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 “克利马擦”,这个德国人被称“当代白求恩”

32年前,张克第一次来到中国;10年前,张克任教西安翻译学院;未来,张克还打算永远留在这片黄土地上。

文 | 张伟

一个德国人,在西安一呆就是十年,不但中国话说得嘎嘣脆,时不时还会习惯性地来几句长安方言,他的方言说得有多地道?地道得能拿方言和当地人开玩笑。

虽然是黄头发白皮肤,但他已经“很中国”,自己没事就做做中餐,在西安还认了干爸爸、干妈妈、干哥哥、干弟弟,生活幸福,关系融洽。

1966年出生于德国凯泽斯劳滕的他笑容可掬、风趣幽默,既有德国人认真严谨的作风,又有中国人热情好客的品质,在西安的十年也是他在西安翻译学院的十年,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当代白求恩”。

他的中国梦始于北京圆于延安

谈及如何与中国结缘,张克的思绪一下回到了40年前,“大概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中国刚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部有关中国的纪录片,片名我想不起来了,之前我对中国一无所知。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对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学习了俄语、法语。看完纪录片,我知道了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她的首都叫北京,片中播放了天安门,我看到了毛主席的画像,知道了他是一位世界级的伟人和领袖。”

第二天张克就去了图书馆,借阅了一大堆关于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的书籍。越看这些书,他就越喜欢中国,越喜欢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到了上高中的时候,张克就下定了决心上大学后要学习汉语,有朝一日要亲自来到中国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1987年,因为学习成绩出色,张克获得了中国政府发放的奖学金,来到了武汉大学学习汉语,他也因此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德国的特里尔大学学习过两年的汉语言文学,对于普通话和文言文都有所了解。“特里尔是马克思的故乡,当时有许多的中国人在那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里学习,所以我感到十分幸福,因为可以结交很多的中国朋友,可以用汉语和中国朋友交流学习。”张克表示,“1987年,我在武汉求学时,受同学邀请来到西安过春节,那也是我的第一次西安记忆。”

1991年,张克再次因中德学术交流前往河南大学,一边学习汉语一边在德语系任教。因为母亲病重,不久后,张克不得不返回德国照料重病的母亲,因为父亲过早离世,张克是由母亲一手带大的,母亲也非常支持张克学习中国文化。就这样,张克不得不守候在病榻前尽孝,直到2009年老人离世。

2010年,在武汉大学求学时的西安同学对他说“你现在终于自由了,为什么不回中国来呢?”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西安,当时张克的想法是在西安呆上一两年的时间,“没想到这一呆就是九年的时间,现在都不想回去了。”张克直呼不可思议,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在西安呆这么长的时间。

通过西安翻译学院外事办何主任的牵线搭桥,张克正式成为了西安翻译学院大家庭的一员,从事德语和英语的教学。

虽然来西安9年了,张克始终感觉自己的中国梦留有遗憾,“我一直想到毛主席工作过的地方去看看,但是始终没有机会,一个是因为我的工作太忙,另一方面每次打算去的时候,我的朋友突然有事临时改变计划,就这样一拖再拖。终于上个月,我去了一趟延安,登上了宝塔山、参观了枣园、游览了杨家岭,身临其境的到毛主席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去感受了一下,我觉得太完美了,我的中国梦终于圆满了。”

在西安北郊找到了“家”

2017年,张克代表西安翻译学院作为陕西省首家高校派遣的外国文教专家参与由陕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双百工程”文化教育帮扶活动。

两年多来,他先后17次赴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中学,利用课堂教学、讲座,与教师开展教学教研座谈会,在学生中开展英语诵读、英语演讲培训、英语交流等活动,毫无保留地向在校的师生教授英语知识、提升口语水平,深得该校师生的喜爱,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当代的白求恩”。 

第一次走进虢镇中学,张克很快就发现了那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来自于非常贫困的地区,“他们和我说,从来没有见过外国人,我是他们亲眼见到的第一个外国人。他们用英语问我‘Can you understand me’, 我回答‘I can understand you perfectly well’,他们都激动得哭了。他们当时并不知道我会汉语,我也希望他们多用英语交流。我也很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我第一次来到中国用中文和中国人交流,他们能听懂,我也很高兴啊。”

张克也找到了与孩子们交流的方式,“我为什么要学汉语?孩子们为什么要学英语?因为中国越来越开放了,还将继续开放,走向世界。我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文化交流的使者,就是要让中国的孩子们掌握与世界交流的方式。”

