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两大央企联手闯氢能,氢燃料汽车能否复制电动汽车的火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两大央企联手闯氢能,氢燃料汽车能否复制电动汽车的火爆?

氢能正在成为国有企业大手笔布局的产业风口。

文|一号新能源 深山

今年以来,国内氢能产业迅速升温,吸引了大批企业跨界入场。其中,拥有资金、技术等多重优势的国企尤为突出。

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石化、三峡集团等传统能源大户的加入,促成了年内氢能行业的一波高潮。

而近日,国家电投、中国中车牵手布局氢能交通领域,成为2020年企业在氢能领域的首个大动作。

01、一次跨界

2020年1月2日,国家电投与中国中车联手开发的首台氢燃料电池客车在浙江宁波正式下线,拉开了新一年国内氢能行业的新篇章。

据报道,此次双方联手开发的氢燃料电池客车,车身长度12米,加氢时间15分钟,满载续航里程达600公里以上。能量转化效率高达53%-55%,是普通内燃机效率的3倍。

此次下线的氢燃料电池客车搭载了国家电投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电堆与动力系统,以及中国中车旗下中车电动独有的汽车主动安全系统。

一个是国家能源领域的带头企业,一个是轨道交通领域的尖端王牌,两个看似与氢能不相关的企业,却在跨界之后完成了一场漂亮的出场。

实际上,这次下线的氢燃料电池客车只是国家电投和中国中车合作的起点。双方日前表示,将围绕氢能产业链通力合作,共同开发具有有技术领先和商业推广价值的氢燃料电池客车,助力行业的规模化发展。

两大巨头的强强联手,在氢能行业里树立起了风向标,标志着氢燃料电池客车有望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起点。

02、多年布局

看似是两家企业的一次偶然跨界,但实际上,这是一场多年攻关后的实力展现。

早在17年前,中国中车就“盯”上了氢燃料汽车的核心技术,开始着手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研发。2003年我国首台氢能源轿车使用的DC/DC转换器正是出自中国中车之手。

这种前瞻的眼光使得中国中车成为了如今国内甚至全球氢能行业中的尖端企业。

日前,中国中车研发的首列氢能源有轨电车在广东佛山实现商业化运营,我国也成为世界上首个拥有氢能有轨电车的国家。

与中国中车更具有氢能应用端的优势不同,国家电投在氢能行业的优势更多地体现在上游制氢领域。

国家电投是国内唯一一家集火电、水电、核电、光伏发电、风电为一体的能源综合企业,这一业务结构决定了其具有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深厚基础。

国家电投的氢能布局从2017年起开始提速。17年4月,国家电投与清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达成全产业链战略合作。

也正是从这一年起,国家电投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扩大技术优势,将目光放置在氢能全产业链上,开启更为广阔的氢能布局。

此后几年,国家电投全面开始布局,先后与北汽福田、亿华通、巨化集团等行业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合作范围涉及上、中、下游全领域。

今年7月,随着国家电投旗下氢能公司宣布100千瓦功率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研制成功,企业多年技术攻关的阶段性成果也正式对外展现。

03、一方未来

近两年来,数十家国企扎堆布局氢能产业,像国家电投和中国中车此般的强强联合也常有出现,甚至还诞生了由十多家央企组建而成的“中国氢能联盟”。

国有企业的携手入场,不禁让人想起十年前16家央企组建电动汽车“国家队”的场景。而关于氢能源汽车能否重现电动汽车辉煌的话题,也成了能源行业讨论的热点。

2010年,国内电动汽车步入起步元年,国电电网、中国石化、东方电气、长安汽车等一众国企纷纷加大支持力度,布局产业链上下游,促成了如今中国电动汽车的繁荣。

而今,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先行者的队伍中,依然出现了这些企业的身影。他们或攻关核心技术,或专注基础建设,或致力产业推广,都在为氢能行业的发展贡献独特的力量。

作为一个尚处于起步初期的产业,前方必然有重重难关在等待着,性能、成本、寿命……一座又一座的大山有待翻越。但期望如发展初期的电动汽车一样,困难是暂时的,光明才是长久的。

就目前的产业现状而言,氢能源汽车还不足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规模的应用。但其蕴藏的巨大潜力仍然可以使其成为未来交通领域的重要一环,与纯电动汽车互补互利,共生共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两大央企联手闯氢能,氢燃料汽车能否复制电动汽车的火爆?

