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正确的救市姿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正确的救市姿势

因为总体估值水平并不低,同时未来又没有亮丽的业绩作为高估值的保障,所以本轮救市实际上已经产生了巨大的道德风险。

【能力圈按:本文实际完成于9月初,发表得有点晚了,但我希望能给中国证券市场多一点正能量,所以还是发出来。】

“救市”是目前A股的主旋律,可是,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个人认为本次救市无论是时机,还是方式、方法都有太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上个月出现了“国家队”买入梅雁吉祥这样的没有大股东、业绩乏善可陈,只能靠变卖资产、不断抛出重组概念来度日的公司,引起舆论一片哗然。这件事明白地告诉我们,国家队救市最终也要由具体某个人来实施,如何防这个执行人的道德风险,是在救市开始之前就应该思考的问题,窃以为,制定出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来防止有人以救市之名混水摸鱼是救市实施的必要条件。

关于救市的时机我已经说过了,以当时的估值水平,“救市”这个事根本就不应该发生。从投资的角度看,市场总体的市盈率超过20倍,一些以创新为名的中小公司的总体市盈率甚至超过60倍,我不知道这样的市场有什么好救的,因为很显然,这样的估值根本就谈不上低估,如果以15倍市盈率为估值的公允水平,那其实是处于高估状态。但这场以国家为名的“救市”在市场并未低估的情况下为什么就仓促开始了呢?确实,在7月初,市场出现了流动性问题,大量公司跌停都卖不出去,一些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融资面临被平仓的风险,为了自救,A股市场出现了千股停牌的奇观。当时,有一种说法,这些质押的股权最终变现的价值可能低于银行放出去的资金,因此会让银行产生损失。这种情况在极端情况下确实会发生,但政府做决策之前应当做压力测试,正如我在《A股的现状与未来》中所指出的,其实即便发生损失,中国的银行业受到的冲击也很小,根本不可能影响到国家的金融安全。8月31日,中金公司发布了名为《股权质押风险:有压力,但可控》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股权质押融资占比最大的其实是券商,占到57%;其次才是银行,占比23%;第三是信托,占比12%。这么来看,股权质押融资出现风险最大的受害者是券商,银行很安全。而券商即使破产,对金融体系和社会的冲击和影响都相当有限,中国其实之前就出现过券商破产的情况,这并不是需要动用国家信誉去拯救的事。与我的判断相同,中金上述研究报告也认为“股权质押风险难以对金融体系形成冲击,估算目前对银行影响仅为0.03%”。

或许很多人会说,现在已经不是讨论“救市”该不该发生的时候,因为“救市”已经是进行时了。但是,我认为这个问题仍然很重要,对于投资者来说,你得不断地反思,你的投资究竟是不是对的,如果错了,及时认错至关重要。一个国内优秀的私募基金老板说他的投资团队就找三类人:一类人是望远镜,即看未来的人;一类人是放大镜,即踏踏实实地做调研,搞清楚投资标的所有值得了解的细节;最后一类人是拿砍刀的,即及时纠正错误。这位老板说纠错的这类人是最难找的。

我之所以认为救市的时机不对,除了已经讲过估值偏高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业绩不佳,而且这种情况有非常高的概率还会持续。A股公司已经全部公布了2015年的中报,广发证券在9月6日发布了《希望仍在新兴产业——A股2015中报深度分析》的报告,根据广发的研究,A股剔除金融上市公司在2015年上半年的投资收益高达1421亿元,占到了总利润的28%,这是历史的最高水平。如果扣除投资收益后,A股剔除金融的2015中报增速将从-4.6%下滑至-14.6%。投资收益说白了就是上市公司用自有资金炒股赚的钱,接下来的三季度这个收益为负我认为基本可以确定,而接下来的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应该也不大可能取得如2014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那么高的投资收益,因此,能力圈(微信号:AbilityCircle)认为在接下来三个季度,因为证券市场的调整,会导致A股剔除金融上市公司整体上出现连续的盈利负增长。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即使今年上半年有巨额的投资收益,A股剔除金融上市公司的业绩仍然是负增长的,这切切实实地反应了我们实体经济正在经历转型的阵痛,在这种情境下,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维持高估值是很难的。

