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打五星要分期给,钉钉真是最大的输家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打五星要分期给,钉钉真是最大的输家吗

想进入个人社交领域,钉钉必然就会遇上在C端“没名气”的难题。然而这次疫情的爆发,却成功让钉钉迅速走进公众的视野,因此对其来说可谓是难得一遇的时机。

文|3eLife

受到疫情的影响,近期在线办公无疑成为这段时间里许多企业运转的必备工具,其中的翘楚钉钉更是被捧上了热门。但原本以为寒假延长的学生和老师,纷纷被“安排”上每天打卡、签到、上课、布置作业之后,因此所带来的怨气转头就被发泄到了钉钉在各大软件商店中的评价中。

于是乎我们眼看着钉钉的在App Store等软件商店中的评分,如同坐滑梯一般的往下掉。甚至在评论区中还出现了例如,“这么好的软件,必须一星好评”、“五星好评,但分期先给一星”,“很爱这个软件,让我在老家没笔没本没书的情况下让我们学习,给我们布置作业,让我真的很开心。开发者真是干(丧)得(心)漂(病)亮(狂)”,这样令官方哭笑不得的评价。

因为短时间内暴增的一星评分,使得钉钉的评分星级也从原来的“F”形变成了“C”形,总体评分更是一路走低,最低甚至达到1.3分。与此同时,在社交平台以及各种年轻人聚集的社群中,越来越多调侃钉钉的鬼畜作品蜂拥而至,例如在B站上的鬼畜作品《午 夜 凶 钉》和《你 钉 起 来 真 好 听》等,更是在短时间内播放量就突破了百万。

上周五在面对不断跌破记录的软件商店评分,钉钉方面也终于忍不住在微博上【跪了】,并配图表示“相识是一场缘”,“不爱请别伤害”,“我还是个5岁的孩子,求求手下留情”,“给我在阿里粑粑家六点面子吧”,“我知道,你们只是不爱上课,但别伤害我,拜托拜托”。而评论区也更是一众阿里旗下相关业务的官微,纷纷前来帮钉钉求情,请求大家伙儿帮忙钉钉公正上分,甚至“卑微”的表示“三星也行”。

不知道是不是钉钉在微博上的哭诉起到了效果,看到了评分“触底反弹”的希望,在这个周末加班加点准备了一份《钉钉本钉,在线求饶》,并成功赶在周日晚间投放至B站和微博,其中更是再度强调“少侠饶命,手下留星”的核心主旨。全文贯穿了“混口饭吃,扛不住一星”的中心思想,顺便还试图为自家吉祥物“钉三多”正名(是燕子,不是蝙蝠)。

让钉钉员工周末加班加到脱发(自述)的,自然是这段时间大量的一星评分所带来的压力,而这些暴涨的一星差评背后,却往往是不太理智的海量新增用户。这些新用户在这一特殊时期因为各种原因“被迫”使用钉钉的情况下,就只能用差评宣泄自己在家上班/上课的不满,但当疫情过去之后他们却未必会转化成长期用户。与此同时,坊间却一度有传闻称一星差评过多会导致钉钉面临被软件商店下架的危机,这无疑也使得其处于一种极度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地。

但是在这一事件中,钉钉真的会成为最大的“输家”吗?

熟悉互联网行业的朋友,在看到不断拿饭局开涮九旬老翁的“史上最强90后”孙宇晨(主要是脸皮方面),终于让巴菲特老爷子吃上饭之后,也难免会想起那句名言——“坏名声也比没名声要强”。而钉钉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所遇到的最大的难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显然与“没名声”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早在2014年12月1日钉钉1.0版本问世,随后花了3年时间,才实现了第一个1亿用户的“小目标”。直到2019年8月27日的钉钉未来组织大会上,CEO无招才宣布钉钉的用户量突破2亿,企业组织数突破1000万。但这个数据却处于一种比较微妙的地位,毕竟到底是应该与办公软件相提并论,还是与社交软件同台竞技都是个问题,如果与办公软件相比,钉钉的用户量无疑极为可观,但如果是与头部的社交App比较,这些数据显然不是阿里系产品应有的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钉钉的活跃环境此前一直被定位在职场,其最主要的用户群其实是在企业办公过程中使用,但事实上在行业中B端用户的数量显然是要低于C端的,因此对于数量更加庞大的普通用户来说,他们对钉钉并没有那么熟悉。正因如此,在钉钉此前宣布用户量突破2亿时就有声音认为,钉钉以目前这一模式来看,发展空间或已经接近天花板。

