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丨圆桌论坛: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企业责任

2019年12月26日,由上海报业集团丨界面·财联社主办的2020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在北京瑰丽酒店隆重举行。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企业责任”圆桌论坛中,MKTforGOOD实验室创始人、社会营销顾问程艳青女士担任主持,国际公益学院助理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傅昌波先生,红杉资本公共和公益事务部总经理、创科香港基金会总干事慕林杉女士,拜耳大中华区企业传播副总裁张蕾女士,美赞臣营养品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顾磊女士、伽蓝集团JALA公关传播总经理陈涓玲女士参与讨论。

圆桌论坛《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企业责任》

以下为论坛现场实录:

程艳青:大家好!很高兴能够主持这场非常有意义的论坛。大家也看到了我们的阵容非常强大,将要探讨的问题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我在听了整场财经年会后,总结了一下我们这场圆桌论坛的定位。

早上有很多老师讲到了经济发展“速度”的问题;还有很多企业介绍了自己的AI科技,它体现了是一个企业“气度”的问题。而我们的主题是企业责任,谈到的是“温度”问题

同时,我们要探讨的也是“厚度”的问题。今天可能不是社会责任的主场,在座的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们,更多关注的还是经济发展的问题。只有当我们企业的发展和社会责任履行根植于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和当下时代任务的时候,它才可能扎根下去,然后有自己的基础和厚度。

我们今天的这个话题很宏大,但落脚点很明确,就是企业角色的问题。首先请有着6年的基层管理经验的傅院长来为我们做一个破题,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一个议题下我们的方向在哪里?

    

傅昌波:谢谢主持人。我觉得这个题目确实非常宏大。稍微聚焦一下,越是到现在这个时候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时刻,越是要破除一个认知:“企业社会责任跟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是有冲突的”,这个概念现在越来越被证实是错误的

2020年是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年,其中包括我们讲的三大攻坚战:第一个是脱贫攻坚,第二个是环保治理、生态治理,第三个是防范重大风险。这三大攻坚战也要在2020年取得关键性胜利。现在大家常常把后面两个忘了,强调最多的总是脱贫。

三大攻坚战确实是影响整个小康社会建设非常重要的制约性因素,但是我认为整个小康社会要建成其实是要实现在报告里边讲的所谓“七个有所”,叫做“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应该说,中国41年的实践证明,无论是建成小康社会,还是未来要建设的美好生活,企业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

我所在的国际公益学院,过去大家总是将其理解为“第三部门”,像社会组织、各类基金会一样做一些善事。其实并非如此,国际公益学院现在正在推动的项目还涵盖了“第二部门”,也就是各类的投资公司、商业企业,推动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向善

今天的年会颁发了许多奖项,包括“好公司奖”、“好品牌奖”、“优金融奖”。但我认为这些“好”、这些“优”,它的底色必须是“善”。所以现在全社会越来越强调企业社会责任,证明企业投机主义的时代结束了,长期的投资、长期主义的时代来临了。我想这就是现在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建立的框架,依循这个框架才会使企业在整个国家参与治理过程中找到它的位置。

    

程艳青:好的,谢谢傅院长。傅院长提到刚才颁奖里边的“好”,希望企业把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这种精神融入进去,将“好”的品质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在座几位嘉宾所代表的都是有“好”的表现的企业,他们在整个大议题下有哪些着眼点?然后他们自己着重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接下来请他们来分享一下。首先有请慕总。

慕林杉:谢谢主持人,首先感谢界面主办的活动。我发现今年围绕着公益慈善主题的会议非常丰富,从中得到的讯息和大家思想碰撞的火花也变得格外的闪烁。在今天我们也很荣幸得到界面臻善“年度案例奖”,这对我们是一个重要的激励。     我刚才特别认真听了傅院长作开题的内容,大家都是围绕着“善”的主线在探索企业向善和商业向善的路径,今天在座的嘉宾当中也是有很多传统大企业,我相信大家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有很多好的做法。我们也期待在探讨的过程当中大家能够将更多的智慧给予我们,让我们在未来能够把公益平台上的一些想法、一些探索做得更好。     刚才主持人程老师给我留的命题,是讲一讲我们的着眼点。红杉资本作为专业创投机构,在过去十几年中最擅长和最热衷做的事情,就是作为最早的投资人和创业伙伴,陪伴中国众多早期的创业者一起成长。长期积累下来的热情、经验和专长,就是将创业人才以及他们的奇思妙想和可能带来的科技突破、商业突破结合在一起。     伴随着这些过程,我们也看到在新经济引领之下,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和变化。我们今天所获的“年度案例奖”,褒奖载体叫做“创科香港基金会”,这是红杉资本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中着力针对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早期科技创业创新者所打造的公益项目,是我们履行社会责任的载体之一。     2016年开始,我们搭建这个平台,希望将香港潜藏的科技创新创业能量激发、释放出来,让香港青年人和内地青年创业者一样,通过创业开拓未来。过去的三年中,大家看到无论是政策上对创科发展支持的力度、拓展的空间,还是教育界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香港在科技创新的主题上面确实处于逐渐升温的过程当中。     创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创业,门槛较高,投入更大,一般的青年人单枪匹马很难坚持下去。所以在过去两年中,我们打造了“X—PLAN科创超人团 科技创业者大湾区加速计划”公益项目,来支持来自香港及整个大湾区的早期创业者,让他们在科技创新路上得到更多专业辅导,还能链接更多市场和资源,跑的快一点,远一点。     大家都热衷寻找独角兽。如果我们把“独角兽”作为一种努力方向,可能我们在遇到“独角兽”之前还要经历从识别“独角兽蛋”到呵护“独角兽幼年”的阶段。“X-PLAN创科超人团”这样的公益项目,也在支持不一定能成为独角兽的创业者们,爱护创业者、让香港创业者更好的分享湾区机遇,让湾区的科技创业者彼此促进、合作发展,是创业生态建设的一个角度。好的生态是大前提。     总的来说,有几个词可以代表我们的追求: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上下游以及跨界的合作,让科技创业者不仅能够进入投资人的视线,同时让这他们的能力变成产业升级迭代过程中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能量。     

