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特写】疫情下的上海垃圾收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写】疫情下的上海垃圾收运

对于居家隔离户,收运人员会采用封闭式上门、生活垃圾不落地的方式收运垃圾。收运结束后,还要对垃圾车进行严格消毒。

垃圾清运人员为垃圾车消毒。图片来源:上城环境

记者 | 方卓然

编辑 | 徐菲

每天早上七点,大多数人还沉浸在香甜的睡梦中时,万俊杰、耿青平、邵国友等人就已穿好防护服,戴好帽子、护目镜、双层口罩、双层手套,装上一次性垃圾袋和消毒喷雾器,行驶在上海外滩的马路上了。

这是上海黄浦城发集团下属上城环境卫生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城环境”)在抗击疫情过程中诞生的突击队,他们承担了外滩辖区街道9个居委、20个居家隔离观察点及6家医疗机构的生活垃圾上门收运任务。

外滩街道辖区地理位置特殊,老城厢道路狭小,返沪人员流量大,环境复杂。垃圾车很难开到居家隔离家庭的楼下,这也就意味着,收运人员需要把垃圾车停得很远,再步行去收垃圾。“虽然我们都是开车出去,但因为一些道路都是单行道,老旧小区又没有电梯,所以每天都要走3、4万步,爬十几层楼,工作量比以前翻了一倍。”耿青平说道。

耿青平老家在湖北襄阳,因1月25日上城环境开始承担清运外滩辖区居家隔离点和医疗机构生活垃圾的任务,他放弃了回家过年,报名加入垃圾收运突击队。“尽管我不能回到湖北为家乡做些什么,但能在上海收运垃圾也算是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

耿青平车组为垃圾消毒。

到了居家隔离观察点,收运人员会采用封闭式上门、垃圾不落地的方式收运垃圾。与耿青平同一车组的邵国友介绍说,“我们会用一次性加厚收运袋把隔离人家的垃圾袋装好,对袋子表面进行严格消毒,套上第二层垃圾袋进行密封,之后再把垃圾带到收运车上。”

邵国友的老家在江苏宿迁,今年他也没有回家过年,“上海的医护人员都可以去武汉一线工作,我觉得我有必要在上海支持国家一把。家里人也比较支持我的想法,尤其是在老家的孙子对我说,爷爷这次春节要为国家做贡献,我会在老家等你回来。”

除了收运垃圾,有时候耿青平、邵国友还要做“额外”的消毒工作。

“一些隔离家庭的邻居看到几个‘全副武装’的人来收取可能带有病毒的垃圾,心里多少都会有点恐慌。”邵国友说,“我们会对居民解释,我们是经过培训的,保证会对垃圾进行消毒,绝不会让垃圾袋带有病毒,但如果他们实在担心,我们也会为楼道消毒,以打消他们的顾虑,当然居民要求我们为楼道整体消毒的次数并不是非常多,大家还是比较理解的。”

耿青平和邵国友互相消毒。

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凤阳路415号的上海长征医院因设有发热门诊,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收治疑似、发热病人的定点医院之一,医疗生活垃圾的量是区内其他医疗机构的几倍。这里的医疗生活垃圾收运工作由上城环境的党员突击队负责。

今年30岁的万俊杰是这个临时组成的党员突击队的队长,他18岁应征入伍,20岁时转业成为环卫工,已有10年清运垃圾的工作经验。此前,他是外滩辖区清运班副班长,主要负责管理和协调垃圾收运人员。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还是共产党员,我都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为其他人做表率。同时,作为一线的清运人员,我比其他人更了解辖区的情况,所以由我报名突击队是再合适不过的。”万俊杰说道。

发热门诊的医疗生活垃圾与一般生活垃圾不同,突击队员们在收取垃圾时慎之又慎。除了对垃圾进行消毒外,收运结束后,万俊杰还会对车辆垃圾厢后盖、龙门架和驾驶室进行全面消毒,并对垃圾厢房周边进行消毒后再驾驶垃圾车离开。

突击队在收运完所有的垃圾后,驾驶员会将垃圾车先开回到公司消毒一次,等到下午两点左右,将垃圾运往位于上海嘉定区的江桥焚烧厂焚烧,最终驾驶员会将垃圾车开回公司,再进行最后一次消毒。

万俊杰在一线工作。

“目前,长征医院是辖区内最重要的医疗点,突击队的主要精力也放在这里,有时候一天至少要跑2趟车才能收运完这里的垃圾。”万俊杰说道。

在结束了一天的清运工作后,万俊杰有时还会接到应急的特殊任务,会同公安、城管、卫生、民政等部门进行街面联防联控,专门处理流浪汉、乞讨人员和其他行动不便者的现场垃圾,并进行环境消毒。

