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东营两会观察 | 箭无虚发,东营辟出发展新路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东营两会观察 | 箭无虚发,东营辟出发展新路径

2020年,东营将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工作”和“九个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做好“六稳”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图片来源:东营市人民政府官网

文 | 刘文蕾

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转型升级中的东营来到了重要关口。东营围绕大局精准发力,高质发展的路径更加清晰。

1月10日,东营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东营市长赵志远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及了“3+N”重点项目会商机制、“5+2+2”产业体系、“拿地即开工”等诸多亮点。

2020年,东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市委六届六次全会进一步为新时代东营发展指明了方向,“四项重点工作”“九个三年行动计划”论证充分,重点更聚集、措施更实化。东营的发展环境更为宽松,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效率不断提高,减税降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东营正在全力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2019年积蓄新发展动能

2019年,东营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初步统计,东营全年经济增长4.5%以上,可比口径实际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45.1亿元,实际增长1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0.4亿元,顶格减征税费88.58亿元。

威联化学PX项目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储备转规划的项目开工建设。“黄河入海、我们回家”旅游品牌初步打响,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创建成为国家5A级景区。高铁推进步入“快车道”,2020年即将开工建设。

在过去的一年中,东营大力“双招双引”,突出与央企国企合作,到位外来资金232.8亿元,在东营央企数量达到22个。7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5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7家企业入围省民营企业100强。

东营不断积蓄新的发展动能。2019年,东营实施和储备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158个,其中20个列入省重点和第二批优选项目。各类新旧动能转换基金认缴133.8亿元,获政府专项债券额度48.2亿元,“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到42.1%。

现代高效农业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东营新增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0家、全省知名农产品品牌5个,培育市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57家,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成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呈良好势头,实施光谷未来城、大数据港等过亿元项目30个,平台经济蓬勃发展,文化旅游业明显升温。

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东营加快金融动能转换,强化政府担当,政监银企联动,着力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实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下降”。

《报告》指出,东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抓住用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为引领,全面落实省八大发展战略。

另外,东营要紧紧围绕新时代东营发展的目标定位,全面实施开放、融合、聚焦“三大战略”,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工作”和“九个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开创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4+9”组合拳出击

东营市委六届四次全会上,东营确立了“全力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的目标定位和思路举措。随后,在“三大战略”“四项重点工作”以及“五个三年行动计划”等糅合着工作理念和方向的部署成为开展工作的有力武器,东营正在转型中升级。

一年之后的东营市委六届六次全会上,东营有了对新机遇的及时而深入的探讨,“五个三年行动计划”扩容至“九个三年行动计划”,落脚“高质量发展”五个字,方向更加明晰。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围绕大局探布局,“4+9”的谋定,关系东营未来之战。如此形势下,东营如何做到“箭无虚发”?

“4”,即项目建设、“双招双引”、环境打造、金融动能转换四项重点工作;“9”,即湿地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海洋强市建设、“优势产业+人工智能”、旅游富民、生态环保和“四减四增”、创新社会治理等九个领域在2020-2022年的三年行动计划。

“4+9”立足当下、指向未来,是凸显特色、发挥既有优势、补齐发展短板的一以贯之,是东营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新时代东营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东营工作的具体抓手、实现明年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

围绕“4+9”,2020年东营将有总投资1653亿元的151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还有总投资1323亿元的19个重点项目正在前期推进。

要落实这一目标,大胆突破、敢想敢干是关键。那么,东营将如何着手?

报告中提到,双招双引要突出专业招商、加强精准招商、建立重大项目顶格推进机制、坚持以招引促开放,加大利用外资力度;强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4月底前完成省级以上开发区改革任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大做强做优市属国有企业等。

针对科技创新,报告指出要整合油地校科技人才资源、支持东营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建设首批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制造企业实施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技术改造、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等。

而在推进环境打造上,东营在年内将实现市和县区、开发区“同权审批”,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完善政府解决企业难题直通车制度等。

2020年如何打好攻坚突破战?

