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消费金融行业年度八大政策盘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消费金融行业年度八大政策盘点

从政策层面来看,与互联网金融 “应退尽退”相比,消费金融是以“扶持”为主。

文|瞭望消金 咖喱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近在咫尺。历经十年发展,消费金融行业又会面临怎样的“大考”?

借助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深耕大消费金融的瞭望消金,将陆续推出【315消费金融】系列报道,围绕近一年来的消费金融相关政策、热门事件、行业乱象等进行盘点。

自去年央视315晚会将“714高炮”乱象公布于众,高利贷、现金贷、套路贷、暴力催收、违规获取用户信息等违规违法行为陆续被整改,消费金融行业深受影响。

但从政策层面来看,与互联网金融 “应退尽退”相比,消费金融是以“扶持”为主。当前只是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角度,针对利率定价、催收以及“校园贷”等特定场景做了些限制。

今天瞭望消金,就近一年来,对消费金融行业影响较为深远的政策及相关监管动向展开盘点,以供业内人士、用户参考。

01、央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

2019年8月,央行发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定义,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驱动力。

这是央行首次出台金融科技的顶层设计,预示着金融科技正驶入规范发展的高速路。

业内人士指出,该规划落地明确了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运用将助力金融机构提升效率、提升收入、提升服务质量,降低风险、降低成本。

在此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金融“战疫”中,金融科技成为各大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秘密武器,实现了远程办公与线上服务的同时,有助于探索业务服务新模式。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消费金融线下与线上业务的逻辑、获客方式和人员结构等都截然不同,想要在短期内将业务由线下转到线上并非易事。

随着消费金融业务不断从线下朝线上迁移,只有以金融科技创新服务模式,才能立足于用户的核心需求,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场景信用消费体验和金融服务。

02、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要求,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要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国务院指出,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推动专业化消费金融组织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对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节水器具等绿色智能产品提供信贷支持,加大对新消费金融领域的支持力度。

在瞭望消金看来,该意见既体现了国家对通过金融手段促进消费发展的高度信心和决心,也意味着消费金融的发展前景更加明朗,有利于持牌金融机构更好的介入市场。

03、两高两部发布《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9年10月,两高两部发布《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首次明确超过36%的实际年利率为非法放贷行为,非法放贷数额以实际出借给借款人的本金金额认定。

并提出非法放贷行为人以介绍费、咨询费、管理费、逾期利息、违约金等名义和以从本金中预先扣除等方式收取利息的,相关数额在计算实际年利率时均应计入。

该意见从放贷数额、违法所得、放贷对象及社会影响四个维度为非法放贷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指引,具体标准如下:

消息一出,包括蚂蚁金服、度小满、京东金融、信也科技等知名平台纷纷调整产品,将年化利率压降到IRR(内部收益率)36%,而持牌消费金融的年化利率更是趋向IRR24%调整。

有业内人士表示,要求IRR36%以内,真正能赚到钱的消费金融公司不多,如果再控制在24%以内,更是雪上加霜。除了寻求合作,降低获客费用外,还得将服务客群上移,降低坏账率。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该政策对正规消费金融机构来说是重大利好消息,明确借贷利率以36%为界限,可以进一步避免借贷利率符合要求的平台被“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所误伤。

04、两高两部发布《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在全国扫黑办的统筹协调下,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自2019年4月9日起实施。

该意见定义“套路贷”为新型黑恶犯罪,具有很强的欺骗性,与普通的民间借贷有本质的区别。民间借贷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息收益,而“套路贷”是以借款为幌子,通过设计套路,引诱、逼迫借款人垒高债务,最终达到非法占有借款人财产的目的。

意见还明确了“套路贷”共同犯罪人的处理,规定明知他人实施“套路贷”犯罪,仍具有组织发送“贷款”信息、广告,吸引、介绍被害人“借款”等情形的,除刑法和司法解释等另有规定外,以相关犯罪的共犯论处。

此外,在“套路贷”犯罪数额的认定方面,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给付被害人的本金数额之外,“虚高债务”和以“利息”“保证金”“中介费”“服务费”“违约金”等名目被非法占有的财物,均应计入犯罪数额。

