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面对疫情,通信行业的急缓进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面对疫情,通信行业的急缓进退

疫情的蔓延,MWC的取消,再至于影响波及到电信基础设备供应商、运营商及智能终端厂商,对整个移动通信行业来说,是2020年新年最不可能预估的事情。

文|财经无忌

当地时间2月12日,GSMA CEO John Hoffman在官网发布公开信,正式宣布取消今年的MWC (Mobile World Congress,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展会,该展会原本于本月24至27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但因受到新冠病毒蔓延的影响,最终不得不取消。

作为一年一度的盛会,MWC已经成为了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移动通信领域内的展览。这也是自1987年以来,MWC历史上,第一次因故取消展会。

与每年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美国消费者电子产品展)的全场景覆盖、消费品为主的To C模式不同,MWC偏重于“移动通信”,实质上是移动通信领域内的专业性展览。

其侧重点是移动通信产业内To B关系,以促进产业全球性的发展和技术应用。因此,MWC停展,真正影响到的是GSMA本身,以及各大基础设备供应商、运营商。

电信基础设备供应商方面,2月7日上午,爱立信发布声明,宣布取消参展MWC,随后,四大基础设备供应商中,诺基亚宣布退出,中兴缩减参展规模,华为调整了参展计划——也就是说四大基础设备供应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放弃今年的MWC了;

运营商方面,2月10日,日本最大的运营商NTT DOCOMO发布简短声明,宣布不参加今年的MWC,随后,欧洲最大的运营商沃达丰(Vodafone)、美国三大运营商之二AT&T和Spirit也不来了、德国最大的运营商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更改参展计划——而这几家运营商,都是GSMA董事会成员。

移动终端方面,2月5日,LG发言人对媒体表示:“因冠状病毒蔓延,考虑到员工的安全,LG决定退出本月底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MWC2020世界移动通信大会。”LG成为第一家因疫情取消参展的大型终端公司,之后,索尼、vivo、TCL等终端公司跟进宣布退出今年的MWC。

但是,由于移动终端To C的属性,各大手机厂商在MWC的“秀肌肉”反而成为了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存在。

被延误的供应商市场

当地时间1月23日,爱立信发布2019年财报,财报显示,截至12月31日,爱立信营收为2272亿瑞典克朗(约合238.4亿美元),较2018年的2108亿瑞典克朗增长8%,这也是连续六个季度爱立信的有机销售额实现增长。

增长得益于东北亚及中东的业务增长,但是相对的,北美市场出现了一定萎缩。

其实我们也不难理解,爱立信为什么增长会集中出现在中东市场,尤其着重指明的东北亚市场。

东北亚市场,有网络连接最快的韩国,有全球第三大单一电信市场的日本,还有世界第一大单一电信市场中国。

早在2018年11月在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展开的“5G网络就绪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东北亚的中国名列第一,第二名、第四名分别是日本和韩国,在抢夺5G发展过程中,中、日、韩三国都在加快部署工作。

而在运营商5G发展领先指数中,排名前五的运营商分别是NTT DoComo(日本)、SK电讯( SK Telecom,韩国)、LG U+(韩国)、韩国电信(KT Corporation,韩国)和软银(SoftBank,日本)。

可以说,日本和韩国的运营商在发展5G网络上,一向走得比较远的。而中国早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单一4G/3G/2G网络,在发展5G过程中,坐拥华为、中兴两大电信基础设备供应商,在搭建5G网络部署过程中,只需要投资兴建而已。

而电信基础设备供应商的客户,就是这些运营商。

韩国电信的5G合同,分给了三星、爱立信以及诺基亚;LG U+的合同,分给了华为、三星及爱立信;SK电讯的合同给了三星、爱立信以及诺基亚。

日本方面也一样,本土的富士为供应商之外,基本上每家日本运营商的5G合同都少不了爱立信。

即便在中国,爱立信及诺基亚基本上也能够获得三大运营商一定份额的合同。

2月14日,爱立信企业网络负责人Fredrik Jejdling在一场访谈中指出,爱立信已手握81个5G合同,是四大供应商中获得合同数最多的。

可以说,随着东北亚地区三大移动通信国家对5G部署的热情,在2019年这个5G元年,爱立信获得了急速的发展——即便北美市场有一定的萎缩,但是依然保证了爱立信2019年财报的增长。

