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现在有哪些值得骄傲的方面?

刚刚过完的国庆长假,这个话题一直挺受欢迎。讨论原链接中也有它的镜像问题“中国现在有哪些不值得骄傲的方面”,也能启发很多思考。这样的话题乍一看来很容易引发一些“五毛”和“美分”的对抗,仿佛世界上只有中美两个国家,但值得庆幸的是,知友们都很理智客观,不吹不黑,看到的值得骄傲的内容并不是赞歌,而是实实在在更为实际的事。看看知友们怎么说:
张华:
我觉得中国人对自身目标提得相对比较高,这一点跟国外不一样。
比如知乎上有很多问题都是问:为什么中国的xx没有比国外的好。
毫无例外,这里的”国外“,并不是指世界平均水平,也不是指某一个国家,而是指这个领域地球上最强的那个部分。
言下之意,中国人对自己的标准,是”比国外好“。
这个就极难了,不是指平均,也不是指世界前列,也不是第二,甚至不是第一。
比“国外好”的意思是,”比其他国家加起来都好”
据我所知,没哪个国家有如此标准的。
这大概也是略有自豪的一方面吧。
四海之内:
夜里两点滚出去撸串一点都不怕
支付宝
不得不说支付宝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不是一点半点。
杭州兄弟们出门一个手机就够了
其他地区的支付也因为支付宝便捷的很
2、出身能占成功多大因素?
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曾经天涯有一篇火遍大江南北的帖子,叫《寒门再难出贵子》,相信不少朋友都看过。那些案例许是真的,感悟也是真的,但“寒门再难出贵子”这个提法我却不敢苟同,这“再”何来呢,自古寒门就很难出贵子啊。不如来想想,何为“成功”。如果将成功定义为位高权重、家财万贯,那么没错,很多人出生那天就是成功的,更多的人,一生都无法“成功”。而如果将“成功”定义为“超越”呢?一个大山里的放牛娃,成为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他是成功的;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长大后自力更生养活了自己,他是成功的;而一个富豪之子,没有超越于父辈的作为,即使一生衣食无忧,恐怕也只能说是在好好“守业”罢了。出身很重要,而更难得的,是不卑不亢、自信踏实。看看知友们有什么见解:
白宁: 他一出生就出现在这所学校的名单里了。 ----------《哈利波特》
出身好坏,家底薄厚并不能决定什么。
但你父母的觉悟和认识真的很重要。
有的长辈知道怎样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有些却不能,出身如何都有可能遇到合适或不合适的教育方式。
出身决定你人生的下限
easy模式中要打的boss, hard模式玩家可能永远也遇见不到。人生游戏没有通关,easy模式并不是玩儿起来简单,而是主角能走的更远。
3、小朋友可以一直鼓励吗?

儿童心理学是一个非常值得被关注的领域。豆瓣有个小组叫“父母皆祸害”,里面网友的经历能让人“见识”到各种各样不负责任的父母,从抛弃妻子到精神虐待,不一而足。而与之相反的另一面,更多的年轻父母所推崇的“好孩子是夸大的”这种教育方式恐怕也值得商榷,盲目夸奖鼓励是为“捧杀”。放下各种各样的育儿方法论,也许就事论事、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
景德镇: 90%的家长压根不知道鼓励的对象是什么。
简单说:比如孩子考试100分,需要鼓励的不是成绩,而是这孩子为这100分付出的汗水和毅力。
鼓励的对象不是取得的成功这个结果,而是背后勤奋的汗水,坚持不懈的毅力。
即使最后是失败,这些【品德素质】都是需要家长【重视】、需要肯定以及鼓励的,这无所谓成功和失败。
所以:鼓励的不是果,而是因。
题主你混淆了鼓励和夸奖,夸奖也许会使孩子过度自信,但绝不是鼓励。
其实很多家长和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都没有分清楚到底什么是鼓励。鼓励并不是夸奖。鼓励发生在孩子做某事之前的(你能行),而夸奖发生在事毕之后的(你真棒)。
鼓励并不简单 ,因为需要陪伴在孩子身边才能知道他想做什么,而不是在一切发生过后你才了解,给几句迟来的夸奖。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有一个鼓励者,并不需要一个夸奖者。因为他自己的成就感是最好的奖赏。你只需要给予肯定。
孩子需要的是缺乏信心时候的鼓励。宠物狗需要的才是做完动作后奖励的骨头。
4、做哪些事情可以提升生活品质?


提升生活品质是个很动人的提法,当大家可以正视它的真正意义,放下一些小资、小清新之类的标签偏见的话,就会发现这对于幸福感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个指标。对于生活每个人可能各有所好,但舒适、健康、积极和幸福是共通的,看看知友们给了些什么好建议:
蔡萌: 1.用自己能承受的最高价格去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2.每年学一样有用的东西,比如开车、游泳、弹琴、篆刻等等,对于各外喜欢的可以持续,不够喜欢的可以浅尝辄止。
3.每年最后一天写年终总结。有这个设定的存在你会对自己的人生更加负责。
艾小柯:
第一,要有钱,用钱进行物质购买是提升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直接手段。
第二,要有趣,也就是要知道自己生活品质的G点在哪,除了有能力还必须有精力和心力追求品质。
第三,要有朋友,再高的品质一个人落落寡欢偷着乐怎么也有点无聊。品质只有被分享被认可才能实现高品质所带来的优越感。
刘百川:
忘记了从知乎还是哪里看到的一句话,我一直努力践行,觉得目前生活充满阳光。
大致意思如下:
如果你想在一年内超越同龄人,每天多工作一小时。
如果你想在十年内超越同龄人,每天多学习一小时。
如果你想在一辈子超越同龄人,每天多运动一小时。
5、哪些专业问题在本专业是常识,但在日常生活中却不被人所知?

一个很开眼界的老问题!回答的知友来自各行各业,从珠宝鉴赏到猪肉品尝,很多答案都会给人以“啊原来是这样!”的惊喜感,非常有趣。不过说到“常识”,请警惕朋友圈里七大姑八大姨发给你的“生活小常识”“食物搭配小常识”这种东西哟,信了的话,大概会饿死吧……来一起涨涨姿势:
灰子: 专业:烹饪工艺与营养
1.辣味并不是味道,而是辣椒中的辣椒碱对口腔粘膜的刺激。
2.让肥肉不那么腻的方法,一是切成薄片,下锅炒出多余的油脂,比如回锅肉。二是切成大块,用蒸或者炖、烧的方式来做,时间尽量在两个小时以上,吃起来就不会太腻,比如梅菜扣肉。
3.生产味精和生产酱油等调料一样,也是用小麦、大豆等天然食物做成的,而不是化学实验室里一堆瓶瓶罐罐勾兑出来的。
三皮:
画画相关的。
除了草图,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画出来的画。(“随便画两张呗”)
每一张画都是有价的。(“送我两张呗”)
越简单的东西,背后的废稿越多。(“这么简单还要花这么长时间?”)
王婷婷:
大部分信用卡,逾期未全额还款,按照全款计算利息,而不是按照余款计算利息。
比如消费了1W,还款时还了9000,下一期计算利息时,按照1W计息,而不是1K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