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917》:这绝对是你从未体验过的战争大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917》:这绝对是你从未体验过的战争大片

《1917》最让人质疑的一点是,它试图把战争的恐怖变成令人震惊的现实。

译| 幕味儿 易二三

奇爱博士按:被称作奥斯卡前哨的金球奖已经落下帷幕,萨姆·门德斯的《1917》拿下电影类最佳剧情片。虽说《1917》凭借“一镜到底”和“《拯救大兵瑞恩》之后最好的战争片”等等消息已经在2019年年末掀起了一波关注,但结果还是令人惊呼“冷门”,毕竟最佳剧情片的竞争对手可是人人看好的《婚姻故事》《小丑》《爱尔兰人》。

《1917》12月25日在北美小规模上映后,收获了相对两级的评价。有人爱死了它,有人也忧心忡忡——我们唯独可以肯定,《1917》绝对不是一部平庸的电影。除了奥斯卡最佳导演萨姆·门德斯坐镇,更有摄影大神罗杰·迪金斯借助高科技的“一镜到底”加持——想想,就蛮让人感觉激动了。

而中国影迷最关心的,肯定是引进问题。现在已经确认,阿里影业参与投资并获得国内版权,继去年《绿皮书》后再度押对了宝,看来我们在不久之后能够在大银幕上一窥究竟了。今天,我们先来看看《电影评论》的权威报道。

萨姆·门德斯执导的一战剧情片《1917》的媒体放映会结束后,我看到的第一件物品是电影的一张海报,上面的标语写着「来自《007:大破天幕杀机》的导演」。

门德斯的新片将背景设定在战壕和法国北部的战场,生动地唤起人们对一战倒数第二年的记忆:片尾有一行字幕是导演向自己的祖父阿尔弗雷德·H·门德斯致敬,后者告诉了他自己在战争中作为一名士兵的经历。

虽然《1917》看起来十分诚恳,你还是不禁会想,这是对那些士兵所经历的真实恐怖的一种奇怪的致敬,影片将他们的经历变成了发生在战壕的《大破天幕杀机》——一个关于两个无畏的英雄在无人区及更广阔的地方执行邦德式任务的、令人心跳加速的、没有止息的冒险故事。

乔治·麦凯和迪恩·查尔斯·查普曼分别饰演英国下士斯科菲尔德和布莱克,他们受命向前线指挥官传达紧急信息——这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任务,目的是阻止一次基于错误信息的进攻计划,该计划将导致英国军队遭遇屠杀。

这是影片有意为之的一种高风险的前提背景:一方面一丝不苟地唤起观众对战争的记忆,另一方面在一个大胆的长镜头中(至少巧妙设计所带来的印象是这样)展现几乎从一开始就不曾停下的冒险。

《1917》拥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巧妙的编排,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摄影大师罗杰·狄金斯在某种程度上的个人最佳表现——如果我们要用竞赛的标准来评判摄影艺术的话。

电影的行程——鉴于一切都和摄影机的运动有关,所以很难避免使用这个词汇——以斯科菲尔德和布莱克离开平静的、鲜花盛开的田野开始,他们随后进入了一条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地下的战壕,里面很快就挤满了士兵,他们必须奋力前进。

士兵们给不同长度的战壕起了一个个冷嘲式的名字,从而确立了一种历史现实主义的基调:「天堂巷」、「苏希霍尔街」(都是格拉斯哥街道的名字)。

但现实主义很快就让位了,因为我们的主角发现自己面临一个接一个的危险,他们必须完成英勇无畏的壮举。穿过无人区,他们——以及摄像机——绕过一个由带刺铁丝网组成的茂密森林。

他们到达了一条废弃的德军战壕,结果发现这是一个陷阱,并由此引发了一些对话:「整条战壕都在往下塌!」「我们需要继续前进!」「这是一个矿井,但是我们必须跳!」

随后,斯科菲尔德进入了一个废弃的小镇,并以一次运动员式的飞跃,跨过一座倒塌的桥梁;至此,虚构开始占了上风,以致你会惊讶于桥下面并没有一个巨兽,除非他回答三个问题。

