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头一个周末,济南发布两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磅文件,最新表述为“到2022年,城市能级大幅提升,辐射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在此之前,济南就多次透露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雄心:
2018年,在被中央巡视组点名引领带动作用不够后,济南青岛同时透露“创中”目标。济南提出的时间是,“2035年力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2018年,在被中央巡视组点名引领带动作用不够后,济南青岛同时透露“创中”目标。济南提出的时间是,“2035年力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2020年1月5日上午,济南市委经济工作暨“四个中心”建设推进大会召开。会上发布了《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指标体系》和《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会上的最新表述为“到2022年,城市能级大幅提升,辐射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今天,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济南从“口号在嘴上”到“落实到纸上”,进而“行动在路上”。
行动一:城市合并形成总体布局
2019年山东的开年大事件,非济南莱芜区划调整莫属,并且带来了更多的“大胆的想法”:泰安、淄博、德州与济南相邻的一些县市,合并的可能性不断被讨论。
此次出台的《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率先在济泰同城化、济淄同城化和济南齐河全面融合等方面实现突破。值得注意的是,在区划调整前济莱一体化、济莱协作区早已实施多年,而齐河县更是已被纳入济南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总体布局。
相比于“同城化”,“全面融合发展”给人的想象空间更大。比如,《三年行动计划》规划建设济南—齐河黄河一体化保护协作区,联手打造黄河湿地公园。
未来的城市竞争将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未来三年,济南将打造“一小时都市圈”,共享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共织社保一张网,实现各市错位协同发展。
行动二:以邻为伴推动城市群发展
提到临省省会、2016年获批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济南内心五味杂陈之余,如何与邻为善、与邻为伴也是一道必答题。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后,上周召开的中财委第六次会议又因提出“高度重视解决黄河流域突出重大问题”引发关注。
会议强调,要强化西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本世纪初,“山东半岛城市群”由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潍坊、淄博8座城市组成。2016年底,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跻身国家级城市群,并涵盖了山东的聊城、菏泽两个市。2017年山东明确,山东半岛城市群范围覆盖全部设区市。
去年年底召开的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有关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最新表述是,山东将积极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培育发展济南、青岛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
而谋划“以济南为核心的黄河下游城市群”,是济南市发改委目前正推进的几个“大动作”之一,也是济南首次明确的新概念。此次,《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将推动建设黄河下游城市群。推动济南都市圈和郑州都市圈对接合作,引领带动山东中西部地区和中原地区协同发展。
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三重国家战略的叠加,为济南带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也为济南加速“创中”增加了底气。
行动三:放开落户限制紧抓人才
城市间的人才竞争早已白热化。不久前两办发文促进人才流动,除了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还要完善积分落户政策,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目前,大专、本科生在济南没有社保也可落户,中专生只要缴纳社保也能落户。而《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将全面放开落户限制”,这意味着未来济南的户口门槛可能继续降低。
行动计划中还明确提出,将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镇人口合理集聚,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同时,济南会将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在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
根据官方数据,按区划调整之后计算,2018年末济南市常住人口已达到883.94万人,距“济南优势”中“面积超过一万平方公里,人口突破一千万,GDP向一万亿元迈进”的人口目标尚有距离,户口新政红利的释放效应如何,有待观察、值得关注。
行动四:揽才补贴加快资源建设
去年9月济南发布“双创19条”,提出实施百万大学生来济工程:力争5年时间,使大学生留济数量达到100万。
这些政策红利正逐步落实,并渗透到住、行领域。
去年12月30日,济南市政府官网消息,2019年起在济南就业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生,可申请办理“泉城人才交通卡”,3年内免费乘坐公交、地铁。
而就在昨天(1月6日),《济南市人才购房补贴申请发放实施细则》公布,提出对于符合购房条件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家庭在济购买首套房,可分别享受15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购房安居补贴。
人才购房补贴,是城市间竞争的一个缩影,众多二线城市也已出台相关政策。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济南的补贴力度与青岛相当,高于长沙、郑州、沈阳、大连等城市。
高等教育资源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也被视为人才储备的风向标。人才不仅要引进,更要激励和培养。依托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三年行动计划》还提到,济南将实施高等教育资源汇聚计划,大力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在济设立各类研究院、研究生院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机构,支持驻济高校加强“双一流”建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