程艳青:红杉资本这类平台就是为年轻人提供了融合和机会,尤其是帮助他们在“双创”的风潮下彰显自己的能力,解决社区和自己的身边事,用科技的力量来加速地区融合与发展。下面有请张总为大家介绍拜耳产业升级、聚焦于农村场景创新的情况。

张蕾:谢谢艳青。大家都知道拜耳是有150多年历史的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导者。为什么说生命科学领域呢?之前艳青也讲到,我们涉及的是从农业到健康到医疗的全线领域。谈到跟中国的渊源,早在1882年拜耳就已经进入中国了,所以将近130多年以来一直在为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有两条:一条指的是医疗健康,一条指的是农业,从吃到健康到治疗的全线。从我们旗下的处方药、健康消费品和作物科学三个事业部来看,也是希望能够为中国民众提供从预防到诊断、到缓解、到治疗疾病这样一个全线的帮助。

说到可持续发展,我们也是依托公司的全线核心竞争力去发挥我们的所长,在为中国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农村发展问题是中国政府近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拜耳特别关注的一个话题,公司一直希望能够利用我们的所长,与政府部门和业界的各个组织通力合作。这不仅能够提升农村人民的医疗健康水准,更能够进一步助力农村建设,更好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卫计委的领导之下,拜耳推行了“走进西部”的项目,这个项目10年以来已经培养了西部欠发达地区54,000人次的基层医疗工作者。该项目一方面是希望提升这些地区民众在慢病和罕见病领域能够享有的诊疗水准,也就是提高偏远地区医疗可及性和医疗标准;另一方面这个项目还为贫困地区一些经济有困难的患者,提供包括肿瘤和罕见病等的相关援助。

从今年开始起,拜耳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帮助之下,又启动了一个新项目叫“健康视野”,主要为贫困地区经济困难的民众提供专业眼科诊断和治疗。这些都是希望能够在整个大环境下,能够为一些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水准和更高的医疗可及性。

刚刚讲到另一个核心是农业。十年以来,拜耳一直在卫生和农业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中国绿色乡村项目”。该项目主要是致力于提升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和教育设施准入,同时还提供安全用药、提高产量、提升农产品品质等方面的相关教育。

拜耳还长期聚焦农二代的培养,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平台。剧透一下,2021年拜耳全球青年农业峰会将会在中国举办,届时会有来自一百多个全球国家农业领域的青年KOL参会,现场将有很多农二代思想的碰撞。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峰会把更多创新的引领性农业技术带到中国,让更多中国农户以科学的种植方式推动产业升级。

 

程艳青:谢谢!下面请我们的顾总。

顾磊:大家好!我来自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美赞臣公司是专注于婴幼儿营养品的跨国企业。今天是我第二次参加财经年会来跟大家交流和分享,非常高兴!非常感谢主办方上海报业集团 | 界面·财联社的邀请。去年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之后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

美赞臣是1905年诞生于美国的一家企业,我们本身就是一个因爱而生的企业。从成立之初,我们就秉承着“为全球婴幼儿提供科学营养,给他们带来一生最好的开始“这一企业使命,并始终以这一使命来指导我们业务的经营发展和对于社会的回报。

美赞臣于1993年来到中国,作为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外企进入中国,开始有机会为中国宝宝呵护美好未来,给他们提供一生最好的开始。在美赞臣全球一百多年的历史当中,我们最引以自豪的是科研的力量,“科学为本,责任领航”就像企业的企训一样,我们一直是将其作为重要的方向。在强大的科研力量之下,美赞臣生产可以满足一般营养需求的婴幼儿营养品品,以及26种可以满足特殊营养需求的特殊配方产品。

这些产品和背后的科研力量是我们非常强大的优势,我们把这样的优势和能力用在了关注和解决中国贫困地区的婴幼儿所面对的社会问题当中。自2009年开始,美赞臣与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一起开展了一个大型公益项目,这个项目主要关注一种全名叫做苯丙酮尿症(简称PKU)的罕见病。这是一种先天的代谢疾病,在罕见病里属于相对常见的病,贫困地区是这种病的高发地。患病的孩子肝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以致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常人日常摄入量的蛋白质对他们来说是毒药,可能会导致发育迟缓、皮肤变黄、头发无法生长,最最重要的是智力的缺陷。

而我们的专长在改变这一状况方面正好能够发挥巨大作用,所以在卫健委妇幼司的支持下我们开始了大型“PKU患儿特殊奶粉补助项目”,迄今为止已经开展了10年,项目覆盖到很多西部贫困地区。在项目开展期间,我们为患儿提供了将近三十万罐的特制奶粉,来帮助他们在前三年黄金时期维持所需营养。

另外一方面,我们还运用在全球范围内强大的科研网络,从国外请来了很多专家,对PKU高发地区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以期帮助提高患儿的膳食管理能力和救助水平。在这些所有的努力下,有很多的患儿得到了帮助。

最近我们刚做了10年总结会,可以看到有一些患儿如今已经有十来岁了,虽然依旧需要遵循严格的膳食管理,但是他们也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生活,这是我们非常欣慰和骄傲的。

在过去的10年中,我们把积累的所有经验都加以总结,为国家和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提供了相关依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出台了针对PKU患儿的相关政策:将PKU纳入新生儿强制筛查系统当中;另外,很多省市将此类病症纳入了新农合补助范围。

