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香医生
每年 2 月 4 日是「世界癌症日」。疫情面前,或许更少人会关注这个日子了。
事实上,单是国内,2017 年全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数约为 380 万例。这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三百多万个家庭。
今天丁香医生联合人民日报新媒体,找到了其中一个患者——
今天的条漫由人民日报新媒体与丁香医生联合制作,改编自「柱子哥」的真实经历。
癌症,是全国至全球范围内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关于癌症的预防知识,我们做过很多相关的内容。
但癌症像死神的抽签。
无论之前是虚弱还是强壮,我们都可能成为癌症病人。而对于不少家庭,癌症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预防癌症的健康知识固然重要,但未雨绸缪也很重要。
今天我们想结合柱子哥的经历,给大家讲讲没有癌症的各位需要做点什么——
理性抗癌
从现在做起
正确认识癌症
事实上,癌症发病率并不低。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癌风险升高。50 岁后这个风险会陡然上升。
但是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在医学上都有了很大发展进步,得了癌症不一定等于「死亡通知书」。
及时筛查早发现
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等疾病是可以通过定期筛查。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让疾病的影响降到尽可能低,经济负担也更小。
购买商业保险
癌症治疗对于普通的个人和家庭,会造成一定经济压力。医保体系可以分担一部分。但还会有一些额外的支出。
而这个时候,商业保险能够给到一些帮助。具体怎么挑选、怎么买,可以咨询相关人士。
若不幸遇上癌症
请学会科学抗癌
科学治疗
癌症治疗有很多坑,有些坑钱,有些坑钱之余还害命。警惕各类信誓旦旦能够「治疗癌症」的「神医」、保健品和偏方。
相信医生、尊重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地治疗,同时从科学权威的科普内容工具上获得疾病的知识。
学会「经济」地看病
治疗癌症并不都要倾家荡产。
可以提前规划好家庭的看病支出、整理自己的保单等。
另外,对于癌症患者,国家也有很多补助补贴机制,如大病综合减负、民政救助等,同时每年都有新药特药纳入医保,让病人可以负担救命药。
最忌讳的一点是:觉得要花很多钱,不治了。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过早因为不了解这些信息而选择放弃治疗、贻误治疗时机。
调整心态
从确诊到接受,很多人都需要时间去消化。
事实上,现在很多癌症都不是绝症,尤其是早发现早治疗,转移复发的概率更低。很多癌症患者,现在也能较高质量地带癌生活。
但要知道,癌症治疗大多是一场持久战,心态很重要。消沉抑郁不仅不利于治疗,也让亲友担心。积极配合治疗才是更好地选择。
医学进步、新药频出,极大地延长了癌症患者的寿命;癌症医学科普越做越好,社会大众也会不再「谈癌色变」,对癌症的接纳度更高,癌症患者也可以康复后更好的回归社会。
最后,祝各位健康。
本文经由浙江省肿瘤医院 肿瘤科医师 丁超、浙江大学医学院肿瘤学硕士 妇产科主治医师田吉顺 审核
参考文献
[1] 王伟进 and 张晓路 (2019).中国癌症的现状与疾病负担.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drc.gov.cn/xsyzcfx/20190827/4-4-2899231.htm [Accessed 3 Feb. 2020].
策划 Jame
责编王姐
插画好的山姆
拍摄小糖
封面图来源 好的山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