他接着又进入了一个危机四伏的夜晚世界,一个明暗对比强烈的荒野,在那里他必须躲开从火墙中出现的幽灵般的追随者。

在影片的高潮部分,他在密集的步兵行军中冲锋陷阵,巧妙地避开了地雷的爆炸,以及与奔跑的士兵的碰撞。你可以想象这部电影的结局里,《007》电影中M夫人的前身会走出阴影,说:「干得好,下士——这只是一个测试。」

给予《1917》一种奇异的梦幻基调的,是周围景观改变的方式,在这个看起来像是(伪造的)长镜头段落的真实时间里(事实上,至少有两次休止:其一是在一次爆炸之后,斯科菲尔德和银幕短暂地陷入黑暗,另一次是他顺着河流漂下时,短暂地陷入遗忘)。

在现实中,时间和空间被巧妙地压缩了:它只是几个瞬间,几个步骤,从一个极富秩序和平静的壕沟延伸到另一个受战争创伤的士兵抱着墙壁寻求庇护的地方。

在另一个场景中,我们——还有两位主角——突然意识到英国军队从银幕之外喧闹却未被察觉地到来——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从舞台下出现的——因为这些意外的入口似乎凭空出现在一个巨大剧院的看不见的侧翼。

在一片疯狂之中——这部电影本可以叫「西线无冷场」(Never a Dull Moment on the Western Front,译者注:这里戏仿了《西线无战事》的片名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有一些刻意的平静时刻。

在一段相当令人错愕的俗气情节中,斯科菲尔德走进了一个枝叶繁茂的小树林里,年轻的士兵们坐在那里出神地听着一个人唱着《孤独的旅行者》(Wayfaring Stranger)。

早些时候,在这个废弃的小镇,他在一个地窖里发现了一个年轻的法国女人在照顾一个婴儿;他给了她少量的食物,这一动作明显是为了证明他的同情心,尽管这看起来更像是电子游戏中主角的行为,把一些东西交给非玩家角色,以此交换得到为接下来的旅程准备的积分。

电影中最荒谬的一幕发生在斯科菲尔德和布莱克发现天空中的一架飞机正在接近他们,显然是要坠毁了。结果它的确坠毁了——恰好就在他们面前。它本可能降落在别的什么地方,别的任何地方,但不,电影里不管发生了什么就发生在此时此地。这是一部「你在这里」(YOU ARE HERE)的电影,观众总是处在最激烈的场面中。

正如许多评论家指出的那样——不管他们是喜欢还是讨厌这部电影——《1917》都非常类似于电子游戏或虚拟现实体验。从一个场景转到另一个场景的运动方式,从一个场域转到另一个场域时景观变化的绝对流动性,表明那不是一个真正预先存在的、邀请我们去探索的景观,而是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围绕着我们展开的环境,其功能总是取决于将我们置于事物核心的需要。

《1917》最让人质疑的一点是,它试图把战争的恐怖变成令人震惊的现实。我们知道战壕是一个瘟疫般的沼泽,但当斯科菲尔德不小心把手伸进一具尸体腐烂的胸膛时,没有什么能证明这种粗俗的时刻是正当或必要的:任何令人震惊的现实主义感都会被简单的「恶心」的生理反应——以及粗俗感所消解。

考虑到电影的历史,觉得一部战争片令人生厌似乎有点太晚了,因为它让真正的士兵——要么早已死去,要么还活着——的经历变成了纯粹的冒险。这里并不是要讨论与《拯救大兵瑞恩》(1996)和《敦刻尔克》(2017)相比,《1917》是好是差,或对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的尊重程度是高是低。

诺兰的《敦刻尔克》追求并实现了一种沉浸的感觉,但即便如此,它纵然带给了你身处敦刻尔克的印象,但它并没有带给你一种身临其境的错觉。你和亲历事件的不同人物并肩而行,但由于视角的多样性——以及错综复杂的多重时间框架——在某种程度上你和他们之间保持着一种礼貌的距离,你和彼时及彼时的人们总是被隔离开。

