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当我们走出校园迈向职场后,各类工作,无论在机关单位,还是各种规模的企业,都离不开理性思维、数据分析,领导们强调要用数据、数字、表格、结果说话。

文|郑渝川

所评图书:

书名:《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引爆说服力的故事思维训练法》

作者:(南非)默里·诺塞尔

译者:叶红卫、刘金龙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有句话说得好,“总是坚持理性,这本身就是不理性的”。让我们回溯一下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吧:祖父母、父母通过神话故事、寓言故事让我们懂得谦让、关爱他人。具体形象的故事、人物、过程,让我们敬慕英雄,恨不得自己能够变成故事里的另一个英雄,而在这过程中,我们会接纳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中传递的那些优良品格。反之,如果有那种专门给年幼的孩子讲道理的老人、父母,教育成果肯定就好不到哪里去。

当我们走出校园迈向职场后,各类工作,无论在机关单位,还是各种规模的企业,都离不开理性思维、数据分析,领导们强调要用数据、数字、表格、结果说话。但问题是,如果我们真的只会用数据、表格和结果用于工作中的互动,就会发现自己处处碰壁:这就像是给孩子灌输干瘪瘪的道理一样,对于成年人来说,说教同样很不受欢迎。

我们要学会讲故事。这并不是说要完全抛开理性思维、数据思维、结果导向,而是要用故事来让本来枯燥乏味的道理变得鲜活,更加有效地传递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让别人对于我们的话能够听得下去。考古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早期文明时期,就开始用故事教会彼此如何生活,讲故事成为了记录和传播文化的一种手段,与人的大脑的功能结构密切的结合了起来。

南非临床心理学家默里·诺塞尔长期致力于引导人们如何挖掘、制作和呈现故事,其提出的故事思维训练方法是让每个人都可以有故事可讲,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演讲技术和说服力。默里·诺塞尔还在戏剧和纪录片制作中运用倾听和讲故事方法,其作品在2003年曾被提名奥斯卡金像奖。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解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觉得甚至更加棘手的问题是,觉得自己没有故事可讲。默里·诺塞尔认为,虽然我们多数人的工作和生活经历都平淡无奇,但这其中的一些事情,仍然是了不起的故事,重要的是如何从日常事件中挖掘故事。

默里·诺塞尔在其所著的《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引爆说服力的故事思维训练法》一书中,提到了他曾经参与的美国纽约的一项公益项目。1990年,艾滋病传播在美国甚至全球范围内掀起恐慌。纽约的公益组织为当时的部分患者提供关爱服务。默里·诺塞尔在当时作出的重要贡献就是,引导那些本已丧失人生希望的患者讲出他们的故事,包括他们对于人生本来的期待,他们的遗憾,他们对于家人的爱,然后鼓励幸存者将身故者的故事不断传下去——这个讲故事的传递,不仅仅在于激励了患者勇敢接受治疗,平静的面对死亡,而且还汇集了具体的、鲜活的患者个例故事,最终以此推动纽约市立法机关增加了对艾滋病防治项目、治疗科研项目的资助,还立法要求所有工作场所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纽约市的立法后来影响了美国甚至全球各地纷纷出台类似的立法,打破了原本甚嚣尘上的“恐艾”,避免了因“恐艾”导致世界再一次出现类似歧视和隔离麻风病那样的社会悲剧出现。

讲故事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是有效的,因为因此可以将“头脑与心灵联系在一起——它以情感的力量将数据、事实和数字注入到成本效益分析和投资回报等概念中……通过沟通让听众参与进来并紧密相连。”

要提高讲故事的能力,首先就要致力于打破倾听障碍。倾听障碍可能表现为态度、意识上的抵触,也可能是情感障碍、权力障碍(讲述者的地位更高,倾听者处于很被动的位置;或反之),还有可能是外部性的、技术性的障碍。书作者曾在全球范围内对很多公司的营销团队进行过研究调研,并根据不同类别的倾听障碍给出了解决建议:

如果障碍是外部性的,比如团队之间距离过近或过远,房间噪声导致信息迷失,多任务处理(参会者被迫同时处理其他工作),就要相应的维持给人安全感的环境,维护会场秩序,要求关闭手提电脑和手机;

如果障碍是内部障碍,比如发言的压力、时间不够等,就要对应的增加开会前研究,把想法和结果综合起来,专注于优势和差异,强调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关系,限制发言时间以求会议更加明确和聚焦;

