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73岁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新冠逆行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73岁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新冠逆行者

她的人生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知道。

文|橙雨伞公益  哈哈

防治新冠肺炎期间,女性议题意外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

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政府和媒体从更专业的角度,认可女性医护人员的贡献,看见她们的需求。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是疫情防治报道中最常出现的名字之一。

新浪微博上,话题#李兰娟#的阅读量高达1.3亿。

她的人生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知道。

她是学霸,身边还有一群神助攻

在过去的新闻报道中,李兰娟常被描绘成一个家境贫寒、苦学成才的女学霸。

但在腾讯视频两周前发布的一段采访视频中,李兰娟在镜头前回忆求学经历时,眼中毫无悲情,而是充满感恩,还有一丝“学霸”们谈起学习时按捺不住的兴奋之情。

1947年9月13日,李兰娟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从夏履桥中心小学毕业后,她被保送到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

初二时,正好碰到国家困难时期,家中经济状况也难以维持她的上学开销,李兰娟的妈妈被迫劝她辍学。李兰娟只好准备停学,回家务农。

班主任老师了解到李兰娟内心很想继续上学后,就化身神助攻,建议她行李留校,请假回家劳动一个月后即返校继续学业。

回家后,李兰娟告诉妈妈,老师允许她请假一个月,一个月后她还想回校读书。妈妈没有办法,也就顺了女儿的意。

在家一边劳动、一边自学一个月后,李兰娟返校不到一个礼拜就迎来了大考。

她认真准备,老师也来帮助她复习,结果——

“这一年尽管我一个月没有上课,考试成绩还是非常优秀,考得很好。“李兰娟笑着说。

△怎么没人给李兰娟做表情包?

标准的学霸式得意啊。

初中毕业后,李兰娟被省重点中学——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中学(现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破格录取。

高中毕业后,正好文化大革命开始。李文娟在上山下乡期间,遇到一些腰背痛的乡亲,就自行决定到省中医院学习针灸,解除乡亲的病痛。

1966年回到家乡后,人民公社分配李兰娟到中学当代课教师。她一边上课,一边继续给乡亲们进行针灸治疗。

△采访中,李兰娟一谈到学习,就笑得很甜

1968年,生产大队建立合作医疗,非常希望李兰娟当赤脚医生,但人民公社想留她当代课老师。两方相持不下,于是请李兰娟自己做决定。

李兰娟考虑到自己高中毕业,还想在实践中多学点医疗知识,就决定前去当赤脚医生。

期间,她聘请了六位老农上山采草药,然后根据她从中医药书上学的知识,免费给乡亲们治病。

1970年,李兰娟被生产大队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学习。大队的党支部书记说,虽然大队很需要李兰娟继续当赤脚医生,但又不舍得耽误她继续受教育的机会,所以他们决定保送她上大学。

李兰娟上大学的前一天,乡亲们想为她送行。李兰娟便邀请乡亲们陪她上山采一天草药,作为对她的欢送。

在大学中,李兰娟意识到自己虽然自学了不少医药知识,但并不明白用药的原理。于是她如饥似渴地学习,毕业后“下决心这辈子要做一个好的医生”,还放弃了留校做行政干部的机会。

李兰娟最初是当前景很好的眼科医生,但由于她有点远视,许多老师告诉她40岁多岁后容易老花。为了能够长久地在医疗一线服务,她转到了传染科,从此开始了数十年的职业生涯。

职业路漫漫,她坚韧且谦逊

在这次疫情之前,“人工肝”、“SARS”和“H7N9”是李兰娟职业生涯的三个关键词。

1986年,李兰娟带领团队,申请到了3000元的科研基金,开始进行人工肝技术的研究,以治疗重型肝炎。

其间,很多专家认为肝脏的功能很复杂,人工肝技术是没有希望的。

但李兰娟谦虚而自信地觉得自己的治疗思路”还有苗头”:

“我还想研究,我还想坚持。尽管在研究当中,有的人原来跟我一起研究,后来觉得难度很大就中途退出了,我还是一直坚持,吸引其他同志一起来做。”