05、央行支行下发《关于做好配合打击惩治“套路贷”加大消费金融业务创新的通知》

2019年11月9日,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下发《关于做好配合打击惩治“套路贷”加大消费金融业务创新的通知》,从严防信贷资金流向“助贷平台”、加大消费金融创新力度等方面对下一阶段商业银行信贷工作提出要求。

自互联网金融整治以来,P2P头部机构纷纷拓展消费金融”助贷“模式,在做资产端和消费贷款的同时,资金端也由C端出借人转向B端机构资金。《通知》一经发出,不仅引发业内对于助贷业务未来发展的担忧,互联网消费金融类企业的命运也息息相关。

虽然《通知》未明确界定“助贷平台”的范围,对于“信贷资金流向助贷平台”采用的是“严控”一词,而非绝对的“禁止”。但对金融机构起到 “警惕”作用,合作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筛选跟更为谨慎,相关风控要求也会更高。

与此同时,《通知》鼓励商业银行加快产品创新,改进服务和管理模式。着重强化普惠经营能力,做好渠道下沉和服务下沉,开发面向不同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信贷产品。这将加大消费金融行业竞争格局。

06、央行发布《关于发布金融行业标准加强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的通知》

2019年9月,央行发布向部分金融机构发布《关于发布金融行业标准加强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的通知》。

针对移动金融APP的安全问题,从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加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提高风险监测能力、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强化行业自律管理5大方面进行管理规范,并对备受关注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划定了四大红线。

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表示,未来,央行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将加快推动备案注册制度,加强对金融类APP的测评、认证工作。同时,也会联合相关部委对软件商店采取联动措施,对于不符合规定、有重大风险隐患的APP及时采取下架措施。

瞭望消金通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9金融行业移动APP安全观测报告》获悉,截至2019年9月11日,133327款金融行业APP中,有70.22%存在高危漏洞,可被利用于窃取用户数据、进行APP仿冒、植入恶意程序、攻击服务等,严重威胁APP安全。

有业内人士指出,数据发展和数据安全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虽然目前对移动金融APP的监管日趋收紧,但这并不意味着打压金融科技的发展。个人信息保护是移动金融APP合规发展的重要一环,能让移动金融APP在“合法、正当、必要”的法律轨道上前行。

瞭望消金了解到,目前首批23家金融机构APP试点备案名单出炉。这意味着,金融APP治理进入新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加大力度。

07、央行下发《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初稿

2019年10月,有消息称,央行向部分银行下发了《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初稿,待意见征求结束后将对外发布。

瞭望消金了解到,该办法是中国金融领域落实《网络安全法》确立的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运行安全两大制度的最高位阶部门规章。

重点涉及完善征信机制体制建设,将对金融机构与第三方之间征信业务活动等进一步作出明确规定,加大对违规采集、使用个人征信信息的惩处力度。

人民法院报表示,中国当前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仍存在不足,缺乏专门性立法,对违法机构和个人的法律追究机制也尚不健全,特别是个人金融信息的收集、使用、披露等行为进行规范,难以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因此,从法律层面加强对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是保证个人信息安全、维护个人权益和金融稳定的重要课题。从源头出发,出台统一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办法,强化金融信息监管使用,理应成为金融行业治理整顿的重要一环。

08、银保监会起草《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2020年1月,银保监会对《中国银保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起草了《中国银保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本次修订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规范和加强非银机构股权管理,强化与有关政策的配套衔接;落实简政放权工作要求,精简审批事项,优化许可条件及程序;完善相关规定,解决监管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瞭望消金对新规进行全面梳理发现,筹建消费金融公司的门槛更高了。其中,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条款有较多变更,在财务情况、权益性投资上要求更严了。

有业内人士指出,该意见稿对消费金融行业整体影响较小。对于想要进入消费金融行业的机构来说,它们都已经越过了这个门槛。

去年以来,已有小米、平安等多家互联网企业申请到消费金融牌照。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这是监管鼓励消费金融公司设立的信号。即便门槛更高了,也阻碍不了实力“玩家”入场。

2019年可谓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 “元年”。

央行、银保监会等先后发布有关金融科技、消费金融、资管理财等行业相关的规划及管理办法,为金融行业稳健发展增添了源动力。

若你觉得还有其他相关的政策也对消费金融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欢迎留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消费金融行业年度八大政策盘点

从政策层面来看,与互联网金融 “应退尽退”相比,消费金融是以“扶持”为主。

文|瞭望消金 咖喱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近在咫尺。历经十年发展,消费金融行业又会面临怎样的“大考”?