因为总体估值水平并不低,同时未来又没有亮丽的业绩作为高估值的保障,所以本轮救市实际上已经产生了巨大的道德风险。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救市的主要参与方中信证券已经有四位高管因涉嫌内幕交易,于8月30日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综上,我给出的第一个“正确的救市姿势”就是尽快低调地结束这场救市,考虑到中国养老金等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钱还并没有大量入市,而中国老百姓的资产向来也没有大量配置在股市上,救不救股市,在我看来真不应该是我们政府首要考虑的事情,更不应该动用国家信誉来承担救市的风险。我听说这轮牛市是因为有专家建议像维持高房价一样来维持高股价,从而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专家,我建议罚他三年薪水,永不得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因为这实在是荒唐至极的一个建议:首先,房子和股票的流动性不可同日而语;其次,房子还有使用功能,而股票的使用功能为零;第三,房子有租金收入,而股票的股息收入不确定。我们稍有投资常识的人就应该很快得出结论,股票是与房产完全不同类型的投资产品,股市与房市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

对于具体执行救市的人要实行“秋后算帐”,这是我给出的第二个“正确的救市姿势”。我们一直在说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这次证金公司救市究竟买什么、怎么买就是一次最佳的投资者教育时机。我们一直在说,投资者需要长期投资的理念,那么,我们就要看一看,这次“救市”的资金有没有长期投资理念。因此,我们要对证金公司买进的股票作一个期限五年的业绩考核,或者至少三年。我们要追踪当初做出购买这些公司决策的理由,是由谁做的决策,事后看对不对。当然,没有人能确保自己的投资决策都是对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对那些导致重大损失的投资决策进行追踪,包括当初的对手盘是谁,即证金公司究竟是从谁的手里购买的这些导致重大损失的公司。

第三,具体执行救市的人必须有博弈的思维。也就是当你决定买一家公司的股票的时候,要了解清楚交易对手有哪些,我认为交易对手必须包含公司的大股东在内。

最后一条而且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条,即救市最好的方式应该不是在二级市场直接买普通股,这从金融危机时期美国政府救市的方式也可以看到。现在不是大股东的股权质押出现问题了吗?就让这些有问题的公司来找证金公司,然后一个一个地谈判,证金公司可以出钱帮他们,但出问题的公司的大股东拿这些钱是有条件的,证金公司给出去的钱买的主要应该是附有条件的优先股或者可转债,而不是普通股。作为危机时期最后的出资人,其实证金公司理论上处于无与伦比的优势地位,这种情况下直接从二级市场买股票未免显得太简单粗暴,说得难听点就是愚蠢。有钱也不能真的任性,你必须有本事用好这笔钱你才有资格管理这笔钱。对于从证金公司融资的上市公司而言,也是如此,它们必须承诺干好自己的主业,把公司业绩做上去,最终能够体现在股价上,才能拿到钱,否则就任由它自生自灭好了——这是经济规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以上四点便是我认为的正确的救市姿势,忠言逆耳,希望决策者能够听得进去。

本期是我们百万投资组合的第三个交易日,实际上本来应该是第四个交易日,但上一期专栏文章因为“不可抗力”被临时撤掉了,所以少了一个交易日(最新的投资组合赞赏100元或者以上可得)。

关于减少的这个交易日,我有两个秘密要告诉各位:第一,上一个交易日,我们的投资组合整体有约10%的亏损,所以,我很幸运,因为专栏被取消了,所以没有公布一个比较大的业绩回撤;第二,虽然减少了一个交易日,但我们的投资组合其实并没有损失,事实上还多赚了2879元,这还是在没有考虑交易费用的情况下,如果考虑到交易用,我们还会多赚得更多一点。投资家们经常告诫人们不要频繁交易,因为频繁交易产生的交易费用会吞噬你的利润或者本金。他们没有告诉你的是,其实大多数交易都是错误的,它们并不创造价值,你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的交易。一位投资界的前辈曾经说,人都是很贱的,只要你给他交易的自由,他几乎一定会交易。人们经常把二级市场的流动性看作一个优势,事实上,对于投资者来说,交易便捷经常是一个劣势,因为你必须对抗人性中喜新厌旧、追涨杀跌的坏毛病。

最后,我愿重温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在其经典巨著《证券分析》的扉页上引用的诗句: “现在已然衰朽者,将来可能重放异彩;如今备受青睐者,未来却可能日渐衰败。”是的,熊市虽然是购股时机,但投资者仍然需要一双穿越时空的慧眼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胜利,祝我们好运吧!