十年之后,在1996年,李兰娟的团队终于初步总结了一套人工肝技术的规范和方法,成功救治了四十多个病人。

每年,她还办几期学习班,毫无保留地将技术教给其他医护人员,以便肝昏迷、肝衰竭的病人能得到就地治疗。

1994年,为了研究肝衰竭的机制,她又开始研究目前国际上最时髦的肠道的微生态,成为世界上最早涉及该领域的专家之一。

△李兰娟被国际同行誉为“国际上最大的人工肝组织的领头人”

SARS期间,浙江省于2003年4月出现第一例SARS患者。

时任浙江卫生厅厅长的李兰娟,除了快速对患者所在的小区进行隔离处理外,同时进行了病毒的分离和研究。

这使得浙江省中除了3-4个患者,没有其他民众以及医务人员被感染。

2013年,长三角地区发生了不明原因的呼吸道传染病。

李兰娟的团队参与到诊治工作中,这使得我国在5天内就鉴定出新型的H7N9流感病毒,将病毒来源锁定为活禽市场的禽类;还建议国家关闭活禽市场,迅速控制疫情传播。

李兰娟还领导研制出我国首个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种子株,填补了我国流感疫苗种子株自主研发的空白。

2018年1月,李兰娟院士团队因在防控H7N9禽流感中取得的“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获2017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谈到自己的职业时,李兰娟常常感谢周围人的支持。

她将成就归功于团队的协作与社会的支持。

她感谢妈妈在她和丈夫工作繁忙时,为他们担负起养育孩子的重担。她感谢丈夫郑树森院士对她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当被问到夫妻之间最理想的状态是什么时,李兰娟曾不假思索地回答:“志同道合、互相关心;彼此支持、相互理解。”

△李兰娟与丈夫郑树森院士

这次新冠疫情开始后,李兰娟的儿子郑杰也进入了公众视野。他在采访中这样评价母亲:

“她一辈子对职业的这种进取心,让我很受鼓舞。

这是一种拼搏精神,我后来才慢慢感受到。因为他们几乎没有娱乐时间。我父亲当上院士后,偶尔看看电视,也会被我母亲督促去看论文。就是这种可能稍稍有点过的努力和严格。”

尽管以吐槽结尾,但是可以感觉到,“彼此支持、相互理解”的信条是李兰娟一家人的共识。

新冠疫情中,她的付出与挑战

新冠疫情开始后,李兰娟提出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防治思路再一次受到热议。

尽管有不少人盛赞李兰娟的敬业,随着疫情的发展,李兰娟也受到不少挑战。

微博上,有人质疑李兰娟推荐阿比朵尔、达芦那韦,是在为儿子郑杰的公司谋利益。

推特上,科普作家、网络名人方舟子质疑李兰娟提出的疗法未经证实。

新媒体“财新世界说”创办人赵静(安替)质疑李兰娟“导致各地杀猫”,是个“卖药骗子”。

其实,李兰娟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就遭遇过从学术到人品的质疑。

早在2009年,云南师范大学副研究员冯用军在博客上刊发《浙大李兰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涉嫌造假吗?》的文章,引用署名为“一大批有良知的学者”举报信,例举了李兰娟在6个方面的“问题”。

其中最敏感的内容之一,为李兰娟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密集刊发论文。一些人认为,李兰娟“在学术上取得的成绩越多,越显示她‘有问题’”。

当年,李兰娟回应:

“这封举报信,是对我的诽谤。中国工程院早就组织过调查。”

“我能当上院士,已经说明问题了。你们要了解情况,可以向中国工程院要调查报告。”

而近日,李兰娟针对推荐药涉及利益输送的传言,亲自回应:涉事公司只荐药不产药。

在更多的时候,李兰娟是在用行动说话:

1月18日,她就与钟南山一起,第一时间赶赴武汉疫区进行调研,也成为最早提出“封城”建议的专家之一。

儿子郑杰回忆:从18日开始到28日,她没有一天不是2点之后睡的。

2月1日晚上,李兰娟带领团队,又一次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列车,连夜驰援疫区,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展开工作。

△李兰娟在火车上接受视频采访

2月3日,李兰娟表示,浙江的P3是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在P3已经分离到8株病毒,其中有几株非常适合做疫苗,现在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2月4日,李兰娟团队指出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

2月11日,李兰娟进入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ICU,分析了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并给出治疗方案。在她的防护服上,除了名字,前后都写了四个大字:“武汉加油”。