与此同时,在2020年初,钉钉方面也曾在新品发布会暨生态大会的海报中透露,钉钉五周年的flag就是“干掉自己”、“打破圈层”,乃至“改名换姓”。但如何完成这些flag本是开年后才会揭秘,但已有不少业内人士猜测,钉钉以往的成绩是打破了20年来即时通讯软件的形态,首次将沟通与协同放到同一个“场”里,而此次钉钉意图“干掉自己”,则很有可能将继续发挥沟通协同场的优势,突破圈层进入个人社交领域。

但要想进入个人社交领域,钉钉必然就会遇上在C端“没名气”的难题。然而这次疫情的爆发,却成功让钉钉迅速走进公众的视野,因此对其来说可谓是难得一遇的时机。在目前协同办公软件基本都会遇上不想上班用户报复性差评的情况下,此时钉钉却尽可能的将危机转化为转机,并未“放弃治疗”式的忽视用户呼声,而是通过频繁的互动和相关内容产出营造话题,以改变在用户心目中原本的印象,无疑也为未来转向个人社交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给差评的用户也好,给一星的学生也罢,虽然现阶段这部分用户对钉钉有着各种各样的不满,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显然都记住了这个名字。因此当日后需要使用这类服务时,恐怕第一个想到的,还会是这个令人难忘的钉钉。

来源:三易生活

原标题:打五星要分期给,钉钉真是最大的输家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钉钉

  • 钉钉宜搭产品能力升级,支持企业传统应用一键AI化
  • 钉钉AI助理大赛杭州市公安局夺魁,获奖作品将上架钉钉AI助理市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打五星要分期给,钉钉真是最大的输家吗

想进入个人社交领域,钉钉必然就会遇上在C端“没名气”的难题。然而这次疫情的爆发,却成功让钉钉迅速走进公众的视野,因此对其来说可谓是难得一遇的时机。

文|3eLife

受到疫情的影响,近期在线办公无疑成为这段时间里许多企业运转的必备工具,其中的翘楚钉钉更是被捧上了热门。但原本以为寒假延长的学生和老师,纷纷被“安排”上每天打卡、签到、上课、布置作业之后,因此所带来的怨气转头就被发泄到了钉钉在各大软件商店中的评价中。

于是乎我们眼看着钉钉的在App Store等软件商店中的评分,如同坐滑梯一般的往下掉。甚至在评论区中还出现了例如,“这么好的软件,必须一星好评”、“五星好评,但分期先给一星”,“很爱这个软件,让我在老家没笔没本没书的情况下让我们学习,给我们布置作业,让我真的很开心。开发者真是干(丧)得(心)漂(病)亮(狂)”,这样令官方哭笑不得的评价。

因为短时间内暴增的一星评分,使得钉钉的评分星级也从原来的“F”形变成了“C”形,总体评分更是一路走低,最低甚至达到1.3分。与此同时,在社交平台以及各种年轻人聚集的社群中,越来越多调侃钉钉的鬼畜作品蜂拥而至,例如在B站上的鬼畜作品《午 夜 凶 钉》和《你 钉 起 来 真 好 听》等,更是在短时间内播放量就突破了百万。

上周五在面对不断跌破记录的软件商店评分,钉钉方面也终于忍不住在微博上【跪了】,并配图表示“相识是一场缘”,“不爱请别伤害”,“我还是个5岁的孩子,求求手下留情”,“给我在阿里粑粑家六点面子吧”,“我知道,你们只是不爱上课,但别伤害我,拜托拜托”。而评论区也更是一众阿里旗下相关业务的官微,纷纷前来帮钉钉求情,请求大家伙儿帮忙钉钉公正上分,甚至“卑微”的表示“三星也行”。