借助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深耕大消费金融的瞭望消金,将陆续推出【315消费金融】系列报道,围绕近一年来的消费金融相关政策、热门事件、行业乱象等进行盘点。

自去年央视315晚会将“714高炮”乱象公布于众,高利贷、现金贷、套路贷、暴力催收、违规获取用户信息等违规违法行为陆续被整改,消费金融行业深受影响。

但从政策层面来看,与互联网金融 “应退尽退”相比,消费金融是以“扶持”为主。当前只是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角度,针对利率定价、催收以及“校园贷”等特定场景做了些限制。

今天瞭望消金,就近一年来,对消费金融行业影响较为深远的政策及相关监管动向展开盘点,以供业内人士、用户参考。

01、央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

2019年8月,央行发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定义,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驱动力。

这是央行首次出台金融科技的顶层设计,预示着金融科技正驶入规范发展的高速路。

业内人士指出,该规划落地明确了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运用将助力金融机构提升效率、提升收入、提升服务质量,降低风险、降低成本。

在此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金融“战疫”中,金融科技成为各大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秘密武器,实现了远程办公与线上服务的同时,有助于探索业务服务新模式。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消费金融线下与线上业务的逻辑、获客方式和人员结构等都截然不同,想要在短期内将业务由线下转到线上并非易事。

随着消费金融业务不断从线下朝线上迁移,只有以金融科技创新服务模式,才能立足于用户的核心需求,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场景信用消费体验和金融服务。

02、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要求,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要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国务院指出,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推动专业化消费金融组织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对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节水器具等绿色智能产品提供信贷支持,加大对新消费金融领域的支持力度。

在瞭望消金看来,该意见既体现了国家对通过金融手段促进消费发展的高度信心和决心,也意味着消费金融的发展前景更加明朗,有利于持牌金融机构更好的介入市场。

03、两高两部发布《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9年10月,两高两部发布《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首次明确超过36%的实际年利率为非法放贷行为,非法放贷数额以实际出借给借款人的本金金额认定。

并提出非法放贷行为人以介绍费、咨询费、管理费、逾期利息、违约金等名义和以从本金中预先扣除等方式收取利息的,相关数额在计算实际年利率时均应计入。

该意见从放贷数额、违法所得、放贷对象及社会影响四个维度为非法放贷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指引,具体标准如下:

消息一出,包括蚂蚁金服、度小满、京东金融、信也科技等知名平台纷纷调整产品,将年化利率压降到IRR(内部收益率)36%,而持牌消费金融的年化利率更是趋向IRR24%调整。

有业内人士表示,要求IRR36%以内,真正能赚到钱的消费金融公司不多,如果再控制在24%以内,更是雪上加霜。除了寻求合作,降低获客费用外,还得将服务客群上移,降低坏账率。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该政策对正规消费金融机构来说是重大利好消息,明确借贷利率以36%为界限,可以进一步避免借贷利率符合要求的平台被“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所误伤。

04、两高两部发布《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在全国扫黑办的统筹协调下,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自2019年4月9日起实施。

该意见定义“套路贷”为新型黑恶犯罪,具有很强的欺骗性,与普通的民间借贷有本质的区别。民间借贷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息收益,而“套路贷”是以借款为幌子,通过设计套路,引诱、逼迫借款人垒高债务,最终达到非法占有借款人财产的目的。

意见还明确了“套路贷”共同犯罪人的处理,规定明知他人实施“套路贷”犯罪,仍具有组织发送“贷款”信息、广告,吸引、介绍被害人“借款”等情形的,除刑法和司法解释等另有规定外,以相关犯罪的共犯论处。

此外,在“套路贷”犯罪数额的认定方面,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给付被害人的本金数额之外,“虚高债务”和以“利息”“保证金”“中介费”“服务费”“违约金”等名目被非法占有的财物,均应计入犯罪数额。

