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917》凭什么拿金球奖最佳剧情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917》凭什么拿金球奖最佳剧情片?

全外景的拍摄要求,让《1917》成为一部“靠天吃饭”的电影。

文|Mtime时光网

没想到!

第77届金球奖,把电影类最佳剧情片颁给了《1917》。

从各方面而言,《1917》在《爱尔兰人》和《婚姻故事》等竞争选手面前,都略显冷门。

毫不夸张地说,当结果颁布的时候,不少人惊呼:“它是谁?”

为了搞清这部神秘影片的庐山真面目,时光网美国记者特意前去看片,一探究竟。

《1917》什么来历?

其实在金球奖之前,《1917》已经在颁奖季获得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提名。

12月25日在北美小规模上映,IMDb评分8.6,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0%。

《观察者》赞美它是“自《拯救大兵瑞恩》之后,最好的战争片。”《纽约邮报》称它是“现代战争片的经典,2019年最好的电影之一。”

影片导演名字十分响亮——萨姆·门德斯。

由他执导的《美国丽人》曾横扫第72届奥斯卡,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在内的5项大奖!随后,他又相继拍摄了《毁灭之路》《革命之路》《锅盖头》等高分电影。

自2005年上映的《007:大破天幕杀机》后,萨姆·门德斯一直没怎么导戏。他心中反复酝酿着一个故事,跟祖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前线做传令兵的真实经历有关。

54岁这年,他终于完成了这个愿望,把它拍成了《1917》。

剧情自然跟传令有关。

一战期间,两名英国士兵斯科菲尔德(乔治·麦凯 饰)和布雷克(迪恩·查尔斯·查普曼 饰)受到指派,被要求完成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上为迪恩·查尔斯·查普曼,下为乔治·麦凯

二人必须要在8小时内,潜入敌区传递“明日停止进攻”的重要情报。

传递成功,皆大欢喜。万一失败,将葬送1600条战士的生命。而这其中,包括布雷克的亲哥哥。

片中下命令的,正是科林·费斯

在传递指令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生死的考验,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友情的价值。

当然,一路上还有许多贵人相助。

比如,“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演的上校。

见过这样的刀疤眼“卷福”么?

还有安德鲁·斯科特饰演的士兵等。

从阵容来看,影片并不缺星光。

男主乔治·麦凯演过《神奇队长》《奥菲利亚》《马柔本宅秘事》;另一位男主迪恩·查尔斯·查普曼演过热播剧《权力的游戏》。此外,还有科林·费斯、“卷福”、安德鲁·斯科特、马克·斯特朗、理查德·麦登等熟面孔助阵。

左为迪恩·查尔斯·查普曼《权游》中的扮相

但由于影片全程聚焦两位年轻士兵的经历,导致其他大腕清一色沦为NPC。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颁奖季中,相较于靠知名演员狂飙演技的《婚姻故事》《爱尔兰人》而言,《1917》会显得冷门。

单从故事来说,《1917》其实不算多出彩,甚至有叙事漏洞。

过于聚焦于两个主角,让《1917》缺乏总览式的观感。片中一些叙事序列让主角成为杀人者,之后又让他站在相反立场,无法自圆其说。

由于上述这些因素的存在,影片的很多主题调性——对战争迷雾的绝望,交流困难和顽固的“任务优先”态度所造成的理智决断的困难性,都迷失在影片叙述技巧的迷霭中。

《1917》为什么能拿最佳影片?

《1917》有点像《魔戒》和《鸟人》的结合体。

从剧情来说,它本质上跟《魔戒》雷同,都是主角拿到任务,或背负亲人前途或背负家国情怀,层层通关完成使命,并获得自我成长。

从形式来说,它有种当年看《鸟人》的惊喜,还真没见过这么拍的一战片。

它为什么能拿奖?除了跟一战相关、挖掘战场人性、歌颂友情价值的主题之外,我大胆猜测,《1917》还是赢在讲故事的方式。

这是部“伪一镜到底”的电影,镜头跟随两个士兵,在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之间来回切换。