新的一年,东营坚定不移转型升级,将在优化产业结构上攻坚突破。聚焦“5+2+2”产业,东营重点实施总投资1108亿元的115个产业项目,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在做强做优特色产业上,东营按照“先立后破”的原则,新上一批高端化工项目,加快建设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支持企业加快重组提升,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橡胶材料和配件企业;坚持科技兴企与市场开拓并举,引导重点企业抱团发展,积极走出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支持龙头企业控规模、提质量、延链条,重点发展电子级铜材产品;集聚生产要素,推动功能陶瓷材料、稀土稀土催化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等产业加快发展。

而在发展壮大优势产业上,东营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通过着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新培育市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50家以上,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渔业,组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资源持续利用研究院;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实施“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55个重点旅游项目,进一步提升“黄河入海、我们回家”旅游品牌影响力。

为加快发展未来产业,在生物医药产业上,东营做大做强高端化药和现代中药产业,形成集聚效应、规模优势;在航空航天产业,东营深化与中国商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合作,加快推进美国米德新型PET芯材等项目,打造民机试飞基地、山东北翼空港经济中心。

东营聚力增强发展动能,在强化支撑保障上攻坚突破。围绕“双招双引、科技创新、环境打造、经济体制改革”四项重点,东营大胆突破、持续推进,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为强力推进科技创新,东营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创新再塑东营产业发展新优势,还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制造业企业实施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技术改造,实施总投资341亿元的131个技术改造项目。东营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分别发展到300家、600家,引进和培育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行业隐形冠军。

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东营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4月底前完成省级以上开发区改革任务;支持胜利油田勘探开发、改革创新,在区域改革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新培育高成长型企业50家,推“个转企”300家、“企升规”30家;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

未来,东营以“绣花功夫”脱贫攻坚,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不断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以“铁腕手段”治理污染,实施生态环保和“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计划,确保空气优良率持续提高,河流水质进一步改善;以“底线思维”防范风险,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东营两会观察 | 箭无虚发,东营辟出发展新路径

2020年,东营将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工作”和“九个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做好“六稳”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图片来源:东营市人民政府官网

文 | 刘文蕾

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转型升级中的东营来到了重要关口。东营围绕大局精准发力,高质发展的路径更加清晰。

1月10日,东营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东营市长赵志远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及了“3+N”重点项目会商机制、“5+2+2”产业体系、“拿地即开工”等诸多亮点。

2020年,东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市委六届六次全会进一步为新时代东营发展指明了方向,“四项重点工作”“九个三年行动计划”论证充分,重点更聚集、措施更实化。东营的发展环境更为宽松,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效率不断提高,减税降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东营正在全力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2019年积蓄新发展动能

2019年,东营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初步统计,东营全年经济增长4.5%以上,可比口径实际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45.1亿元,实际增长1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0.4亿元,顶格减征税费88.58亿元。

威联化学PX项目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储备转规划的项目开工建设。“黄河入海、我们回家”旅游品牌初步打响,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创建成为国家5A级景区。高铁推进步入“快车道”,2020年即将开工建设。

在过去的一年中,东营大力“双招双引”,突出与央企国企合作,到位外来资金232.8亿元,在东营央企数量达到22个。7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5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7家企业入围省民营企业100强。

东营不断积蓄新的发展动能。2019年,东营实施和储备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158个,其中20个列入省重点和第二批优选项目。各类新旧动能转换基金认缴133.8亿元,获政府专项债券额度48.2亿元,“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到42.1%。

现代高效农业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东营新增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0家、全省知名农产品品牌5个,培育市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57家,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成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呈良好势头,实施光谷未来城、大数据港等过亿元项目30个,平台经济蓬勃发展,文化旅游业明显升温。

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东营加快金融动能转换,强化政府担当,政监银企联动,着力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实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下降”。

《报告》指出,东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抓住用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为引领,全面落实省八大发展战略。