2月24日,李兰娟走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ICU病房,问诊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当李兰娟脱下防护服后,脸上的压痕清晰可见。

这天正好是其团队成员、树兰(杭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张园园生日。李兰娟还特意在她衣服上写下“祝园园生日快乐”。

同一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有19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痊愈出院。李兰娟为他们颁发“战胜者”证书。

在疫情防治期间,李兰娟还经常接受《新闻1+1》等节目的访问,为观众进行疫情分析,提出防治建议……

回顾李兰娟70余年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看见一个女生的好学,一名医生的敬业,一位学者的坚韧,还有女性领导常常要面对的攻击和质疑。

事实究竟如何,也许我们不需要这么快下定论。

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我们希望清者自清,也希望有魅力的杰出女性得到她们应得的尊重。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

当年李兰娟院士接受采访,没想到她还当过赤脚医生

https://v.qq.com/x/page/c3064rorgvm.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fbclid=IwAR2KPU95ZKr0oqnbh8jPcVRZURI1J0QhoPMzkZdUQm1nzIrz6FMrCMXgGuw

李兰娟院士坦言,有今天的成绩一半功劳是老母亲的

https://v.qq.com/x/page/t3064tyujmf.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fbclid=IwAR2KPU95ZKr0oqnbh8jPcVRZURI1J0QhoPMzkZdUQm1nzIrz6FMrCMXgGuw

传染病学专家:疫情已经刻不容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5MdPdA0Eg

李兰娟: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http://www.koushutianxia.com/appStory/selectMemberStory/17903?sys_account_id=qdAETrN4NRkjqfM7mpgeMeDqV1EWgpeEoF1/tqO/bZbKXw2kx16NlH5DPD6EHKjd66KYY+V+gQl9KGiPSao/Rc5uUcCzAnXymqdhP8y7H/GgtAl4syemh7i22jn6td9Z16YqJ2JuTklUe7fZxbj8S9XM/K+655iMTZE/fOLw+Es=

李兰娟院士团队重大成果: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

https://haokan.baidu.com/v?vid=998314956283517175&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李兰娟院士的“医路传奇”:从赤脚医生到院士

https://mp.weixin.qq.com/s/8YfaxQO-CyajNPqJZ4lP2g

李兰娟院士,疫情拜托您了,喷子交给我!!

https://mp.weixin.qq.com/s/bJfsqv5t-KG8IqqGnah-Aw

致敬李兰娟院士和郑树森教授夫妇,医者仁心,赞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7hjvV8uPGs

《开讲啦》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未来的医学发展与物联网 人工智能 大数据密不可分 20190817 | CCTV《开讲啦》官方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CPnfRsmr7Y

儿子眼里的李兰娟院士:她一直都没有抛弃自己医生的身份

https://www.google.com/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1&cad=rja&uact=8&ved=2ahUKEwj5gLOJh-7nAhWEuZ4KHRtZBr8QFjAAegQIBRAB&url=https%3A%2F%2Fwww.shobserver.com%2Fzaker%2Fhtml%2F205967.html&usg=AOvVaw0anJ6sUONsNo8SurAGorWk

钟南山背后的女人,到底有多厉害?

https://new.qq.com/omn/20200208/20200208A0KGFB00.html

浙大李兰娟院士团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http://tech.sina.com.cn/d/i/2018-01-08/doc-ifyqincv3468681.shtml

李兰娟院士伉俪:无数次的风雨同舟才能相濡以沫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3/c_1115383737.htm

院士李兰娟回应学术不端举报

http://www.time-weekly.com/html/20090709/1614_1.html?fbclid=IwAR2t-8yl1eMEAvMzMJdfiZgXHwBkXYmi3Zms4NLES6XGDG50j_92OU77JJQ

维基百科:李兰娟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李兰娟

院士李兰娟回应学术不端举报

http://www.time-weekly.com/html/20090709/1614_1.html?fbclid=IwAR2dpkKBa9pav4V6MYkrpn-Ze9C1rWHvVirrA27TrIohfFKzHN9gDEHUWE8

作者

哈哈

喜欢娱乐新闻,9岁入坑,传播学研究硕士,关注流行文化中的性别暴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73岁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新冠逆行者