关于能力圈(微信号:AbilityCircle)

只关注投资和当下最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是职业投资人、资深媒体人周展宏的微信公众号。其新书《投资者的记分牌》已经公开发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正确的救市姿势

因为总体估值水平并不低,同时未来又没有亮丽的业绩作为高估值的保障,所以本轮救市实际上已经产生了巨大的道德风险。

【能力圈按:本文实际完成于9月初,发表得有点晚了,但我希望能给中国证券市场多一点正能量,所以还是发出来。】

“救市”是目前A股的主旋律,可是,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个人认为本次救市无论是时机,还是方式、方法都有太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上个月出现了“国家队”买入梅雁吉祥这样的没有大股东、业绩乏善可陈,只能靠变卖资产、不断抛出重组概念来度日的公司,引起舆论一片哗然。这件事明白地告诉我们,国家队救市最终也要由具体某个人来实施,如何防这个执行人的道德风险,是在救市开始之前就应该思考的问题,窃以为,制定出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来防止有人以救市之名混水摸鱼是救市实施的必要条件。

关于救市的时机我已经说过了,以当时的估值水平,“救市”这个事根本就不应该发生。从投资的角度看,市场总体的市盈率超过20倍,一些以创新为名的中小公司的总体市盈率甚至超过60倍,我不知道这样的市场有什么好救的,因为很显然,这样的估值根本就谈不上低估,如果以15倍市盈率为估值的公允水平,那其实是处于高估状态。但这场以国家为名的“救市”在市场并未低估的情况下为什么就仓促开始了呢?确实,在7月初,市场出现了流动性问题,大量公司跌停都卖不出去,一些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融资面临被平仓的风险,为了自救,A股市场出现了千股停牌的奇观。当时,有一种说法,这些质押的股权最终变现的价值可能低于银行放出去的资金,因此会让银行产生损失。这种情况在极端情况下确实会发生,但政府做决策之前应当做压力测试,正如我在《A股的现状与未来》中所指出的,其实即便发生损失,中国的银行业受到的冲击也很小,根本不可能影响到国家的金融安全。8月31日,中金公司发布了名为《股权质押风险:有压力,但可控》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股权质押融资占比最大的其实是券商,占到57%;其次才是银行,占比23%;第三是信托,占比12%。这么来看,股权质押融资出现风险最大的受害者是券商,银行很安全。而券商即使破产,对金融体系和社会的冲击和影响都相当有限,中国其实之前就出现过券商破产的情况,这并不是需要动用国家信誉去拯救的事。与我的判断相同,中金上述研究报告也认为“股权质押风险难以对金融体系形成冲击,估算目前对银行影响仅为0.03%”。

或许很多人会说,现在已经不是讨论“救市”该不该发生的时候,因为“救市”已经是进行时了。但是,我认为这个问题仍然很重要,对于投资者来说,你得不断地反思,你的投资究竟是不是对的,如果错了,及时认错至关重要。一个国内优秀的私募基金老板说他的投资团队就找三类人:一类人是望远镜,即看未来的人;一类人是放大镜,即踏踏实实地做调研,搞清楚投资标的所有值得了解的细节;最后一类人是拿砍刀的,即及时纠正错误。这位老板说纠错的这类人是最难找的。

我之所以认为救市的时机不对,除了已经讲过估值偏高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业绩不佳,而且这种情况有非常高的概率还会持续。A股公司已经全部公布了2015年的中报,广发证券在9月6日发布了《希望仍在新兴产业——A股2015中报深度分析》的报告,根据广发的研究,A股剔除金融上市公司在2015年上半年的投资收益高达1421亿元,占到了总利润的28%,这是历史的最高水平。如果扣除投资收益后,A股剔除金融的2015中报增速将从-4.6%下滑至-14.6%。投资收益说白了就是上市公司用自有资金炒股赚的钱,接下来的三季度这个收益为负我认为基本可以确定,而接下来的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应该也不大可能取得如2014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那么高的投资收益,因此,能力圈(微信号:AbilityCircle)认为在接下来三个季度,因为证券市场的调整,会导致A股剔除金融上市公司整体上出现连续的盈利负增长。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即使今年上半年有巨额的投资收益,A股剔除金融上市公司的业绩仍然是负增长的,这切切实实地反应了我们实体经济正在经历转型的阵痛,在这种情境下,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维持高估值是很难的。