美赞臣的这个项目,在业内也被视为将自身优势与公益相结合的一个典型成功案例,我们自己也为这么多年来为此付出的努力感到骄傲和自豪。

    

程艳青:好的,感谢!下面有请陈博士来为我们做介绍。

陈涓玲:大家好!我是来自伽蓝集团的陈涓玲。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和所有的同仁们见面,首先感谢界面新闻为我们颁发了“中国好公司奖”,与在座的这些了不起的跨国公司相比,我们公司还非常年轻。伽蓝集团是一家2001年成立于上海的化妆品公司,作为中国化妆品的领军企业,我们在过去19年时间当中始终坚持着一个使命:将东方生活艺术和价值观的精髓传递给世界,为消费者提供五感六觉完美超卓的世界一流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助力他们实现更加美好快乐的生活。

回归到今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题。“全面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的龙头,“小康”指的是发展的水平,而“全面”指的是平衡、协调和可持续性,这是我对这个话题的一个粗浅的理解。大家对于伽蓝集团的印象可能没有“自然堂”那么熟悉,你们应该都听说过:“你本来就很美。”

自然堂是来自喜马拉雅的品牌,在过去三年时间当中,我自己本人去过西藏17次,一直在研究来自喜马拉雅的万千色彩和美好的生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西藏地区由于耕地少、草地少、质量差、人口多、农业生产能力低下、畜牧业生产力低下,有很多需要援助的地方。于是自然堂在2016年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共同成立了“自然堂喜马拉雅环保公益基金”,致力于对喜马拉雅的冰川水、植物和矿物等的研究和保护性开发。2017年,我们在日喀则亚东县种植了66万平方米的绿麦草来保持当地水土平衡;此后还在鲁朗小镇和南木林县种植了龙胆草和100万平方米的绿麦草,希望以此来做生态环境的建设。

除了自然堂以外,伽蓝集团旗下还有一个中国原创高端美妆品牌:美素,这个品牌一直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携手推进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通过在云南楚雄种植小玫瑰,开展“美素野生小玫瑰种植园”公益项目将公益与企业经营行为相结合,将企业生产原料与扶贫行为挂钩,为彝族女性提供就业机会,以公平贸易原则回购玫瑰产品,实现精准扶贫,并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复兴千年美颜古方。

此外,伽蓝集团旗下另一品牌,中国第一个新零售品牌,“好看好用好玩”的春夏还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一起做了关爱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项目,旨在支持和推动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普及,引导和激发青春期孩子树立积极、健康和正向的人生态度。

以上所有项目都体现了伽蓝集团作为中国高科技领军美妆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希望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多赋能到360度的利益相关人,尤其是希望带动千万级消费者一起参与到公益项目当中,和大家一起向上向善。谢谢!

 

程艳青:好的,感谢陈博士!我们这些公司品牌在社会责任方面、在发展方面投入这样多的人力物力,对公司发展、经济增长有哪些促进和改变?首先还是请我们的傅院长,您在看过、教育过很多企业的领导者向善、进行影响力投资,从您的角度来看应该怎样去融合这两个价值的方向?

傅昌波:今天在座的嘉宾很有意思,有两位代表的是近百年的机构,还有两位分别投资公司和化妆品公司,都是很年轻的新生力量。现在商业向善已经发展为全球潮流,在我上个月参加的全球影响力指导委员会的峰会上,已经明确提出了“影响力经济”这个词,不是影响力投资的概念,而是已经正式提出了影响力经济。

我觉得企业CSR中有很多目标需要用商业向善、用影响力投资的方式来实现。例如我所知道的像红杉资本不单投资了许多独角兽企业,还曾投资过中和农信,这是中国非常大、非常标志性的一家普惠信贷公司。

我今年三月份接待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萨拉蒙教授,我们国际公益学院翻译了他的一部著作叫《慈善新前沿》,书中讲了很多在全球观察到的新现象,他把这些现象用了宇宙大爆炸(Big Bang)这个词来概括。我陪萨拉蒙教授在中国走过了4个城市,我们讨论后一致认为中国在企业慈善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拥有很大的机会。首先,中国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绿色、协调都是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完全一致的;其次,国内现在出现了很多新物种公司,这些公司商业与慈善并行,且都发展的不错。中国商业向善的整体趋势非常明显,中国企业在这样的时代里也能够占据到领先地位。

今天我们讲到企业社会责任,需要把企业社会责任由徒有其表的外衣式转变成嵌入式,真正镶嵌到企业基因里边。这样商业向善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

全球来观察,工业革命二三百年以来,大家发现由新自由主义支撑的资本主义出了很多问题,我们学院创始人之一瑞·达利欧近三年已经发表了很多相关论文,他说“现在到了重大范式重设的时候”。我觉得现在无论是百年老企业还是新兴企业都需要真正认识到企业经营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比如今年有181个公司CEO曾联合发表叫关于企业宗旨的新声明,该声明就要求公司必须要改变股东利益唯一至上的原则,应更换为利益相关方共同受益的原则。

在这一背景下,许多新兴企业能够与百年的老企业重新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对中国来说是一次机遇。福特基金会的现任总裁发表过一个声明《关于慈善的公开信》,他在声明中表示传统的慈善理论已经走到了尽头。原来假设资本主义非常高效,尽管会相伴产生一些社会问题,但是用慈善可以解决。但实际上,在纽约、在西雅图,仍旧有许多无家可归者。在全球最富的两个人居住的城市西雅图,每隔500米就有一个无家可归者,这样的城市是我们未来的图景吗?我觉得不是。

所以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中国的企业、在座的各位企业家,有机会来到这个商业向善、财富向善、创业向善、科技向善的时代,我们可以争取走到前面。谢谢!

