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格斯·迪顿获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格斯·迪顿获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据诺贝尔官方网站消息,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于当地时间13点(北京时间19时)揭晓。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格斯·迪顿因在消费、贫穷和社会福利方面的贡献获奖。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格斯·迪顿。图片来源:网络

诺贝尔官方网站消息,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于当地时间13点(北京时间19时)揭晓。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格斯·迪顿因在消费、贫穷和社会福利方面的贡献获奖。

安格斯·迪顿(Angus Stewart Deaton),1945年10月19日出生在苏格兰爱丁堡,是一位微观经济学家。他曾就读于爱丁堡Fettes学院,在那里他是基金会学者,并在剑桥大学赢得了他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他是伍德罗·威尔逊学院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国际事务教授和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和国际事务教授。安格斯·迪顿持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

安格斯·迪顿的研究主要是微观经济学。普林斯顿大学的信息显示,迪顿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富国和穷国中影响民众健康的因素,以及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衡量贫困程度,尤其是印度。与此同时,迪顿也对分析家庭调查保持了长期兴趣。

迪顿过去的研究包括对经济学提出新的消费计量模型,以及解释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象。在1980年,他与牛津大学经济学家约翰·米勒贝尔(John Muellbauer)共同创立了“近似理想需求模型”(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对消费者需求进行了优雅的解释。

在贫富差距方面,迪顿认为,贫富不均的差距比收入差距更大。只要有一部分人的收入非常高,这些收入最终会积累成非常大的财富,造成富人世袭财富的现象。他援引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克提(Thomas Piketty)的论点说,只要财富的投资回报率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贫富差距的问题就不会得到解决。

2013年,迪顿的著作《大逃亡:健康、财富和不平等的来源》(THE GREAT ESCAPE: health, wealth and the origins of inequality)发表,对困扰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贫富差距及不平等现象进行了充分的解释。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如果一个国家想要设计出促进公众福利并减少不平等现象的政策,它就必须先理解个人消费选择。因此,迪顿在微观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为这提供了一扇窗口。

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发布会现场的电话采访中,有记者问及迪顿的获奖感受,他说:“我很高兴大家能关心贫穷世界人们的行为,以便让他们生活的更好。这(获奖)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当有瑞典记者问到他对最近欧洲难民危机的看法时,迪顿认为,难民问题由来已久,是不平等发展的后果。他认为长期来看解决贫困才能解决难民危机,短期内,消除政治分歧和障碍能够有所帮助。

《人民日报》的记者询问他如何获取数据以及在多少国家进行过调研,迪顿称,他自己亲手获得的数据很少,大部分是根据他人的数据,比如盖洛普。迄今为止,已经在美国、英国、印度、南非等国家进行了调研。

1968年,为纪念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设立“纪念艾菲尔德·诺贝尔的瑞典经济学奖”。1969年至今,已经有76人获得该奖项。迄今为止的47次授奖中,24次由单人摘得,17次由两人分享奖项,另有6次由三人分得奖项。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平均年龄67岁,最年轻的是1972年获奖的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Arrow),获奖当时他51岁。美国经济学家里奥尼德·赫维茨(Leonid Hurwicz)在2007年获奖时已90岁高龄,是1969年以来年龄最大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2009年获奖的美国政治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是首位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

更为难得的是,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荷兰经济学院教授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与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荷兰动物行为学家与鸟类学家尼可拉斯·丁伯根(Nikolaas Tinbergen)为同胞兄弟。而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经济学家贡纳尔·默达尔(Gunnar Myrdal)与198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瑞典女政治家,阿尔瓦·米达尔(Alva Myrdal)则成为诺贝尔奖历史上的夫妻获奖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格斯·迪顿获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据诺贝尔官方网站消息,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于当地时间13点(北京时间19时)揭晓。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格斯·迪顿因在消费、贫穷和社会福利方面的贡献获奖。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格斯·迪顿。图片来源:网络

诺贝尔官方网站消息,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于当地时间13点(北京时间19时)揭晓。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格斯·迪顿因在消费、贫穷和社会福利方面的贡献获奖。

安格斯·迪顿(Angus Stewart Deaton),1945年10月19日出生在苏格兰爱丁堡,是一位微观经济学家。他曾就读于爱丁堡Fettes学院,在那里他是基金会学者,并在剑桥大学赢得了他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他是伍德罗·威尔逊学院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国际事务教授和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和国际事务教授。安格斯·迪顿持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

安格斯·迪顿的研究主要是微观经济学。普林斯顿大学的信息显示,迪顿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富国和穷国中影响民众健康的因素,以及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衡量贫困程度,尤其是印度。与此同时,迪顿也对分析家庭调查保持了长期兴趣。

迪顿过去的研究包括对经济学提出新的消费计量模型,以及解释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象。在1980年,他与牛津大学经济学家约翰·米勒贝尔(John Muellbauer)共同创立了“近似理想需求模型”(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对消费者需求进行了优雅的解释。

在贫富差距方面,迪顿认为,贫富不均的差距比收入差距更大。只要有一部分人的收入非常高,这些收入最终会积累成非常大的财富,造成富人世袭财富的现象。他援引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克提(Thomas Piketty)的论点说,只要财富的投资回报率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贫富差距的问题就不会得到解决。

2013年,迪顿的著作《大逃亡:健康、财富和不平等的来源》(THE GREAT ESCAPE: health, wealth and the origins of inequality)发表,对困扰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贫富差距及不平等现象进行了充分的解释。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如果一个国家想要设计出促进公众福利并减少不平等现象的政策,它就必须先理解个人消费选择。因此,迪顿在微观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为这提供了一扇窗口。

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发布会现场的电话采访中,有记者问及迪顿的获奖感受,他说:“我很高兴大家能关心贫穷世界人们的行为,以便让他们生活的更好。这(获奖)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当有瑞典记者问到他对最近欧洲难民危机的看法时,迪顿认为,难民问题由来已久,是不平等发展的后果。他认为长期来看解决贫困才能解决难民危机,短期内,消除政治分歧和障碍能够有所帮助。

《人民日报》的记者询问他如何获取数据以及在多少国家进行过调研,迪顿称,他自己亲手获得的数据很少,大部分是根据他人的数据,比如盖洛普。迄今为止,已经在美国、英国、印度、南非等国家进行了调研。

1968年,为纪念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设立“纪念艾菲尔德·诺贝尔的瑞典经济学奖”。1969年至今,已经有76人获得该奖项。迄今为止的47次授奖中,24次由单人摘得,17次由两人分享奖项,另有6次由三人分得奖项。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平均年龄67岁,最年轻的是1972年获奖的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Arrow),获奖当时他51岁。美国经济学家里奥尼德·赫维茨(Leonid Hurwicz)在2007年获奖时已90岁高龄,是1969年以来年龄最大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2009年获奖的美国政治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是首位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

更为难得的是,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荷兰经济学院教授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与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荷兰动物行为学家与鸟类学家尼可拉斯·丁伯根(Nikolaas Tinbergen)为同胞兄弟。而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经济学家贡纳尔·默达尔(Gunnar Myrdal)与198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瑞典女政治家,阿尔瓦·米达尔(Alva Myrdal)则成为诺贝尔奖历史上的夫妻获奖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