不知道是不是钉钉在微博上的哭诉起到了效果,看到了评分“触底反弹”的希望,在这个周末加班加点准备了一份《钉钉本钉,在线求饶》,并成功赶在周日晚间投放至B站和微博,其中更是再度强调“少侠饶命,手下留星”的核心主旨。全文贯穿了“混口饭吃,扛不住一星”的中心思想,顺便还试图为自家吉祥物“钉三多”正名(是燕子,不是蝙蝠)。

让钉钉员工周末加班加到脱发(自述)的,自然是这段时间大量的一星评分所带来的压力,而这些暴涨的一星差评背后,却往往是不太理智的海量新增用户。这些新用户在这一特殊时期因为各种原因“被迫”使用钉钉的情况下,就只能用差评宣泄自己在家上班/上课的不满,但当疫情过去之后他们却未必会转化成长期用户。与此同时,坊间却一度有传闻称一星差评过多会导致钉钉面临被软件商店下架的危机,这无疑也使得其处于一种极度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地。

但是在这一事件中,钉钉真的会成为最大的“输家”吗?

熟悉互联网行业的朋友,在看到不断拿饭局开涮九旬老翁的“史上最强90后”孙宇晨(主要是脸皮方面),终于让巴菲特老爷子吃上饭之后,也难免会想起那句名言——“坏名声也比没名声要强”。而钉钉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所遇到的最大的难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显然与“没名声”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早在2014年12月1日钉钉1.0版本问世,随后花了3年时间,才实现了第一个1亿用户的“小目标”。直到2019年8月27日的钉钉未来组织大会上,CEO无招才宣布钉钉的用户量突破2亿,企业组织数突破1000万。但这个数据却处于一种比较微妙的地位,毕竟到底是应该与办公软件相提并论,还是与社交软件同台竞技都是个问题,如果与办公软件相比,钉钉的用户量无疑极为可观,但如果是与头部的社交App比较,这些数据显然不是阿里系产品应有的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钉钉的活跃环境此前一直被定位在职场,其最主要的用户群其实是在企业办公过程中使用,但事实上在行业中B端用户的数量显然是要低于C端的,因此对于数量更加庞大的普通用户来说,他们对钉钉并没有那么熟悉。正因如此,在钉钉此前宣布用户量突破2亿时就有声音认为,钉钉以目前这一模式来看,发展空间或已经接近天花板。

与此同时,在2020年初,钉钉方面也曾在新品发布会暨生态大会的海报中透露,钉钉五周年的flag就是“干掉自己”、“打破圈层”,乃至“改名换姓”。但如何完成这些flag本是开年后才会揭秘,但已有不少业内人士猜测,钉钉以往的成绩是打破了20年来即时通讯软件的形态,首次将沟通与协同放到同一个“场”里,而此次钉钉意图“干掉自己”,则很有可能将继续发挥沟通协同场的优势,突破圈层进入个人社交领域。

但要想进入个人社交领域,钉钉必然就会遇上在C端“没名气”的难题。然而这次疫情的爆发,却成功让钉钉迅速走进公众的视野,因此对其来说可谓是难得一遇的时机。在目前协同办公软件基本都会遇上不想上班用户报复性差评的情况下,此时钉钉却尽可能的将危机转化为转机,并未“放弃治疗”式的忽视用户呼声,而是通过频繁的互动和相关内容产出营造话题,以改变在用户心目中原本的印象,无疑也为未来转向个人社交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给差评的用户也好,给一星的学生也罢,虽然现阶段这部分用户对钉钉有着各种各样的不满,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显然都记住了这个名字。因此当日后需要使用这类服务时,恐怕第一个想到的,还会是这个令人难忘的钉钉。

来源:三易生活

原标题:打五星要分期给,钉钉真是最大的输家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