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或于11月最高下调非居民天然气价30%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或于11月最高下调非居民天然气价30%

天然气非居民用户包括工业用户和工商用户。此次非居民用气各省门站价格下调后,或将提振下半年天然气市场需求。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原油价格“跌跌不休”,与之挂钩的天然气调价窗口也有望在近期开启。

大宗商品信息服务商安迅思消息称,最新的非居民天然气调价政策预计于10月底发布,最快在下月起执行。此次各省门站价格下调幅度为20%-30%。门站价格较低的省份可能下降0.4-0.5元/立方米,门站价格较高的省份可能下降0.7-0.8元/立方米。

目前,各省市非居民用气的平均门站价是2.51元/立方米。

非居民用天然气是指除民用户以外的工业用户、工商用户使用的天然气。工业用户包括工厂、企业用气;工商用户指饭店、酒店、企业食堂等商用户用气。

此次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格的定价基础仍以“市场净回值法”确定。“这种调整可以保证天然气价格更加紧跟市场变化。”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毅军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和成品油相比,天然气涉及出厂价(井口价)、运输价、各省门站价,最后是用户直接面对的各大燃气公司价格,价格链条较长,需要各省的传递协调,因此价格传导较成品油价格机制慢。“但是和之前相比,气价调整的频率正在加快。”安迅思天然气分析师韩小庆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去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8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9%,是近十年来同比增速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2015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增速进一步放缓,1-6月同比仅增长3.3%。

来自中石油旗下的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研究显示,到2020年,乐观估计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为3340亿立方米,保守估计为2690亿立方米。

中国经济步入发展“新常态”,多数用气行业面临效益下滑、产能过剩等问题,天然气利用投资积极性下降,并且对气价更加敏感,用户“煤改气”“油改气”意愿大幅减弱。2013年以来,国内气价水平不断上升,下游产业燃料或原料成本明显上升,用气企业特别是化工、发电等企业,对气价的承受能力普遍下降,导致有效需求萎缩。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国际天然气价格承压,国内气价下调势在必行。”刘毅军表示。

受限于天然气需求降低,中俄双方推迟了天然气西线管道合同的签署。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也曾暗示,可能将开始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时间由之前宣布的2019年基础上延后两年。

天然气需求放缓,对于正在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发展的中国而言,显然不是个好消息。如果此次天然气价格下调到位,或有利于提振下半年天然气需求,推动下游城市燃气气量的增长。

“从中长期来看,伴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天然气作为最现实的清洁能源,发展的良好前景并没有发生改变。”刘毅军说。

中国天然气定价目前采用市场净回值法,即天然气的销售价格与由市场竞争形成的可替代能源商品价格挂钩,在此基础上扣除商品物流成本后,倒推确定天然气销售各环节的价格。

2011年12月底,中国天然气价格开始由成本加成法改为市场净回值法,在广东、广西地区进行试点,并提出天然气门站价格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可替代能源价格变化情况每年调整一次,并逐步过渡到每半年或者按季度调整。

2013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的通知》,市场净回值法基本确定,并向全国推广,区分存量气和增量气。增量气价格一步调整到与燃料油、液化石油气(权重分别为60%、40%)等可替代能源保持合理比价的水平;存量气价格分步调整,力争2015年末调整到位。

去年9月1日,非居民用气的存量气门站价格平均上调0.4元/立方米,缩短了和增量气价格目标的差距。

今年4月1日,发改委对非居民用气最高门站价格再次进行调整,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降低0.44元/立方米,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提高0.04元/立方米。至此,存量气与增量气价格实现并轨,非居民用气价格基本理顺。同时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为全面放开非居民用气价格积累经验。

和成本加成法相比,市场净回值法更贴近市场化,但仍只是过渡方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十三五’大幅提高天然气比重的途径及对策措施研究”课题组,在《以完善市场净回值法为突破口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一文中称,市场净回值法的定价水平不合理,由此确定的各省气源价格明显偏高。

