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19年电影市场复盘:国产片持续发力,进口片表现疲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19年电影市场复盘:国产片持续发力,进口片表现疲软

尽管2019年属“风云变幻”的一年,但中国电影仍交出了一份良好的试卷。

文|猫影文娱 雨茜

编辑|Amy Wang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2019年12月31日17点,2019年度票房超过635亿,全年总票房将难破640亿,同比去年的606.98亿增长5%左右。考虑到今年全球经济下滑的大环境,北美票房也面临增长乏力,中国院线电影这一年表现还算差强人意。

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

但抛开“国庆档”3部影片50亿加持,2019年院线电影市场并不那么顺利和乐观。大面向好,小面仍然粗放,总票房绝对值增长背后是增长率下滑和观影人次下滑。

从2009-2019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及增速可以看出,2019年5.4%的增长率相对于2018年的9.3%,2017年的20%,明显放缓。而观影人次也从2018年的17.2亿到2019年17.1亿次。票补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平均票价增长是总票房增长的主要原因,近8000块屏幕的增量未能在短期内带来明显变现,影院扩充的同时影厅闲置率高居不下。

同时,院线电影在投资回报上呈现“一九法则”,1成挣钱,9成炮灰。据猫眼数据专业版显示,2019年阳历全年共计上线院线电影为600部,且从1月到8月的档期排布中,扎堆上片现象明显,行业依旧显现出粗放状态,科学排片道阻且艰。从单月来看,上片量最高的12月达到81部,最低的2月仅为22部。

然而过千万影片数量仅占30%,近50%院线电影低于200万。按照院线分账法则,超过60%影片回款不超过百万,基本上连院线发行的介质费用都赚不回来。由此看来,院线电影依然存在巨大的社会资金、资源浪费,是高风险投资领域。且少数公司和人垄断着行业资源,新创业团队入场门槛极高。

尽管影视行业整体不被看好,但2019年仍然可以称为当之无愧的爆款之年,因为各类新题材多点开花,让整个市场真正进入百花齐放,人才辈出的局面。如诞生被称为“中国科幻片破冰者”的《流浪地球》、“国漫之光”《哪吒之魔童降世》、“殿堂级青春片”《少年的你》等诸多爆款作品。

在对猫眼专业版-票房数据的研究后,猫影文娱(ID:maoyingtv)总结主要趋势如下:

1、国产片持续发力,进口片表现疲软

2019年89部破亿影片中,国产影片共48部占比为53.9%;而2018年破亿影片86部,国产47部,占比为54.7%,比例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在外片强大攻势下,国产影片基本守住了战线。

2019年,国内票房前十中,国产片占据8名,该占比为近十年之最。进口片中仅有《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与《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分别位列第三与第十名。

这一趋势在前几年便已经形成,一方面为指导部门对进口影片的严格把控,对国产影片形成强有力的政策保护;另一方面也与观众对清一色“特效大片”产生审美疲劳有关。单纯的“打斗”“历险”“科幻”主题已经不再能吸引中国观众的注意。如“超级英雄”系列——《死侍2:我爱我家》、《X战警:黑凤凰》,后者豆瓣评分仅为5.8。空洞的剧情内容、模板化的英雄设定、一言不合特效漫天飞的场景颇为观众诟病。

许多经典影片的系列延续也不能推陈出新——如迪士尼系列的《沉睡魔咒2》《玩具总动员4》《小飞象》《阿拉丁》等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IP系列国内票房均不足4亿。

与进口片票房号召力下降形成对比的是国产影片质量超出往年,正在形成以“内容输出”为原动力的良性模式,题材也逐渐多元化——如讲述“川航奇迹”的《中国机长》、“珠峰历险”的《攀登者》以及主打亲情的《银河补习班》等。

2.主旋律影片大爆发,商业模式逐渐成熟

2019年作为建国七十周年的重要时刻,“主旋律”影片也迎来新的高峰。在国产电影TOP10中,“主旋律”电影便囊括4名,分别为《我和我的祖国》(31.16亿)、《中国机长》(28.98亿)、《烈火英雄》(17.02亿)、《攀登者》(10.94亿)。

从2017年的《战狼2》、2018年的《红海行动》到如今的“国庆三强”,相比较于早年较为脸谱化与僵化的固定模式,近几年主旋律影片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愈加成熟,人物刻画也变得生动鲜活,在完整的讲述历史时刻的同时,更注重从观众角度出发设计更多戏剧冲突与人物矛盾,并在此基础上融入动作、爆破、特效等元素从而使影片的铺陈更具张力。