另外,东营要紧紧围绕新时代东营发展的目标定位,全面实施开放、融合、聚焦“三大战略”,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工作”和“九个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开创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4+9”组合拳出击

东营市委六届四次全会上,东营确立了“全力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的目标定位和思路举措。随后,在“三大战略”“四项重点工作”以及“五个三年行动计划”等糅合着工作理念和方向的部署成为开展工作的有力武器,东营正在转型中升级。

一年之后的东营市委六届六次全会上,东营有了对新机遇的及时而深入的探讨,“五个三年行动计划”扩容至“九个三年行动计划”,落脚“高质量发展”五个字,方向更加明晰。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围绕大局探布局,“4+9”的谋定,关系东营未来之战。如此形势下,东营如何做到“箭无虚发”?

“4”,即项目建设、“双招双引”、环境打造、金融动能转换四项重点工作;“9”,即湿地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海洋强市建设、“优势产业+人工智能”、旅游富民、生态环保和“四减四增”、创新社会治理等九个领域在2020-2022年的三年行动计划。

“4+9”立足当下、指向未来,是凸显特色、发挥既有优势、补齐发展短板的一以贯之,是东营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新时代东营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东营工作的具体抓手、实现明年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

围绕“4+9”,2020年东营将有总投资1653亿元的151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还有总投资1323亿元的19个重点项目正在前期推进。

要落实这一目标,大胆突破、敢想敢干是关键。那么,东营将如何着手?

报告中提到,双招双引要突出专业招商、加强精准招商、建立重大项目顶格推进机制、坚持以招引促开放,加大利用外资力度;强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4月底前完成省级以上开发区改革任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大做强做优市属国有企业等。

针对科技创新,报告指出要整合油地校科技人才资源、支持东营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建设首批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制造企业实施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技术改造、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等。

而在推进环境打造上,东营在年内将实现市和县区、开发区“同权审批”,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完善政府解决企业难题直通车制度等。

2020年如何打好攻坚突破战?

新的一年,东营坚定不移转型升级,将在优化产业结构上攻坚突破。聚焦“5+2+2”产业,东营重点实施总投资1108亿元的115个产业项目,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在做强做优特色产业上,东营按照“先立后破”的原则,新上一批高端化工项目,加快建设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支持企业加快重组提升,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橡胶材料和配件企业;坚持科技兴企与市场开拓并举,引导重点企业抱团发展,积极走出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支持龙头企业控规模、提质量、延链条,重点发展电子级铜材产品;集聚生产要素,推动功能陶瓷材料、稀土稀土催化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等产业加快发展。

而在发展壮大优势产业上,东营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通过着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新培育市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50家以上,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渔业,组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资源持续利用研究院;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实施“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55个重点旅游项目,进一步提升“黄河入海、我们回家”旅游品牌影响力。

为加快发展未来产业,在生物医药产业上,东营做大做强高端化药和现代中药产业,形成集聚效应、规模优势;在航空航天产业,东营深化与中国商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合作,加快推进美国米德新型PET芯材等项目,打造民机试飞基地、山东北翼空港经济中心。

东营聚力增强发展动能,在强化支撑保障上攻坚突破。围绕“双招双引、科技创新、环境打造、经济体制改革”四项重点,东营大胆突破、持续推进,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为强力推进科技创新,东营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创新再塑东营产业发展新优势,还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制造业企业实施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技术改造,实施总投资341亿元的131个技术改造项目。东营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分别发展到300家、600家,引进和培育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行业隐形冠军。

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东营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4月底前完成省级以上开发区改革任务;支持胜利油田勘探开发、改革创新,在区域改革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新培育高成长型企业50家,推“个转企”300家、“企升规”30家;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

未来,东营以“绣花功夫”脱贫攻坚,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不断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以“铁腕手段”治理污染,实施生态环保和“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计划,确保空气优良率持续提高,河流水质进一步改善;以“底线思维”防范风险,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