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伪口罩概念股龙头股份不断公告澄清,仍难阻投机热炒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伪口罩概念股龙头股份不断公告澄清,仍难阻投机热炒

龙头股份和口罩概念股并没有任何关系。

文|全球财说 王莉

春节后开市第一天,“疫情概念股”走出了上涨行情,其他绝大多数股票都受到重创,但其中“疫情概念股”中真伪并存。

在开盘前的几日,《全球财说》就恐投资者会盲目投资伪“疫情概念股”,特地重点对50余家节前遭爆炒的概念股进行了分析点评,对其中的伪概念股也做出了提示,比如龙头股份。

不断澄清仍遭追捧

龙头股份,名气听起来很霸气,而这家公司自春节前至节后的这两个交易日因为口罩概念遭到了资金爆炒。

该股于1月23日、2月3日连续两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涨幅达到16.51%,显著高于沪市大盘同期涨幅-10.47%,偏离值累计达到26.98%;同时,最近两个交易日换手率分别达到 16.06%、15.57%,高于前期水平,成交量放大。该股在2月3日盘中一度触及涨停,2月4日盘中最高涨幅也近9%。

按照经审计的2018年年度报告每股收益0.09元,以及2020年2月4日收盘价10.03元计算,目前公司市盈率达到111倍,明显高于同行业水平。

但让人不解的是,这家公司目前为止并不生产口罩。

《全球财说》研究发现,龙头股份是上海的一家国有企业,主要是以品牌经营和国际贸易为主营业务。公司品牌经营主要以针织、服饰、家纺等产品的生产经营为主。公司目前为止并没有生产口罩的业务。

所以,龙头股份和口罩概念股并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一定要说有关系,也是在近几天因为响应上海市政府号召,在春节期间采购了一批民用医疗防护物资,同时组织生产了一些用于铁路、公路、城市道路等道口工作人员的防护服(非医用)。

对自己的被误炒,其实公司也很无奈,从节前到节后,公司不断发公告澄清自己与口罩无关。

1月21日,龙头股份公告称:“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没有生产口罩业务,也没有生产口罩必须的生产许可证。‘口罩生产’传闻给本公司股价造成巨大影响,该传闻的内容不属实,结论不成立,误导了投资者。”

2月4日,公司再次做出澄清,首先向投资者说明了公司的业务内容情况,其后说明了在春节期间对防疫所做的工作内容,公司称:“春节期间,在上海市政府及公司间接控股股东东方国际集团统一部署下,公司积极响应、全力以赴、认真部署,通过国内、国际贸易采购了一批民用医疗防护物资,同时组织力量生产用于铁路、公路、城市道路等道口工作人员的防护服(非医用)。上述事项,公司是基于承担社会责任,应援政府及市场需求,公司调整生产线后对业绩损益的影响目前无法评估。”对此,投行人士分析称,这个行为并不能对企业未来成长和收益带来明显影响,毕竟此次采购和生产只是短期行为,并不具备持久性。

不过在2月4日信息披露中,龙头股份还是丢出了点和口罩相关的信息。公司称:“为全力支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响应上海市政府号召以及应援市场需求,公司将着手办理民用防护口罩生产许可证并适时对相关生产设施作布局调整。上述事项正在积极推进,日前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但在此,《全球财说》要提醒投资者的是,不能仅看将生产口罩这个点,还是要首先明白龙头股份目前还不能生产口罩,口罩生产许可证能否获批及何时能获批还是未知数。同时,目前很多口罩生产企业都已开工,对于缓解口罩紧张度的作用或许不日就能看到结果,到那时龙头股份再开始生产口罩还能有多大的利润空间仍然存疑。

后市重点关注抗生素和血制品

医疗生物板块专业性强,细分领域也比较多,接下来究竟应该重点关注哪些领域?

目前很多投资人士和研究机构都偏好于参考2003年SARS时期资本市场走势。

在非典疫情时期,医药行业呈现出“整体提速,渠道、品种结构变动”的特点。具体而言,医药行业增速整体提速,利润弹性大于收入。同时,内部渠道和品种都有明显结构变化:渠道方面,药店占比提升,呈现“被动处方外流”;品种方面,诊疗相关药械需求大增,刚需紧急用药需求稳健,非紧急用药受到冲击。

对于彼时股市投资路线,光大证券研究称,是由抗生素和直接相关标的向外延伸。“我们观察历史上医药板块的疫情行情,由于 SARS 时,国内上市医药产业业务相对集中,当时受益标的集中在抗生素领域,随着上市医药资产的逐步丰富,此后的疫情行情受益标的所在领域也逐步增多。可能是当年 SARS 行情的市场习惯的延续,在此后的疫情行情中,抗生素从未缺席,往往抗生素板块和与该疾病诊疗方案直接相关的标的领涨,之后,随着市场情绪发酵,疫苗、药店、监护设备等标的跟涨。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业绩兑现的标的最终涨幅较大。”

在此次疫情下,光大证券的投资建议是建议关注抗生素、抗病毒类(如α-干扰素)、糖皮质激素、预防类药品、口罩、检测试剂盒、药店、疫苗、血制品、 Remdesivir 产业链等领域标的。

在中银证券2月投资策略报告中,中银证券称考虑到估值和实际业绩增长的持续性等因素,重点推荐中药和血液制品板块,对应标的:双林生物、华兰生物,另关注:以岭药业。从大周期看,医药行业的投资逻辑不变:仿制药领域里面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大势所趋;创新药领域高强度的投资将持续、CRMO(CRO/CDMO)行业景气度将持续;优质医疗服务需求将持续提升;疫苗、血液制品等竞争格局较好的局面将持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龙头股份

