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今早一条消息被朋友圈内不少人转发,说是外媒宣称中国超过日本成全球第二富国家。看完后,内心激动了一下。我们竟然一不小心,睡了一觉,醒来就是第二富国家的公民了。
着实让人吃惊,翻出相关资讯看完之后,就不淡定了。
这份报告是投行瑞信出具的,根据其报告显示,以中产阶级人数计中国为全球之冠,达1.09亿名。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富裕国家,仅次于美国。
报道称,按国家划分,全球最富裕的三个国家分别是美国(85.9万亿美元)、中国(22.8万亿美元)及日本(19.8万亿美元)。中国今年取代日本占据第二位,主要由于汇率的不利走势,日本的家庭财富下跌15%。
既然中国财富那么多,中国中产人数全球第一,那么问题来了。
一、何为中产阶级,中国有多少的中产阶级。
报告中提到,中国的中产阶级虽然只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但按绝对值计算却是全球最多,达1.09亿名,超越美国9200万名的中产阶级成年人。
事实上,中产和中产还不一样。我们自己认为的中产阶级,可能就是有房有车,有一份薪水还不错的工作。手里的钱除了能够各种开支吃喝用度以外,有空闲的时候还能去国外旅旅游,听听歌剧,做做慈善神马的。
那么,瑞信报告中是怎么定位中产阶级的呢。报告以美国作为基准国家,当地以拥有5万至50万美元的财富(按2015年年中的价格计算)来界定中产阶级成年人,并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购买力平价值系列,按本地购买力计算,得出其他国家的等值中产财富范围。
也就是说你拥有30万—300万人民币就算是不如中产了。
尼玛啊?这范围也太大了吧?
尼玛啊?你不知道中国的各种消费都很贵么?你不知道中国看病、教育都要自费很多钱的么?
尼玛啊?你不知道在中国买辆你们美国同等的车,要贵好多么?
二、股市暴跌,被消灭的那群中产人数有多少
这次降杠杆导致的6月暴跌,让很多家庭资产一夜回到解放前。据说此次暴跌中,近千万中产被血洗屠戮。
但是瑞信报告却显示,“中国股市的市值于截至2015年年中的12个月上升约150%,然而,由于金融资产仅占家庭财富的一半,而股票只占金融资产小部分,故中国家庭财富受股市走势的影响较预期小。”
“中国内地股市其后由6月中旬起急转直下,对整体财富造成的负面影响有限,但其效应会因来年任何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而放大。”报告并称。
尼玛,无力吐槽了!
竟然说股市下跌对整体财富造成的负面影响有限!你不知道股市行情好的时候,中国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如雨后春笋。股市行情差的时候,各种富翁股神都回到了原点。
牛市时,大街小巷都谈论股票,开户数过亿。竟然说股市对家庭财富预期较小。
三、如何优雅地做个中产
看完瑞信的报告,我表示整个人都不淡定了,拉了后腿,真的各种后悔和愧疚。然,后悔徒劳,愧疚无益,还得想个办法来追赶,争取早日当上中产。下面,就引用吴晓波的一段话,教大家如何优雅的做个中产。
策略1:加大资产的杠杆效应:现在,全世界现在都在大规模地印钱,从美国到欧洲,到日本。日本过去三年里面,货币发行量增加了一倍。现在全球处在通货紧缩时期,所以从财富安全性的角度来讲,现在最好的办法是把钱都花出去,不管买什么都是对的。要保持相对激进的理财的态度,才可以保证人民币的保值。
策略2:股权投资+投资创业者:投什么呢?从最激进的角度,未来十年中国最值得投资的是两方面。一个是投好的企业,第二是投好的人。我们要去投好的企业。所以,股权投资是赢得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重要的手段。二十年前的年轻人,都是今天的80后、90后,你要找到那些好的人,对金钱渴望的人。找到他们,把钱投给他们。
策略3:全球化的资产配置和优质的不动产投资:而真正的全球化资产配置应该是交给专业公司打理的过程。要安排一些对冲性的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仅是买房子、买商铺那么简单,这是全球性的一个资产配置,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策略4:要投资两个东西,自身健康和精神消费:我们要去看好的电影,去旅行,要读书和看好的歌剧,我们要知道全世界人类文明到今天的很多成果,要用金钱和时间去交换它们。我们不应该只是天天忙着赚钱。
只有投资这几项以后,我们才能真正跻身中产阶层。
事实上,挖财社区财经观察员认为,我们对瑞信的报告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且不说中国的财富到底积聚了多少,单单是一件跑到日本去买中国造的马桶盖事就足以令我们深思。更不用说是去日本疯抢各种药品、书包之类的事情了。
要做一名中产,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中产,更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进一步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