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肖腾
当前,以互联网渠道和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正在深刻改变金融业态,云计算和大数据两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下一步,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对金融业态产生怎样深远的改变?国内相关金融企业又将怎样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浪潮?

1月8日,由马上消费金融(以下简称“马上金融”)主办的“2020生态伙伴论坛”在重庆举办。共同探讨如何在科技赋能下共建开放共赢的金融新生态、更加高质量的践行推进金融普惠、助力消费升级、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
千人研发团队 今年科技投入将达8亿
据悉,马上金融成立于2015年6月,股东包括重庆百货、重庆银行等。作为一家科技驱动的金融公司,马上金融自创业以来,不断加大在科技研发、自主创新和人才引进培养方面的投入。短短四年内,连续三届获得毕马威的中国科技50强。数据显示,目前,马上金融注册资本达40亿元,用户数超过6500万,为超过500万用户建立征信记录。
马上金融快速发展的关键,与重视金融科技研发密不可分。作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马上金融自建人工智能研究院,重点布局视觉、语音、NLP等通用技术自主研发,落地智能交互平台、智慧双录、智能客服、智能贷后管理系统、智能语音质检、刷脸支付等解决方案,自主研发了超过600套核心技术系统,申请了170多项专利。

据马上金融创始人兼CEO赵国庆介绍,目前马上金融团队中,研发人员已达到1000人左右,占据团队总成员数量的60%~70%。
赵国庆在致辞中表示,2019年消费金融行业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国家对不规范机构进行了严格清理整顿,另一方面,持牌合规机构也因此迎来了春天。金融机构要想长足发展,不仅要持牌合规,还要有能力,过去一年马上金融的核心就在于专注能力建设。
“展望2020年,消费金融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赵国庆表示,2020年,预计马上金融在科技领域的投入将达到总收入的5%,约8亿元左右。赵国庆还提出,未来技术输出要占公司收入20%,形成新的金融商业模式。
布局人工智能 推动消费金融业务场景化
怎样通过金融科技的发展,引领新金融商业模式的形成?

在1月8日的“2020生态伙伴论坛”上,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杨新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岳彩申,中信建投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荣,中国银行重庆分行副行长贾志伟,泰康在线副总裁兼首席市场官方远近,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等嘉宾就人工智能、金融大数据应用与消费者保护、LPR改革、消费金融科技发展、消费金融生态建设、债券市场展望等多个主题发表精彩演讲。

江西裕民银行行长胡晓晖、兰州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何力、光大兴陇信托常务副总裁陈凯慧等多位大咖围绕“数字化技术在消费信贷领域应用研讨”发表了真知灼见。
金融业务场景化是大势所趋。自2018年以来,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开业速度明显加快,技术输出和场景化是这些公司承担的重要任务。而马上消费金融始终坚持与场景结合的消费金融服务,在论坛现场,马上金融还展示了其智慧双录、智能金融、智慧支付、智慧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的智能化成果,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合作场景超过200个,包括商场、停车场、景区等。
马上金融CTO蒋宁表示,2019年,马上金融炼就了敏捷快速的应变能力,实现全价值链的数字化和智能化。2020年,马上金融将继续聚焦金融科技、零售科技两大领域,在云平台、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生物识别5大技术领域持续创新。实现人工智能规模化,建设新零售中台,打造更加开放的智能交互平台,促进降低运营成本、改善用户体验、促进产品创新等,打造金融业最快的实时计算平台,支持各种量化和智能化计算,以及在人工智能+数字化整合平台、流程机器人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实践。

生态伙伴圈启动 共建开放共赢金融新生态
当今,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步伐加快加大。在开放的金融生态中,作为共生共荣的命运共同体,各机构在资金、流量、场景、数据、科技等多个维度深度融合,有效打破时间和空间藩篱,推进生态内各合作伙伴共赢发展。

在1月8日的论坛上,“马上生态伙伴圈”隆重启动,马上金融常务副总经理郭剑霓、马上金融副总经理孙磊,与中国电信翼支付零售金融部副总裁乔锌、今日头条全国金融行业总经理常鑫龙、华为云生态总监杨明、金山云政企事业群副总裁喻珺、用友金融生态事业部总经理郭轶峰、浦发银行重庆分行副行长张云峰、永诚保险副总裁孙增产、江西裕民银行行长胡晓晖,共十位领导嘉宾作为马上生态伙伴圈代表,共同完成了启动仪式。
据介绍,生态伙伴圈的启动,开启了马上金融与合作伙伴共建开放共赢生态体系的全新征程,将令马上金融与各合作伙伴在未来协同发展之路上更具信心、更有成效。
马上金融将立足开放平台战略,继续发挥科技自主研发、多元融资、智能风控、自主获客、智能客服、贷后管理、合规发展等优势,以系统化、标准化的能力,为合作伙伴赋能。
赵国庆表示,2019年马上金融与合作伙伴从场景、技术、资金等各方面建立了深度、稳健的合作,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建消费金融新生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