她的人生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知道。

文|橙雨伞公益  哈哈

防治新冠肺炎期间,女性议题意外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

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政府和媒体从更专业的角度,认可女性医护人员的贡献,看见她们的需求。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是疫情防治报道中最常出现的名字之一。

新浪微博上,话题#李兰娟#的阅读量高达1.3亿。

她的人生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知道。

她是学霸,身边还有一群神助攻

在过去的新闻报道中,李兰娟常被描绘成一个家境贫寒、苦学成才的女学霸。

但在腾讯视频两周前发布的一段采访视频中,李兰娟在镜头前回忆求学经历时,眼中毫无悲情,而是充满感恩,还有一丝“学霸”们谈起学习时按捺不住的兴奋之情。

1947年9月13日,李兰娟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从夏履桥中心小学毕业后,她被保送到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

初二时,正好碰到国家困难时期,家中经济状况也难以维持她的上学开销,李兰娟的妈妈被迫劝她辍学。李兰娟只好准备停学,回家务农。

班主任老师了解到李兰娟内心很想继续上学后,就化身神助攻,建议她行李留校,请假回家劳动一个月后即返校继续学业。

回家后,李兰娟告诉妈妈,老师允许她请假一个月,一个月后她还想回校读书。妈妈没有办法,也就顺了女儿的意。

在家一边劳动、一边自学一个月后,李兰娟返校不到一个礼拜就迎来了大考。

她认真准备,老师也来帮助她复习,结果——

“这一年尽管我一个月没有上课,考试成绩还是非常优秀,考得很好。“李兰娟笑着说。

△怎么没人给李兰娟做表情包?

标准的学霸式得意啊。

初中毕业后,李兰娟被省重点中学——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中学(现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破格录取。

高中毕业后,正好文化大革命开始。李文娟在上山下乡期间,遇到一些腰背痛的乡亲,就自行决定到省中医院学习针灸,解除乡亲的病痛。

1966年回到家乡后,人民公社分配李兰娟到中学当代课教师。她一边上课,一边继续给乡亲们进行针灸治疗。

△采访中,李兰娟一谈到学习,就笑得很甜

1968年,生产大队建立合作医疗,非常希望李兰娟当赤脚医生,但人民公社想留她当代课老师。两方相持不下,于是请李兰娟自己做决定。

李兰娟考虑到自己高中毕业,还想在实践中多学点医疗知识,就决定前去当赤脚医生。

期间,她聘请了六位老农上山采草药,然后根据她从中医药书上学的知识,免费给乡亲们治病。

1970年,李兰娟被生产大队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学习。大队的党支部书记说,虽然大队很需要李兰娟继续当赤脚医生,但又不舍得耽误她继续受教育的机会,所以他们决定保送她上大学。

李兰娟上大学的前一天,乡亲们想为她送行。李兰娟便邀请乡亲们陪她上山采一天草药,作为对她的欢送。

在大学中,李兰娟意识到自己虽然自学了不少医药知识,但并不明白用药的原理。于是她如饥似渴地学习,毕业后“下决心这辈子要做一个好的医生”,还放弃了留校做行政干部的机会。

李兰娟最初是当前景很好的眼科医生,但由于她有点远视,许多老师告诉她40岁多岁后容易老花。为了能够长久地在医疗一线服务,她转到了传染科,从此开始了数十年的职业生涯。

职业路漫漫,她坚韧且谦逊

在这次疫情之前,“人工肝”、“SARS”和“H7N9”是李兰娟职业生涯的三个关键词。

1986年,李兰娟带领团队,申请到了3000元的科研基金,开始进行人工肝技术的研究,以治疗重型肝炎。

其间,很多专家认为肝脏的功能很复杂,人工肝技术是没有希望的。

但李兰娟谦虚而自信地觉得自己的治疗思路”还有苗头”:

“我还想研究,我还想坚持。尽管在研究当中,有的人原来跟我一起研究,后来觉得难度很大就中途退出了,我还是一直坚持,吸引其他同志一起来做。”