《敦刻尔克》

相较之下,《1917》将你无情地置身于事件的风口浪尖——让行动在某种程度上屈从于你在影院中所处的最佳位置——让你觉得战争是专门为了你的利益而发动的。

这种身临其境的身份认同——主角只是我们的替身或化身——在我看来,正是这种身份认同让《1917》成为一次令人厌恶的观影体验。

门德斯是最近几位将长镜头艺术——或者说是虚假的单镜头艺术——提升到具有竞争力的新高度的导演之一。一些观众和评论家觉得这种技巧是自恋的,或者仅仅是一种刺激,削弱了电影的可信度。就我个人而言,我对这类技术的魔力持开放态度,不管其目的是为了让人身临其境还是增强认同感。

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2013)——至少在影院的大银幕观看3D版本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创造了一种将观众的身体拉升的幻觉,让我们在无限的空间中移动。

塞巴斯蒂安·席佩尔的《维多利亚》(2015)让我们随着女主角一起在小镇上度过了一个混乱的夜晚;这很有效,因为我们不仅被事件所缠绕,而且当它们按照自己的节奏自主进行时,我们也会感到困惑。

我们从来没有觉得——像《1917》那样——它们是为了我们的娱乐而刻意设计的(尽管实际上电影是为了我们的娱乐而设计的)。

《地心引力》

其他电影有更严肃的意图。

埃里克·普派执导的《于特岛7月22日》(2018)让我们跟着一个小女孩经历2011年发生在挪威于特岛上的大屠杀;它让我们沉浸在她的经历中,但又让那种经历变得片面且恐怖,难以理解。这部电影本可能给人一种病态的剥削感,实际上却给人一种与死者和幸存者团结一致的严肃感。

另一部一镜到底的挪威电影《盲点》(2018)由图娃·诺沃妮执导,讲述了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从学校回家,然后转向她的父母,让他们面对她突然的自杀企图的后果:那一刻的紧张压倒了我们意识到时间和空间正在被操纵的疏离感。

《盲点》

《盲点》这一片名或许指出了是什么让这些电影更人性化、更少侵入性,在于我们意识到戏剧中的某些元素不能——也许不应该——作为奇观出现在我们面前。

使用盲点、隐晦、遮掩的事件而非可见度,使得拉斯洛·奈迈施2015年的作品《索尔之子》(由85个不同长度的镜头组成)成为了对大屠杀电影的一次具有启发性的补充:这部电影让我们接近主角,但绝不允许我们有看到他所看到的东西的错误特权。我们被允许陪伴他,但永远(仁慈地)不能逾越身份认同的适当界限。

《索尔之子》

无论影片的奇观设计得多么巧妙,《1917》给人的感觉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在试图唤起历史现实的过程中,这是对历史现实的不尊重。

雅克·里维特于1961年发表在《电影手册》上的《论卑劣》(On Abjection)是关于这种越界危险的经典文章,他在文中强烈谴责了吉洛·彭泰科沃的大屠杀电影《零点地带》(1960)中的一个跟踪镜头。

里维特写道:「有些事情不应该被提及,除非是处在恐惧和颤抖的挣扎中;毫无疑问,死亡就是其中之一;在拍摄这么神秘的东西时,怎么能不觉得自己是冒名顶替的骗子呢?」

《零点地带》

《1917》郁闷地提醒了我们,计算机生成图像技术(CGI)和其他沉浸性新技术的结合,导致商业电影越来越放弃激发观众想象、假设和观察——那些曾经通过调用不连续性、间隙、盲点等完成的事情,而它们不能或不应该或不需要被展现出来。

鉴于萨姆·门德斯的意图明显是真诚的,我倒不至于指责他「卑劣」。但在《1917》一片中,他以一种完全关乎奇观和刺激,而不是与恐惧或颤抖——更不用说观众的创造性想象力了——相关联的精神,触摸一战的记忆。