 

慕林杉:特别为傅老师的发言所感动。如今说到企业责任的时候,已经不再是说一边为恶、一边行善,它不是事后弥补的关系。这两天在和一些90后交流时,有在读大学生跟我讲,“当我们10年之后成为社会主力的时候,我们会成为跟你们不太一样的一波人,因为我们有不同的价值观,企业不管是商业行为还是做公益,必须是合理的价值追求,而不能是为了行善而行善。”非常年轻,非常求真。我感觉我很相信他们对此的判断和自信。     90后是新生态、新人类。他们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已经大不相同,且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价值主张。无论是面对自己的国情——小康社会的来临,还是面对人类共性问题到了必须寻求答案的窗口期,90后的力量已经开始显现,我们X-PLAN创科超人团里的学员平均年龄28岁,已经创业平均2年左右,他们的创业起点是具有一定门槛的,是一群受过良好教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我有强烈的信心认为中国能够用创新的思维方式以及能力去面对发展中的问题,并为未来打开储备性的空间,年轻一代已经上来了。     现在在涉及到公益命题讨论时还是有一些绕不开的话题。商业与公益之间,我想已经不再是一种隔河相望甚至对立二元的关系,他们之间的模糊地带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交集地带是那些需要得到更好解决方案的发展问题,无论公益还是商业,都有提供答案的能力,而当中不变的是创新的意识、思维和能力。     突破固有思维,通过创新带来新的解决方案,资本模式、商业模式以及消费模式都会发生新的变化。我们应当跳出以往的构架,用更开放的心态去迎接好这个时代,并且为新生代的创新者准备更宽松的环境。

 

程艳青:好的,谢谢!说到商业和公益怎么去融合,这三位嘉宾都是实践者,因为她们一方面面临着企业的压力,商业上的诉求又来自于受益人群和千千万万的社会议题,尤其是可持续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目标。在这种思维下如何实现这样的价值共创?有请张总。

 

张蕾:谢谢艳青。这个问题我理解是价值整合和共创的问题。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企业的责任来看,企业不仅要提供最合适的产品或解决方案,更多还要考虑作为在行业中的一分子,在整个行业的升级和发展当中,怎样结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发挥最大作用。

刚才讲到全面小康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这本身也是国家在实施决胜全面小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企业在此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更好地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优势,激发当地人民致富的热情,能够鼓励他们,给他们提供更好的资源,使得他们能够接触到专业机构的支持和一些平台的帮助。这样的话,才是比较可持续的扶贫,而不是一次性的价值。

 

顾磊:其实我觉得已经不太需要对公益、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探讨了,因为这已经成为了我们企业里的DNA。企业当前的角度更关心的是如何构建社会影响力平台。

美赞臣在过去的五年中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和探索。一方面我们是使命驱动型的企业,刚才也提到了我们的使命就是为全球婴幼儿提供科学营养,给他们带来一生最好的开始。在这一使命和价值观的引领下,我们希望联动所有的合作伙伴一起参与到相关的公益行动当中来,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

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和许多业务合作伙伴,如电商平台、线下销售合作伙伴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童书乐捐、公益义卖等。通过此类活动不仅让利益相关方参与进来,同时也让更多的消费者有机会参与其中。现在很多年轻的妈妈已经开始重视消费的可持续性,在参与这类活动的过程中充满了热情。也正是这样一个过程,让我们与消费者、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更近了,心贴得更紧了。

另外,从员工的角度来看,美赞臣所有的员工都是公司的价值观、企业使命的践行者,并且深以为然。

首先,公司全体员工每个人每年有两天全薪的公益假期,员工可以利用假期来做自己认同的社会影响力项目。比如说,我认为帮助社区做某件事情是有意义,那我就可以去做,自由选择。

另外,每年年会,几千名员工会聚在一起做公益,这已经成了我们传统的保留项目。例如2019年年初,我们与摩拜单车合作,举行了“为爱益骑”“的活动,将几千名员工所有骑行的公里数折算成现金,捐助给公司正在支持的“关爱至初∙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改善公益计划”项目。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行动,但是我们同事在参与之后会自发地发朋友圈、写下感言,所有员工因为这样的使命和价值观而紧密地凝聚在了一起。

所以我觉得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来说,可能更关注的是把与价值链相关的各方凝聚在一起,凝聚更多的社会影响力,一起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陈涓玲:大家好!我想就用三个词来表述我的观点:共创、共生、共赢。所谓“共创”是指价值的共创,希望能够把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通过公益和可持续的方式和消费者一起共创。“共生”,未来的企业一定是一个共生的组织,它不再是只关注股东的利益,而是从员工到我们的合作伙伴、到第三方、到消费者,到所有的360度利益相关人组成的的一个共生型组织。而最后只有把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社会、通过经济、通过对环境的保护真正实现的时候,这个组织才会是一个共赢的组织。谢谢!