氢能正在成为国有企业大手笔布局的产业风口。

文|一号新能源 深山

今年以来,国内氢能产业迅速升温,吸引了大批企业跨界入场。其中,拥有资金、技术等多重优势的国企尤为突出。

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石化、三峡集团等传统能源大户的加入,促成了年内氢能行业的一波高潮。

而近日,国家电投、中国中车牵手布局氢能交通领域,成为2020年企业在氢能领域的首个大动作。

01、一次跨界

2020年1月2日,国家电投与中国中车联手开发的首台氢燃料电池客车在浙江宁波正式下线,拉开了新一年国内氢能行业的新篇章。

据报道,此次双方联手开发的氢燃料电池客车,车身长度12米,加氢时间15分钟,满载续航里程达600公里以上。能量转化效率高达53%-55%,是普通内燃机效率的3倍。

此次下线的氢燃料电池客车搭载了国家电投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电堆与动力系统,以及中国中车旗下中车电动独有的汽车主动安全系统。

一个是国家能源领域的带头企业,一个是轨道交通领域的尖端王牌,两个看似与氢能不相关的企业,却在跨界之后完成了一场漂亮的出场。

实际上,这次下线的氢燃料电池客车只是国家电投和中国中车合作的起点。双方日前表示,将围绕氢能产业链通力合作,共同开发具有有技术领先和商业推广价值的氢燃料电池客车,助力行业的规模化发展。

两大巨头的强强联手,在氢能行业里树立起了风向标,标志着氢燃料电池客车有望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起点。

02、多年布局

看似是两家企业的一次偶然跨界,但实际上,这是一场多年攻关后的实力展现。

早在17年前,中国中车就“盯”上了氢燃料汽车的核心技术,开始着手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研发。2003年我国首台氢能源轿车使用的DC/DC转换器正是出自中国中车之手。

这种前瞻的眼光使得中国中车成为了如今国内甚至全球氢能行业中的尖端企业。

日前,中国中车研发的首列氢能源有轨电车在广东佛山实现商业化运营,我国也成为世界上首个拥有氢能有轨电车的国家。

与中国中车更具有氢能应用端的优势不同,国家电投在氢能行业的优势更多地体现在上游制氢领域。

国家电投是国内唯一一家集火电、水电、核电、光伏发电、风电为一体的能源综合企业,这一业务结构决定了其具有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深厚基础。

国家电投的氢能布局从2017年起开始提速。17年4月,国家电投与清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达成全产业链战略合作。

也正是从这一年起,国家电投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扩大技术优势,将目光放置在氢能全产业链上,开启更为广阔的氢能布局。

此后几年,国家电投全面开始布局,先后与北汽福田、亿华通、巨化集团等行业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合作范围涉及上、中、下游全领域。

今年7月,随着国家电投旗下氢能公司宣布100千瓦功率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研制成功,企业多年技术攻关的阶段性成果也正式对外展现。

03、一方未来

近两年来,数十家国企扎堆布局氢能产业,像国家电投和中国中车此般的强强联合也常有出现,甚至还诞生了由十多家央企组建而成的“中国氢能联盟”。

国有企业的携手入场,不禁让人想起十年前16家央企组建电动汽车“国家队”的场景。而关于氢能源汽车能否重现电动汽车辉煌的话题,也成了能源行业讨论的热点。

2010年,国内电动汽车步入起步元年,国电电网、中国石化、东方电气、长安汽车等一众国企纷纷加大支持力度,布局产业链上下游,促成了如今中国电动汽车的繁荣。

而今,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先行者的队伍中,依然出现了这些企业的身影。他们或攻关核心技术,或专注基础建设,或致力产业推广,都在为氢能行业的发展贡献独特的力量。

作为一个尚处于起步初期的产业,前方必然有重重难关在等待着,性能、成本、寿命……一座又一座的大山有待翻越。但期望如发展初期的电动汽车一样,困难是暂时的,光明才是长久的。

就目前的产业现状而言,氢能源汽车还不足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规模的应用。但其蕴藏的巨大潜力仍然可以使其成为未来交通领域的重要一环,与纯电动汽车互补互利,共生共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