3、“内容为王”撬动商业片票房,但文艺片依然鸡肋

根据猫眼票房专业版的数据,猫影文娱(ID:maoyingtv)统计出2019年国产票房TOP50中类型片的占比并进行分析,尽管以奇幻为题材的影片数量正在渐渐减少(2017年为12部,2018年9部,2019年6部)现实主义题材占大幅比例,但爱情、喜剧、动作类电影仍为类型电影的前三甲。

而成为2019年华语电影豆瓣评分前十的影片《过春天》票房不足千万,顶级演员胡歌加持的《南方车站的聚会》豆瓣评分7.4,票房仅过2亿。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以纯内容为基点的文艺片虽然口碑好评,但票房仍走不出低迷的窘境。针对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观众虽然有对内容有着需求但更青睐于轻松娱乐化的精巧剧情。

4、科幻片呈两极分化,“明星巨制大IP”模式已成过去

作为开年盛宴,影片《流浪地球》成功将热度从年初带到年尾。对于电影人来说,“国产科幻”四字在2019年似乎有了新的定义。《流浪地球》的上映填补了中国科幻电影的空白,尽管影片整体水平还有提高余地,但仍点燃了上亿影迷狂欢的心,给了中国科幻元年一个美好的希冀。

但接踵而来的《上海堡垒》却泼给观众一盆现实的冷水,2.9分的豆瓣超低分让“科幻”秒变“灾难”,网友们的声讨主要来自流量明星鹿晗的演技、IP原作江南“剧情混乱无逻辑”以及“声画不同位”等不走心的漏洞。

至此,靠着流量明星捆绑大制作的套路已成为历史,而放眼国产电影票房前十,也再找不到靠这样模式运作的电影,希望“科幻元年”不要昙花一现,成为开端即巅峰的断层局面。

5、低预期与高口碑,国漫电影“逆天改命”

自2015年《大圣归来》起,国漫就带给了人们一个又一个惊喜,本年度可以算的上是国漫历史的一年。从开年良心之作的《白蛇:缘起》到《熊出没之狂野大陆》再到年度票房神话《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的冠军之路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靠着观众口碑、制作精良、无数动画人的艰辛换来的。谁能想到5年前,国漫还只是受众对象为孩子的院线动画片,如今国风化,大众化的国漫已经站上了领奖台,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傲视群雄,风光无限。

但更可喜的绝不仅是超群的票房,而是华语电影也有了如同“漫威”般的英雄系列,继“哪吒”之后,2020年光线传媒再次携“姜子牙”献映,希望国漫之光闪耀依旧。

6、新晋导演“锋芒毕露”,老牌导演“不求辉煌,只望稳健”

从去年的文牧野(我不是药神)到今年的饺子(哪吒之魔童降世)、郭帆(流浪地球)再到年底票房黑马柯汶利(误杀),新人导演们给电影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部分原因来自他们各自的才华横溢,另一方面则归功于前辈的提携以及各类新人导演的“扶持计划”——文牧野的出众与宁浩的慧眼识珠密不可分;郭帆的成功很大原因归功于吴京的注资加盟;一系列扶持计划如“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黄渤的“HB U”新导演助力计划、“青葱计划”均贡献了一大部分如《被光抓走的人》《过春天》等优秀的作品。

与之相反的是“老牌”导演们在电影市场上连连失利——李少红导演的《妈阁是座城》票房仅过5千万;冯小刚导演的《只有芸知道》票房1.37亿,不足上部作品《芳华》(14.22亿)的零头;备受瞩目的周星驰新作《新喜剧之王》(6.26亿)被叹江郎才尽,创近十年作品票房最低。

但在“老牌”导演中,香港的导演们似乎北上之路稳中有序,今年不乏优秀作品的诞生——如刘伟强执导的《中国机长》(28.98亿)、邱礼涛执导的《扫毒2:天地对决》(13.10亿)以及经典功夫系列《叶问4》(6.28亿)的导演叶伟信。

回顾2019年,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电影票房前三甲后,票房数额开始成阶梯式下滑,第一名“哪吒”拿下50亿后第四名仅为28亿,这说明了中国市场仍具有巨大的票房潜力与观众对好作品的渴望,尽管2019年属“风云变幻”的一年,但中国电影仍交出了一份良好的试卷,烂片的减少、资本回归理性都显现着观众的审美日益提高,市场正趋于完善,对于即将到来的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将作出必要的调整,来应对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19年电影市场复盘:国产片持续发力,进口片表现疲软