作者 | Jonathan Romney,来源《电影评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917》:这绝对是你从未体验过的战争大片

《1917》最让人质疑的一点是,它试图把战争的恐怖变成令人震惊的现实。

译| 幕味儿 易二三

奇爱博士按:被称作奥斯卡前哨的金球奖已经落下帷幕,萨姆·门德斯的《1917》拿下电影类最佳剧情片。虽说《1917》凭借“一镜到底”和“《拯救大兵瑞恩》之后最好的战争片”等等消息已经在2019年年末掀起了一波关注,但结果还是令人惊呼“冷门”,毕竟最佳剧情片的竞争对手可是人人看好的《婚姻故事》《小丑》《爱尔兰人》。

《1917》12月25日在北美小规模上映后,收获了相对两级的评价。有人爱死了它,有人也忧心忡忡——我们唯独可以肯定,《1917》绝对不是一部平庸的电影。除了奥斯卡最佳导演萨姆·门德斯坐镇,更有摄影大神罗杰·迪金斯借助高科技的“一镜到底”加持——想想,就蛮让人感觉激动了。

而中国影迷最关心的,肯定是引进问题。现在已经确认,阿里影业参与投资并获得国内版权,继去年《绿皮书》后再度押对了宝,看来我们在不久之后能够在大银幕上一窥究竟了。今天,我们先来看看《电影评论》的权威报道。

萨姆·门德斯执导的一战剧情片《1917》的媒体放映会结束后,我看到的第一件物品是电影的一张海报,上面的标语写着「来自《007:大破天幕杀机》的导演」。

门德斯的新片将背景设定在战壕和法国北部的战场,生动地唤起人们对一战倒数第二年的记忆:片尾有一行字幕是导演向自己的祖父阿尔弗雷德·H·门德斯致敬,后者告诉了他自己在战争中作为一名士兵的经历。

虽然《1917》看起来十分诚恳,你还是不禁会想,这是对那些士兵所经历的真实恐怖的一种奇怪的致敬,影片将他们的经历变成了发生在战壕的《大破天幕杀机》——一个关于两个无畏的英雄在无人区及更广阔的地方执行邦德式任务的、令人心跳加速的、没有止息的冒险故事。

乔治·麦凯和迪恩·查尔斯·查普曼分别饰演英国下士斯科菲尔德和布莱克,他们受命向前线指挥官传达紧急信息——这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任务,目的是阻止一次基于错误信息的进攻计划,该计划将导致英国军队遭遇屠杀。

这是影片有意为之的一种高风险的前提背景:一方面一丝不苟地唤起观众对战争的记忆,另一方面在一个大胆的长镜头中(至少巧妙设计所带来的印象是这样)展现几乎从一开始就不曾停下的冒险。

《1917》拥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巧妙的编排,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摄影大师罗杰·狄金斯在某种程度上的个人最佳表现——如果我们要用竞赛的标准来评判摄影艺术的话。

电影的行程——鉴于一切都和摄影机的运动有关,所以很难避免使用这个词汇——以斯科菲尔德和布莱克离开平静的、鲜花盛开的田野开始,他们随后进入了一条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地下的战壕,里面很快就挤满了士兵,他们必须奋力前进。

士兵们给不同长度的战壕起了一个个冷嘲式的名字,从而确立了一种历史现实主义的基调:「天堂巷」、「苏希霍尔街」(都是格拉斯哥街道的名字)。

但现实主义很快就让位了,因为我们的主角发现自己面临一个接一个的危险,他们必须完成英勇无畏的壮举。穿过无人区,他们——以及摄像机——绕过一个由带刺铁丝网组成的茂密森林。

他们到达了一条废弃的德军战壕,结果发现这是一个陷阱,并由此引发了一些对话:「整条战壕都在往下塌!」「我们需要继续前进!」「这是一个矿井,但是我们必须跳!」

随后,斯科菲尔德进入了一个废弃的小镇,并以一次运动员式的飞跃,跨过一座倒塌的桥梁;至此,虚构开始占了上风,以致你会惊讶于桥下面并没有一个巨兽,除非他回答三个问题。

