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特写:香港置地武汉员工讲述 疫情让我们也成了口罩专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写:香港置地武汉员工讲述 疫情让我们也成了口罩专家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截至发稿,香港置地已筹措22万只N95和FFP2级别口罩、57.5万一次性医用口罩、1.6万件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液等物资,即将陆续送往疫区。

如果只看统计后的捐赠数字,他们会淹没在全国救援行动中,可是具体到每一笔救援数字背后,救援物资来之不易只有当事人比我们更清楚。

来自香港置地武汉公司员工杨婧,讲述了他们筹集物资心路历程,正如文中所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能做什么,怎么做,所有人都像是被洪流中的漩涡裹挟,不知道会被冲向何方。”

杨婧自述全文:

我是杨婧,香港置地武汉公司行政部的普通一员。如果不是因为这场疫情,如往年一样,开完年会,没抽到大奖,照样开开心心准备过年。即便是各种渠道开始流传疫情的信息,也还是觉得离我太遥远。

直到那夜整个武汉封城的消息发出,我才意识到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几乎是一瞬间,整个世界被切成了两半。再接下来就是各种各样铺天盖地的信息,公司也开始要求每天上报每个员工的健康信息,更新每个场所的消毒情况,物资储备。

很快公司也成立了一个应急小组,但明显看得出来,所有人都只是下意识的BCP反应(小伙伴们应该不陌生这个词,Business Contingency Plan)。但能做什么,怎么做,所有人都像是被洪流中的漩涡裹挟,不知道会被冲向何方。

武汉第9号通告下  我们的物资被困住了

很快我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50万只口罩的提货和分发。疫情开始之时,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找物资。身在武汉,每天大量的新闻、热搜涌来,朋友圈大量滚动着武汉各大医院医疗物资紧缺的求助信息。尤其是宣布封城后,市内各个医院医疗用品快速告急。应急小组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口罩,并且迅速锁定了一批共计50万只的一次性医疗口罩。

任务交到我这里的时候,那一秒很觉得荣耀。但下一秒,就觉得头疼。

第一个问题是捐给谁?究竟谁需要?怎么达成共识的,我已经记不清楚了。总之有一天群里突然有人提议,我们应该关注那些最基层最前线的人,那些没有被关注到的角落,或许又是最需要的那群人。是啊,他们不在聚光灯下,医疗物资分配优先级靠后,没有充足的防护,却每天仍然要像战士一样战斗,他们处在基层很多人看不到的医院和社区,完全是在近似裸露的状态下坚守他们的职责。他们也许是最需要这批物资的人!紧急商量后,我们开始多方联系这样的基层单位。

第二个问题就是怎么运?彼时的武汉刚刚封城没几天,处在各个城市间物流流转最严峻的时刻,刚刚出台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的通告又严格规范了日常交通。物流受限,但必须要有一次能装载15个立方且具备通行资质的大车,并保证拿到货后能顺利通关武汉,这在当时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多方辗转,终于联系到热心单位,在得知该批物资是公司用于捐赠的情况下,最终答应协助出城接运,物流问题得以解决,于此同时,我们希望把这批口罩尽可能直接送到医护人员手上。接下来的一天,与可能的需求单位逐一电话连线,拿到物资后,一刻不敢耽误的将医疗物资相继送达黄陂区人民医院、长江医院、荣军医院等基层一线的医疗机构。

记得派发物资的那天凌晨,还接到一位医生的微信,不停的说着感谢感谢。其实应该说谢谢的是我们!因为是他们守护在保卫我们的防疫一线!可现在他们却在自己筹措装备,那一刻我的内心无力又难过。

在与医生们的沟通中得知,前线很多医护都是出生在97、98年,其实就是刚刚毕业的小孩子,在之前我并未感受过什么叫大爱无疆、无私奉献。在真实接触到他们之后,我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意义。太多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是啊,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在我们不曾关注的地方 一些小生命在寒冬里诞生了

刚刚完成了首批50万个口罩的分发的那一天,我发了一个朋友圈,结果一个朋友找到我,说后期你们公司如果有新的医疗物资到,能不能给湖北省妇幼捐一些啊。但想到妇幼并不是一线的定点发热医院,我那一瞬间有些迟疑,想了解清楚情况。直到他把医生的微信推给我,才了解到,在我们不曾关注到的地方,也还有一批同样极其脆弱的群体。

