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文化一字涨停,李佳琦带火了网红经济概念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文化一字涨停,李佳琦带火了网红经济概念股?

就目前整体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分布来看,能够持续受益于网红经济甚至成为网红经济龙头的上市公司很少,并且大多数网红经济概念股的业绩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

文|文化产业新闻

1月15日晚,上市公司新文化(300336.SZ)发布公告称,公司与美腕(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本来就是一份普通的战略合作协议,却因为美腕旗下艺人——“口红一哥”李佳琦而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次日开盘新文化便一字涨停,涨停板封单一度超过200万手。深交所也火速下发了关注函,要求新文化就相关事项进行说明。

“网红带货”的魔力从网络直播间直接辐射到了A股市场。

更值得注意的是,李佳琦不仅仅带火了新文化一家公司的股份,也不仅是新文化公司的股市受到了网红经济的影响。

网红经济概念股的这股“妖风”正越刮越盛。

是谁刮起了网红经济概念股的“妖风”?

近日,搭上“李子柒”概念的星期六25个交易日股价收获15个涨停板,市值从50亿左右飙升至270亿;

1月5日,李佳琦直播5分钟卖出10万余包金字火腿的“麻辣香肠”。第二天该上市公司就被送上涨停板,并在1月7日再度上涨,市值飙升7亿元;

1月9日,“带货女王”薇娅在直播中瞬间售罄500瓶飞天茅台。次日,白酒板块逆势上扬;

……

2019年,“网红”热潮汹涌而来,也让我们看到了直播带货的各种可能。李佳琦、薇娅、李子柒等头部网红出圈,受到主流的关注,甚至成为一种文化输出。

在这个刚开始不到18天的2020年,网红经济又一次站在资本市场的风口上。与MCN(网红经济)业务相关的上市公司都被市场看作是“网红经济概念股”,似乎只要与“网红”相关内容沾边,股价就会暴涨,各大上市公司都想蹭着热度“分一杯羹”。

网红经济概念股,成为人们争相投资的热点。

网红经济概念股一览表    图片来源:华讯投资

网红经济概念股频频引发市场骚动,可是整个市场真的就如我们看到的那么乐观吗?

谁能真正拯救它们?

数据显示,2019年六成以上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及李佳琦。但是,仅凭一个李佳琦就能拯救新文化吗?

新文化通过与美腕艺人李佳琦的战略合作,可以增强其与客户的连接度和在线上媒体渠道的推广宣传曝光,形成“移动互联网媒体+传统媒体”的全媒体整合营销方案。

同时,美腕利用新文化的户外大屏(户外LED、机场大屏、车屏等)资源等优势,扩大艺人李佳琦自身及活动精准营销业务的媒体源范围及线下曝光度。

这是一场互惠互利的合作。

但新文化的状况不容乐观。2016年开始,新文化股价持续下跌,2019年9月末甚至在盘中创出3.65元/股的新低。2018年起,新文化的业绩水平也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此番与美腕的合作究竟是不是虚晃一枪炒作股价未可知,能否对新文化业绩有所提升也很难下定论。

截至目前,我们并未看到实质性落地的东西,上市公司也并未披露任何相关的进展情况。这个问题,我们也只能期待新文化对深交所的回函了。

其他网红经济概念股亦是如此。投资者喜欢追逐概念,这本身也会被资本市场上的各种资金利用。依靠网红卖鞋、卖火腿真的是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吗?它们的销量又能够持续多长时间的高增长呢?

最终靠的还应是产品的质量。不管怎么卖、不管谁卖,星期六的鞋终归逃不过要舒适美观,金字火腿也是要健康口感好。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其实,网红经济第一次真正爆发是在2016年,当时Papi酱获得了千万投资,估值过亿,但其对接资本后并没有创造网红经济的高峰。

2016年一季度前后,两市便有过一轮热炒,当时Wind中该概念指数一度上涨至11300点,但很快伴随业绩证伪而一路单边下跌,时至今日其仅有4668点,较高点跌去近60%。

可见最终的结局未必会是我们今天见到的这么乐观。

北京理工大学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冀表示,A股对新概念向来没有抵抗力。炒作的核心要件除概念要素外,还需题材大、受众广,最好再加之天时地利。网红经济恰恰具备了以上特征。

“不过,仅从目前有限的市场信息很难判断网红带货概念股的商业价值,高换手率也说明市场资金多以短线博弈为主。”张永冀表示。

此轮“网红经济概念股”的炒作之风延续较长时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股市整体大环境的逐渐回暖。加之近段时间有关网红经济的新闻不断,网红经济概念股“理所应当”的吸引了大众眼球。

就目前整体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分布来看,能够持续受益于网红经济甚至成为网红经济龙头的上市公司很少,并且大多数网红经济概念股的业绩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

结语

不管资金炒作的热情如何高涨,也不管市场炒作之火“烧”的如何凶猛,最终都要以上市公司的业绩作为基础,业绩与价值才是支撑股价的关键。

对于那些增长乏力甚至自身就有问题的公司,其最终的结局往往只是一场“飞的越高摔的越惨”的股价“过山车”游戏。

不管这场网红经济概念股的“火”能否持续“烧”下去,投资者都须树立必要的风险控制意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节,市场终究会回归理性。对于当前过热的网红经济概念股的炒作,投资者应当谨慎而为,盲目蹭热度可能会面临较大投资风险。

部分资料参考:腾讯新闻;中国经济网;上海证券报;金融界;牛牛金融网;理财频道;红刊财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文化一字涨停,李佳琦带火了网红经济概念股?