他接着又进入了一个危机四伏的夜晚世界,一个明暗对比强烈的荒野,在那里他必须躲开从火墙中出现的幽灵般的追随者。

在影片的高潮部分,他在密集的步兵行军中冲锋陷阵,巧妙地避开了地雷的爆炸,以及与奔跑的士兵的碰撞。你可以想象这部电影的结局里,《007》电影中M夫人的前身会走出阴影,说:「干得好,下士——这只是一个测试。」

给予《1917》一种奇异的梦幻基调的,是周围景观改变的方式,在这个看起来像是(伪造的)长镜头段落的真实时间里(事实上,至少有两次休止:其一是在一次爆炸之后,斯科菲尔德和银幕短暂地陷入黑暗,另一次是他顺着河流漂下时,短暂地陷入遗忘)。

在现实中,时间和空间被巧妙地压缩了:它只是几个瞬间,几个步骤,从一个极富秩序和平静的壕沟延伸到另一个受战争创伤的士兵抱着墙壁寻求庇护的地方。

在另一个场景中,我们——还有两位主角——突然意识到英国军队从银幕之外喧闹却未被察觉地到来——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从舞台下出现的——因为这些意外的入口似乎凭空出现在一个巨大剧院的看不见的侧翼。

在一片疯狂之中——这部电影本可以叫「西线无冷场」(Never a Dull Moment on the Western Front,译者注:这里戏仿了《西线无战事》的片名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有一些刻意的平静时刻。

在一段相当令人错愕的俗气情节中,斯科菲尔德走进了一个枝叶繁茂的小树林里,年轻的士兵们坐在那里出神地听着一个人唱着《孤独的旅行者》(Wayfaring Stranger)。

早些时候,在这个废弃的小镇,他在一个地窖里发现了一个年轻的法国女人在照顾一个婴儿;他给了她少量的食物,这一动作明显是为了证明他的同情心,尽管这看起来更像是电子游戏中主角的行为,把一些东西交给非玩家角色,以此交换得到为接下来的旅程准备的积分。

电影中最荒谬的一幕发生在斯科菲尔德和布莱克发现天空中的一架飞机正在接近他们,显然是要坠毁了。结果它的确坠毁了——恰好就在他们面前。它本可能降落在别的什么地方,别的任何地方,但不,电影里不管发生了什么就发生在此时此地。这是一部「你在这里」(YOU ARE HERE)的电影,观众总是处在最激烈的场面中。

正如许多评论家指出的那样——不管他们是喜欢还是讨厌这部电影——《1917》都非常类似于电子游戏或虚拟现实体验。从一个场景转到另一个场景的运动方式,从一个场域转到另一个场域时景观变化的绝对流动性,表明那不是一个真正预先存在的、邀请我们去探索的景观,而是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围绕着我们展开的环境,其功能总是取决于将我们置于事物核心的需要。

《1917》最让人质疑的一点是,它试图把战争的恐怖变成令人震惊的现实。我们知道战壕是一个瘟疫般的沼泽,但当斯科菲尔德不小心把手伸进一具尸体腐烂的胸膛时,没有什么能证明这种粗俗的时刻是正当或必要的:任何令人震惊的现实主义感都会被简单的「恶心」的生理反应——以及粗俗感所消解。

考虑到电影的历史,觉得一部战争片令人生厌似乎有点太晚了,因为它让真正的士兵——要么早已死去,要么还活着——的经历变成了纯粹的冒险。这里并不是要讨论与《拯救大兵瑞恩》(1996)和《敦刻尔克》(2017)相比,《1917》是好是差,或对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的尊重程度是高是低。

诺兰的《敦刻尔克》追求并实现了一种沉浸的感觉,但即便如此,它纵然带给了你身处敦刻尔克的印象,但它并没有带给你一种身临其境的错觉。你和亲历事件的不同人物并肩而行,但由于视角的多样性——以及错综复杂的多重时间框架——在某种程度上你和他们之间保持着一种礼貌的距离,你和彼时及彼时的人们总是被隔离开。