05、央行支行下发《关于做好配合打击惩治“套路贷”加大消费金融业务创新的通知》

2019年11月9日,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下发《关于做好配合打击惩治“套路贷”加大消费金融业务创新的通知》,从严防信贷资金流向“助贷平台”、加大消费金融创新力度等方面对下一阶段商业银行信贷工作提出要求。

自互联网金融整治以来,P2P头部机构纷纷拓展消费金融”助贷“模式,在做资产端和消费贷款的同时,资金端也由C端出借人转向B端机构资金。《通知》一经发出,不仅引发业内对于助贷业务未来发展的担忧,互联网消费金融类企业的命运也息息相关。

虽然《通知》未明确界定“助贷平台”的范围,对于“信贷资金流向助贷平台”采用的是“严控”一词,而非绝对的“禁止”。但对金融机构起到 “警惕”作用,合作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筛选跟更为谨慎,相关风控要求也会更高。

与此同时,《通知》鼓励商业银行加快产品创新,改进服务和管理模式。着重强化普惠经营能力,做好渠道下沉和服务下沉,开发面向不同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信贷产品。这将加大消费金融行业竞争格局。

06、央行发布《关于发布金融行业标准加强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的通知》

2019年9月,央行发布向部分金融机构发布《关于发布金融行业标准加强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的通知》。

针对移动金融APP的安全问题,从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加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提高风险监测能力、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强化行业自律管理5大方面进行管理规范,并对备受关注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划定了四大红线。

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表示,未来,央行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将加快推动备案注册制度,加强对金融类APP的测评、认证工作。同时,也会联合相关部委对软件商店采取联动措施,对于不符合规定、有重大风险隐患的APP及时采取下架措施。

瞭望消金通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9金融行业移动APP安全观测报告》获悉,截至2019年9月11日,133327款金融行业APP中,有70.22%存在高危漏洞,可被利用于窃取用户数据、进行APP仿冒、植入恶意程序、攻击服务等,严重威胁APP安全。

有业内人士指出,数据发展和数据安全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虽然目前对移动金融APP的监管日趋收紧,但这并不意味着打压金融科技的发展。个人信息保护是移动金融APP合规发展的重要一环,能让移动金融APP在“合法、正当、必要”的法律轨道上前行。

瞭望消金了解到,目前首批23家金融机构APP试点备案名单出炉。这意味着,金融APP治理进入新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加大力度。

07、央行下发《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初稿

2019年10月,有消息称,央行向部分银行下发了《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初稿,待意见征求结束后将对外发布。

瞭望消金了解到,该办法是中国金融领域落实《网络安全法》确立的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运行安全两大制度的最高位阶部门规章。

重点涉及完善征信机制体制建设,将对金融机构与第三方之间征信业务活动等进一步作出明确规定,加大对违规采集、使用个人征信信息的惩处力度。

人民法院报表示,中国当前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仍存在不足,缺乏专门性立法,对违法机构和个人的法律追究机制也尚不健全,特别是个人金融信息的收集、使用、披露等行为进行规范,难以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因此,从法律层面加强对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是保证个人信息安全、维护个人权益和金融稳定的重要课题。从源头出发,出台统一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办法,强化金融信息监管使用,理应成为金融行业治理整顿的重要一环。

08、银保监会起草《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2020年1月,银保监会对《中国银保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起草了《中国银保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本次修订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规范和加强非银机构股权管理,强化与有关政策的配套衔接;落实简政放权工作要求,精简审批事项,优化许可条件及程序;完善相关规定,解决监管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瞭望消金对新规进行全面梳理发现,筹建消费金融公司的门槛更高了。其中,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条款有较多变更,在财务情况、权益性投资上要求更严了。

有业内人士指出,该意见稿对消费金融行业整体影响较小。对于想要进入消费金融行业的机构来说,它们都已经越过了这个门槛。

去年以来,已有小米、平安等多家互联网企业申请到消费金融牌照。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这是监管鼓励消费金融公司设立的信号。即便门槛更高了,也阻碍不了实力“玩家”入场。

2019年可谓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 “元年”。

央行、银保监会等先后发布有关金融科技、消费金融、资管理财等行业相关的规划及管理办法,为金融行业稳健发展增添了源动力。

若你觉得还有其他相关的政策也对消费金融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欢迎留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