    

程艳青:谢谢嘉宾!我们发现整个价值提炼不一定只是外向的,当向内延展时,整个组织、全体员工、整个供应链上的伙伴都能够因为善、因为责任凝聚在一起,加速企业的效益的最终产出。

希望在未来全社会能够更多地以用善和责任去定义“好公司”,所有的企业也能够在多多参与公益学院教育的课程,去履行“善”的责任。只有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才能够从“全面”和“小康”两个不同维度的责任场景中明确自己的角色,并且找到价值创造的空间,从而助力基业常青、实现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这个圆桌就到这里。感谢我们的嘉宾,感谢大家的聆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美赞臣

2.9k
  • 新国标奶粉上市关键期,美赞臣中国突然换了CEO
  • TOPBRAND | 3C品牌倍思获融资;宝洁将启动业务重组计划;LV发布首款餐具系列;美赞臣中国任命新帅

【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丨圆桌论坛: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企业责任

2019年12月26日,由上海报业集团丨界面·财联社主办的2020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在北京瑰丽酒店隆重举行。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企业责任”圆桌论坛中,MKTforGOOD实验室创始人、社会营销顾问程艳青女士担任主持,国际公益学院助理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傅昌波先生,红杉资本公共和公益事务部总经理、创科香港基金会总干事慕林杉女士,拜耳大中华区企业传播副总裁张蕾女士,美赞臣营养品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顾磊女士、伽蓝集团JALA公关传播总经理陈涓玲女士参与讨论。

圆桌论坛《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企业责任》

以下为论坛现场实录:

程艳青:大家好!很高兴能够主持这场非常有意义的论坛。大家也看到了我们的阵容非常强大,将要探讨的问题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我在听了整场财经年会后,总结了一下我们这场圆桌论坛的定位。

早上有很多老师讲到了经济发展“速度”的问题;还有很多企业介绍了自己的AI科技,它体现了是一个企业“气度”的问题。而我们的主题是企业责任,谈到的是“温度”问题

同时,我们要探讨的也是“厚度”的问题。今天可能不是社会责任的主场,在座的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们,更多关注的还是经济发展的问题。只有当我们企业的发展和社会责任履行根植于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和当下时代任务的时候,它才可能扎根下去,然后有自己的基础和厚度。

我们今天的这个话题很宏大,但落脚点很明确,就是企业角色的问题。首先请有着6年的基层管理经验的傅院长来为我们做一个破题,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一个议题下我们的方向在哪里?

    

傅昌波:谢谢主持人。我觉得这个题目确实非常宏大。稍微聚焦一下,越是到现在这个时候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时刻,越是要破除一个认知:“企业社会责任跟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是有冲突的”,这个概念现在越来越被证实是错误的

2020年是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年,其中包括我们讲的三大攻坚战:第一个是脱贫攻坚,第二个是环保治理、生态治理,第三个是防范重大风险。这三大攻坚战也要在2020年取得关键性胜利。现在大家常常把后面两个忘了,强调最多的总是脱贫。

三大攻坚战确实是影响整个小康社会建设非常重要的制约性因素,但是我认为整个小康社会要建成其实是要实现在报告里边讲的所谓“七个有所”,叫做“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应该说,中国41年的实践证明,无论是建成小康社会,还是未来要建设的美好生活,企业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

我所在的国际公益学院,过去大家总是将其理解为“第三部门”,像社会组织、各类基金会一样做一些善事。其实并非如此,国际公益学院现在正在推动的项目还涵盖了“第二部门”,也就是各类的投资公司、商业企业,推动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向善

今天的年会颁发了许多奖项,包括“好公司奖”、“好品牌奖”、“优金融奖”。但我认为这些“好”、这些“优”,它的底色必须是“善”。所以现在全社会越来越强调企业社会责任,证明企业投机主义的时代结束了,长期的投资、长期主义的时代来临了。我想这就是现在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建立的框架,依循这个框架才会使企业在整个国家参与治理过程中找到它的位置。

    

程艳青:好的,谢谢傅院长。傅院长提到刚才颁奖里边的“好”,希望企业把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这种精神融入进去,将“好”的品质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在座几位嘉宾所代表的都是有“好”的表现的企业,他们在整个大议题下有哪些着眼点?然后他们自己着重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接下来请他们来分享一下。首先有请慕总。

慕林杉:谢谢主持人,首先感谢界面主办的活动。我发现今年围绕着公益慈善主题的会议非常丰富,从中得到的讯息和大家思想碰撞的火花也变得格外的闪烁。在今天我们也很荣幸得到界面臻善“年度案例奖”,这对我们是一个重要的激励。     我刚才特别认真听了傅院长作开题的内容,大家都是围绕着“善”的主线在探索企业向善和商业向善的路径,今天在座的嘉宾当中也是有很多传统大企业,我相信大家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有很多好的做法。我们也期待在探讨的过程当中大家能够将更多的智慧给予我们,让我们在未来能够把公益平台上的一些想法、一些探索做得更好。     刚才主持人程老师给我留的命题,是讲一讲我们的着眼点。红杉资本作为专业创投机构,在过去十几年中最擅长和最热衷做的事情,就是作为最早的投资人和创业伙伴,陪伴中国众多早期的创业者一起成长。长期积累下来的热情、经验和专长,就是将创业人才以及他们的奇思妙想和可能带来的科技突破、商业突破结合在一起。     伴随着这些过程,我们也看到在新经济引领之下,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和变化。我们今天所获的“年度案例奖”,褒奖载体叫做“创科香港基金会”,这是红杉资本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中着力针对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早期科技创业创新者所打造的公益项目,是我们履行社会责任的载体之一。     2016年开始,我们搭建这个平台,希望将香港潜藏的科技创新创业能量激发、释放出来,让香港青年人和内地青年创业者一样,通过创业开拓未来。过去的三年中,大家看到无论是政策上对创科发展支持的力度、拓展的空间,还是教育界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香港在科技创新的主题上面确实处于逐渐升温的过程当中。     创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创业,门槛较高,投入更大,一般的青年人单枪匹马很难坚持下去。所以在过去两年中,我们打造了“X—PLAN科创超人团 科技创业者大湾区加速计划”公益项目,来支持来自香港及整个大湾区的早期创业者,让他们在科技创新路上得到更多专业辅导,还能链接更多市场和资源,跑的快一点,远一点。     大家都热衷寻找独角兽。如果我们把“独角兽”作为一种努力方向,可能我们在遇到“独角兽”之前还要经历从识别“独角兽蛋”到呵护“独角兽幼年”的阶段。“X-PLAN创科超人团”这样的公益项目,也在支持不一定能成为独角兽的创业者们,爱护创业者、让香港创业者更好的分享湾区机遇,让湾区的科技创业者彼此促进、合作发展,是创业生态建设的一个角度。好的生态是大前提。     总的来说,有几个词可以代表我们的追求: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上下游以及跨界的合作,让科技创业者不仅能够进入投资人的视线,同时让这他们的能力变成产业升级迭代过程中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能量。     

