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什么说李嘉诚的那篇“不跑文”是赝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为什么说李嘉诚的那篇“不跑文”是赝品

这篇李嘉诚的《我没有跑,也跑不了》是个赝品,Fake,是个假货,也就是,并不是李嘉诚所为。

最近,微信朋友圈内,许多人都在转发香港首富李嘉诚的一篇文章——《我没有跑,也跑不了》。这篇文章看起来是李嘉诚对前一段时间,发自于新华社瞭望智库,署名罗天昊的一篇文章《别让李嘉诚跑了》的一个回应。

但是,以我观察,这篇李嘉诚的《我没有跑,也跑不了》是个赝品,Fake,是个假货,也就是,并不是李嘉诚所为。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这篇文章总体的立意不高。全文上下,一个核心的观点就是“我只是一个商人”,以“我只是一个商人”来解释自己的所有的行为,这真的是江湖老道的李嘉诚的态度吗?商人是什么?唯利是图、奸诈狡猾,这难道是李嘉诚想在公众面前树立的形象?

李嘉诚专业的公关团队此时又在哪里?

我们稍稍地分析一下。这篇所谓的《我没有跑》的文章,从标题上看,其实就是对《别让李嘉诚跑了》的回应。这个不需要解释。但是,如果李嘉诚写了此文,他肯定是要面对公众释疑解惑,继而希望获得认同。但是,当我看到文章里说“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我笑了。为什么笑?这哪有什么真诚的态度,分明是街头小混混,从某个文人那里学了句似懂非懂的话,然后继续耍流氓。

写文章目的是要沟通,通过沟通获得认同。从学术上讲,认同是一种主观建构,即对诸如一致性、存在感、身份感、意义感、归属感的认可和想象。 

认同至少存在三个基本来源:信息交流、利益互惠、价值同构(意义分享)。如果,这篇文章在解释李嘉诚行为逻辑的核心是是“我就是个商人”,你看,你怎么能与“利益互惠、价值同构”有哪怕是一点点的关联?

还有,这篇《我没有跑》文章回顾了一下李嘉诚的财富成长史,这种叙事方法是好的,因为,人的价值观及责任意识并不是一天就形成的,它需要通过岁月的沉淀,然而,李嘉诚经过岁月的沉淀,赚得的利益富可敌国,可是,他沉淀下来的价值观就是“我仅仅是个商人”?这似乎让人想不通。

所以,从结论上来说,这篇文章绝不是李嘉诚所做,而只能是出自于一个小文人之手。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对“我只是个商人”这个结论是相信的呢?这可能来自于许多人的偏见,内地人认为香港人长期受殖民,政治上被压制,身份上被歧视,因此,只谈钱,不谈政治。但是,这仅仅是一般性的认识,即使香港人有这样的特点,但我也不认为李嘉诚的境界只是处于“商人”这样一个层次。

我们再来看看事件的源头——新华社瞭望智库,署名罗天昊的《别让李嘉诚跑了》这篇文章。我们看待这篇文章也离不开“赝品”二字。并不是《别让李嘉诚跑了》这篇文章不是罗天昊所写,而是,罗天昊的身份挂着“新华社瞭望智库”,这篇文章,让中国整个的“智库”界蒙受羞辱,人们嘲笑说:“难道这就是中国智库的水平?”

于是,智库界的人士出来说话了,说“新华社瞭望智库”同样是个赝品,不是真正的智库,是个官方的机构。

但是,如果“新华社瞭望智库”代表官方,这个事情又闹大了。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放眼全球,在罗列了一堆事实之后,提出建议,他说:

“为今之计,为争取民心,推动改革,以继续平稳政权,提高执政合法性,获取大众对于未来改革的支持,中央政府应权衡利弊,果断抛弃不再有利用价值的香港豪族,平抑豪族,扶持农工,在政治上,推动社会阶层的扁平化,在经济上,发展多元产业,防止一业独大。

在全国范围内,随着中国增速的下降,从前的以增量改革为主的改革模式,将逐步过渡到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并重的模式。存量怎么改?说白了,经济上,加大开放,政治和社会领域,即打压富豪,收买底层,扩大政权根基。”

上述就是罗天昊的观点。你如果是个香港商人、是个有点银子的民营老板,你是不是看后脊背发凉?