因为总体估值水平并不低,同时未来又没有亮丽的业绩作为高估值的保障,所以本轮救市实际上已经产生了巨大的道德风险。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救市的主要参与方中信证券已经有四位高管因涉嫌内幕交易,于8月30日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综上,我给出的第一个“正确的救市姿势”就是尽快低调地结束这场救市,考虑到中国养老金等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钱还并没有大量入市,而中国老百姓的资产向来也没有大量配置在股市上,救不救股市,在我看来真不应该是我们政府首要考虑的事情,更不应该动用国家信誉来承担救市的风险。我听说这轮牛市是因为有专家建议像维持高房价一样来维持高股价,从而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专家,我建议罚他三年薪水,永不得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因为这实在是荒唐至极的一个建议:首先,房子和股票的流动性不可同日而语;其次,房子还有使用功能,而股票的使用功能为零;第三,房子有租金收入,而股票的股息收入不确定。我们稍有投资常识的人就应该很快得出结论,股票是与房产完全不同类型的投资产品,股市与房市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

对于具体执行救市的人要实行“秋后算帐”,这是我给出的第二个“正确的救市姿势”。我们一直在说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这次证金公司救市究竟买什么、怎么买就是一次最佳的投资者教育时机。我们一直在说,投资者需要长期投资的理念,那么,我们就要看一看,这次“救市”的资金有没有长期投资理念。因此,我们要对证金公司买进的股票作一个期限五年的业绩考核,或者至少三年。我们要追踪当初做出购买这些公司决策的理由,是由谁做的决策,事后看对不对。当然,没有人能确保自己的投资决策都是对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对那些导致重大损失的投资决策进行追踪,包括当初的对手盘是谁,即证金公司究竟是从谁的手里购买的这些导致重大损失的公司。

第三,具体执行救市的人必须有博弈的思维。也就是当你决定买一家公司的股票的时候,要了解清楚交易对手有哪些,我认为交易对手必须包含公司的大股东在内。

最后一条而且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条,即救市最好的方式应该不是在二级市场直接买普通股,这从金融危机时期美国政府救市的方式也可以看到。现在不是大股东的股权质押出现问题了吗?就让这些有问题的公司来找证金公司,然后一个一个地谈判,证金公司可以出钱帮他们,但出问题的公司的大股东拿这些钱是有条件的,证金公司给出去的钱买的主要应该是附有条件的优先股或者可转债,而不是普通股。作为危机时期最后的出资人,其实证金公司理论上处于无与伦比的优势地位,这种情况下直接从二级市场买股票未免显得太简单粗暴,说得难听点就是愚蠢。有钱也不能真的任性,你必须有本事用好这笔钱你才有资格管理这笔钱。对于从证金公司融资的上市公司而言,也是如此,它们必须承诺干好自己的主业,把公司业绩做上去,最终能够体现在股价上,才能拿到钱,否则就任由它自生自灭好了——这是经济规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以上四点便是我认为的正确的救市姿势,忠言逆耳,希望决策者能够听得进去。

本期是我们百万投资组合的第三个交易日,实际上本来应该是第四个交易日,但上一期专栏文章因为“不可抗力”被临时撤掉了,所以少了一个交易日(最新的投资组合赞赏100元或者以上可得)。

关于减少的这个交易日,我有两个秘密要告诉各位:第一,上一个交易日,我们的投资组合整体有约10%的亏损,所以,我很幸运,因为专栏被取消了,所以没有公布一个比较大的业绩回撤;第二,虽然减少了一个交易日,但我们的投资组合其实并没有损失,事实上还多赚了2879元,这还是在没有考虑交易费用的情况下,如果考虑到交易用,我们还会多赚得更多一点。投资家们经常告诫人们不要频繁交易,因为频繁交易产生的交易费用会吞噬你的利润或者本金。他们没有告诉你的是,其实大多数交易都是错误的,它们并不创造价值,你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的交易。一位投资界的前辈曾经说,人都是很贱的,只要你给他交易的自由,他几乎一定会交易。人们经常把二级市场的流动性看作一个优势,事实上,对于投资者来说,交易便捷经常是一个劣势,因为你必须对抗人性中喜新厌旧、追涨杀跌的坏毛病。

最后,我愿重温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在其经典巨著《证券分析》的扉页上引用的诗句: “现在已然衰朽者,将来可能重放异彩;如今备受青睐者,未来却可能日渐衰败。”是的,熊市虽然是购股时机,但投资者仍然需要一双穿越时空的慧眼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胜利,祝我们好运吧!

关于能力圈(微信号:AbilityCircle)

只关注投资和当下最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是职业投资人、资深媒体人周展宏的微信公众号。其新书《投资者的记分牌》已经公开发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