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电影和电视节目总在灌输给大众单人喷气背包近在眼前的印象,实际上这种产品往往价格昂贵,难以量产。而在历史上,有一家公司曾试图将“单兵飞行装置才是美军前景”的概念兜售美军高层。
1957年,地面战斗部队曾试图寻找一些途径来帮助指挥官更快地在战场上部署军队。其后10年内,纽约的航空器制造商贝尔航空系统炮制了一系列用于帮助单兵或两名士兵实现高速机动的机械。
“1957年年末,军工产业被要求设计军队感兴趣的跳跃腰带概念产品,作为一种增加步兵机动性的方法,”时任航空学工程师的伯纳德·林登堡(Bernard Lindenbaum)在《1986年美国空军史》一书中讲到能垂直起降的飞行器时提到了上述那段话。这种途径当时被美军称为“草蜢概念”。

这一概念是围绕一个能令士兵跑得更快,跳得更高,从高处落下也不会受伤,以及迅速穿越河流湖泊的综合计划来开展的。美军最终聚焦在单兵飞行辅助装置上——也就是贝尔计划要制造的——并将这种装置命名为小型火箭抬升装置,简称 SRLD(Small Rocket Lift Devices)。
不幸的是,航程限制等问题最终将贝尔的火箭飞行兵之梦被扼杀在摇篮里。
虽然贝尔如今常常因其生产的直升机而被提及,但这家公司其实早年在航空和航天领域已颇有建树。贝尔在火箭发动机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曾生产过X-1型超音速和 X-15型特超音速测试飞机。
据美国空军历史记录,贝尔雇佣了温德尔·摩尔(Wendell Moore),他首先于1953年想到了单兵飞行装置的主意。摩尔后来成为了首席工程师的助手。结果“贝尔公司实际上误打误撞开始对火箭腰带的概念感兴趣了,”林登堡这样写道。
当美军在5年后正式征集点子的时候,贝尔在这方面已经遥遥领先于对手了。Aerojet General公司和Thiokol Corporation公司给出了另外的SRLD解决方案。

当Aerojet公司拿到第一份合同时,贝尔公司则给摩尔的方案注册了专利,当他们的秘密武器。由于他们已经着手研发此类系统,贝尔公司在美军1960年的第二轮项目中轻易地就击败了对手。但最初的火箭腰带原型机既笨重又动力不足。一套这样的设备总重超过100磅(约合45千克)。但如此笨重的背包系统最多只能将一个士兵送到不到270米远的地方。而燃料更是连30秒的续航都坚持不到。但不管怎样,这个系统是能正常运作的。这一事实足以令军方感兴趣了。
在地面战斗部队的敦促下,贝尔公司弃用了火箭引擎改用小型的喷气涡轮来实现这个项目。Thiokol公司则“偏好一个吸气涡轮引擎的飞行腰带途径,而这个途径也由于军方兴趣的转移而得到了肯定,”林登堡补充道。
贝尔公司毫无想象力地照抄了喷气腰带的新设计。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喷气引擎会把士兵喷到半空中去,新的发动机从下方吸气,再从安放在操控者双肩旁边位置的两个喷射孔喷出。
这个“飞行员”可以用两个操纵杆来控制这两个喷射口。通过这种操控方式,驾驶者可以前进后退,或者左右平移。而且,这玩意飞得挺快。这种喷气装置能让部队以超过1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进。这比火箭版的SRLD可快多了。但这种喷气腰带仍然受到航程短、续航时间有限的困扰。
“由于性能提升了,体积、复杂程度和成本也都相应提升了,”贝尔公司在一本日期不详的手册中关于轻型机动系统内容中提到。“最有效的花钱方式当然是用最小的系统来达到这个目的。”
由艺术作品和图片反映出的越南主题我们不难发现,就像贝尔公司的SK-5型气垫船,这个公司似乎在项目研发中晚期才发布文件。SK-5是基于英国的桑德斯·罗伊SR.N5型气垫船,美国海军将SK-5的改装型在1966年投入东南亚的战场。
在那个基础上,贝尔已经拓展它的轻型机动系统生产线到可以乘坐1-2人的火箭动力“Pogo”飞行平台了,包含一个双人喷气式版本和一个火箭装备的座椅,带四条有脚轮的座椅腿。根据公司的宣传材料显示,这些飞行机械能胜任任何工作。
这真的是非常科幻。装备喷气腰带的军队能够实施打完就跑的突袭,或者快速奔袭以打破一次伏击。士兵们和海军陆战队员们可以从离岸的舰艇上直接向陆地移动,而无需再依赖抢滩登陆装备或是两栖载具。
装备两人系统的士兵拥有足够空间去救起受伤或者坠机跳伞的同伴并把他们迅速送回安全区域。如果不负载第二个人,它也可以被替换成携带重武器或运输辎重。
为了跟进这个进程,贝尔的设计师们把穿戴喷气背包的士兵的图像裁剪贴到现成的图片和艺术品之中。其中一个宣传图片描绘了士兵飞跃过一个明显是布置成越南丛林模样的场景。怎么穿帮的?一个越共游击队戴着斗笠在前景中,拿的却是如假包换的美国货M-14步枪。

贝尔还发布了其他一些原始插图。很明显,这是为了售卖一整套新战争时代到来的理念,一个场景描绘道一个士兵正戴着喷气腰带沿着河岸飞过,同时一艘SK-5气垫船从远处的背景飞掠而过。
贝尔在书背后提供了一份调查问卷给感兴趣者。“当你看完这份报告时,请完成书背后信封里的调查问卷,并用回邮信封将它寄还贝尔航空系统公司。”介绍里很客气地要求读者这样做。
然而我们并没有任何完成的调查表,很明显喷气腰带和Pogo飞行平台不能在航程上和更方便的运输系统竞争。贝尔公司自产的UH-1“Huey”直升机能轻易地运载更多士兵和装备。直升机和喷气背包相比,航程长,速度快。
到1968年,军方完全对SRLD项目失去了兴趣。地面作战部队从未将任何贝尔的此类系统纳入现役,更别提实战了。
然而贝尔公司也不是什么都没干。对美国航天事业,他们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登月着陆宇航员和给宇航员的机动单元上,这些技术都派上了用场。而且尽管存在着基本问题,但喷气背包和单人跳跃装置还是继续吸引着公众对它的想象力。
到1990年以后,发烧友和工程师们开始认真实验特殊的有翼飞行服,能让跳伞运动员在自由落体的过程中滑翔很长的距离。谁知道呢,喷气动力的,硬质飞翼版的,现在市面上有售的这些辅助飞行装置会不会真有一天可以非常实用且廉价地将士兵快速投放到战场上。
(翻译:蔡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 (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