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你知道吗,昨天我们成了全球第二大富裕国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你知道吗,昨天我们成了全球第二大富裕国家

按照瑞信这份报告的说法,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中产阶级。不过仔细一琢磨,这事有点不对。

昨天有个重磅的消息,说一夜之间中国富了,取代日本成为了全国第二大富裕国家,这可不是国家富裕,而是说我们的中产阶级多了,人民富了!

报告说,全球中产阶级的财富净值大概是80万亿美元,亚太占了一半46%,这其中以咱们中国人的中产阶级最多,大概是1.09亿。换句话说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中产阶级。

亲,今天你中产了吗?

这份报告是瑞信研究员做出的,拿什么是中产呢?据说瑞信的标准是按美国定的,拥有5万至50万美元的财富就被定义为中产,换句话说,只要你的存款在30万元到300万之间,你就是中产了。

报告显示,全球中产阶级成年人的数目已由2000年的5.24亿名增至2015年的6.64亿名,相当于成年总人口的14%。中国中产阶级的财富大幅增长330%至2015年的7.3万亿美元,占全国财富的32%。

乍一看好像富了,但仔细一琢磨不对啊。 30万-300 万存款这个标准是不是太宽泛了,这还不知道算不算房子。

先说第一种可能不算房子的,手里有 30万还算不错,但也分阶段。那么好比一个退休的老太太,他攒了一辈子的钱,有 30万元存款。但到此为止,以后就是每个月 4000的养老金,他依然会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这老太太算是中产?

尽管有这些漏洞,但这个数据似乎依然站不住脚,去年的数据,北京人均储蓄最多,也只有 11万,上海只有8万 7,浙江、天津是5万元,广东、辽宁、江苏上了 4万,剩下的就都在4万以下了。

也就是说从人均储蓄的数据来推断,只有北京、上海的三分之一人口,也许可能大概够中产的条件,能有 30万存款,这是绝不可能够 1亿人的。

所以第二种可能更靠谱,那就是财富全都包括,当然也包括房子。这就跟没算一样了,全国省会城市,随便有一套住房,一家子 3口人就肯定都符合中产的标准,二三四线城市有套住房,当个中产阶级也是妥妥的。

所以这么算,好像人又多了。因为全国 90%的人都拥有自己的住房,排除一半农村人口,也差不多有 5亿多城里人了。这样算下来,中产阶级怎么也该有个 3、4 亿才对。

所以,实在不清楚瑞信的数据从何而来,因为压根对不上账。

之前福布斯杂志也公布了一个中产标准:

❶ 生活在城里;

❷ 25 到45岁间;

❸ 有大学学位;

❹ 专业人士和企业家;

❺ 年入1 万—6万美元( 6万到36 万人民币)。

很多中国人吐槽,这尼玛一年收入 6万和36 万能划分到一个阶层吗?当然美国人也有一个标准,有房有车有学历,有保险能度假。关于赚多少钱人家没说,反正有房有车有心思度假了,应该也不会差到哪去。

而中国的网友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也结合国情,给中国的中产阶级做了个定义,要求不是很苛刻,符合任何一条都行:

1. 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水平在人民币 50万以上,房子不算;(大部分人看到这可以不往下看了)

2. 个人总体年收入水平20万以上;( 9成的人可以不看了)

3. 拥有私人轿车,价值在 20万以上;

4. 拥有高尔夫球俱乐部会员卡;

5. 拥有企业规模(企业营业执照注册资本 100万以上)或员工15人以上;

6. 在上市公司、中国知名品牌企业、地方知名品牌企业、中国企业规模排行榜前 500上榜企业或跨国公司代表处、三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单位中担任董事、董事长、监事长、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或总裁的人士 ;

7. 担任地级市以上工商联、青年企业家协会或其他类似组织领导的委员 ;

8. 是EMBA (高级经理工商管理硕士)班就读学员 ;

9. 拥有私人服务人员(私人医生、律师和保健护士) ;

10.名牌大学或著名研究机构中的博导、学科带头人。知名的、有成功历史的自由职业者或专业人士。

看到这些标准,如果你要当个中产其实也不难,似乎赶紧去办一张高尔夫球卡就行了。总之,中产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国内物价高企,房价高企,高税收,高负荷的工作压力背景下,中产阶级的购买力正在被转移到国外,而他们的生活幸福则被无情的压榨。中产,乃至比中产更高一个层次的人完全都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招商银行做了一个报告,说2万名拥有可投资资产超过 1亿元的中国富人中,27%的人已经移民,47%正在考虑。这71%的人要带走多少财富,真的很难想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你知道吗,昨天我们成了全球第二大富裕国家

按照瑞信这份报告的说法,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中产阶级。不过仔细一琢磨,这事有点不对。

昨天有个重磅的消息,说一夜之间中国富了,取代日本成为了全国第二大富裕国家,这可不是国家富裕,而是说我们的中产阶级多了,人民富了!