十年之后,在1996年,李兰娟的团队终于初步总结了一套人工肝技术的规范和方法,成功救治了四十多个病人。

每年,她还办几期学习班,毫无保留地将技术教给其他医护人员,以便肝昏迷、肝衰竭的病人能得到就地治疗。

1994年,为了研究肝衰竭的机制,她又开始研究目前国际上最时髦的肠道的微生态,成为世界上最早涉及该领域的专家之一。

△李兰娟被国际同行誉为“国际上最大的人工肝组织的领头人”

SARS期间,浙江省于2003年4月出现第一例SARS患者。

时任浙江卫生厅厅长的李兰娟,除了快速对患者所在的小区进行隔离处理外,同时进行了病毒的分离和研究。

这使得浙江省中除了3-4个患者,没有其他民众以及医务人员被感染。

2013年,长三角地区发生了不明原因的呼吸道传染病。

李兰娟的团队参与到诊治工作中,这使得我国在5天内就鉴定出新型的H7N9流感病毒,将病毒来源锁定为活禽市场的禽类;还建议国家关闭活禽市场,迅速控制疫情传播。

李兰娟还领导研制出我国首个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种子株,填补了我国流感疫苗种子株自主研发的空白。

2018年1月,李兰娟院士团队因在防控H7N9禽流感中取得的“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获2017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谈到自己的职业时,李兰娟常常感谢周围人的支持。

她将成就归功于团队的协作与社会的支持。

她感谢妈妈在她和丈夫工作繁忙时,为他们担负起养育孩子的重担。她感谢丈夫郑树森院士对她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当被问到夫妻之间最理想的状态是什么时,李兰娟曾不假思索地回答:“志同道合、互相关心;彼此支持、相互理解。”

△李兰娟与丈夫郑树森院士

这次新冠疫情开始后,李兰娟的儿子郑杰也进入了公众视野。他在采访中这样评价母亲:

“她一辈子对职业的这种进取心,让我很受鼓舞。

这是一种拼搏精神,我后来才慢慢感受到。因为他们几乎没有娱乐时间。我父亲当上院士后,偶尔看看电视,也会被我母亲督促去看论文。就是这种可能稍稍有点过的努力和严格。”

尽管以吐槽结尾,但是可以感觉到,“彼此支持、相互理解”的信条是李兰娟一家人的共识。

新冠疫情中,她的付出与挑战

新冠疫情开始后,李兰娟提出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防治思路再一次受到热议。

尽管有不少人盛赞李兰娟的敬业,随着疫情的发展,李兰娟也受到不少挑战。

微博上,有人质疑李兰娟推荐阿比朵尔、达芦那韦,是在为儿子郑杰的公司谋利益。

推特上,科普作家、网络名人方舟子质疑李兰娟提出的疗法未经证实。

新媒体“财新世界说”创办人赵静(安替)质疑李兰娟“导致各地杀猫”,是个“卖药骗子”。

其实,李兰娟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就遭遇过从学术到人品的质疑。

早在2009年,云南师范大学副研究员冯用军在博客上刊发《浙大李兰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涉嫌造假吗?》的文章,引用署名为“一大批有良知的学者”举报信,例举了李兰娟在6个方面的“问题”。

其中最敏感的内容之一,为李兰娟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密集刊发论文。一些人认为,李兰娟“在学术上取得的成绩越多,越显示她‘有问题’”。

当年,李兰娟回应:

“这封举报信,是对我的诽谤。中国工程院早就组织过调查。”

“我能当上院士,已经说明问题了。你们要了解情况,可以向中国工程院要调查报告。”

而近日,李兰娟针对推荐药涉及利益输送的传言,亲自回应:涉事公司只荐药不产药。

在更多的时候,李兰娟是在用行动说话:

1月18日,她就与钟南山一起,第一时间赶赴武汉疫区进行调研,也成为最早提出“封城”建议的专家之一。

儿子郑杰回忆:从18日开始到28日,她没有一天不是2点之后睡的。

2月1日晚上,李兰娟带领团队,又一次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列车,连夜驰援疫区,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展开工作。

△李兰娟在火车上接受视频采访

2月3日,李兰娟表示,浙江的P3是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在P3已经分离到8株病毒,其中有几株非常适合做疫苗,现在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2月4日,李兰娟团队指出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

2月11日,李兰娟进入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ICU,分析了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并给出治疗方案。在她的防护服上,除了名字,前后都写了四个大字:“武汉加油”。