这种拍摄方式,最突出的就是“沉浸感”,观众仿佛跟主角一同在战场匍匐前行。

镜头时不时跟随主角的眼睛,让我们看到战场上的残酷细节。比如,苍蝇在尸体旁边嘤嘤作响,老鼠在尸体上窜来窜去,士兵们的脸几乎都要被吃掉了。

这种身临其境的窒息感,让人触目惊心。

整个观影过程,像看盗贼电影一样让人兴奋,像看科幻噩梦一样令人不安。

能明显感觉到,萨姆·门德斯这次想做个技术流。

他找来好莱坞知名摄影师罗杰·狄金斯(《冰血暴》《边境杀手》《银翼杀手2049》摄影),用突破性的ALEXA Mini LF摄影机进行动态拍摄,试图展现无间断单镜头拍摄效果。

为了营造“一镜到底”的质感,镜头永远不会离开两位主角。

有一场戏,需要用钢索吊起摄像机拍。在除下钢索后,摄影师又要赶紧带着器材跑上车,继续跟着拍摄。

镜头的调度,要与演员的表演同步,一旦开始,就不能停下来。

不仅如此,导演还挑战了全外景顺时序拍摄。

这让拍《1917》的过程,相当于执导一部舞台剧,它用剧来构建镜头内部的世界。

落实到拍摄现场,主演要拿着剧本一边走,一边逐场戏对稿。因为导演必须要明确,从A景走到B景要多久,场景的长度要与移动的距离一样。移动距离不能长过场景,反之亦然。

难以想象的是,片中的主场景“战壕”,也是一边彩排,一边用机器挖。因为战壕要随着拍摄的进度,随时调整长度。

顺时序拍摄,意味着影片几乎没有什么景是重复的。

全外景的拍摄要求,让《1917》成为一部“靠天吃饭”的电影。

片中有不少场景,发生在狭长的战壕内,但现场无法架灯。因为当你跑进战壕里,再绕圈拍摄,根本没有位置放置灯具。

顺时序拍摄,也加重了拍摄难度。为了连戏,必须要持续在阴天拍。

如果遇到大晴天,就只能改成彩排。

现场经常只有5分钟拍摄时间,因为一会乌云就飘走了......

在了解影片之前,我根本想不到,萨姆·门德斯和罗杰·狄金斯对细节,能扣到什么程度。

有一场戏,要放烟花照亮整个城镇。

光线需要从窗户照进来,产生不同层次的阴影,做出地面移动的质感。

他们专门造了一个模型,来测试阴影的移动方向。反复演练,找出烟花在空中停留多长时间,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光线测试

这仅仅是影片物料中放出来的一个细节而已。

全片119分钟,萨姆·门德斯和罗杰·狄金斯不知道还做了多少模型和测试。

而这些测试,在电影中的最终呈现,不过几分钟。

落实在片中的光影呈现

萨姆·门德斯说,自己一开始就想以实时方式来拍这部电影。

让观众一同踏上征途,与主角一起共呼吸,置身战壕,了解这些士兵的处境有多艰难。

很显然,《1917》在视觉风格上的突破,打动了金球评委。

《1917》片场照

但仅凭这一点,就能获得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吗?

Netflix出品的《爱尔兰人》成色不差,但5提0中,不得不让人怀疑流媒体依旧不被官方认可的处境。《1917》跟相比《婚姻故事》《小丑》《教宗的承继》相比,主题更普世。

一句对白就能看出来,它宣扬的是“坚持就是胜利”精神。

要解决战争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一战到底。

对白中随处可见的“坚持住”、“我可以”、“懂得应变”、“祝好运”,也一直在给人以希望。加上它涉及了“家国情怀”,“友情诚可贵”等等,确实可以跨越年龄、种族、阶级,获得最大程度的共鸣。

说《1917》是最好的战争片,有点言过其实。其“主角必定存活,因为必须存活”的设定,并不出奇,甚至有点落俗。

但它确实是一部十分惊艳的“一战片”,因为影史上好看的战争片,大多都是二战题材。《1917》从“一战片”的范畴来看,无论是技术、画面还是音乐,都堪称一流。

在下周公布的奥斯卡提名名单中,该片或将继续占据重要席位。

目前,已有消息传出,《1917》可能引进中国内地上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917》凭什么拿金球奖最佳剧情片?

