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20年内,中国军力确实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有国外观点认为,中国在研发核动力潜艇方面仍远远落后。军事网站Warisboring称,中国核潜艇的问题是缺乏必须的静音和推进系统,致使其远不能与美国或俄罗斯的核潜艇抗衡。
按照美国海军情报局的说法,即使是中国最新研发的“晋级”导弹核潜艇以及改良版的“商级”核动力攻击潜艇,在噪音处理方面都还不及1970年代苏联制造的“维克托Ⅲ”级攻击潜艇或者是“德尔塔Ⅲ”级攻击潜艇。
有观点认为,即便是盛传中国即将面世的“095”级潜艇,在降噪方面也比不上苏联971项目中的“梭子鱼”级(Schuka-B)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北约代号Akula I),而其之后的“096”级也没在这方面有多大改进的可能。不过中国的柴油动力潜艇就完全是另外一码事了。
为什么中国在军备的各个方面发展迅速,唯独在核潜艇上无所长进呢?一些美国海军专家给出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美军前海军上校亨德里克斯(Jerry Hendrix)是新美国安全中心国防战略与评估项目的主任。他给出了两个原因:
第一,在降噪技术方面我们一直都很谨慎以防外泄。不过俄罗斯并未在特定技术共享上有太多限制,而且他们出口的基洛级潜艇在降噪方面也做得很好,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二个原因:中国如今的制造技术还不足以适应潜艇的需要,他们造出的潜艇噪音仍然很大。
麦格拉斯(Bryan McGrath)是哈德逊研究所美国海权研究中心的副主任。曾任海军中校的他,对这个问题的意见是这样的:
中国海军核潜艇方面的落后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首先,直到20年前,设计和制造核潜艇根本不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第二个原因和第一个有些关联,那就是设计制造核潜艇的技术要求更苛刻。尽管中国在20年前就决心研造核潜艇,但缺乏所需的相关技术支持使其很难快速有效达到目的。这是一项需要时间、持续关注甚至是要结合不断的工业间谍项目才能完成的任务。
克拉克(Bryan Clark)是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s)的高级研究员,也是许多主要海军任务的特别顾问,同时还曾是一位海军潜艇军官。他的看法是:
核潜艇目前对中国而言并非重中之重,因为他们相较柴油动力支持、或是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支持的潜艇而言,在执行潜艇任务上并没有提供明显的优势,比如近海岸线防御敌船和监察活动。
当前中国诸如“宋级”的柴油动力潜艇虽不及欧洲的同类型潜艇先进,但他们完全可以胜任所要承担的任务。中国的基洛级潜艇可以配备杀伤性SS-N-27反舰巡航导弹。
而据报道,中国新研制的不依赖空气推进的“元级”潜艇,不仅拥有现代化作战系统,还可以部署导弹、鱼雷和水雷。近来中国对核潜艇重视程度的上升,是伴随着中国希望在地缘政治中扮演更广泛、更有力的角色这一要求应运而生的。
如今,中国正在研制战略导弹核潜艇和新型核动力攻击潜艇,这主要是希望能够支持其部署远洋“蓝水”海军,以及拥有与其他大国一样的第二种核打击能力。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副教授埃里克森(Andrew Erickson)简洁地归纳了原因:“一个词:推进!”
他最近在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撰文称,符合各项远洋蓝水作战行动能力的潜艇一定要是核动力、能量密集型,并且要安静,而中国在这些方面并不擅长。尽管中国的民用核工业蓬勃发展,但其技术和军用相比却是千差万别。
Warisboring称,中国不能把民用核能中陆地高温气冷堆中积累的相关经验简单用于军事,因为这些系统缺少海军应用中所需的能量密度。
(翻译:鲍玉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军情瞭望,军史回顾,军备盘点。不无度吹嘘我军,不盲目崇拜外军。长按二维码,关注【硝烟】微信公众号:xymilitary ,和我们一起做裤衩不红不白的铁杆军事迷。(如果长按不行,就请军迷扫下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