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737人的“流调”队伍如何工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737人的“流调”队伍如何工作?

截至3月4日,上海全市疾控专业人员组建了流行病学调查三支梯队共737人,共对2850例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完成外省市协查422件,落实10709例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

图片来源:Pexels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流行病学调查”一词进入人们的视线。

3月5日下午,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对外表示,截至3月4日,上海全市疾控专业人员组建了流行病学调查三支梯队共737人,共对2850例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完成外省市协查422件,落实10709例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

“只闻其声、不见其身”的“流调”究竟重要在哪?对此,付晨解释,流行病学调查是防止疾病传播和扩散的重要手段,主要调查病例的暴露情况、接触情况、活动轨迹、就医情况等多个内容。

“调查的主要目的,一是查明感染来源,二是查明传播途径,三是明确密切接触者并实施隔离医学观察。”付晨表示,一言以概之,流调就是为了扑灭疫情的“零散火星”,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进一步传播。

据付晨介绍,流调的工作有三个关键的挑战。

一,流调要尽可能摸清病例的活动情况,要做到“时间不留空白、密接不漏一人”。“但让病人完全复盘发病前14天中每一天的活动,甚至有些值得怀疑的环节要精确到分和秒,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付晨说道。

二,流调要帮助判断感染来源。如果一个病人在发病前14天去过多个省份、多个城市,参加过多次活动,要判断这个病例在哪个地方、哪个环节上感染,也是流调的一大挑战。

三,有时候被调查对象不配合流调,甚至隐瞒信息,会让流调工作更加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难点问题,我们在询问病例时,会通过特殊时间节点(如节假日)、标志性人物和事件、手机和微信通话记录、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记录等来提示和帮助病例回忆。”付晨介绍。

付晨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市疾控中心不仅组织了专题风险评估,并与苏、浙、皖三省疾控中心开展联合风险评估,还建立了疫情每日会商制度,对疫情趋势进行研判,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针对难以查明但是又比较关键的环节,市疾控中心就要利用起联防联控机制,在其他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对流行病学史进行核实和明确。

付晨举了两个例子:2月中旬岳阳医院因患者隐瞒流行病学史,造成了医务人员作为密切接触者隔离,在这一事件中上海就是通过联防联控机制查明该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以及其他密切接触者。再比如2月26日,市疾控中心收到一例从伊朗经上海前往宁夏中卫的确诊病例的协查函,也是多亏了联防联控机制,上海得以在12小时内迅速查明其在本市63名密切接触者,切断了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付晨强调,配合流行病学调查、如实提供信息是每一个市民的法定义务,希望广大市民理解并积极配合流调工作,共同阻击疾病的传播。

在流行病学调查之外,专业医疗人员对于消毒感控的防护指导和实验室人员对于样本的检测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

付晨表示,市疾控中心制定了全市重点场所消毒、院内感染控制、隔离医学观察、个人防护等16个技术方案,完成医疗机构院内感染风险评估报告920份。在这些方案和报告的指导下,截至3月4日,上海共对确诊病例涉及的场所消毒322次。

在实验室,上海市、区疾控中心开展24小时全天候检测,截至3月4日,共检测6610例次,检测样本10852份,为疑似病例的及时确诊或排除,以及确诊病例出院提供了准确依据。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疫情问题,市疾控中心也加强了科研攻关,在市卫健委、市科委的支持下,联合本市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和生物医药企业,围绕病原学、流行病学、检测试剂研发、防控策略措施等集中力量进行攻关。付晨表示,目前上海已经完成了新冠病毒培养和分离,为下一步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针对市民的防控,市疾控中心加强了健康科普。据付晨介绍,截至目前,上海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新冠肺炎相关推文72篇,其他公众号转载1295次,学习强国、上海发布等平台均进行了转发;安排专家接受采访70次,普及防控知识,回应社会关切。此外,上海还制作了健康科普系列宣传视频,在上海电视台、东方明珠移动电视、电梯智能屏等滚动播出,并协助市教委拍摄《学做防疫小卫士》电视公开课。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借此机会,我要感谢全市疾控系统3200多名战友,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忘我工作。”付晨最后表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737人的“流调”队伍如何工作?

