起行业热议......

互联网金融相关领域专家认为:技术是合法的,但是不等于企业使用这个技术的过程是合法的,数据使用的提供方和使用方,双方都有责任。数据提供方存在过度采集、非法采集,以及涉及泄漏数据的问题;而数据使用方存在数据转卖、数据非法留存及数据重复使用等问题。

针对目前大数据存在的这些问题,相关专家表示:产权制度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大数据所有权的问题,应当建立一套规则和制度,从而促使大数据产业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公正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之四:消费金融

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发展迅猛,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参与主体,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在参与主体方面,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参与进来,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网络小贷等在内的持牌机构和众多的金融科技公司都参与其中。

在消费主体方面,90后已逐渐成为主要消费人群,消费动力更强,消费需求更多元化,服务性消费比重快速上升。另外,根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发布的《2019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小镇青年囊括了庞大的下沉市场和青年群体市场,他们人数众多、有时间、有存款、敢花钱,是目前细分增量市场的重中之重,以小镇青年为核心消费群体的下沉市场,是未来的流量蓝海。

与此同时,消费金融牌照也炙手可热。目前,全国共有29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这些参股持牌消金公司中,不乏知名互联网巨头的身影,百度、阿里、新浪、小米和玖富都在其中,大流量和多场景为其带来极大的优势,但是否能真正地服务到长尾人群和实体经济,做好风险控制,仍值得期待。

关键词之五:监管沙箱

2019年,中国版“监管沙箱”正式启动,率先在北京落地。

众所周知,如何平衡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是金融监管面临的普遍难题,而监管沙箱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创新测试机制,一直广受市场和监管关注。

今年8月,央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按照持牌经营、依法合规、权益保护、包容审慎原则,积极构建高效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旨在提高监管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

央行李伟司长表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有明确的中国特色。与其他国家的“监管沙箱”不同的是,目前,我国“监管沙箱”纳入的将是持牌机构,进入“监管沙箱”的必须为持牌机构,同时,不排除有金融科技公司与持牌机构合作推出的项目进入。

自北京市作为全国率先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以来,目前已批复46个金融科技试点项目,涉及参与机构和企业77家。应用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前沿技术的最新成果,应用场景涵盖金融、医疗、社保、养老、三农等多个领域。

关键词之六: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

2019年,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加速落地......

互联网思维、数字化转型成为如今银行业发展的不二选择,金融科技被视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利器”。

目前包括6家国有大行、3家股份制银行、1家城商行共1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开业。另外,与外资合资设立理财子公司成为银行业设立理财子公司的新模式,12月20日,东方汇理资管、中银理财获批筹建首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这也体现了金融业加速对外开放的步伐。

同时,银行理财子公司对资管行业的人才争夺战已经打响,除了通过招聘、行内选调补充人才缺口外,为领军人才单独设置“首席”职位成为不少理财子公司的标配。

预计未来将有更多银行跟进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但与此同时,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也要与另一个主角——兼具科技和流量优势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正面较量!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有着先天的资金、品牌和牌照优势,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则在技术创新、灵活的管理模式上更为突出,两者各具优势。双方可以在合作中实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而并非是竞争关系。”

银行与金融科技这对模范CP如何继续讲好故事,我们将拭目以待……

关键词之七:区块链加速

2019年,区块链技术驶入“快车道”。

今年10月24日,政治局对于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的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区块链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作用被再次强调,区块链作为一项前沿技术开始被上升到国家高度,其产业发展也迎来重要契机与机遇。

从国家网信办发布第二批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清单来看,金融行业是目前区块链应用最广泛的行业,凭证、票据和金融服务平台是应用最多的领域。截至目前,全国已有6家银行备案14项区块链服务,布局方向主要为金融场景,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均有成果。

例如:工行利用区块链技术创新扶贫金融服务,将“大水漫灌”变成了“精准滴灌”;建行发布“BCTrade2.0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交易量突破3600亿元;中国银行推出国内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债券发行系统等等。

虽然目前多家银行正大力发展区块链技术,未来也是长期趋势,但也有业内人士强调,面对区块链热潮,银行业应该冷静思考,尊重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持理性,结合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谨慎选取业务场景进行试验和应用,谨防因技术使用不当带来的不良影响。

随着5G的应用、物联网爆发,有人预测,2020年将是区块链的转折之年......

关键词之八:数字货币

2019年,数字货币在世界范围内迎来发展新局面,部分国家开始进行数字货币的试点开发。

早在2014年,我国央行便成立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专门研究小组,论证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行性。

今年10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对于DC/EP的研究已经有五六年,中国央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

12月,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对于人民银行研发的数字人民币,并不是大家理解的加密资产,而是人民币的数字化。“币花不炒,人民币是用来花的,不是用来炒作的,既不具有比特币的炒作特性,也不具有像‘稳定币’一样需要货币篮子资产进行币值支撑的要求。”

就国际趋势而言,中国无疑在数字货币的研发方面走在了前列。但在对待数字货币发展的态度上,各国出现了明显差异,手握美元发行大权的美联储对“央行数字货币”不仅兴趣寡淡,更显顾虑重重。

或许,我们可以预测,2020年会是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出的元年。

关键词之九:5G

2019年是5G商用元年,也是银行数字化转型关键之年。这一年当中,银行业诞生了许多与5G相关的想象与愿景。

5G将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实现金融场景的再造,为金融行业注入新的生机。5G技术的热点高容量场景,将为用户提供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网络极高的流量密度需求;同时,5G技术的连续广域覆盖场景还可有助于银行无人网点的部署,实现普惠金融服务。

目前,银行业已经开始将智能网点与5G相结合。今年5月30日,中国银行“5G智能+生活馆”在北京开业,将5G运用于全球专家连线、远程客服等场景中。6月11日,工行基于5G应用的首家新型智慧网点在苏州亮相,集成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金融科技手段。另外,建行在京推出3家“5G+智能银行”。

5G应用的快速发展必将加速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从而推动领先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为科技金融领域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2019金融科技,在迭代与陨落、思辨与感悟、探索与希望中悄然逝去,回望过去,就是为了更好的坚定前行。

2020年,让我们满怀信心,守住初心,共同期待金融科技的荣光到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