诺基亚也一样,在5G涌动的2019年到2020年年初,同样以同样的方式,在全球大肆收割合同,根据2月6日发布的2019年财报显示,诺基亚已经获得包括中国电信在内的66份5G合同,其合同重心,和爱立信不同的是,除了东北亚的中日韩,其在北美市场的份额进一步增加,领先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而华为贵为全球最大的电信基础设备供应商,在中国、中东及欧洲等地区,获得了超过65份5G商用合同,累计5G基站出货40万套,而这个数据已经是2019年10月份的数据,之后华为便没有更新合同数量以及出货量,坊间猜测合同数量应该增加了的。

在上次公布之后,华为至少获得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泰国的相关合同,而出货量按照任正非透露的计划,超过50万套应该是妥妥的了。

同属四大的中兴,路就不是那么好走,2018年的制裁风波之后,中兴还在漫长的复苏中,但是依旧在全球获得了超过35个5G商用合同,这个数据,也已经3个月没有更新了。

根据IHS Markit的数据,2019年3季度,华为、三星、中兴5G基站发货量占比分别为33%、21%、18%,而这些发货,基本上都集中在了东北亚市场的韩国及中国。

受制于疫情之下制造端和运输端的阻滞,对于全球服务的四大设备商而言,出货、搭建,甚至研发及实验室测试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而作为设备商向全世界展示新技术、新方案的舞台,尤其是各国都在开始搭建和部署5G网络最为重要的2020年,MWC的取消是个灾难性的消息——持续增长的业绩,估计要有所回落了。

“不能等”和不得不等的终端厂商

在几天前小米手机10线上发布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雷军坦言:“不要等到疫情搞定了,自己被打败了。”

雷军不能等,其他家也不能等。在雷军前一天开发布会的是三星。作为全球智能手机的老大,三星的首发一向都在美国,一是要首发供应链的技术,二是要给后面的小弟们树个标准。S20系列、上下翻折叠屏手机发布。

即便三星一切如期,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以及寡头效应的凸显,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早已成为全球最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全球前十的终端厂商中,中国占到了7家之多——伴随着MWC的取消,它们中几乎每家,都选择将自家的新品延后择机发布。

首先是步步高系旗下众品牌。iQOO 3选择了2月25日发布,具体的发布形式还没确定,但是全网直播已经开始预热。

同样隶属于步步高系,从国外转战到国内的Realme,入群就直接切入线上搞性价比细分市场,而且堆料更激进。

步步高系另外一个大厂vivo,同样信心满满。vivo的APEX概念机一直都是vivo在MWC的重头戏,其在MWC展示的APEX概念机的功能和设计基本上在新机型上得以实践。

如2018年的升降式前置摄像头及全屏幕发声技术、2019年的侧边压感电容按钮技术等都用到了下一代旗舰机NEX上,因此,APEX概念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vivo在下一部旗舰机的重点和方向,也正式因为这样,APEX概念机一直备受期待。但是vivo不像OPPO派人提前前往,并进行隔离,而是在疫情发展之后,直接取消前往巴塞罗那参展。

从曝光的APEX概念机信息来看,最引人的,是无开孔一体化的屏幕,无法确认是屏下摄像头还是继续采用升降式摄像头,和后置方形潜望式摄像头,镜头上显示的信息是“5-7.5X OPTICAL ZOOM”、“48MP GIMBAL CAMERA”,应该是支持7.5倍光学变焦的4800万像素摄像头,至于全方位摄像头,估计要等vivo自家来解释了。

可惜,这一切随着MWC的取消,而要延后了。

冰火两重天的运营商们

2019年,中国跳过试商用,直接颁发了4张5G牌照,在原有的三大运营商基础上,引入了中国广电参与市场竞争及资源优化。可惜,中国广电刚刚准备动手,一场疫情就给它按下了暂停。

疫情中,出彩的是三大运营商,以及华为和中兴这两个基础设备供应商。

与武汉三天完成搭建与部署不同,全国各大城市的5G铺设,不同程度的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甚至一定程度上,延迟了中国对于5G推广的计划。而这中间暂停的这段时间,实际上给了某些国家绝好的“落井下石”的机会。

如果真正的放开手脚去搭建及部署,中国的5G速度,会让世界侧目,但是现在,这一切被无情的顺延了。

作为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通信主权终于在逐步牢牢的把控在自己手中。

其实被拖住的,不仅仅是中国,全球产业链上,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中兴、华为的5G基站出货量占了全球40%以上的份额,而且按照华为的数据,有超过一半是发往国外的,而这些设备是在没有全球最大的电信市场——北美市场下完成的出货。

