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18年度地方预决算公开度排行榜发布,只有8家未公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18年度地方预决算公开度排行榜发布,只有8家未公开

财政部发布的2018年度地方预决算公开度文件显示,2018年财政部检查覆盖的26.78万家各级部门和单位只有8家未公开2018年预算或2017年决算。这一数据在上一年度表现为近四百家,而在2015年则为近十万家。

图片来源:Unsplash

记者 樊旭

12月31日,财政部发布的2018年度地方预决算公开度文件显示,2018年,财政部检查覆盖的26.78万家各级部门和单位只有8家未公开2018年预算或2017年决算。这一数据在上一年度表现为近四百家,而在2015年则为近十万家。近年来预算公开工作的推进可见一斑。

数据来源:财政部

在财政部发布的“2018年度地方预决算公开度排行榜”上,河南、广东、内蒙古位居榜单前三名。广东省进步最为明显,从2017年度的倒数第三名上升至2018年度的第二名。北京从倒数第四名上升到至第12名。

此外,重庆、吉林和江西的2018年度地方预决算公开程度较差。

数据来源:财政部

财政部指出,从效果看,今年的数据结果基本达到预决算公开制度的有关要求。根据检查数据统计,2015-2018年地方预决算公开各项指标平均达标率逐年提升,其中:各级政府和部门预算和决算完整性平均达标率分别由75.39%、72.08%提升至99.31%、99.55%;细化程度分别由71.73%、63.36%提升至99.66%、99.56%;公开及时性分别由60.17%、65.98%提升至99.89%、99.77%。

从内容看,近年来地方预决算公开实现跨越性突破。对现行制度体系要求公开的有关内容,基本做到应公开尽量公开;对部分鼓励公开的内容,也逐步实现了由未公开、部分公开到主动公开的跨越式突破。

以绩效信息公开为例,随着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步伐加快,大多数省份均组织向同级人大和社会公开了预算绩效信息,有31个省份公开了绩效目标,29个省份公开了绩效自评、绩效评价结果。部分省份将省级财政部门牵头开展的重点绩效评价报告全部向社会公开。

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

湖南省财政与金融委员会委员杨孟在今年上半年撰文指出,“透明预算”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不仅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强化政府受托责任、建设廉洁高效政府、提高政府治理绩效的重大基础性制度安排。

他指出,“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打造“透明预算”的目的,在于把政府收支活动关进“制度的笼子”,以便接受社会监督,督促其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推动中央政策落实“不跑偏、不走样”。如果政府的收支活动不够透明,一些地方就难免会发生财政资金被挤占、挪用和浪费的现象,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就会打折扣。

虽然当前预决算公开取得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问题。财政部表示,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和细化程度都有所欠缺。同时,2018年度抽查了政府决算公开的“城乡社区支出”科目数据,查出超范围列支、虚列支出、以拨代支、违规调整科目、以挂账方式虚减支出等违规问题。

财政部指出,下一步将从几方面继续推动预决算公开工作。一是提高标准,推动地方预决算从“形式公开”向“注重实效”转变。二是压实责任,推动地方预决算从“要我公开”向“我要公开”转变。三是持续发力,推动地方预决算从“找得着”向“看得懂、能监督”转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18年度地方预决算公开度排行榜发布,只有8家未公开

财政部发布的2018年度地方预决算公开度文件显示,2018年财政部检查覆盖的26.78万家各级部门和单位只有8家未公开2018年预算或2017年决算。这一数据在上一年度表现为近四百家,而在2015年则为近十万家。

图片来源:Unsplash

记者 樊旭

12月31日,财政部发布的2018年度地方预决算公开度文件显示,2018年,财政部检查覆盖的26.78万家各级部门和单位只有8家未公开2018年预算或2017年决算。这一数据在上一年度表现为近四百家,而在2015年则为近十万家。近年来预算公开工作的推进可见一斑。

数据来源:财政部

在财政部发布的“2018年度地方预决算公开度排行榜”上,河南、广东、内蒙古位居榜单前三名。广东省进步最为明显,从2017年度的倒数第三名上升至2018年度的第二名。北京从倒数第四名上升到至第12名。

此外,重庆、吉林和江西的2018年度地方预决算公开程度较差。

数据来源:财政部

财政部指出,从效果看,今年的数据结果基本达到预决算公开制度的有关要求。根据检查数据统计,2015-2018年地方预决算公开各项指标平均达标率逐年提升,其中:各级政府和部门预算和决算完整性平均达标率分别由75.39%、72.08%提升至99.31%、99.55%;细化程度分别由71.73%、63.36%提升至99.66%、99.56%;公开及时性分别由60.17%、65.98%提升至99.89%、99.77%。

从内容看,近年来地方预决算公开实现跨越性突破。对现行制度体系要求公开的有关内容,基本做到应公开尽量公开;对部分鼓励公开的内容,也逐步实现了由未公开、部分公开到主动公开的跨越式突破。

以绩效信息公开为例,随着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步伐加快,大多数省份均组织向同级人大和社会公开了预算绩效信息,有31个省份公开了绩效目标,29个省份公开了绩效自评、绩效评价结果。部分省份将省级财政部门牵头开展的重点绩效评价报告全部向社会公开。

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

湖南省财政与金融委员会委员杨孟在今年上半年撰文指出,“透明预算”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不仅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强化政府受托责任、建设廉洁高效政府、提高政府治理绩效的重大基础性制度安排。

他指出,“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打造“透明预算”的目的,在于把政府收支活动关进“制度的笼子”,以便接受社会监督,督促其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推动中央政策落实“不跑偏、不走样”。如果政府的收支活动不够透明,一些地方就难免会发生财政资金被挤占、挪用和浪费的现象,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就会打折扣。

虽然当前预决算公开取得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问题。财政部表示,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和细化程度都有所欠缺。同时,2018年度抽查了政府决算公开的“城乡社区支出”科目数据,查出超范围列支、虚列支出、以拨代支、违规调整科目、以挂账方式虚减支出等违规问题。

财政部指出,下一步将从几方面继续推动预决算公开工作。一是提高标准,推动地方预决算从“形式公开”向“注重实效”转变。二是压实责任,推动地方预决算从“要我公开”向“我要公开”转变。三是持续发力,推动地方预决算从“找得着”向“看得懂、能监督”转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