该文称,尽管仅对国产陆上常规气和进口管道气施行门站价最高限价,但二者之和却占全国天然气供应量的70%以上。从供应方看,中石油在天然气上游供应、中游管网、下游销售环节均占全国的70%以上,这种市场格局必然造成现行政策确定的门站最高限价,基本上代表了各省的气源价格。

国研中心的调研结果表明,这种价格水平比天然气全成本高约30%左右,具有较大的盈利空间,但却造成对下游产业生存空间的挤压,不利于大幅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重。

此外,课题组还在该文中表示,工业、热力用户用量较大,单位成本相对较低,气价应相对较低;居民用户用量较少,单位成本最高,气价应该最高,但现行政策确定的工业、热力等用户气价明显高于居民用户气价,违背规模经济规律定价,导致天然气市场价格越理越乱。

也许是看到这些弊端,业内预测本次发改委不仅会对非居民用气价格作出调整,而且各地将会调整居民用气价格。

《经济参考报》消息称,北京、沈阳、广州、泉州、昆明、厦门、宜宾等多地市,将于10月中下旬就居民阶梯气价召开听证会。这意味着自2010年民用天然气涨价后,新一轮的居民用气价格调整即将开始,年底之前阶梯气价制度将全面落实。

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2015年底前所有已通气城市均应建立起民用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阶梯气价分为三档。

第一档按照覆盖区域80%居民家庭用户的月均用气量确定,第二档要覆盖95%用气量,超出第二档的用气部分算入第三档。在超额价格方面,国家发改委要求第二档价格约为第一档的1.2倍左右,第三档价格约为第一档的1.5倍左右。

目前北京天然气价格为2.28元/立方米,其公布的两套居民用气阶梯价格听证方案,方案一价格标准分别为2.28元/立方米、2.7元/立方米、3.5元/立方米。方案二价格分别为2.28元/立方米、2.5元/立方米、3.9元/立方米。北京的第一档气价保持不变,将从第二档开始上调。

北京市发改委曾表示,两个听证方案均保障85%的居民家庭用气价格不会增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或于11月最高下调非居民天然气价30%

天然气非居民用户包括工业用户和工商用户。此次非居民用气各省门站价格下调后,或将提振下半年天然气市场需求。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原油价格“跌跌不休”,与之挂钩的天然气调价窗口也有望在近期开启。

大宗商品信息服务商安迅思消息称,最新的非居民天然气调价政策预计于10月底发布,最快在下月起执行。此次各省门站价格下调幅度为20%-30%。门站价格较低的省份可能下降0.4-0.5元/立方米,门站价格较高的省份可能下降0.7-0.8元/立方米。

目前,各省市非居民用气的平均门站价是2.51元/立方米。

非居民用天然气是指除民用户以外的工业用户、工商用户使用的天然气。工业用户包括工厂、企业用气;工商用户指饭店、酒店、企业食堂等商用户用气。

此次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格的定价基础仍以“市场净回值法”确定。“这种调整可以保证天然气价格更加紧跟市场变化。”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毅军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和成品油相比,天然气涉及出厂价(井口价)、运输价、各省门站价,最后是用户直接面对的各大燃气公司价格,价格链条较长,需要各省的传递协调,因此价格传导较成品油价格机制慢。“但是和之前相比,气价调整的频率正在加快。”安迅思天然气分析师韩小庆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去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8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9%,是近十年来同比增速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2015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增速进一步放缓,1-6月同比仅增长3.3%。

来自中石油旗下的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研究显示,到2020年,乐观估计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为3340亿立方米,保守估计为2690亿立方米。

中国经济步入发展“新常态”,多数用气行业面临效益下滑、产能过剩等问题,天然气利用投资积极性下降,并且对气价更加敏感,用户“煤改气”“油改气”意愿大幅减弱。2013年以来,国内气价水平不断上升,下游产业燃料或原料成本明显上升,用气企业特别是化工、发电等企业,对气价的承受能力普遍下降,导致有效需求萎缩。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国际天然气价格承压,国内气价下调势在必行。”刘毅军表示。