由于疫情爆发的迅猛,每天新增确诊患者不断增加,出于安全考虑,孕妇们一般不会选择收治发热病人的定点综合医院,小医院的产科直接关门,于是武汉市大部分的产护压力倾斜到湖北省妇幼。省妇幼担负着几乎全市1/3新生儿的生命接力,据了解,仅2月8日一天,就有108个新生儿在产科出生,这相当于一个普通二甲医院一年的分娩量。

作为医生,与产妇和新生儿的接触极其密切,可相应的防护物资保障还是缺乏。由于不是定点发热医院,所以在疫情最紧急的当下,很难全部兼顾到。科室里同事把家里的几件雨衣拿出来给科室,可就连雨衣这样的物资,都只能保证给接触面最大的门诊医生穿,晚上消毒第二天再穿,有个别医护人员已经确诊并隔离,不断有同事被宣布CT毛玻璃。那一瞬间突然触动我和同事们内心最敏感的神经。联想到我自己也有一个4岁的宝宝,我理解产妇们的无助、医生们高风险的艰难处境。

我们内部迅速讨论,看能不能也兼顾到这部分特殊群体。特殊时期的快速审批流程,前后仅5分钟时间,公司立刻批准同意定向采购。那一瞬间激起了我强烈的使命感,在公司的资源帮助下,一天之内完成从寻找国内现货、商务确认、物流筛选及付款的全部环节,完成了妇幼紧缺的护目镜和防护服的采购,直到财务团队深夜完成付款的那一瞬间,我像办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哪怕是一点微弱的力量也能帮助到那些聚光灯照不到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在寒冬里,这样的感同身受,显得格外温暖。

武汉成了全世界的焦点 但还有一些地方需要被看见

疫情爆发后,武汉成了全世界的焦点,通过各种媒体,我们看到在其他国家的应援标语上,都用中文写着“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但还有一些地方,需要被我们看见。

比如,相邻武汉的重庆,作为一个有30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重庆相邻武汉很近的一些区县,有非常多的流动人口往返两地,每年的春节,都有大量的本地人返乡。当所有的防护物资集中在大城区时,区县的医资也面临着很大压力,我们收到了一条从重庆忠县发出的求助信息,这是一个离重庆主城较远但是距离湖北很近的地区。于是,在短时间内我们筹集了1000件防护服送到忠县。

我们在努力把救助的方向,锁定在这些焦点之外的人。

我们成了国际医用物资的追逐者  我们也成了口罩专家

疫情发展得很快,随之而来的就是口罩的短缺,特别是N95口罩在国内变成了紧急战略物资。公司当即决定不再在国内采购,以免挤压到国内的医疗资源,集团紧急启动了海外采购调度,充分发挥在全球各兄弟公司的资源优势,在越南、印尼、新加坡、俄罗斯、美国、德国等地都尽力筹集各种一线亟需的医疗物资。

可是,事情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顺利。

在海外,我们同样面临着难题,1月30日晚,世卫组织WHO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海外的防疫形势也越发紧张。随着海外航线减少,物资只能靠多次转运,捐赠环节也层层受阻。同时,海外物资也开始匮乏,采购价格每天变动,高居不下……

首批海外订单是在印尼订购50000个N95口罩,但很快,印尼也因为疫情的发展变得物资紧缺,供应商中止了合同。我们在印尼的同事们并没有放弃,用各种手段在当地市场收购,抢在市场疯涨之前采购到13000个N95口罩,在印尼国内物流出现困难的情况下,最终辗转将口罩转运到新加坡,并从新加坡运往武汉。

在越南,我们也遇到同样的情况,由于越南国内航空运输的全面萎缩,75000个医疗口罩只能通过海运运到深圳再转运到其他城市。这批物资至今还在茫茫的大海上,希望它们能够顺利到达。

到处都在争抢最紧张的医疗物资,为了拿到最好的物资,同事经常是把闹钟订到北京时间凌晨4点,也就是北美公司的工作时间,货源一上新,先率先锁定一批符合医用标准的,清晨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内部请示汇报,仿佛这是一场与时间在赛跑的战役。

我们和湖北的医疗专家几乎每天都在沟通,收集各种专业信息,保证物资的标准,和采购的方向。在这期间,我们不知不觉成了“国际物流专家”、“口罩专家”,熟悉那些装载物资的国际航班号,也熟悉那些不同洲际和国家的口罩参数指标。FFP2跟N95什么区别,Fluid Resistance是什么意思,口罩上的引流孔干嘛的,EN149:2001啥意思…