“英语是世界语言,我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学习英语的乐趣和重要性,告诉他们英语的发音错误必须要在高中之前纠正过来。听虢镇中学的领导说,从今年开始,孩子们高考的英语成绩已经普遍比以前提高了。”除了给孩子们教授英语,张克还给老师们进行教学培训,告诉他们如何让孩子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如何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

张克告诉孩子们,语言是一把钥匙,它能打开一扇大门,在门后,他们可以找到知识、找到朋友、找到财富、找到快乐。

虽然学校的师生都叫张克“当代的白求恩”,但是张克对这个称号并不在乎,“我知道白求恩很伟大,但是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外国人,比起这个称号我更喜欢陕西人的儿子这个身份,我很享受,我的同学姓张,家住西安北郊,他叫张震,他弟弟叫张伟,他们的父母认我做了干儿子。我的陕西爸爸妈妈今年都八十多岁了,身体非常健康,我很开心。我的中国哥哥和弟弟和我相处得像一家人一样,我很幸福。”

曾在回民街“教”中国人学西安方言

尽管已经在西安生活了9年,但是张克对30多年前的情形记忆犹新,“我和自己的两个兄弟张震和张伟一起骑着自行车从西华门的大钟经过,绕着钟楼,一出南门啥都没有,全部是农田。91年我坐火车再来西安那时我哥哥张震已经在红会医院工作了,他要带我去参观一下他工作的地方,我一出南门对他说,这里是农村怎么会有医院?(哈哈哈哈)”

现在张克再说起红会医院感概万千,“太繁华了,从外面几乎看不到红会医院的老楼了,周围都是高楼大厦,认不出来了,别说环城路,就是三环也非常繁华,几乎与北京没有什么区别。当年骑自行车就能把西安城转个遍,现在开车都转不过来。”

在西安翻译学院所在地太乙宫镇住了快十年,张克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越来越喜欢当地的方言;当地的人也对这个黄头发、高鼻梁、白皮肤的德国人非常地友好。

每当张克休息的时候,在外闲逛买菜回到公寓做中餐,附近商家的老板都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老师,没事晚上一起吃个黑饭(喝酒)?”碰到不熟悉他的人也会问,“老师,你是阿哒地?”所以现在的张克已经完全能够听懂西安方言了,“我和他们开玩笑说,不要说我坏话,我什么都能听懂。我喜欢吃葫芦头,但是陕西人管头叫‘撒’,每次去吃葫芦头时我就对老板说,给我来碗‘葫芦撒’。”

张克最引以为傲的经历是,有次他在回德国之前到回民街给朋友买礼物,商家在门口的摊位上写了张纸条,“克利马擦”,外地的游客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告诉对方就是让他们爽快地付钱购买,外地游客笑着说,“天哪,我们竟然要和一个外国人学习中国话!”

今年张克因为要回德国处理一些私事,所以不能在西安过年了。他动情地表示,“我现在一刻也舍不得离开西安翻译学院、离开太乙宫、离开西安,我打算永远留在这里。”

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年过50的张克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但他依旧单身,也没有结婚的打算,“我喜欢自由,如果我结婚了,我还能留在中国吗?还能自由地想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吗?”

如果你老了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面对这个问题,张克大笑,“我就和老同学住在一起,我们互相照顾、互相帮助呗。现在我住在学校提供的公寓里,一应俱全,一切都好,将来的事情到时候再说吧。”

32年前,张克第一次来到中国;10年前,张克任教西安翻译学院;未来张克还打算永远留在这片黄土地上。吸引张克留下的不仅有陕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起源,还有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和热情朴实的秦人。

正因为张克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教育扶贫的热心,2019年岁末,他作为陕西省唯一一家民办高校教师与其他9名来自全省高校、企业的外国专家荣获2019年度“三秦友谊奖”。

“三秦友谊奖”是陕西省政府为表彰在陕西经济建设和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已经有近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专家获此殊荣,每届获此荣誉的专家寥寥数人,最多不超过10名,含金量毋庸置疑。

对于“三秦友谊奖”这份荣耀张克很谦虚,“我喜欢中国文化,喜欢陕西,虽然我是白皮肤黄头发,但我骨子里已经是一个陕西人了。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能为自己的第一故乡德国和第二故乡中国搭建起一座传播文化和友谊的桥梁,我很荣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开口 “克利马擦”,这个德国人被称“当代白求恩”