受限于天然气需求降低,中俄双方推迟了天然气西线管道合同的签署。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也曾暗示,可能将开始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时间由之前宣布的2019年基础上延后两年。

天然气需求放缓,对于正在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发展的中国而言,显然不是个好消息。如果此次天然气价格下调到位,或有利于提振下半年天然气需求,推动下游城市燃气气量的增长。

“从中长期来看,伴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天然气作为最现实的清洁能源,发展的良好前景并没有发生改变。”刘毅军说。

中国天然气定价目前采用市场净回值法,即天然气的销售价格与由市场竞争形成的可替代能源商品价格挂钩,在此基础上扣除商品物流成本后,倒推确定天然气销售各环节的价格。

2011年12月底,中国天然气价格开始由成本加成法改为市场净回值法,在广东、广西地区进行试点,并提出天然气门站价格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可替代能源价格变化情况每年调整一次,并逐步过渡到每半年或者按季度调整。

2013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的通知》,市场净回值法基本确定,并向全国推广,区分存量气和增量气。增量气价格一步调整到与燃料油、液化石油气(权重分别为60%、40%)等可替代能源保持合理比价的水平;存量气价格分步调整,力争2015年末调整到位。

去年9月1日,非居民用气的存量气门站价格平均上调0.4元/立方米,缩短了和增量气价格目标的差距。

今年4月1日,发改委对非居民用气最高门站价格再次进行调整,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降低0.44元/立方米,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提高0.04元/立方米。至此,存量气与增量气价格实现并轨,非居民用气价格基本理顺。同时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为全面放开非居民用气价格积累经验。

和成本加成法相比,市场净回值法更贴近市场化,但仍只是过渡方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十三五’大幅提高天然气比重的途径及对策措施研究”课题组,在《以完善市场净回值法为突破口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一文中称,市场净回值法的定价水平不合理,由此确定的各省气源价格明显偏高。

该文称,尽管仅对国产陆上常规气和进口管道气施行门站价最高限价,但二者之和却占全国天然气供应量的70%以上。从供应方看,中石油在天然气上游供应、中游管网、下游销售环节均占全国的70%以上,这种市场格局必然造成现行政策确定的门站最高限价,基本上代表了各省的气源价格。

国研中心的调研结果表明,这种价格水平比天然气全成本高约30%左右,具有较大的盈利空间,但却造成对下游产业生存空间的挤压,不利于大幅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重。

此外,课题组还在该文中表示,工业、热力用户用量较大,单位成本相对较低,气价应相对较低;居民用户用量较少,单位成本最高,气价应该最高,但现行政策确定的工业、热力等用户气价明显高于居民用户气价,违背规模经济规律定价,导致天然气市场价格越理越乱。

也许是看到这些弊端,业内预测本次发改委不仅会对非居民用气价格作出调整,而且各地将会调整居民用气价格。

《经济参考报》消息称,北京、沈阳、广州、泉州、昆明、厦门、宜宾等多地市,将于10月中下旬就居民阶梯气价召开听证会。这意味着自2010年民用天然气涨价后,新一轮的居民用气价格调整即将开始,年底之前阶梯气价制度将全面落实。

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2015年底前所有已通气城市均应建立起民用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阶梯气价分为三档。

第一档按照覆盖区域80%居民家庭用户的月均用气量确定,第二档要覆盖95%用气量,超出第二档的用气部分算入第三档。在超额价格方面,国家发改委要求第二档价格约为第一档的1.2倍左右,第三档价格约为第一档的1.5倍左右。

目前北京天然气价格为2.28元/立方米,其公布的两套居民用气阶梯价格听证方案,方案一价格标准分别为2.28元/立方米、2.7元/立方米、3.5元/立方米。方案二价格分别为2.28元/立方米、2.5元/立方米、3.9元/立方米。北京的第一档气价保持不变,将从第二档开始上调。

北京市发改委曾表示,两个听证方案均保障85%的居民家庭用气价格不会增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