尽管2019年属“风云变幻”的一年,但中国电影仍交出了一份良好的试卷。

文|猫影文娱 雨茜

编辑|Amy Wang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2019年12月31日17点,2019年度票房超过635亿,全年总票房将难破640亿,同比去年的606.98亿增长5%左右。考虑到今年全球经济下滑的大环境,北美票房也面临增长乏力,中国院线电影这一年表现还算差强人意。

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

但抛开“国庆档”3部影片50亿加持,2019年院线电影市场并不那么顺利和乐观。大面向好,小面仍然粗放,总票房绝对值增长背后是增长率下滑和观影人次下滑。

从2009-2019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及增速可以看出,2019年5.4%的增长率相对于2018年的9.3%,2017年的20%,明显放缓。而观影人次也从2018年的17.2亿到2019年17.1亿次。票补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平均票价增长是总票房增长的主要原因,近8000块屏幕的增量未能在短期内带来明显变现,影院扩充的同时影厅闲置率高居不下。

同时,院线电影在投资回报上呈现“一九法则”,1成挣钱,9成炮灰。据猫眼数据专业版显示,2019年阳历全年共计上线院线电影为600部,且从1月到8月的档期排布中,扎堆上片现象明显,行业依旧显现出粗放状态,科学排片道阻且艰。从单月来看,上片量最高的12月达到81部,最低的2月仅为22部。

然而过千万影片数量仅占30%,近50%院线电影低于200万。按照院线分账法则,超过60%影片回款不超过百万,基本上连院线发行的介质费用都赚不回来。由此看来,院线电影依然存在巨大的社会资金、资源浪费,是高风险投资领域。且少数公司和人垄断着行业资源,新创业团队入场门槛极高。

尽管影视行业整体不被看好,但2019年仍然可以称为当之无愧的爆款之年,因为各类新题材多点开花,让整个市场真正进入百花齐放,人才辈出的局面。如诞生被称为“中国科幻片破冰者”的《流浪地球》、“国漫之光”《哪吒之魔童降世》、“殿堂级青春片”《少年的你》等诸多爆款作品。

在对猫眼专业版-票房数据的研究后,猫影文娱(ID:maoyingtv)总结主要趋势如下:

1、国产片持续发力,进口片表现疲软

2019年89部破亿影片中,国产影片共48部占比为53.9%;而2018年破亿影片86部,国产47部,占比为54.7%,比例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在外片强大攻势下,国产影片基本守住了战线。

2019年,国内票房前十中,国产片占据8名,该占比为近十年之最。进口片中仅有《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与《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分别位列第三与第十名。

这一趋势在前几年便已经形成,一方面为指导部门对进口影片的严格把控,对国产影片形成强有力的政策保护;另一方面也与观众对清一色“特效大片”产生审美疲劳有关。单纯的“打斗”“历险”“科幻”主题已经不再能吸引中国观众的注意。如“超级英雄”系列——《死侍2:我爱我家》、《X战警:黑凤凰》,后者豆瓣评分仅为5.8。空洞的剧情内容、模板化的英雄设定、一言不合特效漫天飞的场景颇为观众诟病。

许多经典影片的系列延续也不能推陈出新——如迪士尼系列的《沉睡魔咒2》《玩具总动员4》《小飞象》《阿拉丁》等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IP系列国内票房均不足4亿。

与进口片票房号召力下降形成对比的是国产影片质量超出往年,正在形成以“内容输出”为原动力的良性模式,题材也逐渐多元化——如讲述“川航奇迹”的《中国机长》、“珠峰历险”的《攀登者》以及主打亲情的《银河补习班》等。

2.主旋律影片大爆发,商业模式逐渐成熟

2019年作为建国七十周年的重要时刻,“主旋律”影片也迎来新的高峰。在国产电影TOP10中,“主旋律”电影便囊括4名,分别为《我和我的祖国》(31.16亿)、《中国机长》(28.98亿)、《烈火英雄》(17.02亿)、《攀登者》(10.94亿)。

从2017年的《战狼2》、2018年的《红海行动》到如今的“国庆三强”,相比较于早年较为脸谱化与僵化的固定模式,近几年主旋律影片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愈加成熟,人物刻画也变得生动鲜活,在完整的讲述历史时刻的同时,更注重从观众角度出发设计更多戏剧冲突与人物矛盾,并在此基础上融入动作、爆破、特效等元素从而使影片的铺陈更具张力。

