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一架由沈飞研制的改进版歼-31技术开发战斗机和一架FC-31鹘鹰模型机在北京航展上亮相,这是该型飞机第二次出现在国际航展上。早在2014年的珠海航展,该型飞机的实体机已经有过首秀,然而,中国的航空工业公司并没有提供该型飞机的数据。
《简氏防务周刊》称,FC-31战斗机性能数据9月15日在网上意外“泄露”,这份数据读起来就像是给内部官员传阅的描述性说明书。中国官方没有对此信源进行删除,很显然表明这一数据并不是那么敏感。其他知情人士则表示,这份数据本有可能在北京航展上公布。
中国官方对于网络“泄密”采取默许态度,导致在网络论坛中时常能够看到歼-31的机密性能数据。不过,这种非官方的数据很难让人不对其可靠性提出质疑。
举例来说,“泄密”帖并没有涉及到FC-31的空机重量、内部燃料容量、引擎效率等重要参数。“泄密”帖更是宣称该型飞机“燃料允许范围内的作战半径”可达1200公里,一些中国观察家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该型飞机的尺寸根本无法实现这么大的作战半径。
与此同时,“泄密”帖还提到FC-31战斗机的最大引擎推力达到88.29千牛。巧的是,在2015年巴黎航展上,中国军方官员曾告诉《简氏防务周刊》,中国成飞集团正在FC-1枭龙战斗机上测试新型9吨级介质推力涡轮发动机。
该发动机据称是涡扇-13泰山发动机的改良版,是根据俄罗斯的克里莫夫8.29吨级推力的RD-33涡扇发动机研制的,并将为单引擎FC-1枭龙战机和双引擎FC-31鹘鹰战机提供动力。
此外,据称FC-31战机拥有“高生存能力、低雷达可探测性、低低红外特征以及出色的电子对抗性能”。
FC-31战机还具有“多任务能力、强大的目标侦察能力、外部信息集成功能、位置感知以及共享功能、超视距多目标攻击能力、大离轴角全向攻击格斗空战能力、全方位战斗能力以及对地、海面目标全天候精准打击的能力”。
FC-31战机的任务系统是一个“拥有开放式体系结构的系统”,包括“先进的雷达系统、电子光学声呐系统、集成交流与导航识别系统以及电子对抗系统。这些系统具有高集成性和高消耗性”。
在武器装载能力上,FC-31战机拥有“四个内部挂梁位置和六个外部挂梁位置,可用来装载国内外先进的空空、空地导弹”。此外,FC-31战机还具有“优秀的集成保障能力和高性价比”。
如果泄露到网上的信息属实,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研制FC-31战机无疑旨在同欧制“四代半”战机、洛克希德·马丁研制的第五代战机F-35以及韩国的KFX战机进行竞争。
另据一非官方消息人士表示,FC-31的研制需要花费大约五年时间,而它的造价与目前西方第四大战机相比很有竞争力。
在北京航展上,FC-31模型机被命名为“歼-31”进行展示,“歼-31”是人民解放军空军的一个番号。然而,中国人民解放军最终是否会购买该型飞机还是一个未知数。
(翻译:韩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军情瞭望,军史回顾,军备盘点。不无度吹嘘我军,不盲目崇拜外军。长按二维码,关注【硝烟】微信公众号:xymilitary ,和我们一起做裤衩不红不白的铁杆军事迷。(如果长按不行,就请军迷扫下呗)
来源:简氏防务周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