程艳青:红杉资本这类平台就是为年轻人提供了融合和机会,尤其是帮助他们在“双创”的风潮下彰显自己的能力,解决社区和自己的身边事,用科技的力量来加速地区融合与发展。下面有请张总为大家介绍拜耳产业升级、聚焦于农村场景创新的情况。

张蕾:谢谢艳青。大家都知道拜耳是有150多年历史的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导者。为什么说生命科学领域呢?之前艳青也讲到,我们涉及的是从农业到健康到医疗的全线领域。谈到跟中国的渊源,早在1882年拜耳就已经进入中国了,所以将近130多年以来一直在为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有两条:一条指的是医疗健康,一条指的是农业,从吃到健康到治疗的全线。从我们旗下的处方药、健康消费品和作物科学三个事业部来看,也是希望能够为中国民众提供从预防到诊断、到缓解、到治疗疾病这样一个全线的帮助。

说到可持续发展,我们也是依托公司的全线核心竞争力去发挥我们的所长,在为中国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农村发展问题是中国政府近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拜耳特别关注的一个话题,公司一直希望能够利用我们的所长,与政府部门和业界的各个组织通力合作。这不仅能够提升农村人民的医疗健康水准,更能够进一步助力农村建设,更好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卫计委的领导之下,拜耳推行了“走进西部”的项目,这个项目10年以来已经培养了西部欠发达地区54,000人次的基层医疗工作者。该项目一方面是希望提升这些地区民众在慢病和罕见病领域能够享有的诊疗水准,也就是提高偏远地区医疗可及性和医疗标准;另一方面这个项目还为贫困地区一些经济有困难的患者,提供包括肿瘤和罕见病等的相关援助。

从今年开始起,拜耳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帮助之下,又启动了一个新项目叫“健康视野”,主要为贫困地区经济困难的民众提供专业眼科诊断和治疗。这些都是希望能够在整个大环境下,能够为一些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水准和更高的医疗可及性。

刚刚讲到另一个核心是农业。十年以来,拜耳一直在卫生和农业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中国绿色乡村项目”。该项目主要是致力于提升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和教育设施准入,同时还提供安全用药、提高产量、提升农产品品质等方面的相关教育。

拜耳还长期聚焦农二代的培养,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平台。剧透一下,2021年拜耳全球青年农业峰会将会在中国举办,届时会有来自一百多个全球国家农业领域的青年KOL参会,现场将有很多农二代思想的碰撞。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峰会把更多创新的引领性农业技术带到中国,让更多中国农户以科学的种植方式推动产业升级。

 

程艳青:谢谢!下面请我们的顾总。

顾磊:大家好!我来自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美赞臣公司是专注于婴幼儿营养品的跨国企业。今天是我第二次参加财经年会来跟大家交流和分享,非常高兴!非常感谢主办方上海报业集团 | 界面·财联社的邀请。去年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之后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

美赞臣是1905年诞生于美国的一家企业,我们本身就是一个因爱而生的企业。从成立之初,我们就秉承着“为全球婴幼儿提供科学营养,给他们带来一生最好的开始“这一企业使命,并始终以这一使命来指导我们业务的经营发展和对于社会的回报。

美赞臣于1993年来到中国,作为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外企进入中国,开始有机会为中国宝宝呵护美好未来,给他们提供一生最好的开始。在美赞臣全球一百多年的历史当中,我们最引以自豪的是科研的力量,“科学为本,责任领航”就像企业的企训一样,我们一直是将其作为重要的方向。在强大的科研力量之下,美赞臣生产可以满足一般营养需求的婴幼儿营养品品,以及26种可以满足特殊营养需求的特殊配方产品。

这些产品和背后的科研力量是我们非常强大的优势,我们把这样的优势和能力用在了关注和解决中国贫困地区的婴幼儿所面对的社会问题当中。自2009年开始,美赞臣与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一起开展了一个大型公益项目,这个项目主要关注一种全名叫做苯丙酮尿症(简称PKU)的罕见病。这是一种先天的代谢疾病,在罕见病里属于相对常见的病,贫困地区是这种病的高发地。患病的孩子肝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以致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常人日常摄入量的蛋白质对他们来说是毒药,可能会导致发育迟缓、皮肤变黄、头发无法生长,最最重要的是智力的缺陷。

而我们的专长在改变这一状况方面正好能够发挥巨大作用,所以在卫健委妇幼司的支持下我们开始了大型“PKU患儿特殊奶粉补助项目”,迄今为止已经开展了10年,项目覆盖到很多西部贫困地区。在项目开展期间,我们为患儿提供了将近三十万罐的特制奶粉,来帮助他们在前三年黄金时期维持所需营养。

另外一方面,我们还运用在全球范围内强大的科研网络,从国外请来了很多专家,对PKU高发地区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以期帮助提高患儿的膳食管理能力和救助水平。在这些所有的努力下,有很多的患儿得到了帮助。

最近我们刚做了10年总结会,可以看到有一些患儿如今已经有十来岁了,虽然依旧需要遵循严格的膳食管理,但是他们也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生活,这是我们非常欣慰和骄傲的。