3、“内容为王”撬动商业片票房,但文艺片依然鸡肋

根据猫眼票房专业版的数据,猫影文娱(ID:maoyingtv)统计出2019年国产票房TOP50中类型片的占比并进行分析,尽管以奇幻为题材的影片数量正在渐渐减少(2017年为12部,2018年9部,2019年6部)现实主义题材占大幅比例,但爱情、喜剧、动作类电影仍为类型电影的前三甲。

而成为2019年华语电影豆瓣评分前十的影片《过春天》票房不足千万,顶级演员胡歌加持的《南方车站的聚会》豆瓣评分7.4,票房仅过2亿。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以纯内容为基点的文艺片虽然口碑好评,但票房仍走不出低迷的窘境。针对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观众虽然有对内容有着需求但更青睐于轻松娱乐化的精巧剧情。

4、科幻片呈两极分化,“明星巨制大IP”模式已成过去

作为开年盛宴,影片《流浪地球》成功将热度从年初带到年尾。对于电影人来说,“国产科幻”四字在2019年似乎有了新的定义。《流浪地球》的上映填补了中国科幻电影的空白,尽管影片整体水平还有提高余地,但仍点燃了上亿影迷狂欢的心,给了中国科幻元年一个美好的希冀。

但接踵而来的《上海堡垒》却泼给观众一盆现实的冷水,2.9分的豆瓣超低分让“科幻”秒变“灾难”,网友们的声讨主要来自流量明星鹿晗的演技、IP原作江南“剧情混乱无逻辑”以及“声画不同位”等不走心的漏洞。

至此,靠着流量明星捆绑大制作的套路已成为历史,而放眼国产电影票房前十,也再找不到靠这样模式运作的电影,希望“科幻元年”不要昙花一现,成为开端即巅峰的断层局面。

5、低预期与高口碑,国漫电影“逆天改命”

自2015年《大圣归来》起,国漫就带给了人们一个又一个惊喜,本年度可以算的上是国漫历史的一年。从开年良心之作的《白蛇:缘起》到《熊出没之狂野大陆》再到年度票房神话《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的冠军之路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靠着观众口碑、制作精良、无数动画人的艰辛换来的。谁能想到5年前,国漫还只是受众对象为孩子的院线动画片,如今国风化,大众化的国漫已经站上了领奖台,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傲视群雄,风光无限。

但更可喜的绝不仅是超群的票房,而是华语电影也有了如同“漫威”般的英雄系列,继“哪吒”之后,2020年光线传媒再次携“姜子牙”献映,希望国漫之光闪耀依旧。

6、新晋导演“锋芒毕露”,老牌导演“不求辉煌,只望稳健”

从去年的文牧野(我不是药神)到今年的饺子(哪吒之魔童降世)、郭帆(流浪地球)再到年底票房黑马柯汶利(误杀),新人导演们给电影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部分原因来自他们各自的才华横溢,另一方面则归功于前辈的提携以及各类新人导演的“扶持计划”——文牧野的出众与宁浩的慧眼识珠密不可分;郭帆的成功很大原因归功于吴京的注资加盟;一系列扶持计划如“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黄渤的“HB U”新导演助力计划、“青葱计划”均贡献了一大部分如《被光抓走的人》《过春天》等优秀的作品。

与之相反的是“老牌”导演们在电影市场上连连失利——李少红导演的《妈阁是座城》票房仅过5千万;冯小刚导演的《只有芸知道》票房1.37亿,不足上部作品《芳华》(14.22亿)的零头;备受瞩目的周星驰新作《新喜剧之王》(6.26亿)被叹江郎才尽,创近十年作品票房最低。

但在“老牌”导演中,香港的导演们似乎北上之路稳中有序,今年不乏优秀作品的诞生——如刘伟强执导的《中国机长》(28.98亿)、邱礼涛执导的《扫毒2:天地对决》(13.10亿)以及经典功夫系列《叶问4》(6.28亿)的导演叶伟信。

回顾2019年,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电影票房前三甲后,票房数额开始成阶梯式下滑,第一名“哪吒”拿下50亿后第四名仅为28亿,这说明了中国市场仍具有巨大的票房潜力与观众对好作品的渴望,尽管2019年属“风云变幻”的一年,但中国电影仍交出了一份良好的试卷,烂片的减少、资本回归理性都显现着观众的审美日益提高,市场正趋于完善,对于即将到来的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将作出必要的调整,来应对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