在此之外,疫情带来的最大的影响,也许是各个国家可能都会停止交流,无论是商务上的还是其他方面的。

依托产业链上的制造业

苹果在华最大的代工厂郑州富士康,它也是最先受到疫情影响的代工企业之一。

按照正常的假期安排,2月10日应该是富士康正常开工上班的时间。且为了给富士康提振士气,河南省省长尹弘在这天还专门去了富士康的产线车间,指导生产生活工作。

但是对于富士康而言,面临的返岗复工难度之大,绝非一般中小企业可比的——富士康的员工太多了。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富士康在郑州,分别有郑州航空港、出口加工区、中牟县供设置了三个大型生产厂房,其中航空港的人数是最多的,一度超过18万人,出口加工区及中牟县厂区,人数在10万左右。人员来源地复杂、流动性大,这些对于疫情防控来说都是红灯。

但是,根据行业规则,富士康每年都会有一部分员工留守工厂,完成一些既定的生产计划和工厂的值班、看管等。因此,2月10日,富士康迎来的第一批返岗员工,总数不超过10%。

除了郑州,富士康在深圳龙华、佛山等地的工厂,根据当地政策的要求,已经将返岗复工时间推后到2月17日,也就是至少延迟了一个星期。

截止到稿件推送时,富士康官方任旧没有发出政策复工的信息。

有意思的是,在深圳龙华,为了满足政策 “必须每日为每位员工准备至少一只口罩”的要求,富士康决定自己动手,以满足自身的口罩需求。官方已公布口罩的生产计划,日产10万个口罩的产线已经在2月5日试产成功,预计到了月底,能达到设计要求的200万个的日产量。

为了鼓励返岗复工,郑州富士康推出“防疫返岗激励奖”,激励对象为数位产品事业群。郑州的在职员工,符合返岗复工健康要求并已到岗的员工,每人可以奖励3000元。

除了富士康之外,和硕同样面临返岗复工难的问题。

根据和硕的消息,企业在上海、昆山的工厂已经自2月3日复工,而且复工率达到了90%,但是随着疫情的发展,到了2月7日,和硕依据各地的政策,又停产到了2月10日。

除此之外的几个个代工大厂,广达、伟创力、英业达等,仍都维持10日返工的目标——事实是,行业并不看好这样的复工时间。因为,行业整条供应链都是环环相扣的,每个代工厂背后都有一堆大大小小成百上千个的供应商,从小至米粒大小的被动元器件,到大至包装出货用的纸箱,只要供应链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掉链子”的情况,生产都会出问题。

受产能影响的终端还能如期上市么

苹果是全球唯一一家没有工厂的硬件设计大户。苹果的产品,几乎都委托给了富士康(手机)、和硕(PC等)、立讯精密及歌尔股份(耳机等),而这些代工厂的产能,几乎都在中国大陆。

2月1日,苹果宣布暂时性的关闭在华的部分体验店,关停时间至2月9日,随后,苹果将关停时间延长到14日。但是到了14日,苹果也只是“限时开放”。

影响苹果关停体验店的,除了疫情影响下,人员密集可能带来的不可控因素外,可能产能也是其面临的问题之一。

郑州富士康承接了苹果超过90%的手机产能,立讯精密及歌尔股份手里面还有4500万套AirPods系列产品的产能。基于返岗复工所面临的的难度,苹果已将2020年第一季度iPhone出货量预期下调10%。

而根据苹果的计划,在三月份还会发布一款廉价新机:iPhone SE2(iPhone 9 SE)。现在看来,受到产能影响,就算发布了,备货也是个大问题。

可能这方面,手机行业受到最小影响的要数三星了。三星自2019年第三季度完成在广东惠州的工厂关停后,产能已经完全从中国大陆转移到了越南。

从TrendForce给出的数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在3月份下滑12%,并将iPhone产量下调了10%,至4100万部,而华为的产量预期下调了15%,至4250万部,而三星的出货目标仅仅下调了3%。

疫情的蔓延,MWC的取消,再至于影响波及到电信基础设备供应商、运营商及智能终端厂商,对整个移动通信行业来说,是2020年新年最不可能预估的事情。

最苦的,一定是智能终端厂商。从新品发布,到产力供应,无不受波及。当然,这也是一次检验:对供应链把控能力,大概率决定了厂商后期的供货能力,以及后续的口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爱立信