在过去的10年中,我们把积累的所有经验都加以总结,为国家和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提供了相关依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出台了针对PKU患儿的相关政策:将PKU纳入新生儿强制筛查系统当中;另外,很多省市将此类病症纳入了新农合补助范围。

美赞臣的这个项目,在业内也被视为将自身优势与公益相结合的一个典型成功案例,我们自己也为这么多年来为此付出的努力感到骄傲和自豪。

    

程艳青:好的,感谢!下面有请陈博士来为我们做介绍。

陈涓玲:大家好!我是来自伽蓝集团的陈涓玲。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和所有的同仁们见面,首先感谢界面新闻为我们颁发了“中国好公司奖”,与在座的这些了不起的跨国公司相比,我们公司还非常年轻。伽蓝集团是一家2001年成立于上海的化妆品公司,作为中国化妆品的领军企业,我们在过去19年时间当中始终坚持着一个使命:将东方生活艺术和价值观的精髓传递给世界,为消费者提供五感六觉完美超卓的世界一流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助力他们实现更加美好快乐的生活。

回归到今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题。“全面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的龙头,“小康”指的是发展的水平,而“全面”指的是平衡、协调和可持续性,这是我对这个话题的一个粗浅的理解。大家对于伽蓝集团的印象可能没有“自然堂”那么熟悉,你们应该都听说过:“你本来就很美。”

自然堂是来自喜马拉雅的品牌,在过去三年时间当中,我自己本人去过西藏17次,一直在研究来自喜马拉雅的万千色彩和美好的生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西藏地区由于耕地少、草地少、质量差、人口多、农业生产能力低下、畜牧业生产力低下,有很多需要援助的地方。于是自然堂在2016年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共同成立了“自然堂喜马拉雅环保公益基金”,致力于对喜马拉雅的冰川水、植物和矿物等的研究和保护性开发。2017年,我们在日喀则亚东县种植了66万平方米的绿麦草来保持当地水土平衡;此后还在鲁朗小镇和南木林县种植了龙胆草和100万平方米的绿麦草,希望以此来做生态环境的建设。

除了自然堂以外,伽蓝集团旗下还有一个中国原创高端美妆品牌:美素,这个品牌一直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携手推进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通过在云南楚雄种植小玫瑰,开展“美素野生小玫瑰种植园”公益项目将公益与企业经营行为相结合,将企业生产原料与扶贫行为挂钩,为彝族女性提供就业机会,以公平贸易原则回购玫瑰产品,实现精准扶贫,并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复兴千年美颜古方。

此外,伽蓝集团旗下另一品牌,中国第一个新零售品牌,“好看好用好玩”的春夏还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一起做了关爱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项目,旨在支持和推动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普及,引导和激发青春期孩子树立积极、健康和正向的人生态度。

以上所有项目都体现了伽蓝集团作为中国高科技领军美妆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希望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多赋能到360度的利益相关人,尤其是希望带动千万级消费者一起参与到公益项目当中,和大家一起向上向善。谢谢!

 

程艳青:好的,感谢陈博士!我们这些公司品牌在社会责任方面、在发展方面投入这样多的人力物力,对公司发展、经济增长有哪些促进和改变?首先还是请我们的傅院长,您在看过、教育过很多企业的领导者向善、进行影响力投资,从您的角度来看应该怎样去融合这两个价值的方向?

傅昌波:今天在座的嘉宾很有意思,有两位代表的是近百年的机构,还有两位分别投资公司和化妆品公司,都是很年轻的新生力量。现在商业向善已经发展为全球潮流,在我上个月参加的全球影响力指导委员会的峰会上,已经明确提出了“影响力经济”这个词,不是影响力投资的概念,而是已经正式提出了影响力经济。

我觉得企业CSR中有很多目标需要用商业向善、用影响力投资的方式来实现。例如我所知道的像红杉资本不单投资了许多独角兽企业,还曾投资过中和农信,这是中国非常大、非常标志性的一家普惠信贷公司。

我今年三月份接待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萨拉蒙教授,我们国际公益学院翻译了他的一部著作叫《慈善新前沿》,书中讲了很多在全球观察到的新现象,他把这些现象用了宇宙大爆炸(Big Bang)这个词来概括。我陪萨拉蒙教授在中国走过了4个城市,我们讨论后一致认为中国在企业慈善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拥有很大的机会。首先,中国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绿色、协调都是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完全一致的;其次,国内现在出现了很多新物种公司,这些公司商业与慈善并行,且都发展的不错。中国商业向善的整体趋势非常明显,中国企业在这样的时代里也能够占据到领先地位。

今天我们讲到企业社会责任,需要把企业社会责任由徒有其表的外衣式转变成嵌入式,真正镶嵌到企业基因里边。这样商业向善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

全球来观察,工业革命二三百年以来,大家发现由新自由主义支撑的资本主义出了很多问题,我们学院创始人之一瑞·达利欧近三年已经发表了很多相关论文,他说“现在到了重大范式重设的时候”。我觉得现在无论是百年老企业还是新兴企业都需要真正认识到企业经营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比如今年有181个公司CEO曾联合发表叫关于企业宗旨的新声明,该声明就要求公司必须要改变股东利益唯一至上的原则,应更换为利益相关方共同受益的原则。

在这一背景下,许多新兴企业能够与百年的老企业重新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对中国来说是一次机遇。福特基金会的现任总裁发表过一个声明《关于慈善的公开信》,他在声明中表示传统的慈善理论已经走到了尽头。原来假设资本主义非常高效,尽管会相伴产生一些社会问题,但是用慈善可以解决。但实际上,在纽约、在西雅图,仍旧有许多无家可归者。在全球最富的两个人居住的城市西雅图,每隔500米就有一个无家可归者,这样的城市是我们未来的图景吗?我觉得不是。

所以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中国的企业、在座的各位企业家,有机会来到这个商业向善、财富向善、创业向善、科技向善的时代,我们可以争取走到前面。谢谢!