如果障碍是关系方面的障碍,比如冲突、缺乏包容性、缺乏规则,也要对应的给出相应的建设性设定。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引爆说服力的故事思维训练法》介绍了书作者经常举办的故事思维训练班中进行的讲述祖父母练习(或讲述父母练习)。这一方法对于许多内向的人增强表达欲望、提高表达的条理性相当有效,因为我们通常对祖父母有较为美好的回忆,通过此练习可以让我们学会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让个人故事变得更为亲切且包含情感。具体做法可以是,让我们将自己想象是祖父母,然后做自我介绍,以第一人称“我”来讲述,在讲述过程中,告诉听众“我”什么时候出生、现在是活着还是去世了。在训练中,如果有听众(训练班的其他学员)表现得心烦意乱,这意味着讲述者的叙述让其出现了倾听障碍。当然,如果讲述者或倾听者开始哭泣,就没有必要打断或其他干预。

通过祖父母练习,故事训练可以逐步过渡到讲述叙述者自己的故事。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遇到过一些具有决定性的事件,比如某件事让我们变得内向,变得不再相信他人,或是变得不再敢于尝试某个学科的学习。分享这些故事,“是打破为保护自己而筑起的防御墙的一种强有力方式。”当我们真正学会在叙述中,从解释性的、抽象的陈述转变为事实性的细节讲述,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投入或反应能力出现了变化,我们会更加生动的展现自己想要展现的内容,善于通过语言勾勒场景和画面。

要让自己的故事叙述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就要让即将实际发生的事件与自己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摸到的事件联系起来,这会进一步增强故事叙述的生动性,让听众身临其境。事实上,苹果公司创始人、“苹果教父”史蒂夫·乔布斯生前就曾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的演讲中,使用过这一方法。在开场白中,乔布斯提到了他身患癌症后,接受检查和治疗的过程,相当具体细节,勾画了“发生了什么”的详致图景。我们在故事讲述中,还可以使用对话法、情感法,让故事变得更加丰富而令人印象深刻。

“一个故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结构”。而要讲好一个故事,其结构可以分为开头、情感转折点和结尾。情感转折点不难理解,也就是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反转,或是情感上的转折、戏剧性的意外冲突。而结尾是释放故事情感的重要承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当我们走出校园迈向职场后,各类工作,无论在机关单位,还是各种规模的企业,都离不开理性思维、数据分析,领导们强调要用数据、数字、表格、结果说话。

文|郑渝川

所评图书:

书名:《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引爆说服力的故事思维训练法》

作者:(南非)默里·诺塞尔

译者:叶红卫、刘金龙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有句话说得好,“总是坚持理性,这本身就是不理性的”。让我们回溯一下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吧:祖父母、父母通过神话故事、寓言故事让我们懂得谦让、关爱他人。具体形象的故事、人物、过程,让我们敬慕英雄,恨不得自己能够变成故事里的另一个英雄,而在这过程中,我们会接纳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中传递的那些优良品格。反之,如果有那种专门给年幼的孩子讲道理的老人、父母,教育成果肯定就好不到哪里去。

当我们走出校园迈向职场后,各类工作,无论在机关单位,还是各种规模的企业,都离不开理性思维、数据分析,领导们强调要用数据、数字、表格、结果说话。但问题是,如果我们真的只会用数据、表格和结果用于工作中的互动,就会发现自己处处碰壁:这就像是给孩子灌输干瘪瘪的道理一样,对于成年人来说,说教同样很不受欢迎。

我们要学会讲故事。这并不是说要完全抛开理性思维、数据思维、结果导向,而是要用故事来让本来枯燥乏味的道理变得鲜活,更加有效地传递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让别人对于我们的话能够听得下去。考古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早期文明时期,就开始用故事教会彼此如何生活,讲故事成为了记录和传播文化的一种手段,与人的大脑的功能结构密切的结合了起来。

南非临床心理学家默里·诺塞尔长期致力于引导人们如何挖掘、制作和呈现故事,其提出的故事思维训练方法是让每个人都可以有故事可讲,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演讲技术和说服力。默里·诺塞尔还在戏剧和纪录片制作中运用倾听和讲故事方法,其作品在2003年曾被提名奥斯卡金像奖。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解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觉得甚至更加棘手的问题是,觉得自己没有故事可讲。默里·诺塞尔认为,虽然我们多数人的工作和生活经历都平淡无奇,但这其中的一些事情,仍然是了不起的故事,重要的是如何从日常事件中挖掘故事。