2月17日寒潮来袭,上海的气温骤降,在寒流和疫情的双重打击下,原本热闹的外滩、南京路步行街变得非常冷清。当晚10时,公安、城管在经过天津路山西路路口时,发现一名躺在三轮车上的流浪汉。

民警迅速上前喊醒流浪汉,为其测量体温和进行身份甄别,询问其近期活动轨迹,在得知其身体无恙后,大家稍稍松了口气,随即联系120救护队送该名男子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流浪汉被医护人员送上救护车后,万俊杰立即用消毒液对流浪汉睡过的三轮车、经过的地方和遗留下来的垃圾进行全面消毒,同一车组的跟车工则将垃圾装入提前准备好的加厚塑料袋中,束紧袋口,再进行一次消毒,防止垃圾二次污染。

万俊杰跟随公安、城管进行街面联防联控。

从1月27日万俊杰带领党员突击队第一次收运垃圾到现在,他们已经有26天没有休息过,每天都从早8点工作到晚6点。他说,“现在人手比较紧张,突击队员没有节假,没有周末,每个人都要全天上岗。”

每当突击队员结束一天的收运后,脱下防护装备的脸上尽是护目镜、口罩留下的印痕,双手被手套闷得发白起泡,手臂上也被捂出了痱子,由于缺水每个人的口角都留下了不同程度的皲裂。

“我们都深知防疫物资得来不易,穿上要工作近10个小时,所以在出车前、作业途中都不敢脱下防护服喝水、进食。”邵国友说。

包括万俊杰所在的车组在内,上城环境共有两支党员突击队,其中一支负责外出作业,一支负责后勤保障,即调度采购医疗防护用品,比如防护服、口罩、消毒水和手套鞋套等。

“虽然工作很累,但我最欣慰地是,突击队一起工作了这么多天,没有一个队员抱怨辛苦,也没有人说大话。目前,黄浦区疫情控制得比较好,疑似病患的数量开始逐渐减少,居家隔离的人也在减少,相应的,我们收运垃圾的工作强度相对刚开始也变小了。”耿青平说,“我想,只要全国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齐心协力地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就可以共渡疫情难关。”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写】疫情下的上海垃圾收运

对于居家隔离户,收运人员会采用封闭式上门、生活垃圾不落地的方式收运垃圾。收运结束后,还要对垃圾车进行严格消毒。

垃圾清运人员为垃圾车消毒。图片来源:上城环境

记者 | 方卓然

编辑 | 徐菲

每天早上七点,大多数人还沉浸在香甜的睡梦中时,万俊杰、耿青平、邵国友等人就已穿好防护服,戴好帽子、护目镜、双层口罩、双层手套,装上一次性垃圾袋和消毒喷雾器,行驶在上海外滩的马路上了。

这是上海黄浦城发集团下属上城环境卫生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城环境”)在抗击疫情过程中诞生的突击队,他们承担了外滩辖区街道9个居委、20个居家隔离观察点及6家医疗机构的生活垃圾上门收运任务。

外滩街道辖区地理位置特殊,老城厢道路狭小,返沪人员流量大,环境复杂。垃圾车很难开到居家隔离家庭的楼下,这也就意味着,收运人员需要把垃圾车停得很远,再步行去收垃圾。“虽然我们都是开车出去,但因为一些道路都是单行道,老旧小区又没有电梯,所以每天都要走3、4万步,爬十几层楼,工作量比以前翻了一倍。”耿青平说道。

耿青平老家在湖北襄阳,因1月25日上城环境开始承担清运外滩辖区居家隔离点和医疗机构生活垃圾的任务,他放弃了回家过年,报名加入垃圾收运突击队。“尽管我不能回到湖北为家乡做些什么,但能在上海收运垃圾也算是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

耿青平车组为垃圾消毒。

到了居家隔离观察点,收运人员会采用封闭式上门、垃圾不落地的方式收运垃圾。与耿青平同一车组的邵国友介绍说,“我们会用一次性加厚收运袋把隔离人家的垃圾袋装好,对袋子表面进行严格消毒,套上第二层垃圾袋进行密封,之后再把垃圾带到收运车上。”

邵国友的老家在江苏宿迁,今年他也没有回家过年,“上海的医护人员都可以去武汉一线工作,我觉得我有必要在上海支持国家一把。家里人也比较支持我的想法,尤其是在老家的孙子对我说,爷爷这次春节要为国家做贡献,我会在老家等你回来。”