2020年的情人节风雪交加 温暖它的是无数让人感动的爱心

从除夕,到元宵,再到了情人节,我们没有放弃过寻找,我们还在等待那些被我们寻找到的物资搭乘的航班起降。

2月14日,在航班不能直飞武汉的情况下,我们从荷兰采购到的1331件防护服在这个情人节的凌晨由遥远的阿姆斯特丹空运抵达了重庆,伴随着新一轮的强冷空气,我们不敢耽搁一秒的从重庆包专车将物资连夜转运。

最后,终于在2月15日的夜晚,货车师傅冒着风雪将几经辗转的1331件防护服,及时送抵了武汉,这批物资,立刻就能缓解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燃眉之急。

1331件,不是一个整数,但正因为这样,才说明了此时此刻,医疗物资的珍贵,哪怕多要一件,我们都愿意去争取。2020年的情人节,我会永远记住它。

大时代下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份力量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在这个大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每一个小人物都散发微光,通过点滴的实际行动最终组成了一个相互协作的强大网络,公司的很多同事都在为这场援助默默无闻的做贡献。

全球采购医用物资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挫折,比如我们最早联系的俄罗斯那一批口罩,在我们准备签合同时被其他机构快一步抢下,眨眼间,口罩的单价就翻了4倍;比如那一整批次超20万个的Honeywell德国造的FFP2被国内的其他机构“截了胡”,但是我们又立即在法国找到一批新货源,价值数百万元的欧标FFP2型医用口罩并迅速签订订单完成款项支付。结果在提货过程中发现这批产于2009年的口罩已过质保,心存遗憾但只好放弃。有一天代理商发来一条信息,说有产自Czech的口罩,我查字典才知道是捷克这个东欧国家,我想他们一定也很疑惑,Made in China真的来找我们买口罩吗?

说是挫折,也不准确。这是头一回我并不因为挫折感到可惜,因为我相信所有被“截胡”的物资最终都会流向中国、流向武汉、流向需要被帮助的地方、流到最需要的人的手里。这个冬天很长,但是一点也不冷,微弱力量的聚集,就会是温暖人心的火光。

不想让日本友人的诗句专美于前,我们在捐赠物资的箱子上贴上了这样的诗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期待寒冬之后,春暖与花开,那一刻,我们再相聚。

来源:香港置地

原标题: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最新更新时间:02/18 19:4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写:香港置地武汉员工讲述 疫情让我们也成了口罩专家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截至发稿,香港置地已筹措22万只N95和FFP2级别口罩、57.5万一次性医用口罩、1.6万件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液等物资,即将陆续送往疫区。

如果只看统计后的捐赠数字,他们会淹没在全国救援行动中,可是具体到每一笔救援数字背后,救援物资来之不易只有当事人比我们更清楚。

来自香港置地武汉公司员工杨婧,讲述了他们筹集物资心路历程,正如文中所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能做什么,怎么做,所有人都像是被洪流中的漩涡裹挟,不知道会被冲向何方。”

杨婧自述全文:

我是杨婧,香港置地武汉公司行政部的普通一员。如果不是因为这场疫情,如往年一样,开完年会,没抽到大奖,照样开开心心准备过年。即便是各种渠道开始流传疫情的信息,也还是觉得离我太遥远。

直到那夜整个武汉封城的消息发出,我才意识到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几乎是一瞬间,整个世界被切成了两半。再接下来就是各种各样铺天盖地的信息,公司也开始要求每天上报每个员工的健康信息,更新每个场所的消毒情况,物资储备。

很快公司也成立了一个应急小组,但明显看得出来,所有人都只是下意识的BCP反应(小伙伴们应该不陌生这个词,Business Contingency Plan)。但能做什么,怎么做,所有人都像是被洪流中的漩涡裹挟,不知道会被冲向何方。

武汉第9号通告下  我们的物资被困住了

很快我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50万只口罩的提货和分发。疫情开始之时,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找物资。身在武汉,每天大量的新闻、热搜涌来,朋友圈大量滚动着武汉各大医院医疗物资紧缺的求助信息。尤其是宣布封城后,市内各个医院医疗用品快速告急。应急小组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口罩,并且迅速锁定了一批共计50万只的一次性医疗口罩。

任务交到我这里的时候,那一秒很觉得荣耀。但下一秒,就觉得头疼。

第一个问题是捐给谁?究竟谁需要?怎么达成共识的,我已经记不清楚了。总之有一天群里突然有人提议,我们应该关注那些最基层最前线的人,那些没有被关注到的角落,或许又是最需要的那群人。是啊,他们不在聚光灯下,医疗物资分配优先级靠后,没有充足的防护,却每天仍然要像战士一样战斗,他们处在基层很多人看不到的医院和社区,完全是在近似裸露的状态下坚守他们的职责。他们也许是最需要这批物资的人!紧急商量后,我们开始多方联系这样的基层单位。