4.5k
  • 爱立信承诺在日本研发投资,预计创造至多300个新岗位
  • 爱立信美股涨超8.5%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面对疫情,通信行业的急缓进退

疫情的蔓延,MWC的取消,再至于影响波及到电信基础设备供应商、运营商及智能终端厂商,对整个移动通信行业来说,是2020年新年最不可能预估的事情。

文|财经无忌

当地时间2月12日,GSMA CEO John Hoffman在官网发布公开信,正式宣布取消今年的MWC (Mobile World Congress,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展会,该展会原本于本月24至27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但因受到新冠病毒蔓延的影响,最终不得不取消。

作为一年一度的盛会,MWC已经成为了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移动通信领域内的展览。这也是自1987年以来,MWC历史上,第一次因故取消展会。

与每年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美国消费者电子产品展)的全场景覆盖、消费品为主的To C模式不同,MWC偏重于“移动通信”,实质上是移动通信领域内的专业性展览。

其侧重点是移动通信产业内To B关系,以促进产业全球性的发展和技术应用。因此,MWC停展,真正影响到的是GSMA本身,以及各大基础设备供应商、运营商。

电信基础设备供应商方面,2月7日上午,爱立信发布声明,宣布取消参展MWC,随后,四大基础设备供应商中,诺基亚宣布退出,中兴缩减参展规模,华为调整了参展计划——也就是说四大基础设备供应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放弃今年的MWC了;

运营商方面,2月10日,日本最大的运营商NTT DOCOMO发布简短声明,宣布不参加今年的MWC,随后,欧洲最大的运营商沃达丰(Vodafone)、美国三大运营商之二AT&T和Spirit也不来了、德国最大的运营商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更改参展计划——而这几家运营商,都是GSMA董事会成员。

移动终端方面,2月5日,LG发言人对媒体表示:“因冠状病毒蔓延,考虑到员工的安全,LG决定退出本月底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MWC2020世界移动通信大会。”LG成为第一家因疫情取消参展的大型终端公司,之后,索尼、vivo、TCL等终端公司跟进宣布退出今年的MWC。

但是,由于移动终端To C的属性,各大手机厂商在MWC的“秀肌肉”反而成为了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存在。

被延误的供应商市场

当地时间1月23日,爱立信发布2019年财报,财报显示,截至12月31日,爱立信营收为2272亿瑞典克朗(约合238.4亿美元),较2018年的2108亿瑞典克朗增长8%,这也是连续六个季度爱立信的有机销售额实现增长。

增长得益于东北亚及中东的业务增长,但是相对的,北美市场出现了一定萎缩。

其实我们也不难理解,爱立信为什么增长会集中出现在中东市场,尤其着重指明的东北亚市场。

东北亚市场,有网络连接最快的韩国,有全球第三大单一电信市场的日本,还有世界第一大单一电信市场中国。

早在2018年11月在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展开的“5G网络就绪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东北亚的中国名列第一,第二名、第四名分别是日本和韩国,在抢夺5G发展过程中,中、日、韩三国都在加快部署工作。

而在运营商5G发展领先指数中,排名前五的运营商分别是NTT DoComo(日本)、SK电讯( SK Telecom,韩国)、LG U+(韩国)、韩国电信(KT Corporation,韩国)和软银(SoftBank,日本)。

可以说,日本和韩国的运营商在发展5G网络上,一向走得比较远的。而中国早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单一4G/3G/2G网络,在发展5G过程中,坐拥华为、中兴两大电信基础设备供应商,在搭建5G网络部署过程中,只需要投资兴建而已。

而电信基础设备供应商的客户,就是这些运营商。

韩国电信的5G合同,分给了三星、爱立信以及诺基亚;LG U+的合同,分给了华为、三星及爱立信;SK电讯的合同给了三星、爱立信以及诺基亚。

日本方面也一样,本土的富士为供应商之外,基本上每家日本运营商的5G合同都少不了爱立信。

即便在中国,爱立信及诺基亚基本上也能够获得三大运营商一定份额的合同。

2月14日,爱立信企业网络负责人Fredrik Jejdling在一场访谈中指出,爱立信已手握81个5G合同,是四大供应商中获得合同数最多的。

可以说,随着东北亚地区三大移动通信国家对5G部署的热情,在2019年这个5G元年,爱立信获得了急速的发展——即便北美市场有一定的萎缩,但是依然保证了爱立信2019年财报的增长。