全外景的拍摄要求,让《1917》成为一部“靠天吃饭”的电影。

文|Mtime时光网

没想到!

第77届金球奖,把电影类最佳剧情片颁给了《1917》。

从各方面而言,《1917》在《爱尔兰人》和《婚姻故事》等竞争选手面前,都略显冷门。

毫不夸张地说,当结果颁布的时候,不少人惊呼:“它是谁?”

为了搞清这部神秘影片的庐山真面目,时光网美国记者特意前去看片,一探究竟。

《1917》什么来历?

其实在金球奖之前,《1917》已经在颁奖季获得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提名。

12月25日在北美小规模上映,IMDb评分8.6,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0%。

《观察者》赞美它是“自《拯救大兵瑞恩》之后,最好的战争片。”《纽约邮报》称它是“现代战争片的经典,2019年最好的电影之一。”

影片导演名字十分响亮——萨姆·门德斯。

由他执导的《美国丽人》曾横扫第72届奥斯卡,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在内的5项大奖!随后,他又相继拍摄了《毁灭之路》《革命之路》《锅盖头》等高分电影。

自2005年上映的《007:大破天幕杀机》后,萨姆·门德斯一直没怎么导戏。他心中反复酝酿着一个故事,跟祖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前线做传令兵的真实经历有关。

54岁这年,他终于完成了这个愿望,把它拍成了《1917》。

剧情自然跟传令有关。

一战期间,两名英国士兵斯科菲尔德(乔治·麦凯 饰)和布雷克(迪恩·查尔斯·查普曼 饰)受到指派,被要求完成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上为迪恩·查尔斯·查普曼,下为乔治·麦凯

二人必须要在8小时内,潜入敌区传递“明日停止进攻”的重要情报。

传递成功,皆大欢喜。万一失败,将葬送1600条战士的生命。而这其中,包括布雷克的亲哥哥。

片中下命令的,正是科林·费斯

在传递指令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生死的考验,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友情的价值。

当然,一路上还有许多贵人相助。

比如,“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演的上校。

见过这样的刀疤眼“卷福”么?

还有安德鲁·斯科特饰演的士兵等。

从阵容来看,影片并不缺星光。

男主乔治·麦凯演过《神奇队长》《奥菲利亚》《马柔本宅秘事》;另一位男主迪恩·查尔斯·查普曼演过热播剧《权力的游戏》。此外,还有科林·费斯、“卷福”、安德鲁·斯科特、马克·斯特朗、理查德·麦登等熟面孔助阵。

左为迪恩·查尔斯·查普曼《权游》中的扮相

但由于影片全程聚焦两位年轻士兵的经历,导致其他大腕清一色沦为NPC。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颁奖季中,相较于靠知名演员狂飙演技的《婚姻故事》《爱尔兰人》而言,《1917》会显得冷门。

单从故事来说,《1917》其实不算多出彩,甚至有叙事漏洞。

过于聚焦于两个主角,让《1917》缺乏总览式的观感。片中一些叙事序列让主角成为杀人者,之后又让他站在相反立场,无法自圆其说。

由于上述这些因素的存在,影片的很多主题调性——对战争迷雾的绝望,交流困难和顽固的“任务优先”态度所造成的理智决断的困难性,都迷失在影片叙述技巧的迷霭中。

《1917》为什么能拿最佳影片?

《1917》有点像《魔戒》和《鸟人》的结合体。

从剧情来说,它本质上跟《魔戒》雷同,都是主角拿到任务,或背负亲人前途或背负家国情怀,层层通关完成使命,并获得自我成长。

从形式来说,它有种当年看《鸟人》的惊喜,还真没见过这么拍的一战片。

它为什么能拿奖?除了跟一战相关、挖掘战场人性、歌颂友情价值的主题之外,我大胆猜测,《1917》还是赢在讲故事的方式。

这是部“伪一镜到底”的电影,镜头跟随两个士兵,在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之间来回切换。