第二个问题就是怎么运?彼时的武汉刚刚封城没几天,处在各个城市间物流流转最严峻的时刻,刚刚出台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的通告又严格规范了日常交通。物流受限,但必须要有一次能装载15个立方且具备通行资质的大车,并保证拿到货后能顺利通关武汉,这在当时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多方辗转,终于联系到热心单位,在得知该批物资是公司用于捐赠的情况下,最终答应协助出城接运,物流问题得以解决,于此同时,我们希望把这批口罩尽可能直接送到医护人员手上。接下来的一天,与可能的需求单位逐一电话连线,拿到物资后,一刻不敢耽误的将医疗物资相继送达黄陂区人民医院、长江医院、荣军医院等基层一线的医疗机构。

记得派发物资的那天凌晨,还接到一位医生的微信,不停的说着感谢感谢。其实应该说谢谢的是我们!因为是他们守护在保卫我们的防疫一线!可现在他们却在自己筹措装备,那一刻我的内心无力又难过。

在与医生们的沟通中得知,前线很多医护都是出生在97、98年,其实就是刚刚毕业的小孩子,在之前我并未感受过什么叫大爱无疆、无私奉献。在真实接触到他们之后,我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意义。太多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是啊,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在我们不曾关注的地方 一些小生命在寒冬里诞生了

刚刚完成了首批50万个口罩的分发的那一天,我发了一个朋友圈,结果一个朋友找到我,说后期你们公司如果有新的医疗物资到,能不能给湖北省妇幼捐一些啊。但想到妇幼并不是一线的定点发热医院,我那一瞬间有些迟疑,想了解清楚情况。直到他把医生的微信推给我,才了解到,在我们不曾关注到的地方,也还有一批同样极其脆弱的群体。

由于疫情爆发的迅猛,每天新增确诊患者不断增加,出于安全考虑,孕妇们一般不会选择收治发热病人的定点综合医院,小医院的产科直接关门,于是武汉市大部分的产护压力倾斜到湖北省妇幼。省妇幼担负着几乎全市1/3新生儿的生命接力,据了解,仅2月8日一天,就有108个新生儿在产科出生,这相当于一个普通二甲医院一年的分娩量。

作为医生,与产妇和新生儿的接触极其密切,可相应的防护物资保障还是缺乏。由于不是定点发热医院,所以在疫情最紧急的当下,很难全部兼顾到。科室里同事把家里的几件雨衣拿出来给科室,可就连雨衣这样的物资,都只能保证给接触面最大的门诊医生穿,晚上消毒第二天再穿,有个别医护人员已经确诊并隔离,不断有同事被宣布CT毛玻璃。那一瞬间突然触动我和同事们内心最敏感的神经。联想到我自己也有一个4岁的宝宝,我理解产妇们的无助、医生们高风险的艰难处境。

我们内部迅速讨论,看能不能也兼顾到这部分特殊群体。特殊时期的快速审批流程,前后仅5分钟时间,公司立刻批准同意定向采购。那一瞬间激起了我强烈的使命感,在公司的资源帮助下,一天之内完成从寻找国内现货、商务确认、物流筛选及付款的全部环节,完成了妇幼紧缺的护目镜和防护服的采购,直到财务团队深夜完成付款的那一瞬间,我像办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哪怕是一点微弱的力量也能帮助到那些聚光灯照不到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在寒冬里,这样的感同身受,显得格外温暖。

武汉成了全世界的焦点 但还有一些地方需要被看见

疫情爆发后,武汉成了全世界的焦点,通过各种媒体,我们看到在其他国家的应援标语上,都用中文写着“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但还有一些地方,需要被我们看见。

比如,相邻武汉的重庆,作为一个有30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重庆相邻武汉很近的一些区县,有非常多的流动人口往返两地,每年的春节,都有大量的本地人返乡。当所有的防护物资集中在大城区时,区县的医资也面临着很大压力,我们收到了一条从重庆忠县发出的求助信息,这是一个离重庆主城较远但是距离湖北很近的地区。于是,在短时间内我们筹集了1000件防护服送到忠县。