  • 龙头股份(600630.SH):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1815.21万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下降3.06%
  • 龙头股份(600630.SH):2024年年报净利润为3999.18万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150.76%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伪口罩概念股龙头股份不断公告澄清,仍难阻投机热炒

龙头股份和口罩概念股并没有任何关系。

文|全球财说 王莉

春节后开市第一天,“疫情概念股”走出了上涨行情,其他绝大多数股票都受到重创,但其中“疫情概念股”中真伪并存。

在开盘前的几日,《全球财说》就恐投资者会盲目投资伪“疫情概念股”,特地重点对50余家节前遭爆炒的概念股进行了分析点评,对其中的伪概念股也做出了提示,比如龙头股份。

不断澄清仍遭追捧

龙头股份,名气听起来很霸气,而这家公司自春节前至节后的这两个交易日因为口罩概念遭到了资金爆炒。

该股于1月23日、2月3日连续两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涨幅达到16.51%,显著高于沪市大盘同期涨幅-10.47%,偏离值累计达到26.98%;同时,最近两个交易日换手率分别达到 16.06%、15.57%,高于前期水平,成交量放大。该股在2月3日盘中一度触及涨停,2月4日盘中最高涨幅也近9%。

按照经审计的2018年年度报告每股收益0.09元,以及2020年2月4日收盘价10.03元计算,目前公司市盈率达到111倍,明显高于同行业水平。

但让人不解的是,这家公司目前为止并不生产口罩。

《全球财说》研究发现,龙头股份是上海的一家国有企业,主要是以品牌经营和国际贸易为主营业务。公司品牌经营主要以针织、服饰、家纺等产品的生产经营为主。公司目前为止并没有生产口罩的业务。

所以,龙头股份和口罩概念股并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一定要说有关系,也是在近几天因为响应上海市政府号召,在春节期间采购了一批民用医疗防护物资,同时组织生产了一些用于铁路、公路、城市道路等道口工作人员的防护服(非医用)。

对自己的被误炒,其实公司也很无奈,从节前到节后,公司不断发公告澄清自己与口罩无关。

1月21日,龙头股份公告称:“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没有生产口罩业务,也没有生产口罩必须的生产许可证。‘口罩生产’传闻给本公司股价造成巨大影响,该传闻的内容不属实,结论不成立,误导了投资者。”

2月4日,公司再次做出澄清,首先向投资者说明了公司的业务内容情况,其后说明了在春节期间对防疫所做的工作内容,公司称:“春节期间,在上海市政府及公司间接控股股东东方国际集团统一部署下,公司积极响应、全力以赴、认真部署,通过国内、国际贸易采购了一批民用医疗防护物资,同时组织力量生产用于铁路、公路、城市道路等道口工作人员的防护服(非医用)。上述事项,公司是基于承担社会责任,应援政府及市场需求,公司调整生产线后对业绩损益的影响目前无法评估。”对此,投行人士分析称,这个行为并不能对企业未来成长和收益带来明显影响,毕竟此次采购和生产只是短期行为,并不具备持久性。

不过在2月4日信息披露中,龙头股份还是丢出了点和口罩相关的信息。公司称:“为全力支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响应上海市政府号召以及应援市场需求,公司将着手办理民用防护口罩生产许可证并适时对相关生产设施作布局调整。上述事项正在积极推进,日前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但在此,《全球财说》要提醒投资者的是,不能仅看将生产口罩这个点,还是要首先明白龙头股份目前还不能生产口罩,口罩生产许可证能否获批及何时能获批还是未知数。同时,目前很多口罩生产企业都已开工,对于缓解口罩紧张度的作用或许不日就能看到结果,到那时龙头股份再开始生产口罩还能有多大的利润空间仍然存疑。

后市重点关注抗生素和血制品

医疗生物板块专业性强,细分领域也比较多,接下来究竟应该重点关注哪些领域?

目前很多投资人士和研究机构都偏好于参考2003年SARS时期资本市场走势。

在非典疫情时期,医药行业呈现出“整体提速,渠道、品种结构变动”的特点。具体而言,医药行业增速整体提速,利润弹性大于收入。同时,内部渠道和品种都有明显结构变化:渠道方面,药店占比提升,呈现“被动处方外流”;品种方面,诊疗相关药械需求大增,刚需紧急用药需求稳健,非紧急用药受到冲击。

对于彼时股市投资路线,光大证券研究称,是由抗生素和直接相关标的向外延伸。“我们观察历史上医药板块的疫情行情,由于 SARS 时,国内上市医药产业业务相对集中,当时受益标的集中在抗生素领域,随着上市医药资产的逐步丰富,此后的疫情行情受益标的所在领域也逐步增多。可能是当年 SARS 行情的市场习惯的延续,在此后的疫情行情中,抗生素从未缺席,往往抗生素板块和与该疾病诊疗方案直接相关的标的领涨,之后,随着市场情绪发酵,疫苗、药店、监护设备等标的跟涨。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业绩兑现的标的最终涨幅较大。”

在此次疫情下,光大证券的投资建议是建议关注抗生素、抗病毒类(如α-干扰素)、糖皮质激素、预防类药品、口罩、检测试剂盒、药店、疫苗、血制品、 Remdesivir 产业链等领域标的。

在中银证券2月投资策略报告中,中银证券称考虑到估值和实际业绩增长的持续性等因素,重点推荐中药和血液制品板块,对应标的:双林生物、华兰生物,另关注:以岭药业。从大周期看,医药行业的投资逻辑不变:仿制药领域里面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大势所趋;创新药领域高强度的投资将持续、CRMO(CRO/CDMO)行业景气度将持续;优质医疗服务需求将持续提升;疫苗、血液制品等竞争格局较好的局面将持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