诺基亚也一样,在5G涌动的2019年到2020年年初,同样以同样的方式,在全球大肆收割合同,根据2月6日发布的2019年财报显示,诺基亚已经获得包括中国电信在内的66份5G合同,其合同重心,和爱立信不同的是,除了东北亚的中日韩,其在北美市场的份额进一步增加,领先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而华为贵为全球最大的电信基础设备供应商,在中国、中东及欧洲等地区,获得了超过65份5G商用合同,累计5G基站出货40万套,而这个数据已经是2019年10月份的数据,之后华为便没有更新合同数量以及出货量,坊间猜测合同数量应该增加了的。

在上次公布之后,华为至少获得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泰国的相关合同,而出货量按照任正非透露的计划,超过50万套应该是妥妥的了。

同属四大的中兴,路就不是那么好走,2018年的制裁风波之后,中兴还在漫长的复苏中,但是依旧在全球获得了超过35个5G商用合同,这个数据,也已经3个月没有更新了。

根据IHS Markit的数据,2019年3季度,华为、三星、中兴5G基站发货量占比分别为33%、21%、18%,而这些发货,基本上都集中在了东北亚市场的韩国及中国。

受制于疫情之下制造端和运输端的阻滞,对于全球服务的四大设备商而言,出货、搭建,甚至研发及实验室测试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而作为设备商向全世界展示新技术、新方案的舞台,尤其是各国都在开始搭建和部署5G网络最为重要的2020年,MWC的取消是个灾难性的消息——持续增长的业绩,估计要有所回落了。

“不能等”和不得不等的终端厂商

在几天前小米手机10线上发布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雷军坦言:“不要等到疫情搞定了,自己被打败了。”

雷军不能等,其他家也不能等。在雷军前一天开发布会的是三星。作为全球智能手机的老大,三星的首发一向都在美国,一是要首发供应链的技术,二是要给后面的小弟们树个标准。S20系列、上下翻折叠屏手机发布。

即便三星一切如期,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以及寡头效应的凸显,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早已成为全球最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全球前十的终端厂商中,中国占到了7家之多——伴随着MWC的取消,它们中几乎每家,都选择将自家的新品延后择机发布。

首先是步步高系旗下众品牌。iQOO 3选择了2月25日发布,具体的发布形式还没确定,但是全网直播已经开始预热。

同样隶属于步步高系,从国外转战到国内的Realme,入群就直接切入线上搞性价比细分市场,而且堆料更激进。

步步高系另外一个大厂vivo,同样信心满满。vivo的APEX概念机一直都是vivo在MWC的重头戏,其在MWC展示的APEX概念机的功能和设计基本上在新机型上得以实践。

如2018年的升降式前置摄像头及全屏幕发声技术、2019年的侧边压感电容按钮技术等都用到了下一代旗舰机NEX上,因此,APEX概念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vivo在下一部旗舰机的重点和方向,也正式因为这样,APEX概念机一直备受期待。但是vivo不像OPPO派人提前前往,并进行隔离,而是在疫情发展之后,直接取消前往巴塞罗那参展。

从曝光的APEX概念机信息来看,最引人的,是无开孔一体化的屏幕,无法确认是屏下摄像头还是继续采用升降式摄像头,和后置方形潜望式摄像头,镜头上显示的信息是“5-7.5X OPTICAL ZOOM”、“48MP GIMBAL CAMERA”,应该是支持7.5倍光学变焦的4800万像素摄像头,至于全方位摄像头,估计要等vivo自家来解释了。

可惜,这一切随着MWC的取消,而要延后了。

冰火两重天的运营商们

2019年,中国跳过试商用,直接颁发了4张5G牌照,在原有的三大运营商基础上,引入了中国广电参与市场竞争及资源优化。可惜,中国广电刚刚准备动手,一场疫情就给它按下了暂停。

疫情中,出彩的是三大运营商,以及华为和中兴这两个基础设备供应商。

与武汉三天完成搭建与部署不同,全国各大城市的5G铺设,不同程度的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甚至一定程度上,延迟了中国对于5G推广的计划。而这中间暂停的这段时间,实际上给了某些国家绝好的“落井下石”的机会。

如果真正的放开手脚去搭建及部署,中国的5G速度,会让世界侧目,但是现在,这一切被无情的顺延了。

作为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通信主权终于在逐步牢牢的把控在自己手中。

其实被拖住的,不仅仅是中国,全球产业链上,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中兴、华为的5G基站出货量占了全球40%以上的份额,而且按照华为的数据,有超过一半是发往国外的,而这些设备是在没有全球最大的电信市场——北美市场下完成的出货。