我们在努力把救助的方向,锁定在这些焦点之外的人。

我们成了国际医用物资的追逐者  我们也成了口罩专家

疫情发展得很快,随之而来的就是口罩的短缺,特别是N95口罩在国内变成了紧急战略物资。公司当即决定不再在国内采购,以免挤压到国内的医疗资源,集团紧急启动了海外采购调度,充分发挥在全球各兄弟公司的资源优势,在越南、印尼、新加坡、俄罗斯、美国、德国等地都尽力筹集各种一线亟需的医疗物资。

可是,事情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顺利。

在海外,我们同样面临着难题,1月30日晚,世卫组织WHO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海外的防疫形势也越发紧张。随着海外航线减少,物资只能靠多次转运,捐赠环节也层层受阻。同时,海外物资也开始匮乏,采购价格每天变动,高居不下……

首批海外订单是在印尼订购50000个N95口罩,但很快,印尼也因为疫情的发展变得物资紧缺,供应商中止了合同。我们在印尼的同事们并没有放弃,用各种手段在当地市场收购,抢在市场疯涨之前采购到13000个N95口罩,在印尼国内物流出现困难的情况下,最终辗转将口罩转运到新加坡,并从新加坡运往武汉。

在越南,我们也遇到同样的情况,由于越南国内航空运输的全面萎缩,75000个医疗口罩只能通过海运运到深圳再转运到其他城市。这批物资至今还在茫茫的大海上,希望它们能够顺利到达。

到处都在争抢最紧张的医疗物资,为了拿到最好的物资,同事经常是把闹钟订到北京时间凌晨4点,也就是北美公司的工作时间,货源一上新,先率先锁定一批符合医用标准的,清晨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内部请示汇报,仿佛这是一场与时间在赛跑的战役。

我们和湖北的医疗专家几乎每天都在沟通,收集各种专业信息,保证物资的标准,和采购的方向。在这期间,我们不知不觉成了“国际物流专家”、“口罩专家”,熟悉那些装载物资的国际航班号,也熟悉那些不同洲际和国家的口罩参数指标。FFP2跟N95什么区别,Fluid Resistance是什么意思,口罩上的引流孔干嘛的,EN149:2001啥意思…

2020年的情人节风雪交加 温暖它的是无数让人感动的爱心

从除夕,到元宵,再到了情人节,我们没有放弃过寻找,我们还在等待那些被我们寻找到的物资搭乘的航班起降。

2月14日,在航班不能直飞武汉的情况下,我们从荷兰采购到的1331件防护服在这个情人节的凌晨由遥远的阿姆斯特丹空运抵达了重庆,伴随着新一轮的强冷空气,我们不敢耽搁一秒的从重庆包专车将物资连夜转运。

最后,终于在2月15日的夜晚,货车师傅冒着风雪将几经辗转的1331件防护服,及时送抵了武汉,这批物资,立刻就能缓解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燃眉之急。

1331件,不是一个整数,但正因为这样,才说明了此时此刻,医疗物资的珍贵,哪怕多要一件,我们都愿意去争取。2020年的情人节,我会永远记住它。

大时代下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份力量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在这个大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每一个小人物都散发微光,通过点滴的实际行动最终组成了一个相互协作的强大网络,公司的很多同事都在为这场援助默默无闻的做贡献。

全球采购医用物资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挫折,比如我们最早联系的俄罗斯那一批口罩,在我们准备签合同时被其他机构快一步抢下,眨眼间,口罩的单价就翻了4倍;比如那一整批次超20万个的Honeywell德国造的FFP2被国内的其他机构“截了胡”,但是我们又立即在法国找到一批新货源,价值数百万元的欧标FFP2型医用口罩并迅速签订订单完成款项支付。结果在提货过程中发现这批产于2009年的口罩已过质保,心存遗憾但只好放弃。有一天代理商发来一条信息,说有产自Czech的口罩,我查字典才知道是捷克这个东欧国家,我想他们一定也很疑惑,Made in China真的来找我们买口罩吗?

说是挫折,也不准确。这是头一回我并不因为挫折感到可惜,因为我相信所有被“截胡”的物资最终都会流向中国、流向武汉、流向需要被帮助的地方、流到最需要的人的手里。这个冬天很长,但是一点也不冷,微弱力量的聚集,就会是温暖人心的火光。

不想让日本友人的诗句专美于前,我们在捐赠物资的箱子上贴上了这样的诗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期待寒冬之后,春暖与花开,那一刻,我们再相聚。

来源:香港置地

原标题: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最新更新时间:02/18 19:4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