报告说,全球中产阶级的财富净值大概是80万亿美元,亚太占了一半46%,这其中以咱们中国人的中产阶级最多,大概是1.09亿。换句话说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中产阶级。

亲,今天你中产了吗?

这份报告是瑞信研究员做出的,拿什么是中产呢?据说瑞信的标准是按美国定的,拥有5万至50万美元的财富就被定义为中产,换句话说,只要你的存款在30万元到300万之间,你就是中产了。

报告显示,全球中产阶级成年人的数目已由2000年的5.24亿名增至2015年的6.64亿名,相当于成年总人口的14%。中国中产阶级的财富大幅增长330%至2015年的7.3万亿美元,占全国财富的32%。

乍一看好像富了,但仔细一琢磨不对啊。 30万-300 万存款这个标准是不是太宽泛了,这还不知道算不算房子。

先说第一种可能不算房子的,手里有 30万还算不错,但也分阶段。那么好比一个退休的老太太,他攒了一辈子的钱,有 30万元存款。但到此为止,以后就是每个月 4000的养老金,他依然会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这老太太算是中产?

尽管有这些漏洞,但这个数据似乎依然站不住脚,去年的数据,北京人均储蓄最多,也只有 11万,上海只有8万 7,浙江、天津是5万元,广东、辽宁、江苏上了 4万,剩下的就都在4万以下了。

也就是说从人均储蓄的数据来推断,只有北京、上海的三分之一人口,也许可能大概够中产的条件,能有 30万存款,这是绝不可能够 1亿人的。

所以第二种可能更靠谱,那就是财富全都包括,当然也包括房子。这就跟没算一样了,全国省会城市,随便有一套住房,一家子 3口人就肯定都符合中产的标准,二三四线城市有套住房,当个中产阶级也是妥妥的。

所以这么算,好像人又多了。因为全国 90%的人都拥有自己的住房,排除一半农村人口,也差不多有 5亿多城里人了。这样算下来,中产阶级怎么也该有个 3、4 亿才对。

所以,实在不清楚瑞信的数据从何而来,因为压根对不上账。

之前福布斯杂志也公布了一个中产标准:

❶ 生活在城里;

❷ 25 到45岁间;

❸ 有大学学位;

❹ 专业人士和企业家;

❺ 年入1 万—6万美元( 6万到36 万人民币)。

很多中国人吐槽,这尼玛一年收入 6万和36 万能划分到一个阶层吗?当然美国人也有一个标准,有房有车有学历,有保险能度假。关于赚多少钱人家没说,反正有房有车有心思度假了,应该也不会差到哪去。

而中国的网友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也结合国情,给中国的中产阶级做了个定义,要求不是很苛刻,符合任何一条都行:

1. 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水平在人民币 50万以上,房子不算;(大部分人看到这可以不往下看了)

2. 个人总体年收入水平20万以上;( 9成的人可以不看了)

3. 拥有私人轿车,价值在 20万以上;

4. 拥有高尔夫球俱乐部会员卡;

5. 拥有企业规模(企业营业执照注册资本 100万以上)或员工15人以上;

6. 在上市公司、中国知名品牌企业、地方知名品牌企业、中国企业规模排行榜前 500上榜企业或跨国公司代表处、三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单位中担任董事、董事长、监事长、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或总裁的人士 ;

7. 担任地级市以上工商联、青年企业家协会或其他类似组织领导的委员 ;

8. 是EMBA (高级经理工商管理硕士)班就读学员 ;

9. 拥有私人服务人员(私人医生、律师和保健护士) ;

10.名牌大学或著名研究机构中的博导、学科带头人。知名的、有成功历史的自由职业者或专业人士。

看到这些标准,如果你要当个中产其实也不难,似乎赶紧去办一张高尔夫球卡就行了。总之,中产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国内物价高企,房价高企,高税收,高负荷的工作压力背景下,中产阶级的购买力正在被转移到国外,而他们的生活幸福则被无情的压榨。中产,乃至比中产更高一个层次的人完全都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招商银行做了一个报告,说2万名拥有可投资资产超过 1亿元的中国富人中,27%的人已经移民,47%正在考虑。这71%的人要带走多少财富,真的很难想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