在此之外,疫情带来的最大的影响,也许是各个国家可能都会停止交流,无论是商务上的还是其他方面的。

依托产业链上的制造业

苹果在华最大的代工厂郑州富士康,它也是最先受到疫情影响的代工企业之一。

按照正常的假期安排,2月10日应该是富士康正常开工上班的时间。且为了给富士康提振士气,河南省省长尹弘在这天还专门去了富士康的产线车间,指导生产生活工作。

但是对于富士康而言,面临的返岗复工难度之大,绝非一般中小企业可比的——富士康的员工太多了。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富士康在郑州,分别有郑州航空港、出口加工区、中牟县供设置了三个大型生产厂房,其中航空港的人数是最多的,一度超过18万人,出口加工区及中牟县厂区,人数在10万左右。人员来源地复杂、流动性大,这些对于疫情防控来说都是红灯。

但是,根据行业规则,富士康每年都会有一部分员工留守工厂,完成一些既定的生产计划和工厂的值班、看管等。因此,2月10日,富士康迎来的第一批返岗员工,总数不超过10%。

除了郑州,富士康在深圳龙华、佛山等地的工厂,根据当地政策的要求,已经将返岗复工时间推后到2月17日,也就是至少延迟了一个星期。

截止到稿件推送时,富士康官方任旧没有发出政策复工的信息。

有意思的是,在深圳龙华,为了满足政策 “必须每日为每位员工准备至少一只口罩”的要求,富士康决定自己动手,以满足自身的口罩需求。官方已公布口罩的生产计划,日产10万个口罩的产线已经在2月5日试产成功,预计到了月底,能达到设计要求的200万个的日产量。

为了鼓励返岗复工,郑州富士康推出“防疫返岗激励奖”,激励对象为数位产品事业群。郑州的在职员工,符合返岗复工健康要求并已到岗的员工,每人可以奖励3000元。

除了富士康之外,和硕同样面临返岗复工难的问题。

根据和硕的消息,企业在上海、昆山的工厂已经自2月3日复工,而且复工率达到了90%,但是随着疫情的发展,到了2月7日,和硕依据各地的政策,又停产到了2月10日。

除此之外的几个个代工大厂,广达、伟创力、英业达等,仍都维持10日返工的目标——事实是,行业并不看好这样的复工时间。因为,行业整条供应链都是环环相扣的,每个代工厂背后都有一堆大大小小成百上千个的供应商,从小至米粒大小的被动元器件,到大至包装出货用的纸箱,只要供应链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掉链子”的情况,生产都会出问题。

受产能影响的终端还能如期上市么

苹果是全球唯一一家没有工厂的硬件设计大户。苹果的产品,几乎都委托给了富士康(手机)、和硕(PC等)、立讯精密及歌尔股份(耳机等),而这些代工厂的产能,几乎都在中国大陆。

2月1日,苹果宣布暂时性的关闭在华的部分体验店,关停时间至2月9日,随后,苹果将关停时间延长到14日。但是到了14日,苹果也只是“限时开放”。

影响苹果关停体验店的,除了疫情影响下,人员密集可能带来的不可控因素外,可能产能也是其面临的问题之一。

郑州富士康承接了苹果超过90%的手机产能,立讯精密及歌尔股份手里面还有4500万套AirPods系列产品的产能。基于返岗复工所面临的的难度,苹果已将2020年第一季度iPhone出货量预期下调10%。

而根据苹果的计划,在三月份还会发布一款廉价新机:iPhone SE2(iPhone 9 SE)。现在看来,受到产能影响,就算发布了,备货也是个大问题。

可能这方面,手机行业受到最小影响的要数三星了。三星自2019年第三季度完成在广东惠州的工厂关停后,产能已经完全从中国大陆转移到了越南。

从TrendForce给出的数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在3月份下滑12%,并将iPhone产量下调了10%,至4100万部,而华为的产量预期下调了15%,至4250万部,而三星的出货目标仅仅下调了3%。

疫情的蔓延,MWC的取消,再至于影响波及到电信基础设备供应商、运营商及智能终端厂商,对整个移动通信行业来说,是2020年新年最不可能预估的事情。

最苦的,一定是智能终端厂商。从新品发布,到产力供应,无不受波及。当然,这也是一次检验:对供应链把控能力,大概率决定了厂商后期的供货能力,以及后续的口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