《敦刻尔克》

相较之下,《1917》将你无情地置身于事件的风口浪尖——让行动在某种程度上屈从于你在影院中所处的最佳位置——让你觉得战争是专门为了你的利益而发动的。

这种身临其境的身份认同——主角只是我们的替身或化身——在我看来,正是这种身份认同让《1917》成为一次令人厌恶的观影体验。

门德斯是最近几位将长镜头艺术——或者说是虚假的单镜头艺术——提升到具有竞争力的新高度的导演之一。一些观众和评论家觉得这种技巧是自恋的,或者仅仅是一种刺激,削弱了电影的可信度。就我个人而言,我对这类技术的魔力持开放态度,不管其目的是为了让人身临其境还是增强认同感。

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2013)——至少在影院的大银幕观看3D版本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创造了一种将观众的身体拉升的幻觉,让我们在无限的空间中移动。

塞巴斯蒂安·席佩尔的《维多利亚》(2015)让我们随着女主角一起在小镇上度过了一个混乱的夜晚;这很有效,因为我们不仅被事件所缠绕,而且当它们按照自己的节奏自主进行时,我们也会感到困惑。

我们从来没有觉得——像《1917》那样——它们是为了我们的娱乐而刻意设计的(尽管实际上电影是为了我们的娱乐而设计的)。

《地心引力》

其他电影有更严肃的意图。

埃里克·普派执导的《于特岛7月22日》(2018)让我们跟着一个小女孩经历2011年发生在挪威于特岛上的大屠杀;它让我们沉浸在她的经历中,但又让那种经历变得片面且恐怖,难以理解。这部电影本可能给人一种病态的剥削感,实际上却给人一种与死者和幸存者团结一致的严肃感。

另一部一镜到底的挪威电影《盲点》(2018)由图娃·诺沃妮执导,讲述了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从学校回家,然后转向她的父母,让他们面对她突然的自杀企图的后果:那一刻的紧张压倒了我们意识到时间和空间正在被操纵的疏离感。

《盲点》

《盲点》这一片名或许指出了是什么让这些电影更人性化、更少侵入性,在于我们意识到戏剧中的某些元素不能——也许不应该——作为奇观出现在我们面前。

使用盲点、隐晦、遮掩的事件而非可见度,使得拉斯洛·奈迈施2015年的作品《索尔之子》(由85个不同长度的镜头组成)成为了对大屠杀电影的一次具有启发性的补充:这部电影让我们接近主角,但绝不允许我们有看到他所看到的东西的错误特权。我们被允许陪伴他,但永远(仁慈地)不能逾越身份认同的适当界限。

《索尔之子》

无论影片的奇观设计得多么巧妙,《1917》给人的感觉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在试图唤起历史现实的过程中,这是对历史现实的不尊重。

雅克·里维特于1961年发表在《电影手册》上的《论卑劣》(On Abjection)是关于这种越界危险的经典文章,他在文中强烈谴责了吉洛·彭泰科沃的大屠杀电影《零点地带》(1960)中的一个跟踪镜头。

里维特写道:「有些事情不应该被提及,除非是处在恐惧和颤抖的挣扎中;毫无疑问,死亡就是其中之一;在拍摄这么神秘的东西时,怎么能不觉得自己是冒名顶替的骗子呢?」

《零点地带》

《1917》郁闷地提醒了我们,计算机生成图像技术(CGI)和其他沉浸性新技术的结合,导致商业电影越来越放弃激发观众想象、假设和观察——那些曾经通过调用不连续性、间隙、盲点等完成的事情,而它们不能或不应该或不需要被展现出来。

鉴于萨姆·门德斯的意图明显是真诚的,我倒不至于指责他「卑劣」。但在《1917》一片中,他以一种完全关乎奇观和刺激,而不是与恐惧或颤抖——更不用说观众的创造性想象力了——相关联的精神,触摸一战的记忆。

作者 | Jonathan Romney,来源《电影评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