 

慕林杉:特别为傅老师的发言所感动。如今说到企业责任的时候,已经不再是说一边为恶、一边行善,它不是事后弥补的关系。这两天在和一些90后交流时,有在读大学生跟我讲,“当我们10年之后成为社会主力的时候,我们会成为跟你们不太一样的一波人,因为我们有不同的价值观,企业不管是商业行为还是做公益,必须是合理的价值追求,而不能是为了行善而行善。”非常年轻,非常求真。我感觉我很相信他们对此的判断和自信。     90后是新生态、新人类。他们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已经大不相同,且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价值主张。无论是面对自己的国情——小康社会的来临,还是面对人类共性问题到了必须寻求答案的窗口期,90后的力量已经开始显现,我们X-PLAN创科超人团里的学员平均年龄28岁,已经创业平均2年左右,他们的创业起点是具有一定门槛的,是一群受过良好教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我有强烈的信心认为中国能够用创新的思维方式以及能力去面对发展中的问题,并为未来打开储备性的空间,年轻一代已经上来了。     现在在涉及到公益命题讨论时还是有一些绕不开的话题。商业与公益之间,我想已经不再是一种隔河相望甚至对立二元的关系,他们之间的模糊地带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交集地带是那些需要得到更好解决方案的发展问题,无论公益还是商业,都有提供答案的能力,而当中不变的是创新的意识、思维和能力。     突破固有思维,通过创新带来新的解决方案,资本模式、商业模式以及消费模式都会发生新的变化。我们应当跳出以往的构架,用更开放的心态去迎接好这个时代,并且为新生代的创新者准备更宽松的环境。

 

程艳青:好的,谢谢!说到商业和公益怎么去融合,这三位嘉宾都是实践者,因为她们一方面面临着企业的压力,商业上的诉求又来自于受益人群和千千万万的社会议题,尤其是可持续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目标。在这种思维下如何实现这样的价值共创?有请张总。

 

张蕾:谢谢艳青。这个问题我理解是价值整合和共创的问题。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企业的责任来看,企业不仅要提供最合适的产品或解决方案,更多还要考虑作为在行业中的一分子,在整个行业的升级和发展当中,怎样结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发挥最大作用。

刚才讲到全面小康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这本身也是国家在实施决胜全面小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企业在此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更好地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优势,激发当地人民致富的热情,能够鼓励他们,给他们提供更好的资源,使得他们能够接触到专业机构的支持和一些平台的帮助。这样的话,才是比较可持续的扶贫,而不是一次性的价值。

 

顾磊:其实我觉得已经不太需要对公益、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探讨了,因为这已经成为了我们企业里的DNA。企业当前的角度更关心的是如何构建社会影响力平台。

美赞臣在过去的五年中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和探索。一方面我们是使命驱动型的企业,刚才也提到了我们的使命就是为全球婴幼儿提供科学营养,给他们带来一生最好的开始。在这一使命和价值观的引领下,我们希望联动所有的合作伙伴一起参与到相关的公益行动当中来,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

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和许多业务合作伙伴,如电商平台、线下销售合作伙伴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童书乐捐、公益义卖等。通过此类活动不仅让利益相关方参与进来,同时也让更多的消费者有机会参与其中。现在很多年轻的妈妈已经开始重视消费的可持续性,在参与这类活动的过程中充满了热情。也正是这样一个过程,让我们与消费者、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更近了,心贴得更紧了。

另外,从员工的角度来看,美赞臣所有的员工都是公司的价值观、企业使命的践行者,并且深以为然。

首先,公司全体员工每个人每年有两天全薪的公益假期,员工可以利用假期来做自己认同的社会影响力项目。比如说,我认为帮助社区做某件事情是有意义,那我就可以去做,自由选择。

另外,每年年会,几千名员工会聚在一起做公益,这已经成了我们传统的保留项目。例如2019年年初,我们与摩拜单车合作,举行了“为爱益骑”“的活动,将几千名员工所有骑行的公里数折算成现金,捐助给公司正在支持的“关爱至初∙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改善公益计划”项目。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行动,但是我们同事在参与之后会自发地发朋友圈、写下感言,所有员工因为这样的使命和价值观而紧密地凝聚在了一起。

所以我觉得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来说,可能更关注的是把与价值链相关的各方凝聚在一起,凝聚更多的社会影响力,一起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陈涓玲:大家好!我想就用三个词来表述我的观点:共创、共生、共赢。所谓“共创”是指价值的共创,希望能够把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通过公益和可持续的方式和消费者一起共创。“共生”,未来的企业一定是一个共生的组织,它不再是只关注股东的利益,而是从员工到我们的合作伙伴、到第三方、到消费者,到所有的360度利益相关人组成的的一个共生型组织。而最后只有把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社会、通过经济、通过对环境的保护真正实现的时候,这个组织才会是一个共赢的组织。谢谢!

    

程艳青:谢谢嘉宾!我们发现整个价值提炼不一定只是外向的,当向内延展时,整个组织、全体员工、整个供应链上的伙伴都能够因为善、因为责任凝聚在一起,加速企业的效益的最终产出。

希望在未来全社会能够更多地以用善和责任去定义“好公司”,所有的企业也能够在多多参与公益学院教育的课程,去履行“善”的责任。只有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才能够从“全面”和“小康”两个不同维度的责任场景中明确自己的角色,并且找到价值创造的空间,从而助力基业常青、实现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这个圆桌就到这里。感谢我们的嘉宾,感谢大家的聆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