除了收运垃圾,有时候耿青平、邵国友还要做“额外”的消毒工作。

“一些隔离家庭的邻居看到几个‘全副武装’的人来收取可能带有病毒的垃圾,心里多少都会有点恐慌。”邵国友说,“我们会对居民解释,我们是经过培训的,保证会对垃圾进行消毒,绝不会让垃圾袋带有病毒,但如果他们实在担心,我们也会为楼道消毒,以打消他们的顾虑,当然居民要求我们为楼道整体消毒的次数并不是非常多,大家还是比较理解的。”

耿青平和邵国友互相消毒。

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凤阳路415号的上海长征医院因设有发热门诊,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收治疑似、发热病人的定点医院之一,医疗生活垃圾的量是区内其他医疗机构的几倍。这里的医疗生活垃圾收运工作由上城环境的党员突击队负责。

今年30岁的万俊杰是这个临时组成的党员突击队的队长,他18岁应征入伍,20岁时转业成为环卫工,已有10年清运垃圾的工作经验。此前,他是外滩辖区清运班副班长,主要负责管理和协调垃圾收运人员。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还是共产党员,我都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为其他人做表率。同时,作为一线的清运人员,我比其他人更了解辖区的情况,所以由我报名突击队是再合适不过的。”万俊杰说道。

发热门诊的医疗生活垃圾与一般生活垃圾不同,突击队员们在收取垃圾时慎之又慎。除了对垃圾进行消毒外,收运结束后,万俊杰还会对车辆垃圾厢后盖、龙门架和驾驶室进行全面消毒,并对垃圾厢房周边进行消毒后再驾驶垃圾车离开。

突击队在收运完所有的垃圾后,驾驶员会将垃圾车先开回到公司消毒一次,等到下午两点左右,将垃圾运往位于上海嘉定区的江桥焚烧厂焚烧,最终驾驶员会将垃圾车开回公司,再进行最后一次消毒。

万俊杰在一线工作。

“目前,长征医院是辖区内最重要的医疗点,突击队的主要精力也放在这里,有时候一天至少要跑2趟车才能收运完这里的垃圾。”万俊杰说道。

在结束了一天的清运工作后,万俊杰有时还会接到应急的特殊任务,会同公安、城管、卫生、民政等部门进行街面联防联控,专门处理流浪汉、乞讨人员和其他行动不便者的现场垃圾,并进行环境消毒。

2月17日寒潮来袭,上海的气温骤降,在寒流和疫情的双重打击下,原本热闹的外滩、南京路步行街变得非常冷清。当晚10时,公安、城管在经过天津路山西路路口时,发现一名躺在三轮车上的流浪汉。

民警迅速上前喊醒流浪汉,为其测量体温和进行身份甄别,询问其近期活动轨迹,在得知其身体无恙后,大家稍稍松了口气,随即联系120救护队送该名男子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流浪汉被医护人员送上救护车后,万俊杰立即用消毒液对流浪汉睡过的三轮车、经过的地方和遗留下来的垃圾进行全面消毒,同一车组的跟车工则将垃圾装入提前准备好的加厚塑料袋中,束紧袋口,再进行一次消毒,防止垃圾二次污染。

万俊杰跟随公安、城管进行街面联防联控。

从1月27日万俊杰带领党员突击队第一次收运垃圾到现在,他们已经有26天没有休息过,每天都从早8点工作到晚6点。他说,“现在人手比较紧张,突击队员没有节假,没有周末,每个人都要全天上岗。”

每当突击队员结束一天的收运后,脱下防护装备的脸上尽是护目镜、口罩留下的印痕,双手被手套闷得发白起泡,手臂上也被捂出了痱子,由于缺水每个人的口角都留下了不同程度的皲裂。

“我们都深知防疫物资得来不易,穿上要工作近10个小时,所以在出车前、作业途中都不敢脱下防护服喝水、进食。”邵国友说。

包括万俊杰所在的车组在内,上城环境共有两支党员突击队,其中一支负责外出作业,一支负责后勤保障,即调度采购医疗防护用品,比如防护服、口罩、消毒水和手套鞋套等。

“虽然工作很累,但我最欣慰地是,突击队一起工作了这么多天,没有一个队员抱怨辛苦,也没有人说大话。目前,黄浦区疫情控制得比较好,疑似病患的数量开始逐渐减少,居家隔离的人也在减少,相应的,我们收运垃圾的工作强度相对刚开始也变小了。”耿青平说,“我想,只要全国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齐心协力地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就可以共渡疫情难关。”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