截至3月4日,上海全市疾控专业人员组建了流行病学调查三支梯队共737人,共对2850例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完成外省市协查422件,落实10709例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

图片来源:Pexels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流行病学调查”一词进入人们的视线。

3月5日下午,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对外表示,截至3月4日,上海全市疾控专业人员组建了流行病学调查三支梯队共737人,共对2850例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完成外省市协查422件,落实10709例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

“只闻其声、不见其身”的“流调”究竟重要在哪?对此,付晨解释,流行病学调查是防止疾病传播和扩散的重要手段,主要调查病例的暴露情况、接触情况、活动轨迹、就医情况等多个内容。

“调查的主要目的,一是查明感染来源,二是查明传播途径,三是明确密切接触者并实施隔离医学观察。”付晨表示,一言以概之,流调就是为了扑灭疫情的“零散火星”,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进一步传播。

据付晨介绍,流调的工作有三个关键的挑战。

一,流调要尽可能摸清病例的活动情况,要做到“时间不留空白、密接不漏一人”。“但让病人完全复盘发病前14天中每一天的活动,甚至有些值得怀疑的环节要精确到分和秒,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付晨说道。

二,流调要帮助判断感染来源。如果一个病人在发病前14天去过多个省份、多个城市,参加过多次活动,要判断这个病例在哪个地方、哪个环节上感染,也是流调的一大挑战。

三,有时候被调查对象不配合流调,甚至隐瞒信息,会让流调工作更加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难点问题,我们在询问病例时,会通过特殊时间节点(如节假日)、标志性人物和事件、手机和微信通话记录、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记录等来提示和帮助病例回忆。”付晨介绍。

付晨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市疾控中心不仅组织了专题风险评估,并与苏、浙、皖三省疾控中心开展联合风险评估,还建立了疫情每日会商制度,对疫情趋势进行研判,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针对难以查明但是又比较关键的环节,市疾控中心就要利用起联防联控机制,在其他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对流行病学史进行核实和明确。

付晨举了两个例子:2月中旬岳阳医院因患者隐瞒流行病学史,造成了医务人员作为密切接触者隔离,在这一事件中上海就是通过联防联控机制查明该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以及其他密切接触者。再比如2月26日,市疾控中心收到一例从伊朗经上海前往宁夏中卫的确诊病例的协查函,也是多亏了联防联控机制,上海得以在12小时内迅速查明其在本市63名密切接触者,切断了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付晨强调,配合流行病学调查、如实提供信息是每一个市民的法定义务,希望广大市民理解并积极配合流调工作,共同阻击疾病的传播。

在流行病学调查之外,专业医疗人员对于消毒感控的防护指导和实验室人员对于样本的检测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

付晨表示,市疾控中心制定了全市重点场所消毒、院内感染控制、隔离医学观察、个人防护等16个技术方案,完成医疗机构院内感染风险评估报告920份。在这些方案和报告的指导下,截至3月4日,上海共对确诊病例涉及的场所消毒322次。

在实验室,上海市、区疾控中心开展24小时全天候检测,截至3月4日,共检测6610例次,检测样本10852份,为疑似病例的及时确诊或排除,以及确诊病例出院提供了准确依据。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疫情问题,市疾控中心也加强了科研攻关,在市卫健委、市科委的支持下,联合本市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和生物医药企业,围绕病原学、流行病学、检测试剂研发、防控策略措施等集中力量进行攻关。付晨表示,目前上海已经完成了新冠病毒培养和分离,为下一步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针对市民的防控,市疾控中心加强了健康科普。据付晨介绍,截至目前,上海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新冠肺炎相关推文72篇,其他公众号转载1295次,学习强国、上海发布等平台均进行了转发;安排专家接受采访70次,普及防控知识,回应社会关切。此外,上海还制作了健康科普系列宣传视频,在上海电视台、东方明珠移动电视、电梯智能屏等滚动播出,并协助市教委拍摄《学做防疫小卫士》电视公开课。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借此机会,我要感谢全市疾控系统3200多名战友,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忘我工作。”付晨最后表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