2月24日,李兰娟走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ICU病房,问诊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当李兰娟脱下防护服后,脸上的压痕清晰可见。

这天正好是其团队成员、树兰(杭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张园园生日。李兰娟还特意在她衣服上写下“祝园园生日快乐”。

同一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有19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痊愈出院。李兰娟为他们颁发“战胜者”证书。

在疫情防治期间,李兰娟还经常接受《新闻1+1》等节目的访问,为观众进行疫情分析,提出防治建议……

回顾李兰娟70余年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看见一个女生的好学,一名医生的敬业,一位学者的坚韧,还有女性领导常常要面对的攻击和质疑。

事实究竟如何,也许我们不需要这么快下定论。

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我们希望清者自清,也希望有魅力的杰出女性得到她们应得的尊重。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

当年李兰娟院士接受采访,没想到她还当过赤脚医生

https://v.qq.com/x/page/c3064rorgvm.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fbclid=IwAR2KPU95ZKr0oqnbh8jPcVRZURI1J0QhoPMzkZdUQm1nzIrz6FMrCMXgGuw

李兰娟院士坦言,有今天的成绩一半功劳是老母亲的

https://v.qq.com/x/page/t3064tyujmf.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fbclid=IwAR2KPU95ZKr0oqnbh8jPcVRZURI1J0QhoPMzkZdUQm1nzIrz6FMrCMXgGuw

传染病学专家:疫情已经刻不容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5MdPdA0Eg

李兰娟: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http://www.koushutianxia.com/appStory/selectMemberStory/17903?sys_account_id=qdAETrN4NRkjqfM7mpgeMeDqV1EWgpeEoF1/tqO/bZbKXw2kx16NlH5DPD6EHKjd66KYY+V+gQl9KGiPSao/Rc5uUcCzAnXymqdhP8y7H/GgtAl4syemh7i22jn6td9Z16YqJ2JuTklUe7fZxbj8S9XM/K+655iMTZE/fOLw+Es=

李兰娟院士团队重大成果: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

https://haokan.baidu.com/v?vid=998314956283517175&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李兰娟院士的“医路传奇”:从赤脚医生到院士

https://mp.weixin.qq.com/s/8YfaxQO-CyajNPqJZ4lP2g

李兰娟院士,疫情拜托您了,喷子交给我!!

https://mp.weixin.qq.com/s/bJfsqv5t-KG8IqqGnah-Aw

致敬李兰娟院士和郑树森教授夫妇,医者仁心,赞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7hjvV8uPGs

《开讲啦》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未来的医学发展与物联网 人工智能 大数据密不可分 20190817 | CCTV《开讲啦》官方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CPnfRsmr7Y

儿子眼里的李兰娟院士:她一直都没有抛弃自己医生的身份

https://www.google.com/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1&cad=rja&uact=8&ved=2ahUKEwj5gLOJh-7nAhWEuZ4KHRtZBr8QFjAAegQIBRAB&url=https%3A%2F%2Fwww.shobserver.com%2Fzaker%2Fhtml%2F205967.html&usg=AOvVaw0anJ6sUONsNo8SurAGorWk

钟南山背后的女人,到底有多厉害?

https://new.qq.com/omn/20200208/20200208A0KGFB00.html

浙大李兰娟院士团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http://tech.sina.com.cn/d/i/2018-01-08/doc-ifyqincv3468681.shtml

李兰娟院士伉俪:无数次的风雨同舟才能相濡以沫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3/c_1115383737.htm

院士李兰娟回应学术不端举报

http://www.time-weekly.com/html/20090709/1614_1.html?fbclid=IwAR2t-8yl1eMEAvMzMJdfiZgXHwBkXYmi3Zms4NLES6XGDG50j_92OU77JJQ

维基百科:李兰娟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李兰娟

院士李兰娟回应学术不端举报

http://www.time-weekly.com/html/20090709/1614_1.html?fbclid=IwAR2dpkKBa9pav4V6MYkrpn-Ze9C1rWHvVirrA27TrIohfFKzHN9gDEHUWE8

作者

哈哈

喜欢娱乐新闻,9岁入坑,传播学研究硕士,关注流行文化中的性别暴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