这种拍摄方式,最突出的就是“沉浸感”,观众仿佛跟主角一同在战场匍匐前行。

镜头时不时跟随主角的眼睛,让我们看到战场上的残酷细节。比如,苍蝇在尸体旁边嘤嘤作响,老鼠在尸体上窜来窜去,士兵们的脸几乎都要被吃掉了。

这种身临其境的窒息感,让人触目惊心。

整个观影过程,像看盗贼电影一样让人兴奋,像看科幻噩梦一样令人不安。

能明显感觉到,萨姆·门德斯这次想做个技术流。

他找来好莱坞知名摄影师罗杰·狄金斯(《冰血暴》《边境杀手》《银翼杀手2049》摄影),用突破性的ALEXA Mini LF摄影机进行动态拍摄,试图展现无间断单镜头拍摄效果。

为了营造“一镜到底”的质感,镜头永远不会离开两位主角。

有一场戏,需要用钢索吊起摄像机拍。在除下钢索后,摄影师又要赶紧带着器材跑上车,继续跟着拍摄。

镜头的调度,要与演员的表演同步,一旦开始,就不能停下来。

不仅如此,导演还挑战了全外景顺时序拍摄。

这让拍《1917》的过程,相当于执导一部舞台剧,它用剧来构建镜头内部的世界。

落实到拍摄现场,主演要拿着剧本一边走,一边逐场戏对稿。因为导演必须要明确,从A景走到B景要多久,场景的长度要与移动的距离一样。移动距离不能长过场景,反之亦然。

难以想象的是,片中的主场景“战壕”,也是一边彩排,一边用机器挖。因为战壕要随着拍摄的进度,随时调整长度。

顺时序拍摄,意味着影片几乎没有什么景是重复的。

全外景的拍摄要求,让《1917》成为一部“靠天吃饭”的电影。

片中有不少场景,发生在狭长的战壕内,但现场无法架灯。因为当你跑进战壕里,再绕圈拍摄,根本没有位置放置灯具。

顺时序拍摄,也加重了拍摄难度。为了连戏,必须要持续在阴天拍。

如果遇到大晴天,就只能改成彩排。

现场经常只有5分钟拍摄时间,因为一会乌云就飘走了......

在了解影片之前,我根本想不到,萨姆·门德斯和罗杰·狄金斯对细节,能扣到什么程度。

有一场戏,要放烟花照亮整个城镇。

光线需要从窗户照进来,产生不同层次的阴影,做出地面移动的质感。

他们专门造了一个模型,来测试阴影的移动方向。反复演练,找出烟花在空中停留多长时间,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光线测试

这仅仅是影片物料中放出来的一个细节而已。

全片119分钟,萨姆·门德斯和罗杰·狄金斯不知道还做了多少模型和测试。

而这些测试,在电影中的最终呈现,不过几分钟。

落实在片中的光影呈现

萨姆·门德斯说,自己一开始就想以实时方式来拍这部电影。

让观众一同踏上征途,与主角一起共呼吸,置身战壕,了解这些士兵的处境有多艰难。

很显然,《1917》在视觉风格上的突破,打动了金球评委。

《1917》片场照

但仅凭这一点,就能获得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吗?

Netflix出品的《爱尔兰人》成色不差,但5提0中,不得不让人怀疑流媒体依旧不被官方认可的处境。《1917》跟相比《婚姻故事》《小丑》《教宗的承继》相比,主题更普世。

一句对白就能看出来,它宣扬的是“坚持就是胜利”精神。

要解决战争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一战到底。

对白中随处可见的“坚持住”、“我可以”、“懂得应变”、“祝好运”,也一直在给人以希望。加上它涉及了“家国情怀”,“友情诚可贵”等等,确实可以跨越年龄、种族、阶级,获得最大程度的共鸣。

说《1917》是最好的战争片,有点言过其实。其“主角必定存活,因为必须存活”的设定,并不出奇,甚至有点落俗。

但它确实是一部十分惊艳的“一战片”,因为影史上好看的战争片,大多都是二战题材。《1917》从“一战片”的范畴来看,无论是技术、画面还是音乐,都堪称一流。

在下周公布的奥斯卡提名名单中,该片或将继续占据重要席位。

目前,已有消息传出,《1917》可能引进中国内地上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