这篇文章不仅被各方指责逻辑混乱,而且观点极左,这基本是清算资本家的路子,好像作者还生活在几十年前,好在发改委领导及时发言,说了改革的目标是营造法制化环境等等,算是否定了新华社这个智库的观点。

这个罗天昊又是谁呢?那些蒙受羞辱的真正的智库人士饶不了他。罗天昊的身份被扒了出来。

我们先来看看罗天昊还有哪些奇葩的观点。罗天昊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应引进1亿亚非青年》,文中写道:“未来,来自亚非的移民,将达到1亿以上,中国将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潮,成为除美国之外,容纳全球性移民最多的国家。鉴于中国的人口结构,女性青年移民,将更受中国欢迎。”

另外,他还写过《中国应开征美女税》,文中提到:“对于美女这种重要的国家战略性资源,应考虑进行相关立法。”

我们再读几个标题,我发现仅仅读读罗天昊文章的标题,心情就很愉快,因为我们终于发现还有人比我们更脑残。比如,《俄罗斯应主动归还海参崴》《鲁迅图像应上人民币》《婴儿奶粉应由国家免费供应》《中国应劝朝鲜主动割让出海口》。这些文章的口气好像他是一个无无牛逼的人物。

罗天昊原名罗建法,查询可发现罗建法在网易的博客,其个人简介为:曾游历广东知名企业,混水摸不到鱼,遂登彼岸。后为《经理人》高级编辑,《中国新时代》副主编,华尔街电讯专栏作家,英国金融时报撰稿人,新京报评论员。 天马行空的宽广视野,落叶缤纷中窥知天道的惊人悟性,出色的洞察力和前瞻力,纵横时空的驾驭能力。

这样的文字看看就让人醉了。

我们再聊聊为什么有人要假冒李嘉诚替他回应?纯粹是出于吸引粉丝需要吧。前几日,我看微信里疯转的一篇文章,叫做《姜文:狗日的中年》,我看也是模仿姜文的口吻写成。好几年前,我的一个朋友曾模仿小布什的语气写了一篇《新年讲话》,很多教授和专家都上当了,纷纷写文评论。这真的是一个以假乱真的时代。这些文章都获得了许多阅读、转发和关注。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趣,请加微信公众号:YouDoNews,关注“有度”。度叔在此等你,一起分享有趣的商业故事和商业话题。

文/度叔 图/一个路任

原创内容 文明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李嘉诚

  • 李家超回应李嘉诚拟卖港口
  • “胡润富豪”炒股巨亏,李嘉诚“旧爱”长园集团又双叒遭索赔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为什么说李嘉诚的那篇“不跑文”是赝品

这篇李嘉诚的《我没有跑,也跑不了》是个赝品,Fake,是个假货,也就是,并不是李嘉诚所为。

最近,微信朋友圈内,许多人都在转发香港首富李嘉诚的一篇文章——《我没有跑,也跑不了》。这篇文章看起来是李嘉诚对前一段时间,发自于新华社瞭望智库,署名罗天昊的一篇文章《别让李嘉诚跑了》的一个回应。

但是,以我观察,这篇李嘉诚的《我没有跑,也跑不了》是个赝品,Fake,是个假货,也就是,并不是李嘉诚所为。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这篇文章总体的立意不高。全文上下,一个核心的观点就是“我只是一个商人”,以“我只是一个商人”来解释自己的所有的行为,这真的是江湖老道的李嘉诚的态度吗?商人是什么?唯利是图、奸诈狡猾,这难道是李嘉诚想在公众面前树立的形象?

李嘉诚专业的公关团队此时又在哪里?

我们稍稍地分析一下。这篇所谓的《我没有跑》的文章,从标题上看,其实就是对《别让李嘉诚跑了》的回应。这个不需要解释。但是,如果李嘉诚写了此文,他肯定是要面对公众释疑解惑,继而希望获得认同。但是,当我看到文章里说“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我笑了。为什么笑?这哪有什么真诚的态度,分明是街头小混混,从某个文人那里学了句似懂非懂的话,然后继续耍流氓。

写文章目的是要沟通,通过沟通获得认同。从学术上讲,认同是一种主观建构,即对诸如一致性、存在感、身份感、意义感、归属感的认可和想象。 

认同至少存在三个基本来源:信息交流、利益互惠、价值同构(意义分享)。如果,这篇文章在解释李嘉诚行为逻辑的核心是是“我就是个商人”,你看,你怎么能与“利益互惠、价值同构”有哪怕是一点点的关联?