就目前整体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分布来看,能够持续受益于网红经济甚至成为网红经济龙头的上市公司很少,并且大多数网红经济概念股的业绩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

文|文化产业新闻

1月15日晚,上市公司新文化(300336.SZ)发布公告称,公司与美腕(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本来就是一份普通的战略合作协议,却因为美腕旗下艺人——“口红一哥”李佳琦而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次日开盘新文化便一字涨停,涨停板封单一度超过200万手。深交所也火速下发了关注函,要求新文化就相关事项进行说明。

“网红带货”的魔力从网络直播间直接辐射到了A股市场。

更值得注意的是,李佳琦不仅仅带火了新文化一家公司的股份,也不仅是新文化公司的股市受到了网红经济的影响。

网红经济概念股的这股“妖风”正越刮越盛。

是谁刮起了网红经济概念股的“妖风”?

近日,搭上“李子柒”概念的星期六25个交易日股价收获15个涨停板,市值从50亿左右飙升至270亿;

1月5日,李佳琦直播5分钟卖出10万余包金字火腿的“麻辣香肠”。第二天该上市公司就被送上涨停板,并在1月7日再度上涨,市值飙升7亿元;

1月9日,“带货女王”薇娅在直播中瞬间售罄500瓶飞天茅台。次日,白酒板块逆势上扬;

……

2019年,“网红”热潮汹涌而来,也让我们看到了直播带货的各种可能。李佳琦、薇娅、李子柒等头部网红出圈,受到主流的关注,甚至成为一种文化输出。

在这个刚开始不到18天的2020年,网红经济又一次站在资本市场的风口上。与MCN(网红经济)业务相关的上市公司都被市场看作是“网红经济概念股”,似乎只要与“网红”相关内容沾边,股价就会暴涨,各大上市公司都想蹭着热度“分一杯羹”。

网红经济概念股,成为人们争相投资的热点。

网红经济概念股一览表    图片来源:华讯投资

网红经济概念股频频引发市场骚动,可是整个市场真的就如我们看到的那么乐观吗?

谁能真正拯救它们?

数据显示,2019年六成以上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及李佳琦。但是,仅凭一个李佳琦就能拯救新文化吗?

新文化通过与美腕艺人李佳琦的战略合作,可以增强其与客户的连接度和在线上媒体渠道的推广宣传曝光,形成“移动互联网媒体+传统媒体”的全媒体整合营销方案。

同时,美腕利用新文化的户外大屏(户外LED、机场大屏、车屏等)资源等优势,扩大艺人李佳琦自身及活动精准营销业务的媒体源范围及线下曝光度。

这是一场互惠互利的合作。

但新文化的状况不容乐观。2016年开始,新文化股价持续下跌,2019年9月末甚至在盘中创出3.65元/股的新低。2018年起,新文化的业绩水平也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此番与美腕的合作究竟是不是虚晃一枪炒作股价未可知,能否对新文化业绩有所提升也很难下定论。

截至目前,我们并未看到实质性落地的东西,上市公司也并未披露任何相关的进展情况。这个问题,我们也只能期待新文化对深交所的回函了。

其他网红经济概念股亦是如此。投资者喜欢追逐概念,这本身也会被资本市场上的各种资金利用。依靠网红卖鞋、卖火腿真的是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吗?它们的销量又能够持续多长时间的高增长呢?

最终靠的还应是产品的质量。不管怎么卖、不管谁卖,星期六的鞋终归逃不过要舒适美观,金字火腿也是要健康口感好。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其实,网红经济第一次真正爆发是在2016年,当时Papi酱获得了千万投资,估值过亿,但其对接资本后并没有创造网红经济的高峰。

2016年一季度前后,两市便有过一轮热炒,当时Wind中该概念指数一度上涨至11300点,但很快伴随业绩证伪而一路单边下跌,时至今日其仅有4668点,较高点跌去近60%。

可见最终的结局未必会是我们今天见到的这么乐观。

北京理工大学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冀表示,A股对新概念向来没有抵抗力。炒作的核心要件除概念要素外,还需题材大、受众广,最好再加之天时地利。网红经济恰恰具备了以上特征。

“不过,仅从目前有限的市场信息很难判断网红带货概念股的商业价值,高换手率也说明市场资金多以短线博弈为主。”张永冀表示。

此轮“网红经济概念股”的炒作之风延续较长时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股市整体大环境的逐渐回暖。加之近段时间有关网红经济的新闻不断,网红经济概念股“理所应当”的吸引了大众眼球。

就目前整体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分布来看,能够持续受益于网红经济甚至成为网红经济龙头的上市公司很少,并且大多数网红经济概念股的业绩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

结语

不管资金炒作的热情如何高涨,也不管市场炒作之火“烧”的如何凶猛,最终都要以上市公司的业绩作为基础,业绩与价值才是支撑股价的关键。

对于那些增长乏力甚至自身就有问题的公司,其最终的结局往往只是一场“飞的越高摔的越惨”的股价“过山车”游戏。

不管这场网红经济概念股的“火”能否持续“烧”下去,投资者都须树立必要的风险控制意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节,市场终究会回归理性。对于当前过热的网红经济概念股的炒作,投资者应当谨慎而为,盲目蹭热度可能会面临较大投资风险。

部分资料参考:腾讯新闻;中国经济网;上海证券报;金融界;牛牛金融网;理财频道;红刊财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