32年前,张克第一次来到中国;10年前,张克任教西安翻译学院;未来,张克还打算永远留在这片黄土地上。

文 | 张伟

一个德国人,在西安一呆就是十年,不但中国话说得嘎嘣脆,时不时还会习惯性地来几句长安方言,他的方言说得有多地道?地道得能拿方言和当地人开玩笑。

虽然是黄头发白皮肤,但他已经“很中国”,自己没事就做做中餐,在西安还认了干爸爸、干妈妈、干哥哥、干弟弟,生活幸福,关系融洽。

1966年出生于德国凯泽斯劳滕的他笑容可掬、风趣幽默,既有德国人认真严谨的作风,又有中国人热情好客的品质,在西安的十年也是他在西安翻译学院的十年,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当代白求恩”。

他的中国梦始于北京圆于延安

谈及如何与中国结缘,张克的思绪一下回到了40年前,“大概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中国刚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部有关中国的纪录片,片名我想不起来了,之前我对中国一无所知。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对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学习了俄语、法语。看完纪录片,我知道了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她的首都叫北京,片中播放了天安门,我看到了毛主席的画像,知道了他是一位世界级的伟人和领袖。”

第二天张克就去了图书馆,借阅了一大堆关于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的书籍。越看这些书,他就越喜欢中国,越喜欢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到了上高中的时候,张克就下定了决心上大学后要学习汉语,有朝一日要亲自来到中国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1987年,因为学习成绩出色,张克获得了中国政府发放的奖学金,来到了武汉大学学习汉语,他也因此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德国的特里尔大学学习过两年的汉语言文学,对于普通话和文言文都有所了解。“特里尔是马克思的故乡,当时有许多的中国人在那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里学习,所以我感到十分幸福,因为可以结交很多的中国朋友,可以用汉语和中国朋友交流学习。”张克表示,“1987年,我在武汉求学时,受同学邀请来到西安过春节,那也是我的第一次西安记忆。”

1991年,张克再次因中德学术交流前往河南大学,一边学习汉语一边在德语系任教。因为母亲病重,不久后,张克不得不返回德国照料重病的母亲,因为父亲过早离世,张克是由母亲一手带大的,母亲也非常支持张克学习中国文化。就这样,张克不得不守候在病榻前尽孝,直到2009年老人离世。

2010年,在武汉大学求学时的西安同学对他说“你现在终于自由了,为什么不回中国来呢?”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西安,当时张克的想法是在西安呆上一两年的时间,“没想到这一呆就是九年的时间,现在都不想回去了。”张克直呼不可思议,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在西安呆这么长的时间。

通过西安翻译学院外事办何主任的牵线搭桥,张克正式成为了西安翻译学院大家庭的一员,从事德语和英语的教学。

虽然来西安9年了,张克始终感觉自己的中国梦留有遗憾,“我一直想到毛主席工作过的地方去看看,但是始终没有机会,一个是因为我的工作太忙,另一方面每次打算去的时候,我的朋友突然有事临时改变计划,就这样一拖再拖。终于上个月,我去了一趟延安,登上了宝塔山、参观了枣园、游览了杨家岭,身临其境的到毛主席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去感受了一下,我觉得太完美了,我的中国梦终于圆满了。”

在西安北郊找到了“家”

2017年,张克代表西安翻译学院作为陕西省首家高校派遣的外国文教专家参与由陕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双百工程”文化教育帮扶活动。

两年多来,他先后17次赴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中学,利用课堂教学、讲座,与教师开展教学教研座谈会,在学生中开展英语诵读、英语演讲培训、英语交流等活动,毫无保留地向在校的师生教授英语知识、提升口语水平,深得该校师生的喜爱,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当代的白求恩”。 

第一次走进虢镇中学,张克很快就发现了那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来自于非常贫困的地区,“他们和我说,从来没有见过外国人,我是他们亲眼见到的第一个外国人。他们用英语问我‘Can you understand me’, 我回答‘I can understand you perfectly well’,他们都激动得哭了。他们当时并不知道我会汉语,我也希望他们多用英语交流。我也很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我第一次来到中国用中文和中国人交流,他们能听懂,我也很高兴啊。”

张克也找到了与孩子们交流的方式,“我为什么要学汉语?孩子们为什么要学英语?因为中国越来越开放了,还将继续开放,走向世界。我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文化交流的使者,就是要让中国的孩子们掌握与世界交流的方式。”