还有,这篇《我没有跑》文章回顾了一下李嘉诚的财富成长史,这种叙事方法是好的,因为,人的价值观及责任意识并不是一天就形成的,它需要通过岁月的沉淀,然而,李嘉诚经过岁月的沉淀,赚得的利益富可敌国,可是,他沉淀下来的价值观就是“我仅仅是个商人”?这似乎让人想不通。

所以,从结论上来说,这篇文章绝不是李嘉诚所做,而只能是出自于一个小文人之手。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对“我只是个商人”这个结论是相信的呢?这可能来自于许多人的偏见,内地人认为香港人长期受殖民,政治上被压制,身份上被歧视,因此,只谈钱,不谈政治。但是,这仅仅是一般性的认识,即使香港人有这样的特点,但我也不认为李嘉诚的境界只是处于“商人”这样一个层次。

我们再来看看事件的源头——新华社瞭望智库,署名罗天昊的《别让李嘉诚跑了》这篇文章。我们看待这篇文章也离不开“赝品”二字。并不是《别让李嘉诚跑了》这篇文章不是罗天昊所写,而是,罗天昊的身份挂着“新华社瞭望智库”,这篇文章,让中国整个的“智库”界蒙受羞辱,人们嘲笑说:“难道这就是中国智库的水平?”

于是,智库界的人士出来说话了,说“新华社瞭望智库”同样是个赝品,不是真正的智库,是个官方的机构。

但是,如果“新华社瞭望智库”代表官方,这个事情又闹大了。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放眼全球,在罗列了一堆事实之后,提出建议,他说:

“为今之计,为争取民心,推动改革,以继续平稳政权,提高执政合法性,获取大众对于未来改革的支持,中央政府应权衡利弊,果断抛弃不再有利用价值的香港豪族,平抑豪族,扶持农工,在政治上,推动社会阶层的扁平化,在经济上,发展多元产业,防止一业独大。

在全国范围内,随着中国增速的下降,从前的以增量改革为主的改革模式,将逐步过渡到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并重的模式。存量怎么改?说白了,经济上,加大开放,政治和社会领域,即打压富豪,收买底层,扩大政权根基。”

上述就是罗天昊的观点。你如果是个香港商人、是个有点银子的民营老板,你是不是看后脊背发凉?

这篇文章不仅被各方指责逻辑混乱,而且观点极左,这基本是清算资本家的路子,好像作者还生活在几十年前,好在发改委领导及时发言,说了改革的目标是营造法制化环境等等,算是否定了新华社这个智库的观点。

这个罗天昊又是谁呢?那些蒙受羞辱的真正的智库人士饶不了他。罗天昊的身份被扒了出来。

我们先来看看罗天昊还有哪些奇葩的观点。罗天昊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应引进1亿亚非青年》,文中写道:“未来,来自亚非的移民,将达到1亿以上,中国将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潮,成为除美国之外,容纳全球性移民最多的国家。鉴于中国的人口结构,女性青年移民,将更受中国欢迎。”

另外,他还写过《中国应开征美女税》,文中提到:“对于美女这种重要的国家战略性资源,应考虑进行相关立法。”

我们再读几个标题,我发现仅仅读读罗天昊文章的标题,心情就很愉快,因为我们终于发现还有人比我们更脑残。比如,《俄罗斯应主动归还海参崴》《鲁迅图像应上人民币》《婴儿奶粉应由国家免费供应》《中国应劝朝鲜主动割让出海口》。这些文章的口气好像他是一个无无牛逼的人物。

罗天昊原名罗建法,查询可发现罗建法在网易的博客,其个人简介为:曾游历广东知名企业,混水摸不到鱼,遂登彼岸。后为《经理人》高级编辑,《中国新时代》副主编,华尔街电讯专栏作家,英国金融时报撰稿人,新京报评论员。 天马行空的宽广视野,落叶缤纷中窥知天道的惊人悟性,出色的洞察力和前瞻力,纵横时空的驾驭能力。

这样的文字看看就让人醉了。

我们再聊聊为什么有人要假冒李嘉诚替他回应?纯粹是出于吸引粉丝需要吧。前几日,我看微信里疯转的一篇文章,叫做《姜文:狗日的中年》,我看也是模仿姜文的口吻写成。好几年前,我的一个朋友曾模仿小布什的语气写了一篇《新年讲话》,很多教授和专家都上当了,纷纷写文评论。这真的是一个以假乱真的时代。这些文章都获得了许多阅读、转发和关注。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趣,请加微信公众号:YouDoNews,关注“有度”。度叔在此等你,一起分享有趣的商业故事和商业话题。

文/度叔 图/一个路任

原创内容 文明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