默里·诺塞尔在其所著的《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引爆说服力的故事思维训练法》一书中,提到了他曾经参与的美国纽约的一项公益项目。1990年,艾滋病传播在美国甚至全球范围内掀起恐慌。纽约的公益组织为当时的部分患者提供关爱服务。默里·诺塞尔在当时作出的重要贡献就是,引导那些本已丧失人生希望的患者讲出他们的故事,包括他们对于人生本来的期待,他们的遗憾,他们对于家人的爱,然后鼓励幸存者将身故者的故事不断传下去——这个讲故事的传递,不仅仅在于激励了患者勇敢接受治疗,平静的面对死亡,而且还汇集了具体的、鲜活的患者个例故事,最终以此推动纽约市立法机关增加了对艾滋病防治项目、治疗科研项目的资助,还立法要求所有工作场所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纽约市的立法后来影响了美国甚至全球各地纷纷出台类似的立法,打破了原本甚嚣尘上的“恐艾”,避免了因“恐艾”导致世界再一次出现类似歧视和隔离麻风病那样的社会悲剧出现。

讲故事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是有效的,因为因此可以将“头脑与心灵联系在一起——它以情感的力量将数据、事实和数字注入到成本效益分析和投资回报等概念中……通过沟通让听众参与进来并紧密相连。”

要提高讲故事的能力,首先就要致力于打破倾听障碍。倾听障碍可能表现为态度、意识上的抵触,也可能是情感障碍、权力障碍(讲述者的地位更高,倾听者处于很被动的位置;或反之),还有可能是外部性的、技术性的障碍。书作者曾在全球范围内对很多公司的营销团队进行过研究调研,并根据不同类别的倾听障碍给出了解决建议:

如果障碍是外部性的,比如团队之间距离过近或过远,房间噪声导致信息迷失,多任务处理(参会者被迫同时处理其他工作),就要相应的维持给人安全感的环境,维护会场秩序,要求关闭手提电脑和手机;

如果障碍是内部障碍,比如发言的压力、时间不够等,就要对应的增加开会前研究,把想法和结果综合起来,专注于优势和差异,强调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关系,限制发言时间以求会议更加明确和聚焦;

如果障碍是关系方面的障碍,比如冲突、缺乏包容性、缺乏规则,也要对应的给出相应的建设性设定。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引爆说服力的故事思维训练法》介绍了书作者经常举办的故事思维训练班中进行的讲述祖父母练习(或讲述父母练习)。这一方法对于许多内向的人增强表达欲望、提高表达的条理性相当有效,因为我们通常对祖父母有较为美好的回忆,通过此练习可以让我们学会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让个人故事变得更为亲切且包含情感。具体做法可以是,让我们将自己想象是祖父母,然后做自我介绍,以第一人称“我”来讲述,在讲述过程中,告诉听众“我”什么时候出生、现在是活着还是去世了。在训练中,如果有听众(训练班的其他学员)表现得心烦意乱,这意味着讲述者的叙述让其出现了倾听障碍。当然,如果讲述者或倾听者开始哭泣,就没有必要打断或其他干预。

通过祖父母练习,故事训练可以逐步过渡到讲述叙述者自己的故事。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遇到过一些具有决定性的事件,比如某件事让我们变得内向,变得不再相信他人,或是变得不再敢于尝试某个学科的学习。分享这些故事,“是打破为保护自己而筑起的防御墙的一种强有力方式。”当我们真正学会在叙述中,从解释性的、抽象的陈述转变为事实性的细节讲述,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投入或反应能力出现了变化,我们会更加生动的展现自己想要展现的内容,善于通过语言勾勒场景和画面。

要让自己的故事叙述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就要让即将实际发生的事件与自己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摸到的事件联系起来,这会进一步增强故事叙述的生动性,让听众身临其境。事实上,苹果公司创始人、“苹果教父”史蒂夫·乔布斯生前就曾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的演讲中,使用过这一方法。在开场白中,乔布斯提到了他身患癌症后,接受检查和治疗的过程,相当具体细节,勾画了“发生了什么”的详致图景。我们在故事讲述中,还可以使用对话法、情感法,让故事变得更加丰富而令人印象深刻。

“一个故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结构”。而要讲好一个故事,其结构可以分为开头、情感转折点和结尾。情感转折点不难理解,也就是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反转,或是情感上的转折、戏剧性的意外冲突。而结尾是释放故事情感的重要承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