“英语是世界语言,我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学习英语的乐趣和重要性,告诉他们英语的发音错误必须要在高中之前纠正过来。听虢镇中学的领导说,从今年开始,孩子们高考的英语成绩已经普遍比以前提高了。”除了给孩子们教授英语,张克还给老师们进行教学培训,告诉他们如何让孩子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如何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

张克告诉孩子们,语言是一把钥匙,它能打开一扇大门,在门后,他们可以找到知识、找到朋友、找到财富、找到快乐。

虽然学校的师生都叫张克“当代的白求恩”,但是张克对这个称号并不在乎,“我知道白求恩很伟大,但是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外国人,比起这个称号我更喜欢陕西人的儿子这个身份,我很享受,我的同学姓张,家住西安北郊,他叫张震,他弟弟叫张伟,他们的父母认我做了干儿子。我的陕西爸爸妈妈今年都八十多岁了,身体非常健康,我很开心。我的中国哥哥和弟弟和我相处得像一家人一样,我很幸福。”

曾在回民街“教”中国人学西安方言

尽管已经在西安生活了9年,但是张克对30多年前的情形记忆犹新,“我和自己的两个兄弟张震和张伟一起骑着自行车从西华门的大钟经过,绕着钟楼,一出南门啥都没有,全部是农田。91年我坐火车再来西安那时我哥哥张震已经在红会医院工作了,他要带我去参观一下他工作的地方,我一出南门对他说,这里是农村怎么会有医院?(哈哈哈哈)”

现在张克再说起红会医院感概万千,“太繁华了,从外面几乎看不到红会医院的老楼了,周围都是高楼大厦,认不出来了,别说环城路,就是三环也非常繁华,几乎与北京没有什么区别。当年骑自行车就能把西安城转个遍,现在开车都转不过来。”

在西安翻译学院所在地太乙宫镇住了快十年,张克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越来越喜欢当地的方言;当地的人也对这个黄头发、高鼻梁、白皮肤的德国人非常地友好。

每当张克休息的时候,在外闲逛买菜回到公寓做中餐,附近商家的老板都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老师,没事晚上一起吃个黑饭(喝酒)?”碰到不熟悉他的人也会问,“老师,你是阿哒地?”所以现在的张克已经完全能够听懂西安方言了,“我和他们开玩笑说,不要说我坏话,我什么都能听懂。我喜欢吃葫芦头,但是陕西人管头叫‘撒’,每次去吃葫芦头时我就对老板说,给我来碗‘葫芦撒’。”

张克最引以为傲的经历是,有次他在回德国之前到回民街给朋友买礼物,商家在门口的摊位上写了张纸条,“克利马擦”,外地的游客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告诉对方就是让他们爽快地付钱购买,外地游客笑着说,“天哪,我们竟然要和一个外国人学习中国话!”

今年张克因为要回德国处理一些私事,所以不能在西安过年了。他动情地表示,“我现在一刻也舍不得离开西安翻译学院、离开太乙宫、离开西安,我打算永远留在这里。”

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年过50的张克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但他依旧单身,也没有结婚的打算,“我喜欢自由,如果我结婚了,我还能留在中国吗?还能自由地想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吗?”

如果你老了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面对这个问题,张克大笑,“我就和老同学住在一起,我们互相照顾、互相帮助呗。现在我住在学校提供的公寓里,一应俱全,一切都好,将来的事情到时候再说吧。”

32年前,张克第一次来到中国;10年前,张克任教西安翻译学院;未来张克还打算永远留在这片黄土地上。吸引张克留下的不仅有陕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起源,还有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和热情朴实的秦人。

正因为张克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教育扶贫的热心,2019年岁末,他作为陕西省唯一一家民办高校教师与其他9名来自全省高校、企业的外国专家荣获2019年度“三秦友谊奖”。

“三秦友谊奖”是陕西省政府为表彰在陕西经济建设和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已经有近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专家获此殊荣,每届获此荣誉的专家寥寥数人,最多不超过10名,含金量毋庸置疑。

对于“三秦友谊奖”这份荣耀张克很谦虚,“我喜欢中国文化,喜欢陕西,虽然我是白皮肤黄头发,但我骨子里已经是一个陕西人了。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能为自己的第一故乡德国和第二故乡中国搭建起一座传播文化和友谊的桥梁,我很荣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